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两千三百五十七章 长城,还修不修?

第两千三百五十七章 长城,还修不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龙弄不清楚眼前之人的身份,但一干能用锦衣卫千户当护卫,敢借用晋王名头办事的人,身份不可能简单了,只好吩咐下去:“让人集合吧,至于前往砖窑的那些人,今日不挑砖,先来一趟。”
    郭钟、黄奇惊讶不已。
    黄奇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已是八月里,再过两个多月便是寒冬,眼下耽误一日,到时候可就要往冬日里找补一日,反而更是害民。”
    张龙看着已经走开一段距离的顾正臣,对黄奇瞪眼:“我不知道还是他不知道这个道理?让......
    朱承志回到书房,望着案上摊开的《江南新政十策》,心中思绪翻涌。这份策论,是他与王守仁、赵烈等人日夜推敲,结合江南实情,反复斟酌而成。其中,尤以土地改革、赋税减免、士绅共议、教育普及四策最为关键。
    “若此四策能行,则江南可安,百姓可富,士林可稳。”他喃喃自语,目光坚定。
    王守仁走进书房,见朱承志神情凝重,便知他心中所思。
    “大人,土地改革之事,若要推行,必须有强人支持。否则,那些旧族士绅必然会联手反扑。”王守仁低声说道。
    朱承志点头:“我已派人联系幽兰,她与李玄真旧部愿助我一臂之力。他们曾在江南推行过类似政策,虽未成功,但经验可鉴。”
    王守仁沉吟片刻,道:“若得旧部协助,确是一大助力。只是……江南士绅,多与朝中权贵有千丝万缕之联系,若朝廷那边生变,恐新政难行。”
    朱承志微微一笑:“无妨。我已命人将新政试行情况密报东宫,朱瞻基那边,已有回应。”
    王守仁一怔:“东宫?”
    朱承志点头:“朱瞻基虽年少,却极有远见。他明白,大明若不变,终将亡于内乱。李先生虽死,但他留下的理念,已在东宫生根。”
    王守仁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属下明白了。”
    朱承志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杭州城外的田野,缓缓开口:“百姓,才是大明真正的根基。我们今日所做之事,便是要让这根基更加稳固。”
    ……
    与此同时,苏州城外的古寺中,幽兰与几位旧部正在商议南下杭州之事。
    “朱承志已正式邀请我们南下,协助推动新政。”幽兰说道,“他希望我们能在教育与土地改革方面提供经验。”
    一名年长儒士皱眉:“他为何如此重视教育?”
    幽兰微笑:“因为他知道,百姓若识字,便能明理;百姓若明理,便能自立。这才是真正的变革之基。”
    另一人低声道:“可这样一来,岂不是要打破士绅对知识的垄断?”
    幽兰点头:“正是如此。李先生生前便主张兴办义学,普及教育,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读书入仕。如今,朱承志愿承其志,我们岂能袖手旁观?”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那我们,便即刻启程。”幽兰起身,目光坚定,“李先生的梦,终将有人继续。”
    ……
    杭州府衙,朱承志正召集各地士绅,准备召开新政试行会议。
    “此次会议,旨在共议新政,尤其是土地改革与赋税减免之事。”朱承志在会上开门见山,“我知诸位心中有疑,但请诸位相信,新政并非要剥夺士绅之利,而是要让百姓安居,让地方稳定。”
    一名年长士绅皱眉:“朱大人,土地改革,若让百姓真正拥有土地,岂不损害我等利益?”
    朱承志淡然一笑:“诸位所言不无道理。但诸位可曾想过,若百姓无地可耕,流民四起,盗贼横行,最终受害的,岂不还是你们?”
    另一名士绅冷笑:“朱大人此言,未免危言耸听。”
    朱承志神色不变:“诸位,我今日请你们来,并非为了强推新政,而是希望你们能亲眼看到新政之成效。三县试行,百姓已得实惠,赋税虽减,但官府收入反而增加。为何?因为百姓愿意纳税,愿意劳作,愿意守法。”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诸位,若你们愿意参与新政,不仅能保住自身利益,还能在新政中获利。若你们执意反对,那我也只能依靠百姓,强行推进。”
    会场一时沉默。
    片刻后,一名年长士绅缓缓开口:“朱大人所言,确实有理。老夫愿意支持新政,但希望朱大人能保障我们士绅的合理权益。”
    朱承志微笑:“合理权益,我自当保障。新政,不是要剥夺谁的利益,而是要让所有人都能得利。”
    ……
    京城,东宫书房。
    朱瞻基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封来自江南的密信。
    “朱承志已在杭州召开士绅会议,土地改革初见成效。”他低声自语,“他果然有手段。”
    身旁太监低声问道:“殿下,是否要向陛下进言,支持朱承志?”
    朱瞻基摇头:“不可。陛下虽未反对,但亦未明确支持。此时进言,只会引起陛下疑虑。”
    太监点头:“那殿下打算如何应对?”
    朱瞻基淡淡一笑:“静观其变。若新政真能见效,陛下终会认可。若百姓得利,朝廷也无法否定。”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皇宫,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李先生虽死,但他留下的,不只是一个梦。”他低声自语,“而是一条路,一条通往大明未来的路。”
    ……
    江南,杭州府衙。
    朱承志站在堂前,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但他也明白,真正的变革,从来都不是靠一场兵变,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
    “莲未凋,灯未灭。”他轻声念道。
    这是李玄真的遗言,也是他的誓言。
    “大明的未来,不该只是权贵的博弈,而应是万民的福祉。”他缓缓开口。
    王守仁与赵烈站在他身旁,皆露出坚定之色。
    朱承志转身,目光如炬:“从今日起,我们便以江南为起点,为大明,铺一条新的路。”
    风起江南,变革悄然开始。
    ……
    数日后,苏州城外的古寺中,幽兰与几位旧部秘密会面。
    “朱承志已派人送来密信,邀我们前往杭州。”幽兰低声说道,“他希望我们能协助他推动新政,尤其是教育与土地改革方面。”
    一名年长儒士皱眉:“他为何独独重视这两项?”
    幽兰道:“因为他知道,唯有百姓识字,方能明理;唯有土地公平,方能安民。这两项,是李先生生前最重视的。”
    另一人低声道:“可这势必触动江南士绅的利益,他们不会轻易答应。”
    幽兰点头:“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支持他。只有我们站出来,才能让那些士绅明白,变革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大势所趋。”
    众人沉思片刻,终是点头。
    幽兰起身,望向远方:“莲未凋,灯未灭。真正的变革,已从江南开始。”
    ……
    杭州府衙内,朱承志正与王守仁、赵烈等人商议下一步计划。
    “目前,已有十余位士绅愿意支持新政。”赵烈禀报,“但仍有部分人持观望态度,尤其是那些与旧权贵有深厚关系的士族。”
    朱承志点头:“这在意料之中。我们要做的,不是逼迫他们,而是让他们看到新政带来的好处。”
    王守仁沉思道:“若能在几县试行土地改革,让百姓真正拥有土地,或许能打消他们的疑虑。”
    朱承志目光坚定:“正是如此。我们要让百姓明白,朝廷不是只知收税,而是真正为他们谋福祉。”
    赵烈道:“那是否需要向朝廷呈报?”
    朱承志摇头:“先试行,待见成效后再呈报。若朝廷反对,我们再另作打算。”
    王守仁点头:“属下明白了。”
    朱承志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田野,轻声道:“李先生曾说,真正的变革,不是靠刀剑,而是靠人心。”
    他缓缓转身,目光如炬:“今日,我们便以江南为起点,为大明,铺一条新的路。”
    ……
    京城,东宫书房。
    朱瞻基接到朱承志的密信后,沉思良久。
    “他果然在推动土地改革。”朱瞻基低声自语,“若成,则江南百姓将真正受益,朝廷亦难以否定。”
    太监低声问道:“殿下,是否要派人南下,助他一臂之力?”
    朱瞻基点头:“去吧。告诉朱承志,我愿与他共谋此局。但也要提醒他,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朝廷疑虑。”
    太监领命而去。
    朱瞻基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皇宫,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李先生虽死,但他留下的,不只是一个梦。”他低声自语,“而是一条路,一条通往大明未来的路。”
    ……
    江南,杭州府衙。
    朱承志站在堂前,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但他也明白,真正的变革,从来都不是靠一场兵变,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
    “莲未凋,灯未灭。”他轻声念道。
    这是李玄真的遗言,也是他的誓言。
    “大明的未来,不该只是权贵的博弈,而应是万民的福祉。”他缓缓开口。
    王守仁与赵烈站在他身旁,皆露出坚定之色。
    朱承志转身,目光如炬:“从今日起,我们便以江南为起点,为大明,铺一条新的路。”
    风起江南,变革悄然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重回02,迷上校花的美少妇妈妈 下班,然后变成魔法少女 问山河 三爷,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 这是我们的战锤之旅 机甲星辰战记 穿书七零,她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 低调二十年,觉醒系统后一鸣惊人 乖乖女不装后,白眼狼全家悔断肠 掌天图 有了系统:我的一切全靠随机 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 我都瘫痪了,怎么会是黑夜屠夫? 沉睡万年,醒来一掌拍碎禁地! 网游:从一场邂逅开始 玄幻:家人背叛,我选择成为邪神 人在综漫,无情道修士只想摆烂 提前穿越,饲养幼年妖女 变身美少女,从恋综开始惊艳全网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