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宦官去传令后,约莫过了半个小时,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穆肃来到了奉先殿。
“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平身!”
礼毕,朱雄英便盯着穆肃道:“黄河改道工程你们锦衣卫是由谁盯着的?”
穆肃一听,便知道多半是黄河改道工程出了什么事,但还是答道:“回陛下,乃是千户纪江。”
纪江?
朱雄英回忆了下,发现脑海中并无此人的具体印象——他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每日要处理的事太多了,要见的人也不少。千户官在锦衣卫中虽然职位不低,可还是难以让他记住。
随即,朱雄英便将秘奏扔给穆肃看,道:“黄河改道工程出了这么多以权谋私、贪腐贿赂之事,锦衣卫竟丝毫不知,是何原由?”
穆肃将奏本捡起来迅速地看了,立马意识到事情比他想象更严重,忙道:“定是纪江那帮人玩忽职守、监察不力,微臣定严惩他们,另派人手查清此案!”
“仅仅是玩忽职守、监察不力吗?”朱雄英冷笑,“只怕是他们也被贿赂了吧?”
穆肃一听,额头便冒出冷汗,道:“微臣定严查此事!”
朱雄英一拍御案,站了起来,振声道:“锦衣卫是什么?天子耳目!如今连黄河改道工程这般大的事都监督不好,负责其他事务的锦衣卫如何可想而知!”
“锦衣卫建立至今才几十年?便已经这般无能,甚至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那朕还要这耳目何用?!”
穆肃听了吓得跪下,忙道:“皆是臣等罪过,还请陛下息怒!”
“息怒?”朱雄英又拍御案,“朕息怒便有用吗?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彻查锦衣卫上下与人同流合污及玩忽职守之辈!”
“三月之后,朕会另派人清查锦衣卫,若再有什么问题,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就别干了!去罗荒都司种土豆去吧!”
去罗荒都司种土豆?
穆肃听了心中一颤,忙抱拳道:“微臣定好好整肃锦衣卫!”
待穆肃退出奉先殿后,朱雄英道:“文垚,瞧见没有,咱才几年没注意清理贪官污吏,竟然连锦衣卫都出了问题。”
“可见这治理天下,对待贪腐之事上当真时刻疏忽不得,稍稍放松,彼辈便如野草般生长。”
朱文垚则思考着道:“父皇,监督黄河改道工程的锦衣卫既然出了问题,是否意味着安插其中的东厂暗卫也出了问题?”
听此,朱雄英神色更加阴沉,道:“此事咱会派人调查清楚的。”
不久,大明帝国便又出现了一场清查吏治的风暴,这风暴甚至进一步延伸到了锦衣卫乃至军中···
···
···
而在欧洲,历时近三年的三藩征讨英伦三岛战争也已进行到了收尾阶段。
永乐二年,亨利四世所率领的英格兰王国军队既不敌大明帝国的三藩联军,又没能求来苏格兰、爱尔兰的援军,遂率领英格兰剩余贵族及军队,掉转头来攻入苏格兰境内。
亨利四世确实能打仗,又占有军器之利,居然连败苏格兰王国的军队。
无奈之下,苏格兰王国只好与英格兰谈判,又邀请了爱尔兰王国,一起缔结了抵抗明军的同盟协约。
然而,哪怕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三国联手,依旧不是晋宁代三藩的对手,几乎是屡战屡败。
到了永乐三年五月份,三藩联军不仅拿下了整个大不列颠岛,便是连北爱尔兰都攻占了。
英苏爱三国同盟军则只能龟缩在爱尔兰南部,负隅顽抗···
雾城(伦敦)码头。
又一支大明船队到来了。
这支船队有不少大海船,且分成了三部分,虽然都挂着大明国旗,但其中一部分又挂了小一号的“韩”字四爪龙旗,以及“沈”字四爪龙旗。
这两部分船队最大的旗舰上,相继走下了两名青年,与在码头上的朱桂迎到了一起。
“十三哥!”
“哈哈哈,二十弟、二十一弟,你们终于来了。”朱桂拍着两名青年的肩膀高兴大笑着,“你们再不来,这英伦三岛咱可就全打下来了!”
原来,这两名青年就是将要在英伦三岛建藩的韩王朱松与沈王朱模。
两人都已续了胡须,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其中朱松长得高瘦些,朱模则相对矮壮点。当然,实际上朱模也有一米七几的身高,而朱松也不瘦弱。
闻言,朱松露出无奈之色,道:“十三哥又不是不知道,咱们既是来建藩的,肯定要在国内做诸多准备——虽说咱们是先移民一步来此,可移民那边的事却也得布置好才行。”
朱模则笑道,“十三哥能全打下来更好,那样就省了我和二十哥的功夫了。”
朱桂道,“二十一弟,你小子想省功夫可不行——二十弟的军功已经攒够了,你的军功可还没够啊。这英伦三岛剩下的战事你要是不参与,在此建藩可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朱模道,“我只是那么一说而已,哪可能不参战?我护军可都带过来了!”
说到这里,朱模不禁看向码头的另一处栈桥。
只见那里一队队衣衫褴褛的白人被绑着双手,串在一条绳上,一个接一个地走上一条运输船。
朱模便问:“十三哥,那些难道都是战俘?怎么里面还有女的?”
朱桂道,“大部分都是战俘,至于女的——那些顽抗咱们的贵族都是有家属的,他们既然战败,家属自然要接受惩罚。”
朱模眼珠转了转,道:“听说过去两三年,十三哥往东边卖了不少白人,可别把这英伦三岛的人抓完了啊,那样我和二十哥来建藩可就没人可用了。”
朱桂瞥了朱模一眼,道:“你小子,藩国还没建起来呢,就担心起人口的事了?真要想人口,将来你替咱们到欧洲大陆打仗,还怕抓不到俘虏?”
朱模心想也是,当即咧嘴笑了起来。
朱松此时看了眼阴沉沉的天空,道:“十三哥、二十一弟,看着天气好像要下雨了,咱们还是赶紧进城吧。”
“好。”
当即,三人一起带着护军沿着石子路向雾城(伦敦)行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