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三百九十章

第三百九十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由渭州翻越六盘山, 行三百里, 便是坐落在天水庄浪县境内的水洛旧城,而其始建年代,已然无考。
    与清涧城相似的是,庄浪县城受群山环拱:东北侧为六盘山, 东南侧有关山, 东侧大河, 且有小溪经其右, 是一处不折不扣的天险。
    陕西四路经略使郑戩的心思,就落在了水洛城上。
    若能扩建水洛旧城,游说周边寨落,吸纳羌、蕃人为兵的话,岂不又可得一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还可平增数万兵源?
    要是没有清涧城这一先例,郑戩说不得还得再犹豫一阵:结果事实已然证明,哪怕是初出茅庐的种世衡, 也可攻破困扰清涧城数百年的枯水难题。
    那轮到他派人上阵,又怎么可能比种世衡所取成功要差?
    郑戩身为文臣,此番得朝廷重用, 被委派作四路总帅,自是深觉光荣。
    他自出京那日起, 就打定了主意, 要奋力建功立业, 为圣上尽忠, 为家族增添光彩的。
    然而让他颇感遗憾的是,西线战事始终僵持,东线则靠着狄青等人大放异彩,唯独他这夹在两侧中间,本该至关紧要的泾原数路,竟落得默默无闻。
    每当东线将领得京师嘉奖时,就更激起郑戩内心对建立功名的渴望。
    而种世衡建清涧城的成功,无疑给了他偌大启示与信心——此路与西蕃、夏国接壤,若能在要害处,建起一座不输清涧城的军寨,他才算脸上有光。
    只是他初初将这意图透露给知渭州的王韶时,王韶便不假思索地提出了反对。
    郑戩心里不快,但王韶驻守渭州已有大半年的功夫,勾管渭州事宜,对此战区情况极为熟悉。
    连渭州知州都严词反对的话,光凭他以此路经略的身份向朝廷提议的话……可想而知,等圣上问过王韶意见后,显然是很难达成的。
    就在郑戩为王韶这一挡路石焦躁不安时,关中那场忽如其来的叛乱,一下就给事态带来了转机。
    在得知王韶擅离职守后,郑戩迅速向朝廷上书:一责王韶驻守至关紧要的渭州、竟未得君令、更不曾向他这一上司请示,即擅离职守的罪过;二则向朝廷建言扩建水洛旧城、三是大力举荐与他亲近的刘沪与董士廉,这一文一武的两位官员。
    等派出去送信的兵士抵达汴京,郑戩就接到了关乎朝廷派王韶前去平定关中叛乱的诏令。
    他不由暗骂一声王韶运气实在好,心知要想予以王韶重创,那恐怕是难以达成了。
    凭这次迅疾有力的平定,哪怕要责其擅离职守之过,也不可忽略其对战机判断的精准。
    功过相抵,王韶多半能逃过此劫。
    不过郑戩也不气馁:即便最终奈何不得王韶,但至少能绊住碍事的对方,那由渭州派兵去修建水洛城之事,多半就能落入刘沪与董士廉之手。
    至于朝廷会否同意他扩修水洛城的提议这点,郑戩丝毫不抱怀疑——有清涧城这一振奋人心的珠玉在前,与其近似的水洛城,又岂会不予通过?
    不得不说,郑戩的的确确是料中了曾与他共事多年的朝官、乃至陛下的心思。
    部分功劳,也得归到他那封奏疏所勾勒出的美好愿景的头上。
    在奏疏之中,郑戩先是点出环绕水洛旧城的二水西侧,有百里肥沃田地,更有十数西蕃、羌人部落、互不为属,亦未归顺于唃厮啰。
    而他先前所遣使者,已成功说服酋长数人,他们皆愿献出质子,归顺朝廷——只要朝廷肯补官身、并派出宋人在此地筑城。
    如此一来,岂不拥有了无需朝廷俸养、甚至不必提供马匹等珍贵物资,就可白得数万外族生员为兵?
    更别提修筑水洛一城,不仅有利于周边家族,更有利于宋兵日后远或守备!
    毕竟郑戩已先行一步,说服了数位酋长,这确凿证据摆着,加上那慷慨激昂的文字,顺利让包括官家在内的朝臣们点了头。
    有外族主动归顺臣服,足彰天家威严、恩泽兼具,更可淡去不久前那场地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他们需作的,不过是许诺一些不痛不痒的官位出去,再修上一座城罢了。
    在这一片狂热赞美中,唯有寇准与王曾始终冷静。
    寇准对此提议,终究持不置可否的态度。
    若水洛城当真如郑戩说的那般好修,为何一直迟迟未有人提过?
    只是他更清楚,自己已多年未去边关为官,于当地战况局势一无所知,而身为该路长官的郑戩极力推行,他倘若贸然反对,不仅难以阻止此事,更称得上毫无凭据。
    王曾亦抱持相似想法。
    见官家还处于兴头上,急匆匆地就批示了郑戩的文书,一切被迅速推行下去……
    王曾耐心等了几天,终于在一日都堂议事时,他宛如无意地提起了陆辞的名字。
    这简单的一句话,还真提醒了赵祯。
    赵祯这才意识到,自己竟忘了问询小夫子的意见!
    水洛城位置敏感,处于秦凤路与泾原路交接处,若论具体归属,怕是各人有各人看法,皆需费上一番唇舌争辩。
    而秦州为秦凤路开府之州,陆辞曾在此任职三年有余,对此片区域的底细,应该是极为了解的。
    他的意见,当需好好参详。
    赵祯心里不免有些发虚,但很快又安慰着说服了自己:由小夫子不惜以官职担保、也要大力推动种世衡兴修清涧城之事,就可看出其好筑城坚守、多布据点的战略方针。
    照这么看,小夫子应也会赞同此事才对。
    且兵贵神速,等信使往延州一来一去,早已错过了郑戩所言的最好修建时机,事后再问,也无不可。
    当陆辞得知此事时,批复通过的诏书已先几日抵达了渭州,跃跃欲试的刘董二人,也已分秒必争地准备修建工事。
    狄青本要今夜出发,回清涧城整顿彻底修养好了的军队,继续北伐。
    陆辞收到信后,第一时间就派人将他从城门处拦下,带回来共同研判此事。
    狄青听完,不由大吃一惊,脱口而出道:“此事不妥!”
    水洛城与清涧城的情况,乍看相似,可本质上却是截然不同。
    说白了,水洛城非是修不得,但却挑了个最不好的时机。
    宋蕃合盟与夏辽拉锯,战线一东一西,已然拉得太过广大了。
    因延州势头始终锋锐,屡挫夏兵,已连下夏寨十数处、城池二所,成功逼得契丹朝夏境增兵,才终于勉强抑制住狄青的横冲直撞。
    并且这么一来,辽主也褪去最后伪装,让军队公然穿着辽兵服饰与他们对抗。
    既然契丹已光明正大地加入了战局,那表面上的兵力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在东西两线已足够吃紧的情况下,于位处敏感、却还算平静的水洛徒增一据点,夏辽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不论是夏辽对水洛城的扩建进行阻挠,或是对新城屯兵攻击,都势必会扰乱当今局势,带来毫无必要的变数。
    狄青还极不信任,会选这破时机修成的该路长官的军略眼光,以及应对本领:如今渭州主掌兵的刘沪虽是将门虎子,却还未在疆场中建过亮眼功绩,实力未定;在王韶尚在关中时,一旦夏辽增兵泾原与秦风路,郑戩是否有充足准备,进行反击或应对?
    如若郑戩无力应对,便是自灭士气、大涨敌势,还将迫使东西线分兵增援。
    并且,郑戩对建城将产生的巨大损耗,还一昧轻描淡写。
    六盘山外驻地皆为生民居住,历来不曾向夏宋交粮纳税;可想而知的是,在真正招抚之后,圣上为示恩荣,定然也是要宽其税赋,稳定民心的。
    如此一来,本就因大宋驻军猛增、而粮食供给吃力的当地库府,必然会因这笔忽然产生的庞大开销而宣布告罄,匆忙调拨其他郡县的税粟,也只能应付一时之需,绝非长久之计。
    关中突发祸乱,足以证明百姓日渐穷弱困顿,哪怕城池建城后无需供养蕃兵,也得对其中宋军进行给养输送,既劳苦,还惧强盗,怎称得上是桩‘不劳而得兵’的美事?
    陆辞点点头,叹息道:“你还忘了唃厮啰那头。”
    宋蕃新盟,本就谈不上多坚固,如今靠的是对李元昊的共同仇恨、以及之后瓜分利益的远景,才得以如此和睦。
    在西线战事未了、联盟还需维持稳固的节骨眼上,贸然收纳不服唃厮啰统治的西蕃部落,岂不等同于公然挖了盟友的墙角,生出无谓的嫌隙?
    水洛城再扩建,也得受地势限制,规模至多不过够屯数千兵马。若依靠外头的蕃兵支援,便添反客为主的风险。
    而到了水洛真正有难的时刻,秦渭二州还需派兵去救——沿途的层峦叠嶂,不仅会让夏军攻寨困难,宋军增援亦是不易,着实是鸡肋一块。
    狄青怒道:“不知此人是当真不知,还是急功近利,有意所为!”
    若是前者,便是鼠目寸光,只看重水洛局限当地的影响,堪称才不配位。
    若是后者,在这要命的节骨眼上闹出这事来,真是自私妄为,其心可诛!
    怕是两者皆有吧。
    陆辞心里回答道,面上却平静如水,甚至还笑着安抚狄青:“秦州如今有希文在,而关中一旦平定,王渭州也将归位,届时自有对策,你不必过于忧虑,专心作战即可。”
    话虽如此,陆辞却隐隐有种风雨欲来的预感。
    不为其他,就为时机——信息在各地传递得,实在是太慢了。
    小皇帝的诏令已下,工事多半已然开启,不论是立功心切的刘沪等人,还是大力主张此事、不惜只言利不言弊的郑戩,都是铁了心要达成这事的。
    他为临路主帅,哪怕勉强腾出几分精力来,也充其量是在圣上问询时发表一番意见,却无论如何都无权对其进行直接干涉的。
    真正有能力进行反抗的,只有渭州知州王韶的及时回返,或是属秦风路的秦州知州范仲淹,利用水洛城位处两路交界处这一点做些文章,进行拖延。
    最叫陆辞为难的,还是到底当不当说,该不该博。
    若他直接将真实想法道出,小皇帝许会愿意采信,结果不外乎是紧急召回诏令,命令停筑洛水。
    但倘若洛水共事已然开启,对此翘首以盼的蕃人希望一旦落空,届时怕是要翻脸无情、无端掀起众怒。
    而朝令夕改,出尔反尔,也会让朝廷的威信大受损伤。
    那他若是模棱两可,任由水洛城成呢?
    假使范仲淹与王韶对其进行了及时阻挠,那他的这篇和稀泥的回应,就无法对与他意见相同的两位友人进行声援,让他们陷入尴尬的境地。
    并且两派相争,持续拉锯下去,极可能让区域战局一时间变得混乱不堪,从而叫夏国有机可乘。
    狄青不知陆辞心中的百般斟酌,却是对恋人一向极为信服的。
    闻言老实地点了点头,真就不再对此发表意见了。
    待思路冷静下来,原本就一直徘徊不去的浓烈不舍,就重新蔓延开来了。
    他喃喃念道:“公祖。”
    陆辞微笑看他:“嗯。”
    狄青抿了抿唇,不敢再看,一边向外行去,一边低声说道:“那……我先走了。”
    陆辞明知他看不到,还是轻轻颔首,笑着回应道:“早去早回。”
    狄青听力绝佳,即使已离了一段不短的距离,还是将这话听了个清楚。
    明明是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让他的唇角不自觉地朝上扬起,心里那点苦,瞬间就被更多的甜给盖去了。
    他得再加把劲!
    朝中那些勾心斗角、暗潮涌动,他那点城府还太过稚嫩,几乎毫无办法。
    但有公祖在,就一定会稳稳看着,不出一点差错。
    而等到了沙场之上——
    狄青利落地翻身上马,远眺前方,眸中尽是高昂斗志。
    ——便是他的天下了。
    ※※※※※※※※※※※※※※※※※※※※
    对宋史感兴趣的小伙伴或许已经看出来了,我这里化用了许多史上建洛水城的资料。
    等彻底写完了这一剧情后,我会把史上那场水洛风波完整列在注释里,让你们对比和了解一下这桩在我看来、相当悲剧的事件。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团宠农家小糖宝 龙王令陈平苏雨琪 万相之王 太古龙神 春风吹遍红升村 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执掌风云 斗佛仙尊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 收割者脚下的小石头 李绩传 太荒吞天诀柳无邪 虐言女主的崽是我的?! 魔主她不要我了 重装补给线 望仙门 进击的后浪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