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四百零六章

第四百零六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论自诩被夺去机遇的夏竦多么怨恨难消, 擢陆辞为集贤相、狄青为成都路转运使的诏书还是在这天早朝上得到宣读。
    在鲜有反对声的朝堂上,两封经重重审批、迅速通过的告身便在林内臣的亲自护送下, 风驰电掣地赶往陆宅。
    原想着第一个将此喜讯传达的林内臣着实没想到, 当他难得一路快马加鞭, 来到熟悉的陆宅大门前时,竟会扑了个空。
    得门仆告知,其家主从昨夜起就带着狄青往王曾府邸去后, 他只有满头雾水地折了道,风风火火地朝王次相的府邸赶。
    陆辞刚与狄青和衣睡下, 就被忽然来到的林内臣给折腾醒了。
    “恭喜陆公,”将一本正经地宣读过诏书,又将怀中小心捂着的告身交付后, 林内臣面上满是笑容, 诚心恭贺道:“此任至重,唯有陆公称得上是实至名归。”
    “林都都知过誉了。”
    陆辞笑着摇了摇头。
    早在五年以前,倍受宠信的林内臣就已晋有‘内臣极品’、‘内宰相’之称的都都知,权势不可谓不大, 就连身为首辅多年的寇准,待这位能长侍在官家身侧的大红人,都会稍收起几分傲气。
    而林内臣对外素来审慎,却也冷淡疏远,唯有待陆辞的客气中透着十足的亲近。
    林内臣自是清楚, 基础虽是靠自己打实了的, 但之所以能一直巍然不倒, 甚至到今日地位,也或多或少是靠了眼前这俊美郎君的帮助:频繁受召入宫的陆辞,只要偶尔在官家耳边提上一两句,都足以让他受用。
    林内臣这般客气,陆辞也投桃报李,一直待他十分温文有礼,闻言忍不住玩笑道:“按着惯例,对此告身我还需当推辞三次,再接受罢?”
    “无需劳烦陆公仿效那些酸人矫揉做作,”林内臣笑了笑,极为配合道:“待出了这门,我便作副愁容,叫旁人以为陆公已拒过便是。”
    陆辞大笑。
    对这些表面功夫,早已在士林享尽‘轻狂’名头的他,的的确确是懒得搭理——不论他是否装模作样地进行推辞,他的青年狂傲的形象,早已在群臣心里坐实了。
    哪怕他做谦虚姿态,也不过像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更招他们怨恨嫉妒罢了。
    陆辞索性坦然接受,又欲留林内臣坐下歇歇。
    林内臣虽略有心动,却还是坚持先行回宫去了:对小夫子的反应满怀好奇的官家,此时恐怕还殷切地等着他的汇报呢。
    天底下除了一去边关不愿回的眼前这人外,又有谁敢让一心牵挂的天子久候?
    思及此处,林内臣便对陆辞愈发佩服了。
    林内臣走后,陆辞极自然地握住狄青的手回了房,门刚一关上,方才憋了半天的狄青就再忍不住了,着急道:“公祖,我这新职事——”
    他难得能与公祖厮守个两三月,就又要分开了!
    成都路绝对称得上是诸路中的中上等次,足以证明官家对他一展宏图的期待,更是给他将来晋升的路给铺得舒服平坦。
    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地积攒资历,莫出甚么大的差错,那怕又是一个‘陆辞’了。
    可这会儿在众人眼中前程远大的狄青,却是羡慕死了张亢的枢密院中供职——至少能与公祖一同呆在京中,无需又跑到那光单程车马就得走个十天半月的边远地域去。
    陆辞莞尔一笑,抬起手来,故意揉乱他脑袋:“小师兄如此厚爱于你,你难道还嫌不够?”
    狄青蔫蔫地扯了扯嘴角。
    陆辞见他如此失落,便不好再逗他了。
    只是他正准备将心中打算向小恋人透个底时,提前理完政务的王曾便匆匆忙忙地赶了回来,见他们二人还在,顿时松了口气,笑道:“我虽早知将有这么一日,仍不料摅羽竟那么快便又成我同僚了。”
    他未至知天命之年,便已位列次辅之位,历朝历代中都称得上是佼佼者。
    但与陆辞一比,便显得班门弄斧了:才过而立,竟已二入政事堂。
    任谁也能想到的是,等陆辞到自己这岁数时,成就定然是只高不低。
    饶是内心较为淡泊的王曾,也难免泛起些许涟漪,又很快回过神来:“既然如此,不妨明日你我同至都堂,一道上书。”
    昨日商榷时,陆辞还只是赋闲在家,自然不好无召入宫。
    现他初得擢升,人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上回他可是甫一出任参知政事,便提议要断了赠予辽国的岁币,这回不过是要对付夏竦,所掀起的风浪,应远不如前者惊心,倒很是合适。
    陆辞欣然应允。
    他与王曾间隐约有着几分同为‘纯臣’的默契,无需将话说太明,便定了下来,带上狄青回家了。
    “柳兄定又要被唬上一跳。”陆辞与闷闷不乐的狄青说道:“我初晋参政之位时,得迁相府,可将他高兴坏了。”
    狄青恹恹道:“喔。”
    陆辞眨了眨眼:“你可欢喜?”
    狄青无精打采地附和:“嗯。”
    陆辞故意叹了口气:“我这其实还有些盘算,只是尚未有准数,不好同你说。方才见你心绪低落,正想透露一二,可瞧你正生我闷气,恐怕是不愿听了……”
    狄青微微羞恼道:“公祖!”
    以公祖的心思玲珑,哪里会看不穿他的那点小别扭?分明是,分明是……
    “还是想听的吧?”
    陆辞笑眯眯地凑到他耳边,亲亲密密地不知道说了什么,却成功狄青那原本凝重的面色渐渐舒展开来,恢复了欢喜的模样。
    翌日早朝。
    虽多了个身着醒目紫袍的俊美郎君站在最前列,官家面上的笑更是一直未曾淡下来过,但朝臣们除了心里暗暗泛酸外,总体上还是无风无浪的。
    散朝之后,赵祯步履轻快地踱入政事堂中,正要欣赏一番终于满载荣光归来的小夫子的风采时,就得一脸严肃的王陆二人行了一礼,同时呈上折子。
    还未打开折子看,单这阵仗,就叫赵祯心里‘咯噔’一下。
    ……又怎么了?
    赵祯下意识地也板起了面孔,一脸肃容地点点头,将折子拿到案桌上,坐下细细翻阅后,脸色登时就发青了。
    ——这若是真的,那夏竦就是可恨至极!
    赵祯贯来心软,虽贵为天子,却极能体恤臣子。
    他固然比不过在朝中摸爬打滚多年的一些老油条,却也清楚以曾任他讲学一年多的夏竦为首的一干官员,既担心失宠,又惧路途遥远,处境凶险苦寒,宁可在家啃老底地赋闲等职,也不愿往心目中的穷乡僻壤去。
    似小夫子这般一心为国,无畏无忌的真正栋梁,实在太少了。
    赵祯惋惜之余,也知此事强求不得。
    他很是厚道,因能理解他们的顾虑,才会纵使明知这京中此类冗员越积越多,还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年间,他不断设法提高边官的俸禄与职权,也不全是为了一直辗转边境任职的陆辞等亲近臣子,更是为了变相鼓励些畏步不前的选人前去。
    只是举措虽多,却都收效甚微:能在这京中一待数年的,除了拥有耐心外,还颇有家底。既不缺衣少食,没了那迫不得已的推力,又岂会将稍稍增厚的俸禄放在眼里?
    然而赵祯再宅心仁厚,能体谅这等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雀屏中选后,不愿去穷凶极恶的苦寒之地的常情……
    也无论如何不能忍受一边安于逸乐,还一边忙于构陷正为大宋效死力的栋梁的恶徒。
    “事关重大,”赵祯忍下心中的滔天怒火,按下这两封奏折:“二位卿家还请稍安勿躁,朕定派合适人选,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既不冤枉,也绝不姑息。”
    陆辞与王曾对视一眼,颔首退下。
    之前包拯未能查明幕后主使,赵祯这回便只以他为副手,一口气点了颇为信重的十名大理寺评事,予以尚方宝剑,让他们不顾一切代价,彻查到底。
    再加上有着陆辞所提供的诸多证据,推鞫进展可谓一日千里,仅仅是半个月功夫,尚在家中对陆辞的晋升耿耿于怀的夏竦就做梦也不可能想到,他背地里做的那些手脚,已然让官家查得清清楚楚了。
    尽管心里已有准备,但在那点侥幸真正破灭时,摸着纸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文字,赵祯仍是气得七窍生烟。
    他实在不敢相信,昔日文采横溢,出口成章,满口忠贞仁义的夏夫子,竟只是一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能使出如此下作手段来!
    夏竦的做法,实实在在的触碰到天子的底线了:哪怕险些受害的不是最受珍视的小夫子,而换作朝中任意一人,身为皇帝,都绝对无法忍受此等用心险恶的构陷。
    天子之怒,往往是不动则已,一动非同小可。
    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已对夏竦厌恶到了极点的赵祯连半点辩解的机会都吝于给予,径直在朝堂中命人公开了此事,接着由刑狱司出面,将面如死灰、大声辩驳的夏竦粗暴拖走。
    四下一片死寂,唯闻堪称斯文扫地的夏竦的嘶声喊叫,然而文人那点力道,哪里抵得过几个身强力壮的差人?
    在拼死挣扎中,他的管帽与鞋袜都脱落了,落在庭中,更显狼狈而惊心。
    不论是总笑眯眯的官家忽冷脸宣判的结果,还是与仁厚手段截然相反的无情,回荡耳边的惨嚎,和那双皱巴巴鞋袜……
    它们所带来的威慑力,在这些注重斯文体面更胜于性命的臣子们眼中,怕是比杀头还要来得厉害。
    ※※※※※※※※※※※※※※※※※※※※
    让大家久等啦。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重生之都市仙尊(都市仙尊) 主角霍邵庭黎斯绮 美漫地狱之主 大乾憨婿 团宠农家小糖宝 龙王令陈平苏雨琪 万相之王 太古龙神 春风吹遍红升村 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执掌风云 斗佛仙尊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 收割者脚下的小石头 李绩传 太荒吞天诀柳无邪 虐言女主的崽是我的?! 魔主她不要我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