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二百九十八章

第二百九十八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看到似曾相识的考题时, 狄青内心所受到的惊吓, 可比当时仅仅是颇感诧异的陆辞要强烈多了。
    难道是公祖有意为之?
    狄青不可抑制地这么猜测着,不知拿出了多大的自制力, 才艰难地克制住了抬眼看向帘后、寻觅公祖身影的冲动。
    ……不,不可能。
    尽管心中波澜起伏,惊涛骇浪阵阵, 他到底是绷住了面上的表情, 未流露出丝毫异样。
    待他略微平静下来,能重新冷静思考后,便自行打消了那一荒谬的想法。
    公祖向来都是光明磊落, 品行高洁的正人君子, 且往日他同公祖谈论备考之事时, 对方字里行间,皆是对他充满信心。
    这么好的公祖, 怎么可能为了确保他的中举, 而自毁清誉,不惜上下其手, 耍弄手段呢?
    定然只是一场巧合。
    想通之后,狄青不禁将头又埋低一些, 只觉耳根缓缓地发起烫来。
    身为恋人,他哪怕不是这天底下最了解对方的存在,也起码得列入前三, 怎会因这点机缘巧合, 就怀疑起公祖来了?
    得亏周边人都在专心致志地做题, 无人觑见他那因羞愧而渐渐变得赤红的脸色。
    狄青竭力平复下心绪,才重新提笔,奋笔疾书起来了。
    ——若连这送上门来的优势都把握不住,那简直是无颜面对费尽心思助他备考的公祖,完全该一头淹死在金明池里了。
    阁试虽仅有一场,却需考论六首,每篇限五百字以上成。
    一天结结实实地考下来,撇开灵思枯竭,落入窘境的难处不提,光是提笔写字的体力消耗,就已非同小可。
    有扎实武艺底子在、身体素质非一般强劲的狄青等人,考完后还能谈笑风生,闲庭信步,那些个体质偏弱的,都已是手臂抽筋,浑身虚脱了。
    陆辞早料到会有类似情况出现,特地多安排了些吏人在此时看守,这会儿便派上用场,把那些个因坐久而站立艰难,尴尬得面红耳赤的士子一个个搀扶着送了出去。
    制科考讫,考生们自是不必像贡举那些需连考三日、还得在贡院中暂住举子们一般,大可自行归家,忐忑不安地在家中等待消息。
    待秘阁大门重新落锁,便是考官们最忙的时候了。
    考卷被全部收上,逐一按家状清点后,也还轮不到陆辞上阵,而是得先等誊录官们熬夜抄完那一份份卷子。
    此次应制科者足有三百二十四人,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
    那些个字丑难辨,或是糊上墨团的脏污试卷,在忙得双眼发昏的誊录官处,当然得不到多好的待遇了——横竖封弥了名姓,也不知是哪家衙门,都一律按空缺处理。
    除了这些落笔马虎,或是字体本身不佳的满腹怨言外,誊录这一制度出现后,还是引得赞誉一片的——既杜绝了似当初的陆辞那般凭一手漂亮字而引得考官眼前一亮、接下来也忍不住另眼看待的情况,也让批阅试卷的考试官们眼睛舒服不少。
    狄青的字虽也下过苦工去练,但到底因缺乏这方面的灵性,最后只勉强称得上‘端正’二字,而无论如何与‘出彩’不搭边。
    誊录一出,倒是让他占了不小便宜:清晰好辨的字迹,影响不了阅卷考官的判断,却足够叫见多妖魔鬼怪的誊录官生出好感,起码愿意认真仔细地替他抄齐整了 。
    在陆辞的主持下,秘阁里对试卷的检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在秘阁之外的陆宅,这会儿也热闹得很。
    高继宣与杨文广家人皆在汴京,这会儿因赴举而得以名正言顺地暂回京中,单是应付思念他们的亲朋好友,就称得上分.。身乏术了。
    好不容易借着刚考完试,要与好友一聚的由头跑出来,二人都不敢在街上随便游荡,一合计,就寻狄青去了。
    等二人在门口等到狄青,一听对方又是住在陆辞家中,高继宣当场就羡慕得不行,压低了声音道:“狄兄,不是我说,你这运气也太好了罢!”
    从前他虽羡慕陆辞待狄青亲厚如亲弟,但他打小也是家里宠着长大的混世魔王,还不至于厉害到哪儿去。
    但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那种艳羡意,瞬间就达到了顶峰——作为一位赴考士子,居然能住到主考的家中,那简直是上天砸下来的运道!
    狄青微微蹙眉,正要开口,杨文广已皱着眉制止了他再往下胡言乱语:“休要胡言。陆节度为官清正,绝非徇私透题之人。”
    高继宣先是茫然,后是恍然大悟,连忙辩解道:“是你们误会我的话了。我哪想到透题这茬上?只是念着大考前能与文曲星同住,稍沾一沾才气,也是世间人梦寐以求的好事了。”
    听到玩笑似的‘沾才气’这三字,又见高继宣说得一脸认真,是货真价实地羡慕着,杨文广面色顿转为无奈。
    无人注意到的是,狄青的眼底,则飞快地掠过了一抹微妙之色。
    ……经高继宣这一提醒,他不可抑制地想起了初尝那一轻吻时,公祖半真半假地嗔怒,也用了相似的说辞了。
    趁着他这一走神的功夫,高继宣狡猾地敲下了要去陆宅拜访狄青、再用个晚膳,也好让他跟杨文广沾个才气的计划。
    狄青自是不愿:“我也不过是借住之人,怎好厚颜待客?还是去樊楼罢。”
    因屡建战功,虽因他无功名出身,暂且不便给予官阶上的擢升,但小皇帝慷慨爱才,对他的赏赐到底是没有短过的。
    且狄青吃住皆在营中,心思又全在陆辞身上,除了似其他将士那般要往家里寄一部分外,其他都不拿去喝花酒,而是结结实实地攒住了。
    同多年前茫然不安、只凭那股未开窍的爱慕,就追着公祖上京来的一穷二白相比,这会儿的狄青,已称得上富裕了。
    应付在樊楼胡吃海喝一顿的开销,他当然是能轻松拿出来的,也愿意‘破财消灾’,把缠人的高继宣给打发了。
    “那怎么好让狄兄破费?”
    高继宣却没这么好应付——他作为一度横行京中的高衙内,山珍海味不知吃过多少,哪儿是真在意区区一顿晚膳了?
    他看重的,分明是图个‘沾才气’的吉利!
    他敏锐地识破了狄青的意图,哪里肯放弃,当场就是一顿极不要脸的软磨硬泡。
    杨文广被迫在边上看着,一脸的不忍卒睹,后悔同人前来的同时,差点就想偷偷溜走了。
    最后狄青到底抵不上他的脸皮厚,只有勉强应下。
    “还是狄兄够义气!”
    高继宣目的成功达成,自是心满意足。
    他一挥手,大方表示,晚膳便从樊楼叫人送来,所有费用,就由他这占了便宜的人出。
    狄青嘴角微抽,与杨文广对视一眼,并未接话。
    尽管答应了高继宣的请求,狄青还是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的。
    一想着家里还有个能言善道、醋劲厉害的柳七在,他不禁寄了些许希望到对方身上。
    “青弟考完了?”
    柳七浑然不知自己已被沉默寡言的狄青悄然赋予了重望,一听脚步声就吧嗒吧嗒地急匆匆跑出来迎接了,一见是三人,先一愣,旋即稀奇地‘哟’了一声,感叹道:“我还是头回见你带人回来!”
    话一说完,他就笑容满面地招呼二人进来了。
    狄青绝望地闭了眼。
    ——看来柳兄是帮不上忙了。
    令狄青感到头痛的是,接下来柳兄不仅帮不上他希望的‘忙’,甚至还帮了不少倒忙。
    高继宣在家里自小调皮捣蛋,却还能混得如鱼得水,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那察言观色、再投其所好的本事,至少占了七成原因。
    加上柳七难得见性情‘孤僻内向’的青弟带友人回来,好奇心旺盛之余,可谓拿出了十分的热情去招待。这一方有情,一方有意,正与存心思讨他欢喜的高继宣一拍即合。
    二人一文一武,竟也聊得昏天黑地起来,不知不觉就将同样安静的杨文广和狄青撇到了一边。
    一听高继宣是为沾才气来的,柳七被逗乐的同时,立马爽快答应了:“要论才气最多的地方,肯定得属辞弟的书书房。待用过晚膳,我领你们去走一圈?”
    高继宣自是一阵欢呼,自来熟道:“多谢柳兄!”
    狄青听了这话,再保持不了沉默了,好不容易寻了机会,就拉了柳七私下说道:“柳兄,公祖那书房里不知放了多少重要文书,只怕不好带他们前去。”
    “青弟不必顾虑重重,”柳七笑道:“你莫不是忘了,摅羽可有里外两间书房?他那些要紧的文书,全放到里间去了,外间随人进出,领他们去瞧瞧并不要紧,难道你还怕摅羽的才气会被他们沾完?”
    狄青还要再说,就被柳七那语重心长的口吻给堵住了:“摅羽贯来待你有多看重,实在不必我多言,你更当清清楚楚。你若算得太过清楚,未免太过见外,岂不伤了摅羽的心?下仆对此也心知肚明,平时可都对你一口一个小郎主呢,又哪里会不许你在陆宅待客?”
    狄青简直哭笑不得,望着对真相一无所知、却为他们操心不小的柳兄,不免生出几分愧疚来。
    他微微低头,恳切道:“……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
    柳七做梦也不可能想到,就是眼前这正经老实得跟朱弟不相上下、其实压根儿就是披着羊皮的狼崽子叼走的陆三元。
    见太讲客气的狄青明白之后,他便满意地点点头,施施然地上楼去了。
    ※※※※※※※※※※※※※※※※※※※※
    注释:(皆出自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第十四章 - 宋朝武举制度 以及第十五章宋朝制举与词科)
    1.武解试分武艺和程文两项,起初程文只试策,神宗时期又加了《武经七书》大义一项,由馆职二人以及判兵部任考试官。
    武艺也分两场 - 头一场考步射,后场考马射,由马军司负责。
    省试考试内容跟解试同,只不过有了誊录和封弥的制度。
    2. 考试地点:仁宗天圣七年规定,武举跟制科同试策于秘阁,因此又称为秘阁试。弓马考试则在军器库举行。
    3. 宋朝武举读强调动作规范和力道,譬如要求拉动规定力量大小的弓,要求射箭动作标准,而对准确度不太重视。
    4. 破体:不符合射箭的动作要求,比如头偃=低头,就为破体。
    5. 阁试:皇帝亲试前的制举考试为‘阁试’,一般差翰林学士,两省官考试于秘阁,阁试合格为过阁。
    6. 阁试一场,论六首,每篇限五百字以上成(阁试旧制,出自《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一之二零至二二)其考试官、参详官,一般为四人。另,阁试通常是由御史台官监试的,我这里稍微改留一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王悍苏祈 傻子替嫁瞎子 三祖演义 吞天魔尊 一号狂枭 少年杀手都市纵横 末日进化:捡垃圾就能变强 超级系统装逼在异界 想全程摸鱼的我却变成了主角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贤者生活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潮汐恋上月亮 从吞噬开始投资诸天 诡道求仙,从将自己炼成傀儡开始 盛家大少奶奶 凡人:我,厉飞雨,属性修仙! 九阳武神 我的谍战岁月 师娘,请自重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