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七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送走赴任的几人后, 院落一下变得空荡荡的, 让习惯了人声的陆辞难免感到几分寥落。
    怎么友人已然领任出发了,而他的差遣, 却至今都还没下来呢?
    若认为他年纪太轻,有意让他守选,游学太学, 那最初根本就不会多此一举地授予阶官了。
    陆辞越是琢磨, 就越觉得此事颇为古怪。
    他斟酌之下,决定再耐心等上两个月。
    到时候若还是没有任命,就再去吏部问问情况吧。
    眼前的当务之急, 还是先攒些钱来。
    ……身为三元及第的新科状元的陆辞, 在繁华似锦的汴京逗留的这几个月里, 既雇了不少下仆,又游山玩水, 四处海吃海喝, 加上一笔笔谢恩银地交出去,送友人赴任时还购置了良马相赠……这一项项地只进不出, 花钱如流水地下去,原来称得上丰厚的余财, 终于不多了。
    李夫子来探望他时,倒是顺道带来了他留在密州的一些生意的分红,以及陆母所经营铺席时攒下的积蓄, 叫他手头重归宽裕。
    但一想到要在京中长期定居, 除却衣食住行外, 还有去外享用美食、雇用下人等固定花费……
    仅是粗略一算,便唤起陆辞久违的危机感来了。
    毕竟当官的俸禄,怕是三年五载里都指望不上的了:从八品的月俸才二十贯不到,因他目前并无差遣在身,连这点钱都领不了。
    而进项远在密州,多寡不定,且一有紧急事态,便解不了近渴。
    况且一昧吃老本的话,总有坐吃山空的风险——两地的消费水平不同大有不同,即便他只想维持目前的生活品质,而不更进一步,长久下去,也早晚会供不动的。
    刚来宋朝时,也跟陆母过了一段穷日子的陆辞,当机立断地决定,与其节流,不如开源。
    横竖差遣还没下来,刚好趁这段时间,设法在汴京里也折腾些进项。
    越是繁华的城市,就越是遍地商机。
    虽然人生地不熟,但陆辞也不曾发愁,自己会寻不到生财之机。
    在他眼里,唯一称得上阻碍的,还是这三元头衔目前在京中的热度还没过去,但凡出个门都要惹来不少人围观。
    这么一来,寻常的小生意,怕是做不了的。
    不过诸如指导其他人造皂团子、还费心思安排人卖皂团子的活,陆辞也真不打算做了。
    不但施行起来费事,技术含量较低,利润相对微薄,传出去还不甚体面。
    倘若以后被御史台翻出来说事,弹劾一个与民争利,那可麻烦不小。
    陆辞一边思索着,一边进了屋,漫不经心地翻动了几下被下仆精心整理摆放过的那些书册后,忽地眼前一亮。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何必专程东奔西跑,劳心劳力,眼前这不就有现成的摆着么?
    士人不论是教书卖书,皆被视为遵守儒者本业,最为体面的谋生手段。
    也不愁没有市场——托朝廷重文抑武,取士不问出身,又极大地放宽了参考条件的福,士人可是个相当庞大的群体。
    况且学子念书,往好听里说是求知向学,修身齐家,而直白一些,就是为筹备科考,期盼登科入士。
    陆辞越想越觉可行。
    他在这几年准备科举时,就常常意外于辅助书目的缺乏和零散,最后为了学时方便一些 ,不得不自己收集资料,整理出一堆来,一同装订成册。
    在梳理资料时,陆辞不知不觉间,就将内容烂熟于心了。
    而相比起只能反复读着应考时必背的经典,独自练习诗赋和时文的其他士人,在陆辞身边的几位友人,更是或多或少地受了益处。
    易庶在应举前与陆辞私下里交往不多,钟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撇开这两人不论,单观受他影响最深的柳七和朱说的表现,可见效果不错。
    当然不能全归功于他整理的那几本辅导书,但从柳朱二人具对此赞不绝口的表现看来,作用肯定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放在士人云集的汴京城里,还会有什么比素来匮乏的参考书更易畅销,又能有谁的场屋声名,会比连中三元的他更为显赫?
    他先前视作累赘的名气,倒成了结结实实的活广告了。
    陆辞定好主意后,就迅速行动了起来。
    他在自己所编撰的那堆书册里,按照程度深浅和讲题类型粗略进行了分类,然后择出几本来,就往汴京城里数一数二的集贤堂书坊去了。
    陆辞一踏入客人济济的书坊大门,立刻就被伙计和大多数客人们眼尖地认了出来,大吃一惊的同时,又忍不住盯着他看。
    伙计最先回神,小跑着迎了上来,小心翼翼地问道:“请问陆将作监丞需要些什么?”
    陆辞对旁人的注视只作无睹,温声询道:“可否与你家老板借一步说话?”
    若换作旁人,伙计还得犹豫一二,但这来人可是近来名声大噪的陆辞啊!
    他立马就应了下来,将陆辞领到雅室等着后,就一路小跑上楼,告知老板了。
    果不其然,他的自作主张,非但没惹来责难,甚至得了几句表扬。
    大腹便便的袁老板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下楼,直奔入了雅室。
    他这百年不得一见的健步如飞,直看得所有人一愣一愣,半晌还没回神。
    对上笑容满面的袁老板,陆辞也微扬唇角。
    两人客套几句后,陆辞便不再浪费时间,开门见山道:“我筹备科考时,以数载辛勤,所费浩瀚,编有参考辅助书数本。不知袁官人可有兴趣?”
    “承蒙陆将作监丞看得起,又如何会没有?”袁老板不假思索地应道:“至于具体价格的话,只求容我一观。”
    陆辞大大方方地将书皆放在桌上,任他翻看。
    袁老板也曾数游场屋,无奈屡不得志,才继承父业,将书房开了起来。
    不料他念书平平,与经商上却颇有天赋和运道,十几年下来,竟是无比红火,加上娶妻生子,也就没了遗憾了。
    他起初只打算随意翻上几页,只要内容不算太离谱,他都愿拿下,只价格上稍微压上一压。
    哪怕只冲着与这位注定前途无量的郎君建起几分交情,也绝不算亏了。
    且陆辞三元及第的名字摆在这,贡举又刚刚结束,热度尚未消退,赴考士人们也大多还在京中逗留,加上他家书坊还甚有名气……
    多管齐下,根本不愁销路不好。
    但在仔细读完几页后,袁老板面上神色就倏然一变,翻页的速度,也一下慢了许多。
    以他好歹也考过几次解试,外加经营书铺多年的鉴赏水平,当然看得出这本将策论分析得淋漓尽致的参考书的价值有多高,又有多难得。
    见袁老板沉浸其中,陆辞也不催他,随手在书架上取了本小话本来翻看,悠闲地品着茗,权当打发时间了。
    等袁老板囫囵吞枣地读完最顶上的那本《策论细解·上》时,竟已过去一整个时辰了。
    “……”袁老板直直地看向陆辞,好似看着一樽在发光的黄金佛像般狂热:“还请将作监丞一定将刻印卖予我家!”
    陆辞笑眯眯道:“好说。”
    二人就这六册书的版印和具体分红,讨价还价了好一会儿,最后袁老板忍痛让了一成,就以每卖出一本的利润里,陆辞六他四的结果,拍板定下了。
    袁老板唯恐夜长梦多,立马把这六本书册收入上锁的屉笼中,然后火速着人请来他家书房专用的牙人,立下契约。
    这么一来,陆辞不能再随意转卖刻印权于别家书店去,而得让集贤堂独家刻板售卖。
    在谈成这笔生意后,袁老板心情大好,还特意带着陆辞进到他们印书的作坊中,让作匠拿出他最引以为豪、店里最上等的纸张和刊印用的雕版,让陆辞过目。
    饶是此时刻印很是繁荣,但大多书坊还是就地取材,多用质量参差不齐的桑树皮、楮树皮、竹子造纸。
    其中工艺稍劣的,纸张背面还能清晰看到未捣碎的树皮或竹筋黏附。
    相比之下,汴京里名气颇大的集贤堂所用的纸张,用的一律是最上等的桑树皮不说,纸浆捣得极其细腻,抚摸上去十分光滑,色泽亦很是明亮。
    在袁老板紧接着又对店里采用的新装书法——蝴蝶装大吹特吹时,陆辞却定定地看着一整块的笨重雕版,愕然:“……你们怎么还用着雕版刊印?”
    既节省用料,用起来也更为方便的活字印刷术,难道还未面世么?
    袁老板以为陆辞嫌这雕版模子所用的木料不佳,忙道:“将作监丞许是有所不知,这已是市面上最好的板料了。”
    根本记不得活字印刷是具体哪年被发明出来的陆辞,闻言回过神来,微微一笑,风度翩翩道:“袁官人,我们还是再来谈一笔生意吧。”
    ……
    等陆辞真正离开集贤堂,已经又过了一个时辰。
    相比来时,他手里少了六本书册,怀里却多了几张交子。
    立是立了两份契约,但头一份契约里所定的书款,还得等第一批活字雕印被制出,成品被拿去市面发售的那个月底,才会进行分红。
    他怀里此时揣的这一千贯,则是将活字印刷法和改良蝴蝶装为包背装的技术,一同提供给袁老板时,所得到的买断钱。
    一旦广泛应用起这项技术,集贤堂每年能省下的多余耗费,又何止一千贯?
    之所以只给这么多,是因为双方都心知肚明于一点——即使陆辞守约,袁老板自己也尽力保守秘密,但活字印刷还是迟早将走漏出去,被世人广泛运用。
    届时集贤堂的优势,也就一并消失了。
    袁老板虽遗憾,但也知这是大势所趋;而陆辞更无敝帚自珍的想法,只觉颇合心意。
    ——知识果然就是财富啊。
    陆辞不禁感叹。
    就在身怀巨款的陆辞,准备物色一处房产,真正在汴梁安家落户时,就猝不及防地应来了一道姗姗来迟的差遣诏书。
    诏言:“以将作监丞陆辞为集贤校理,参预图书编纂、勘阅,于五月二十八日上任。”
    ※※※※※※※※※※※※※※※※※※※※
    注释:
    1.神宗元丰改制以前,馆职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为集贤院修撰、史馆修撰、直龙图阁、直昭文馆、直史馆、直集贤院、直秘阁,即修撰、直馆、阁、院一级;第二等,为集贤、秘阁校理一级;第三等,为馆阁校勘、史馆检讨一级。第一等为各馆阁具体负责人,直接管理馆阁事务;第二等负责图书编纂、勘阅;第三等负责正字、检阅等事宜。馆职人员的升迁,一般按等递进。
    2.集贤堂这一书坊的名字出自《清明上河图》……
    3.蝴蝶装:
    这种装帧方法是:将印好的每张书叶,以印字一面为准,面对面地相对折齐,形成版心在里、四周朝外的形式;翻开书后,书叶朝两面分,状似蝴蝶展翅,故以此为称。这种装帧的优点是:“装用倒折,四周朝外,虫鼠不能损。”天头地脚和左边外露部分,均为框外无字的余幅,若遭磨损,却无伤正文。
    但是,蝴蝶装的书叶均是单层,每翻一页,首先看到的是背面空白,而不是文字;而且书脊处只用糨糊粘联,易脱落。所以到了宋朝后期,又出现了包背装。这种装帧的特点是将书叶无字的一面,面对面地折叠,版心向外,书叶左右两边版框外的余幅向着书背;装订时在余幅的适当位置上打眼,用纸捻订起,然后再用一张较厚的纸对折,用糨糊粘于书背。装订好后,书一打开,是合页的正面文字,而不是两个单页像蝶翅一样展开。(《两宋文化史》)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我有一座随身农场 超级修真弃少 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执掌风云 正义的使命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大玄印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修仙请带闺蜜 山居修行:本是人间清风客 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 你一个流氓,怎么混到警队里来了 我的徒弟们都太逆天了! 避孕失败!我怀上首富两个继承人 道界天下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 渣男再见!我揣崽二婚你舅舅了 要命!疯批弟弟是我的私生饭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