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二百二十七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许是对那场长达十数年、轰轰烈烈、劳民伤财无数的天书造神闹剧感到心有余悸, 即使在新年号的选择上有着矫枉过正之嫌, 新登基的小皇帝还是一意孤行了一回,执意择了‘寻常’为年号。
    说到底, 年号本身不过是为图个吉利名头,才令似诸如‘神龙、元凤’、甚至先帝便有那不伦不类的‘大中祥符’。
    正因如此,小皇帝的另类坚持, 并未换来朝中过大的反应。
    纵使以‘寻常’为年号, 未免显得太不‘寻常’,群臣在感到哭笑不得之余,也不过有寥寥数人递上奏疏, 予以简单劝导而已。
    见新帝心意已决, 遂就此打住, 随官家之愿了。
    比起只要别过于出格,便无伤大雅的年号, 众人更为关心的, 显然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封赏。
    于是,寻常元年元月。
    依循惯例, 新帝继位以后,在正式地筹备治丧下葬之前, 最早发布的命令无一例外地都与封赏有关,赵祯亦不能免俗。
    万事孝为先,他先从被自己唤了十余年的“李娘子”, 相见亦不识的生母李宸妃开始。
    在先帝后位空缺的情况下, 他理所当然地将李宸妃的位阶晋为太后, 移居先太后曾居的西宫嘉庆殿。且在天子尚未娶妃的情况下,将由李太后先代为执掌后宫事宜。
    对前者群臣并无异议,只在后宫权柄尽数落入李太后手中后,才颇有微词。
    但仔细一想,后宫经刘娥这些年的‘精心筛选’,不说甚是空虚,所剩嫔妃皆是清一色的安分守己,老实度日,貌不惊人。而属于新帝的妃子,则……
    一个都无。
    当朝中重臣猛然意识到这点后,纷纷大吃一惊。
    其实也不奇怪。
    赵祯自身是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料理国家大事上,又未至少年慕艾的时期,对风花雪月之事除了懵懂,便是无知。
    而唯一能为他的婚事做主的先帝赵恒,则卧病在床好些年,清醒的时日寥寥无几——尽管他就算自称清醒,也无人愿信就是了——自然想不起六哥的婚事还未有着落。
    阴错阳差下,竟让当今圣上在男女情///爱方面,仍是一张彻头彻尾的白纸,连侍寝的女婢也无。
    ……这么看来,即便叫德不配位的李太后掌了后宫权柄,除了听些根本不曾受宠过的先帝嫔妃的无病呻吟外,也的确无事可管。
    实在不行,等过了这年,官家虚岁将为十五,届时必将开选纳秀,充盈后宫。
    等到那时候,再回收后宫主事权便是了。
    不必非挑在此时此刻,驳了正在兴头上的官家的面子。
    对这些个老奸巨猾的臣子所打的算盘已有了不少了解的赵祯,在顺理成章地将生母提至太后之后,就将皇亲贵族,挨个往上提了几级。
    哪怕是对子嗣险些叫刘娥抱走抚育、准备日后拿来对付他的那位八皇叔,赵祯也不曾有迁怒或记恨,照样予以封赏。
    对那位被刘娥选中利用的堂弟本人,赵祯更是毫不介意,封其为安定郡王,逢年过节,还可进宫来请安。
    反倒让自那场大火后,就变得圆滑谨慎不少的‘八大王’疑神疑鬼,惶惶不安了几天,才打消了进宫请辞、举府外驻的念头。
    对内的封赏结束后,对外的安排,赵祯索性就照搬了爹爹登基时的做法:大赦天下,所有官员的官阶都晋升一级,尤其前东宫官,一时间更是炙手可热,人人艳羡:首辅李迪加封为右仆射,次辅寇准加封为……
    除此之外,赵祯又曾因反对天书而卷入党争,被贬出京的以王曾为首的一干官员,进行了更优厚的封赏:王曾被擢升为参知政事……
    一大串名单念下来,直让内臣口干舌燥,唯有听的人目光炯炯,奋力掩饰内心激动。
    即便是一直忐忑不安的王钦若和丁谓等党派,都在听完之后,一颗心彻底落了地。
    赵祯虽对他们略有不喜,但也知他们皆是有能之人,若能予以正确驾驭,亦可为百姓、为大宋出力。
    之前的荒唐,与其归罪于奸佞作乱,倒不如老实承认,就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还是得将责任大半归在爹爹的顺水推舟上。
    然为人子,到底不好责父过。
    赵祯轻轻叹气。
    况且寇准和李迪再忠诚可靠、才华精干,毕竟人非圣贤,为人处世间,绝不乏短处。
    偌大朝廷,又岂能单单依仗这两人呢?
    既然王丁二派皆是能极快认清局势的精明人,也愿被他‘利用’,他便先借力制衡,而不必着急赶尽杀绝。
    思及此处,赵祯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往丁谓和曹利用的方向,若有所思。
    一切好说,只要这两人老实一些,别再无事就来挑拨离间他与小夫子就行。
    赵祯还颇为看好,曾被小夫子提起过的那位聪明人‘王曾’,现重新予以副宰职位,也寄托了他的浓重期望。
    只是在听完那长长的封赏名册后,眼见着尘埃落定,在场人心里都不约而同地涌现出同一个疑惑来。
    ……陆辞何在?
    怎在这最关键的时候,却彻底不见最受官家看重的那位陆三元了?
    哪怕不靠这场太子继位的东风,单凭这几年来亮眼的战绩和政绩相加,也足够回京,官复原职了。
    官家虽看似信重陆辞吧,却愣是将人留在那随时再起狼烟的苦寒之地,硬心肠得两年多过去了,都不曾召回。
    也是耐人寻味。
    要不是当初秦州遇袭、战况告急时,还是太子的官家那副作不得伪的心急如焚、火速调兵的模样仍历历在目,他们怕都忍不住怀疑,这宠爱完全当不得真了。
    在众人心思各异时,对陆辞要么看重、要么交好的寇准、晏殊和王曾等人,在默然蹙了蹙眉后,纷纷抬眼,看向赵祯。
    新帝端坐于珠帘之后,面庞若隐若现,却不难看出面色平静如水,毫无波澜。
    但在微抿的唇角,那抹轻轻上扬的弧度,却与陆辞有着惊人的相似,
    因此,这几位牵挂陆辞的人心念微动,略有所悟后,一同选择了暂且保持缄默——信任陛下自有更妥当的安排。
    要让赵祯知道,寇准等人方才心里晃过的那份打抱不平和担忧的话,铁定要深感冤枉。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这天底下最盼着小夫子回京的人,怕是除了被留在京中的那‘四友’中的柳朱二友外,就是他了。
    偏偏谁也不会想到的是,在别人眼里是个避之唯恐不及的晦暗去处的秦州,却值得让陆辞三番四次地推脱掉他的三催四请,俨然要在那不呆够三年资满不挪坑的坚定架势。
    拗不过小夫子,赵祯只有郁闷地先背上这口不恩荣最亲近的臣子的‘黑锅’,再继续努力:雷打不动地每月一封信寄去,连同御膳房特制的一些好存放的小食做‘饵’,走邮送到秦州去。
    然后就眼巴巴地盼着,看哪天是否能将这条乐不思蜀的大鱼钓回来了。
    这天下朝后,刚将新的信写好,封上,赵祯就准备起身,去亲自询问关于先帝治丧下葬的事宜进展。
    却在半路上,就被李太后的内侍给叫了去。
    赵祯虽不解,仍是毫不犹豫地跟着去了。
    ——若说这宫中还有对皇帝那称得上在中规中矩中偏慷慨优厚的封赏,真觉不妥的,必当数一个李太后了。
    尽管在赵祯的努力下,母子得以相认,但因长年以来一直被刘娥勒令不得靠近赵祯,现一下子真相大白,反倒让李太后心里多了几分近亲情怯,也有了几分无所适从。
    更何况赵祯年岁虽说不大,却也不小,更因从小通读经史子集,早过了最孺慕的时候。她再有心亲近,也难免显得太过刻意。
    “娘娘。”
    赵祯进到殿中,温声唤回了李太后刚跑丢几分的神。
    李太后忙道:“你来了。”
    赵祯颔首。
    在询问李太后着急请他来、究竟是为何事后,赵祯不免有些无奈。
    原来李太后自知出身低微,又受刘娥压制多年,惯了谨小慎微,唯一做过的胆大事,就是在祈福灯上悄悄写上自己骨肉的名字,再偷偷为其祈福了。
    现乍然掌权,她着实不知如何是好,实在想将这烫手山芋般的权柄还给皇帝,好让官家另外交予可信之人。
    但目前的后宫,除了生母之外,赵祯哪儿还寻得出可信的人呢?
    赵祯只得好生安抚她一阵,她才渐渐摆脱了六神无主的状态,怀着‘姑且一试’的心态,愿意努力一把。
    又知不好耽误了皇帝儿的正事,她既羞又惭,赶忙将人送出门去了。
    只在分别之前,郑重叮嘱赵祯待春三月,就赶紧选些女子入宫,充盈后庭,也好让她尽早还权。
    赵祯嘴上应得好好的,心里却是兴趣缺缺。
    在寻常元年里,他可多的是更重要的事要做,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两个使,又哪儿有功夫可浪费在男女情长上呢?
    而且,赵祯心忖,在见惯了小夫子这个耀眼夺目、又学富五车、八面玲珑的俊俏人后,等闲女子,根本不可能入得了他眼了。
    ——他不想成婚,都怪小夫子。
    理直气壮地将错归到不在身边的小夫子头上的赵祯,所不得而知的是,此时的陆辞,可半点没有‘优雅风趣、温润如玉’的模样。
    陆辞被厚厚的衣裳裹着——在一片冰天雪地中,他简直毫不在意形象,不惜将自己包成了里三层外三层、一颗完全看不出纤瘦匀亭身形的温暖圆润的球。
    滕宗谅相对好些,但在寒风凛冽中,也不敢贸然维持风度了,同样穿得十分厚实。
    两颗从远处瞧,都威风凛凛、份量十足的球,就这么在一片寒风烈烈中,傲然毅力在城头之上。
    陆辞正与滕宗谅讨论着挖池养鱼的计划时,忽就抑制不住地打了个寒颤。
    他毫不犹豫地又往温暖的围脖里缩了一缩。
    “你穿这么厚实,着实不像被刮冷的模样啊。”滕宗谅仗着耐寒一些,笑眯眯道:“该不会是京中有女名柳氏,一心念归薄情郎吧。”
    陆辞淡淡地睨也呈球状、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友人一眼,又瞟了眼高高的墙下冰雪,意有所指道:“你可想领略下,什么叫‘大珠小珠落玉盘’?”
    虽然只有一颗大珠可滚。
    滕宗谅瞬间敛了笑意,往后退了两步。
    陆辞却清楚,比起还恼他不肯回京的柳七,催得更紧的,其实另有他人。
    虽从小皇帝来信的频率能判断出,那看似乖巧懂事的字里行间,透着再明显不过的促归之意,他还是不得不昧着良心选择假装不知,才能继续在秦州待下去。
    ※※※※※※※※※※※※※※※※※※※※
    注释:
    普通这个年号,是真的被梁武帝用过的。
    不过古意非今意,那时的普通,貌似和佛教有关。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从聊斋开始做狐仙 重生从2005开始 异界军火帝国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币 混沌剑神 我就是超级警察 港综世界的警察 大苍守夜人 女神的上门豪婿 疯了吧,你管他叫男神? 王者归来已知天命 女神的上门贵婿 校花的贴身高手 妖怪茶话会 大侠凶猛 全球卡牌之决斗怪兽 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留里克的崛起 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