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一百零八章

第一百零八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起冬至的节令美食, 当然首数馄饨和稀豆粥。
    馄饨的话,陆辞各种各样的馅儿都已尝了不少,想要品尝的兴致,自然就不那么浓郁了。
    相比之下, 红豆粥平时就要较少见到一些。且在这让人缩头缩脑的大冷天里,一口口大锅里冒出的道道雪白的蒸腾雾气,加上豆类和米粮被煮得软烂时所散发出的特有清香, 就额外吸引人。
    半个巴掌大的肉包子下肚后,陆辞虽不觉饥饿,但见着这热闹场景,嗅着这宜人的食物香气, 脚步不知不觉地就朝着那口大锅的方向迈动了。
    四周的人一直悄悄地打量着陆知州, 见人往这走来了,意外之余,皆默契地往边上退了退, 生怕挤着一丝洁白衣袂了。
    陆辞意外地眨了眨眼, 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这番好意,便走上前去,笑吟吟地对着满眼惊艳的店家道:“来一碗。”
    做梦也不知自己能得此殊荣, 店家简直如梦游一般,下意识地应了一声, 然后伸了长柄的大勺下锅, 搅动得无比浓稠了, 才小心翼翼地往上捞起。
    陆辞见他当真要往那随手抓来的大盆里倒粥了, 不禁轻咳一声,好笑地开口提醒道:“小碗足矣。”
    受宠若惊的店家原要给陆知州的豪华待遇,可是个足以媲美脸盆的大瓷盆。
    陆辞只瞅了一眼,就觉自己哪怕涨破肚皮,也绝无可能喝完的。
    况且他还得留着些胃部空间,去品尝别的冬至美食呢。
    陆辞在劝住店家无处释放的热情洋溢后,才拿到了正常份量的红豆粥。
    接着,就在众人稀奇的注释中,从容地捧着碗,如一名寻常食客一样,寻了处干净的空桌子,施施然地坐下了。
    红豆粥煮得极其软烂,散发着让人食指大动的清香,稠度也是刚刚好的。
    只要稍微拌入些糖,略作搅拌,就是既饱腹、又可口的一道美食了。
    若不是围观的客人越聚越多,饶是自认脸皮颇厚的他也有些扛不住,他定是要细细品尝,缓缓下咽的。
    将一小碗红豆粥用得干干净净后,陆辞淡定地离了店,预备去集市上好好逛逛,置办一些过年用的物件。
    然而还没走多远,他的眼角余光就瞥到一道颇为眼熟的瘦小身影,不由驻足,往街对面看去。
    虽穿着一身灰白的士子襕衫,但那精神模样,果然是小狸奴。
    因今日正是冬至,街上行人众多,使得聚在陆知州身边看热闹的人群,也被衬得没那么显眼了。
    穿着半旧襕衫、专注于手头事的狄青,于是并未留意到陆辞就在不远处。
    对这小小年纪就乖巧懂事、渴求知识、却又有自食其力的成熟和独立的小狸奴,陆辞还是颇感兴趣的。
    他毫不犹豫地延后了购置年货的打算,而打算走近一些瞧瞧,这小狸奴又在捣鼓什么名堂。
    就如陆辞所猜测的那般,对方此时所做的,可不是什么斯文事。
    狄青默然地一手拎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钝刀,另一手捉着一只半死不活却还在扑腾的野鸭颈子,走到贯穿城内的小河边上,就一屁股坐了下来。
    陆辞还看到,地上摆了零七杂八的东西,怕都是狄青事前准备的。
    狄青浑然不知,陆知州此时此刻就在十步开外的地方,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他兀自背对热闹的大街,娴熟地挽起宽袖,拿出事前准备好的一块破布草草裹在身上。
    只是陆辞一个错眼的功夫,他就已无比干净利落地将亲手逮来的野鸭割了颈,倒提着放了血后,用准备好的开水一烫,就开始拔毛了。
    过年过节的,小狸奴也准备给自己莱顿加餐了?
    陆辞看他那娴熟无比的手法,明显就不是一回两回,不免有些好笑。
    这山里长大的穷人家孩子,哪怕才半大不小,本事却是不小的。
    就比这动手能力,恐怕都比他这大人强多了。
    狄家社离汾州州城有颇长的一段距离,除非村人要兜售山货,否则轻易不下来的。
    这都冬至了,书院也散了学,狄青却还不回去么?
    陆辞正想着,狄青就已完了工,还极懂事地收拾了一地狼藉,未给清道司的人添额外的麻烦。
    紧接着,就一脸高兴地捧着这碗仔细剁好的野鸭肉,小跑着往别处去了。
    陆辞略一犹豫,就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
    毕竟是从山里现打现杀的野鸭肉,肉质定比养的要有韧性许多……大冷天里,寻常猎人都不愿上山去了 ,得些新鲜野味,也不那么容易。
    若是狄青是要拿到集市上卖的话,他倒是很乐意付多一些,给买下来的。
    陆辞这么盘算着,却见捧着一大碗鸭肉的狄青并未往集市方向走,倒是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去了。
    他越跟,就越觉道路熟悉。
    等穿完好些巷道后,见着近在咫尺的那宅邸,可不正是他自己的?
    因人大多都出门买年货去了,狄青一路上,也没碰到多少住户。
    他警惕地左右瞄了瞄,就俯身将装了鸭肉的干净瓷碗放在了台阶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拍响了门,又附耳去听。
    他不知道的是,陆辞已给所有下人都放了个短假,自己又出了门,因此这偌大宅屋里,正是一个人都没有。
    听得里头没有动静,他面上不禁露出一个疑惑的表情来,只好稍微加大了力度,将门拍得‘哐’一声作响。
    他似笃定这回里头的人会听见了,于是不再贴耳朵上去听,而是转身就准备溜走——
    “狄青?”
    陆辞见这小狸奴竟是将他颇为想要的野鸭肉主动送上了门不说,还准备继续做个无名英雄时,就有些哭笑不得地走了出来,将正要开溜的人给叫住。
    狄青整个人都被吓得往上小小一蹦,瞪大了眼,结巴道:“陆、陆知州。”
    陆辞笑吟吟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鸭肉:“这是?”
    “……”狄青呆呆地看着笑眯眯地陆辞,面颊上一点一点地变得烧红,声音也越来越小了:“我、我也不知晓。”
    狄青犹记得自己送来的那些山货,都不被这位好看得要命的郎君接受,硬要来个银货两讫。
    他根本不想要那些银两,只想偷偷看那郎君好看的笑。
    无奈那些下仆却不肯白要他的,愣是要将钱算得清清楚楚。
    何时才能再见那位陆知州的面呢?
    狄青打猎时琢磨着,背书时琢磨着,去学院时也一直琢磨着。
    自从被送到官学去后,陆知州对学田的打理表示出了十足的重视,也给出了好些方案。
    在渐渐实施起来后,尽管第一批作物还未成熟,但学院里至少不再似从前那样捉襟见肘了。
    狄青非但不需要用到家里钱,还能把粮食节省一些补贴回去。
    不过,狄家虽供不起第二个儿子去念书,但也不至于贪小儿子这点东西,加上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狄父大手一挥,就让他不用剩下口粮,全塞自个儿肚子里去就好。
    加上狄青本来就自学了一身打猎和挖山货的本领,学院一放课,他只要做完课业,就上山闲逛,去折腾东西去了。
    一想到陆辞在买他亲手挖的山药时,露出的那特别好看的笑……狄青忍不住对藏在各处的山药情有独钟。
    可惜不管他摘再多,陆宅暂时也不需要了。
    狄青也不气馁,打来摘来的山货,全给拖到集市上抽空卖了。积少成多,他陆陆续续地攒了一笔小钱。
    他开始琢磨着,用这点钱买些什么,才能让陆知州高兴。
    在陆宅里带的那个把时辰,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也对下人们小声的闲聊内容记忆犹新。
    他们笑着说,郎主的小名儿之所以是皇帝御赐的,就是因为官家知道他们的郎主喜欢吃食,以前在京里时还三天两头就有御膳送上门来,郎主去了各地的友人,每月也会寄些吃食来。
    狄青就把这些话都放在心上了。
    天寒地冻,大雪封山,野物几乎在集市上绝迹,他照常上山转悠时,发现那么只觅食的野鸭,可快把他给乐坏了。
    好不容易将它捉住后,就满心想着料理得干净一些后,就赶紧给喜欢吃食的陆知州送来。
    不料竟会被陆辞亲自逮住,狄青情急之下,就不敢说实话了。
    要不是陆辞亲眼看到整个过程,怕是真没想到,这瞧着羞涩朴实、好似老实巴交的山里小子,竟然还敢当着他这个连恶霸都得低头的知州的面撒谎。
    他被气乐了,忍不住伸手在狄青脑门上敲了一敲:“小小年纪,倒敢说瞎话了!”
    狄青瞪大双眼,一脸震惊地看着陆辞。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漏的馅,又唯恐陆辞生气,这下是真不敢说话了。
    瞧他这不知所措得的表情,倒更像一只偷做了坏事被主人发现的小狸奴了。
    “小骗子。我这家里没留人,”陆辞也没真生气,随手揉了揉他脑袋,笑道:“所以你带来的鸭肉,我是料理不好的。”
    狄青不由‘啊’了出声。
    陆辞仗着个子高,故意捉着捉他衣服后领,想将他当兔子一样提起来。
    结果没想到的是,狄青看着瘦,身上的肌肉却是极扎实的,份量也不小。
    他这一提,居然没提动。
    陆辞若无其事地松了手,仿佛无事发生一般,挑眉道:“既然你敢撒谎骗我,那便罚你……”
    狄青面露不安。
    陆辞轻描淡写地补充完:“……陪我一同用午膳早膳吧。”
    狄青听得这话后,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等明白话里意思后,他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惊喜:“真,真的?”
    要不是亲耳听见,自己会被这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砸中!
    陆辞挑了挑眉,意味深长道:“当然,在小骗人精用膳时,我也要好好考校考校你,看你究竟有没有读我上回送你的那几本书,还要罚你作一首九消寒词。”
    小骗人精:“…………”
    ※※※※※※※※※※※※※※※※※※※※
    不好意思,今天没来得及写欠下的那一更qaq有些事。
    明天要陪挂科准备重考的朋友练习(虽然我没挂但她挂了),也不一定有时间补上那一更(但正常该有的一更还是会保证的)。
    争取后天一定补上!对不起啦。
    注释:
    1.冬至节日饮食馄饨、稀豆粥等。《荆楚岁时记》载,南北朝时,荆楚一带还吃红豆粥,相传共工有两个不才儿子,冬至日死成为疫鬼,常来危害百姓,但畏赤小豆,故冬日吃红豆粥,是为了驱邪。
    2.又据《岁时杂记》载,民间冬至次日还有作九消寒词习俗。说“九尽寒尽”才至春天。苏子由《冬至》诗中有“似闻钱重柴炭轻,今年九九不难数”之句。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一号狂枭 少年杀手都市纵横 末日进化:捡垃圾就能变强 超级系统装逼在异界 想全程摸鱼的我却变成了主角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贤者生活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潮汐恋上月亮 从吞噬开始投资诸天 诡道求仙,从将自己炼成傀儡开始 盛家大少奶奶 凡人:我,厉飞雨,属性修仙! 九阳武神 我的谍战岁月 师娘,请自重 网游:开局超神级职业 京剧大师 阴间速递 原来顾及你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