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三百二十二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曾既主动开口招呼, 陆辞当然不会坚持傻站着, 而是从善如流地坐下了。
    在正对着王曾的长椅上落座后, 他就神态自然地将那盏还冒着热气的茶汤拨到跟前,微微俯首, 嗅了一嗅后,叹道:“好茶。”
    “过奖。”王曾淡淡一笑:“我沏的。”
    陆辞莞尔道:“虽遭了弹劾停职这一劫,却能让我有这难得口福,也算不亏了。”
    “休要油嘴滑舌。”
    王曾睨他一眼, 浑身也由方才刻意营造的刻板冷肃,到渐渐放松下来的状态,毫不留情地揭穿道:“真正担惊受怕的, 恐怕只有里头那些人。至于对你而言,怕是连一场虚惊都算不上吧?”
    在审问过那一干馆阁官员后,王曾哪里还不清楚, 不论陆辞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此事有利于对方的证据万般确凿, 而台官们拿来攻诘的由头则是毫无依据, 将不攻自破。
    可想而知的是,在一番例行公事的问话、记录和上书陈述后,所谓‘麻烦缠身’的陆辞很快就能一身轻松,官复原职, 保不准还能让小皇帝心疼一阵了。
    陆辞笑容平静:“好歹同韩中丞共事那么些时日, 多少猜出, 能令他近日魂牵梦萦、念念不忘, 夜不能寐的,恐怕还真只有区区在下了。”
    陆辞虽未明言,但大致情形如何,王曾自然不可能猜不到。
    “他确实有心算计,却因错估了你,反被技高一筹的人戏耍一通,之后好一阵子不说灰头土脸,也难有神气了。”王曾摇了摇头,被他这促狭得很的话给逗得失笑:“你这些话,可莫当着他面说。”
    陆辞颔首:“那是自然。”
    王曾将陆辞唤来,除进门时的故意做戏外,之后便只是一场偶有闲谈的静坐。
    待时辰差不多了,王曾令人将陆辞领去空室,暂留一宿,好容他在翌日一边陈明上书,一边派人一一核查。
    在起身送走陆辞前,王曾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以一种既有稀奇,也有惋惜,还有不解的口吻询道:“摅羽人缘甚佳,交游颇广,我早有耳闻。只是你思虑再周,自身有时且难顾,更遑论代友人提防。哪怕你不觉心力交瘁,对方也愿领情,迟早也有鞭长莫及的时刻,届时你又当如何?”
    扎闻这话,陆辞不免意外。
    王曾待人向来淡淡,不与设朋党者深交,这一通话下来,虽是好奇居多,却也有交浅言深之嫌,不似他平时做派了。
    微感怔然过后,陆辞抿唇一笑,坦然做出回答:“王参政误会了。即使为人父母,也断无照顾子女一世的道理,更何况我只是柳兄他们一区区友人?”
    王曾轻轻一笑,显是质疑他这话。
    “不瞒王参政,”陆辞也笑,坦荡道:“这回我之所以费这般心思,主为自保,二来,是求力所能及下的一个问心无愧。”
    他既无意愿,也无可能无时无刻不替友人们挂着仕途上的心——更别说他从来就不曾有过‘算无遗策’的狂妄。
    这回是在目所能及,力所能及之内,且他也将受牵连。
    那略微点拨一二,又有何不可?
    友人们待他以诚,他亦以真心回馈,日后各人命数究竟如何,还得看各人的了。
    王曾轻轻点头,不再言语。
    陆辞让人领入小室后,先打量了四周一番。
    到底不是将他们当阶下囚对待,而仅是传来调查问话,是以除了防备他们交流串供外,开封府当然不可能对他们滥用刑罚。
    看着这暂时栖身处的条件,陆辞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
    他因受船舶司所害,当年身陷牢狱时尚且安之若素,更何况是人皆客客气气的开封府?
    既不需忍饥挨饿,也不需挨寒受冻,甚至因担心将这些体质孱弱的文官们给冻坏了,小吏们还按照上头吩咐,给各个屋子都配了一个小炭盆。
    炭火忽明忽暗,小室暖融融的。
    陆辞先将木窗稍开一道换气的小缝,才悠然自得地坐在了小床上。
    哪怕一片寂静,既无人可以交谈,也没事可以解闷,他也不觉愁苦,只安心闭目养神。
    只唯独有些想念,上回与他一同身陷囹圄、却青涩可爱地处处照顾他的小恋人了。
    ——也不知狄青如今如何了,是否已平平安安地到了秦州?
    思及小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陆辞心中霎时变得一片柔软,唇角也不自觉地噙着微笑。
    跟对滕宗谅和朱说充满信心的柳七不同的是,他深知这几位性情或是看似洒脱随和,或是内敛克己的友人,一旦涉及原则或自身理念,那立马都能化身头铁莽夫,哪怕撞个头破血流,也毫无犹豫。
    反倒狄青与他心意相通,又彼此牵挂,处事上更为相似,要审慎理智得多。
    真要说照顾的话,怕是狄青照顾滕宗谅去了。
    陆辞好笑地叹了口气,不知不觉地就睡了过去。
    因案情简单、真相明了、证据充分,处事从不拖拉的王曾,在次日等来实际推鞫的结果后,就连夜将所有写好的文书做了整理,径直递交了上去。
    小皇帝本身就挂心被台官们攻诘的小夫子,连续两夜都没歇好,一得到王曾呈上的案情,他立马命人点灯,一边由人披衣,一边紧紧地盯着纸张上的文字。
    他顾不得看详情,毫不犹豫地先翻到最末几张,读了推鞫结果,见果真是一场诬告后,不禁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便清楚,小夫子可是再清正不过的君子,哪里会去唆使旁人偷卖官纸!
    看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赵祯更是义愤填膺。
    小夫子长年在外任官,近来才在他相反设法的召唤下回京,私下里与友人相聚,不仅及时劝阻了苏舜钦等人的一时糊涂,令其悬崖勒马,连之后那场所谓‘丑态百出,与妓杂坐’的宴席,更是由他出资置办。
    从头到尾连一名歌女都不曾叫过,所作诗篇亦无出格之处,何来流言中所说的不堪?!
    “身为御史中丞,竟因一己私怨而无中生有,捏造事宜攻诘长官,如此肆无忌惮,未将御史大夫的威仪放在眼里……”
    有了陆辞铁定无辜的底气,赵祯次日面对中书省的几位宰辅时,都能理直气壮地表现出一副气哄哄的模样了:“”岂能纵容?”
    寇准与李迪对视一眼,具是嘴角一抽。
    御史台如此行事,早不是一天两天了。纵观朝中文武,谁没被台官们的一双利眼盯过、又被捉住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错,批判得体无完肤过?
    毕竟人无完人,且不说公事上实在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每日回到家关上门后,私事上也无纯然的君子。
    然不论公事私事,但凡叫御史台的捏住错处了,就能立马上纲上线,直唾沫横飞地将官品批个一文不值,非得认错或贬官,才能换来对方意气风发的‘放过’。
    其中‘受害’最苦的,除了已逐渐锻炼出一张厚脸皮,笑容满面地左耳进右耳出的官家外,就是身为首辅和次辅的他们二人了。
    怎么包括官家在内的所有人都生生受得,轮到陆狡童头上,官家就比自己‘挨骂’还来得愤愤不平,非得大张旗鼓地整改一通了?
    李迪虽也对台官敬而远之,但思来想去,还是在官家气头上,替御史台说了几句公道话,以免年轻气盛的小皇帝思虑不周下,下手过重了:“韩中丞此回上书弹劾,若真是怀怨报复大臣,的确不当纵容,当予以严惩。只此案所涉,应是仅他一人,至于台官大多是因职责如此,风闻谈事,并不当受斥逐。”
    陆辞究竟是未卜先知地来了个将计就计,还是未雨绸缪下的逃过一劫,在有他清白的诸多铁证的情况下,已然不再重要。
    只是御史所弹,也并非全是虚言——经过开封府仔细推鞫,苏舜钦的的确确曾将院中一批旧纸售出,换得少数钱财,只后来经陆辞劝说,才将纸悉数买回,完璧归赵。
    既已悬崖勒马,对京中不少类似‘监主自盗’的行事的馆院是心知肚明的王曾,也就并未在这点上大书特书,只提议予以小惩:大贪小贪皆为贪,虽早有旧例,但既已败露,就决不可开此先河,而当杀一儆百才是。
    对李迪所言,赵祯半天不曾言语。
    在他心里,当然是对这番说辞很不认同的。
    随同韩绛上书弹劾陆辞的,可还有台中好几位官员。
    那些台官素日同韩绛交好,会愿涉及其中,难道就真如李迪所言那般,毫无牵扯,不过是履行职责?
    然御史行事,为历代先帝所定,他纵有心做出改变,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能徐徐图之。
    赵祯想通之后,便恢复了和颜悦色的模样,认可地点了点头:“相公所言甚是,是我过急了。”
    于是这回由李定高密发起,再由韩绛等人闹大了声势的‘进奏院案’,就在众人眼中以‘雷声大雨点小’的架势,悄悄落下了帷幕。
    陆辞系无辜受累,自是即日回归原职,其他馆职人员不过赴了一场中规中矩的私宴,并无违规之举,亦是各归各职。
    唯有苏舜钦曾动以本司余物货易的主意,但及时悔改,未真正构成本院损失,因而落去监进奏院一职,降为秘书丞了。
    对这判处,知晓京中各院皆是如此行事的苏舜钦虽略感不服,然也知如若出声告发,那才是犯了众怒。
    并且他也清楚,这已是网开一面的结果,自身的确有错,索性老老实实接受了惩处,领新职事去了。
    世上究竟没有不透风的墙,关乎李定告密的猜测,很快在馆中不胫而走,他自己的日子,也在同僚有意无意的排挤下变得难过起来。
    随着一切尘埃落定,本该回到风平浪静中的陆辞,却猝不及防地收到了一封来自密州的书信。
    ——陆母病重。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最豪赘婿-龙王殿 龙王赘婿 我爸爸是盖世英雄 嘉平关纪事 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 滨江警事 联盟:一首大悲咒,我让全网自闭 黑暗游戏:罪孽救赎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夺娇 吞噬帝君 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 玄幻:开局获得至尊灵骨 厉鬼下岗再就业 重生之猛龙回头 神级游戏王养成系统 穿越之将军我要退货 神秘让我强大 快穿方圆之外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