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王曾言语间所暗示的朝中将有大番波折之事, 陆辞并未太过放在心上。
    并非是不信的缘故, 而恰恰是因为太信了。
    陆辞心知肚明的是,朝中寇王丁三派混战的局势早已明朗, 总有彻底决出胜负的一天。
    决定性的那件事,随时都会发生,且一旦发生, 就绝对将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作为区区一太子左谕德, 陆辞颇有自知之明,过得很是安分守己。
    早朝过后,白日主要是绘画和讲经, 夜里备课之余, 就是陪友人们闲聊。
    连休沐日历, 也只是与柳朱晏几人在京师内游景喝茶,连城门都没出过, 免得被人弹劾个‘擅去官守’的罪名。
    到天禧元年年末时, 京中突然发生了一件很是荒谬的案子。
    那是两名巡查皇城的亲从官,被查出夜宿长春门时, 使用钢刀撬开了由他们看护的玉清昭应宫墙壁,顺利进入后, 便将慎重收于其中的‘天书’,以及各类‘法器’和金银珠宝,都一并盗走了。
    此事传出, 市井间众说纷纭, 既有对贼人的惊叹, 也不乏对‘天书’的好奇。
    有些对天书一直便半信半疑的人,更忍不住想,若真是天书,定有神奇的地方,岂会轻易被贼子盗走?且贼子如此,就不怕招来报应么?
    官家听闻后,即使对造神的热度已降下不少,仍是勃然大怒。
    得亏因这两小贼落下破绽太多,不出数日,真相便被查明,二人被捉拿归案。
    未出数日,主犯便被判处砍去双手,再示众三日以作警示,最后正法。受到降职或罚铜处分的,还包括一众监管不力的皇城司官和将校。
    因案破得快,处罚方式也极凶戾,一时间那些同样对宫观中摆放的名贵物件起了鬼祟心思的人,也彻底没了胆子了。
    若是虔诚的信徒,肯定不会有盗取‘天书’、只为拿在手里一探究竟的‘亵渎’举动。
    而于贪财的贼人而言,稍微脑子清醒点的,都不会打它的主意——且不说盗取过程就千难万难,单说盗出来后,拿着这批印有官印的财宝,又要如何才能躲开天罗地网,安然无恙地销赃?
    有那本事,还不如欺负欺负城中那些富得流油的豪商贵贾呢。
    友人们虽都只当趣闻听听,一笑就过了。
    陆辞听闻此事时,却不由蹙了蹙眉。
    ——他隐约觉得,此事会有余波。
    果不其然,天禧元年刚过,就在初初迈入天禧二年的一月末,以永兴军巡检主持终南山兴修道观事务的御药使朱能和殿直刘益,就喜气洋洋地上奏宣称,在乾祐山中,有“天书”降下。
    此奏一出,朝中三派瞬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反应:一为对此激烈抨击的寇准,一为对此大肆鼓吹的王钦若,一为袖手旁观、不置可否的丁谓。
    做最终决定的皇帝,态度竟颇含糊。
    他毫不犹豫地下诏,命朱能将‘天书’送入京中,神色却很是淡淡,更未提及要再修寺庙,供奉此书的事来。
    对这结果,三派自然都不满意。
    但跟厌恶天书,尤其在王钦若回京后,就时刻防备着他又借此东山再起的寇准此时的怒火中烧相比,王钦若则要耐心很多,对寇准的瞪视,也能淡然自若地回以一笑。
    当朝里人多被这两人的争锋引去注意力时,陆辞却重点在看面色如常的丁谓。
    在直接令陷害他未果的周怀政失势后,饶是陆辞认为周怀政已无法有再起之机,但对周边的戒心,却时刻没有放下过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周怀政当权那么多年,哪能没几个忠诚的党羽?
    然后,陆辞最近发现,忠心耿耿追随周怀政的人——
    还真没有。
    他既无扎实出身,也无家族子孙,势力虽盛在一时,却完全建立在皇帝的恩宠上。
    于是要完全衰败,也不过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
    且他在宫中行事,向来霸道,聚于其身边多是慕其势的小人,现树倒猢狲散,不去落井下石,他们自认就已经足够厚道了。
    但陆辞还是在寇准的暗中配合下,将曾跟周怀政交好的人仔细调查了一通,更将那份整理出的名单给背了下来。
    朱能赫然在列。
    不过,朱能究竟是何等居心,在陆辞心里,已是次要的了。
    单是其欲要勾起好不容易歇了求神拜佛之心的官家,让轰轰烈烈的‘天书’闹剧卷土重来这点,就无论如何无法容忍。
    见皇帝姿态暧昧,朝中一时陷入狂乱之中。
    对此深恶痛绝的清流党中,跳得最高骂得最狠的,还不是寇准,而是孙奭。
    这位太子讲师,素来对天书之事秉持反对到底的态度,此时亦不例外,暴跳如雷地在上述中直接指陈朱能为妄言祥瑞的“奸险小人”,要求皇帝立马斩了朱能,以儆效尤。
    赵恒不听。
    陆辞虽佩服孙奭的铮铮傲骨,但对其上书的措辞,却很是哭笑不得。
    有那句“天且无言,安得有书”,哪怕官家有那么点想听的心思,也绝无照做的可能了。
    若这么做了,岂不是亲手证明了‘世间并无天书’的真相?
    那官家前十几年大费人力财力,闹得举国上下跟着疯魔的‘天书下凡’,不就成了最大的笑柄了吗。
    不起反效果,就已经不错了。
    官家不听劝,孙奭也不消停,而是一天一封地往上递去。
    哪怕字字句句都在骂朱能是个装神弄鬼的奸佞,但对本就心虚的赵恒而言,要套用在自己身上的话,也绝对是合适的。
    最后实在不耐烦了,他便将这脾气臭硬、却因士林中极具德望的孙老爷子升了一阶,但把人远远调走,充当兖州知州,还直接委派了个治水的职事。
    免得孙奭太闲,离远了仍能不断上书,倒不如让他忙治理黄河的千古难题去。
    但在还在观望的大臣们眼里,这一手无异于明升暗降。
    既然持反对意见的孙奭倒了大霉,老大年纪被调出京不说,还得做治水的脏累活,甚至是最难取得好成效、吃力不讨好的黄河的话……
    一夜之间,与王钦若立场相同的人,突然就变多了起来。
    皇帝摇摆不定的心思,仿佛也渐渐朝王钦若这派倾斜。
    然而对一身傲骨的清流而言,因反对奸佞而被迫离京,哪怕再有损仕途,同时也是再荣耀不过的了。
    于是第二个慨然以身试‘法’的人,就出现在孙奭离京的第三天——一直在寇准和丁谓间基本保持中立,只就事论事的王曾,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早在赵恒头回试图折腾天书时,王曾就列出过五大害用以作劝谏。如今在官场上摸爬打滚这么些年,他骂人骂骨的措辞,洋洋洒洒的大长篇下来,自是更狠了。
    陆辞听着,一下就从那慷慨激昂中听出了几分玄机,不禁笑了笑。
    跟孙奭的真耿直、指桑骂槐怼皇帝的痛快淋漓不同的是,王曾明显要圆滑得多。
    他在折子之中,从头到尾只将朱能这一主持者骂了个体无完肤,却对‘天书’是否属实这点进行春秋笔法,不予切实评判。
    对于皇帝,更是只有‘心思仁善’、‘受佞蒙蔽’等痛惜的词句来形容。
    官家再听起来,无疑就比听孙奭的句句都带耳光的‘劝谏’,要舒服太多了。
    眼见着已经倾向于寇准王曾这头的官家,将让这场吵得不可开交的闹剧得出一个结论时,到了真正那天,却忽然彻底改了主意。
    于是王曾被罢去参知政事一职,为尚书礼部侍郎、判都省。
    取而代之的,不是别人,正是王钦若。
    寇准听得这一结果时,当场黑了脸。
    作为被降职的当事人,王曾却是对此早有预料一般,风度十足地揖拜谢恩了。
    寇准则只勉强撑到早朝结束后,就将袍袖狠狠一扫,头也不回地出了殿。
    背后留下的,是略微心虚,却因寇准表现出的桀骜不驯,而脸色万分难看的皇帝。
    当看到皇帝愤怒的冷哼一声,拂袖而去时,面上带着看似谦逊的微笑,眼底却是松了口气后的得意的新参知政事,王钦若忍不住扬起了嘴角,与林特等人行去。
    毕竟林特掌计省,若陛下有意修建宫观以供奉天书,就少不得林特的汇报。
    朝中出了如此大事,陆辞尚能一心一意地给太子讲经,赵祯反而心思飘了。
    等到课程结束后,赵祯就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老气横秋道:“左谕德,我该怎么办才好啊!”
    陆辞虽知他小小年纪,就是个体贴人的柔善性格,却不想他这般小就忧国忧民,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知晓官家做的,并不是有利民生的好事。
    他忍住摸摸对方此刻写满了‘沮丧’的脑袋的冲动,微笑着讲起了故事:“不知太子殿下可知道,民间一些猎户,是怎么活捉野猪的?”
    虽未亲眼见过,但对野猪的凶狠程度,作为饱读诗书的赵祯,自然不可能不晓得。
    因陆辞声音好听,口气又很是温和,他不忍叫最喜欢的左谕德失望,便勉强提起心思,假装好奇地问道:“不是以利器,设陷阱相攻么?”
    陆辞笑眯眯道:“臣在汾州任知州时,识得一子,姓狄名青,仅比殿下长两岁,却已有活捉野猪的本事了。”
    赵祯听是与自己年岁相近者所为,不免有些不服气。
    他并未意识到,自己争强好胜的意识在悄悄冒头,只努力公正道:“一小郎君,纵使天生神力,又如何斗得过野猪?怕是市井间以诈传诈,或是其父辈所为,被安到他头上了吧。”
    陆辞笑着解释:“此为臣亲眼所见,可谓千真万确。他所用方法无他,不过先探查得野猪出没之地,旋即耗费十日,挖地数尺,上铺设干草枯枝……”
    只不过陆辞有所不知的是,这个叫太子都听得津津有味的‘狄青猎野猪’的故事,狄青设陷阱的最初目的,却非如此。
    狄青起初其实是想逮只麂子给陆辞补补身,才将这陷阱挖得这么深,就为困住身形矫健,腾跳厉害的麂子。
    结果那么多天的心血,却叫一只大大咧咧地偶然路过、皮糙肉厚的野猪给踩了。
    他万分心痛之余,唯有将错就错。
    令狄青倍感安慰的是,对这头被五花大绑,用木车送上门来的活野猪,陆公祖也很喜欢。
    哪怕为此挨了对方一顿狠骂,狄青也甜滋滋的,在被窝里偷偷乐了好久。
    狄青唯一不知道的是,陆辞料定了他不肯收,就将买野猪的钱给交到了学舍里,让学舍里人再用回他身上去。
    将这不长不短的小故事讲完后,陆辞向一脸神往的太子最后总结道:“欲猎凶兽,需先令其耗尽精力,力竭而无法伤人时,再出手收之,殿下认为如何?”
    赵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注释:
    这章里出现的事情,其实是我化用了史上发生的真事。
    史上再次进献天书的人,其实是寇准……
    他彼时被罢相,太过心急回去,于是晚节不保了。
    我这里有了改动,主要是陆辞起的作用,时间线事件线都乱了,还有个原因,就是我不愿看到寇准如此吧。
    以下是具体内容:
    天禧元年(1017)年底,有两个巡查皇城的亲从官,发神经一般动了怪心思。
    他俩被玉清昭应宫的“天书”和各类法物、珠宝、金银诱惑得忘了生死,决计要“盗宝”。很难设想他们盗了这类东西要做何用场,放在家中,胆战心惊;倒手出卖,没有市场——谁敢买?但这两个不逞之徒,却要做这么一场泼天大胆的梁上事业。到了他俩夜宿长春门时,就用一把钢刀,慢慢撬开了墙壁,进入玉清昭应宫,居然还就将“天书”等物盗走了!但大宋神探很快破案,盗贼被砍断双手示众三日,而后正法,二人所部主管将校降职处分,皇城司官被罚铜。
    此事很有可能启发了一个叫朱能的人。
    朱能本来是一个团练使家中的仆人,史称此人“性凶狡”,不是善茬。当时宫廷的大宦官周怀政正在内庭用事,很得真宗信任,不少人都在巴结他。朱能就想尽办法贿赂周怀政的亲信,得以见到这位大宦官。在“神道设教”的举国气氛中,朱能也开始大谈神鬼怪异之事,周怀政被他诱惑,就推荐他来做官。当时真宗晚年身体欠佳,朱能做了御药使,领了一个刺史。
    朝廷有命在陕西终南山兴修道观,朱能以永兴军巡检身份,经营其事。跟他在一起的还有一个殿直刘益,他俩在一起就开始施行“头脑风暴”,大搞神怪创意,造作“符命”,假托“神灵”,指点社稷之“吉凶”,评说臣辅之“善恶”,凡此种种,仿佛在朝廷之外,另外设立了一个带有巫术性质的清议机构。
    终南山所在地,恰是寇准第一次罢相外放的永兴军暨陕州辖境。朱能知道寇准大名,又在寇准麾下,很是讨好老相公。
    寇准一生自信,喜欢人来趋附于他,所以对朱能这类“怪力乱神”行为,“依违”而已,或赞同或反对,不做更多干预。但朱能却想借助寇准的名望,将神道事坐实,因此一力拉寇准下水。
    天禧三年(1019)三月,朝廷收到了寇准的一份奏章,说有“天书”降在辖境乾祐山中。朝廷内外一看这奏章,就知道不应该是寇准干的事,因为寇准一向反对“神道设教”。但真宗不怀疑。
    永兴军献“天书”一事,最有可能的是参知政事丁谓。
    丁谓明白得很,如果寇准来献“天书”,真宗重新起用寇准,寇准就会对我丁谓感激涕零。而寇准“洗心革面”,由不赞同“神道设教”转为“敬献天书”,这就等于向我们丁谓一派做了投名状,不怕不跟着“我们”走。此外,王钦若作为我丁谓最大最实在的竞争对手,引入他的“宿敌”寇准,也是最好的人生战略布局。此之谓“一石?三鸟”。
    如果可能,丁谓期待的是能够升一格,与寇准同时拜相。
    所以,永兴军献“天书”,是周怀政劝导寇准的结果;但创意人物是朱能;怂恿真宗的,可能是丁谓。
    而寇准则另有打算。一方面,他“实事求是”,极力推出朱能,言“天书”为朱能所发现,所拟献;我寇准作为一方太守,愿意乐观其成。于是,史上记录就出现了这种或寇准或朱能的两存局面。另一方面,寇准在地方做了多年太守之后,也期待重回朝廷执政。调和鼎鼐,燮理阴阳,天下宰辅,舍我其谁!寇准像所有宋代社稷臣一样,有“以天下为己任”之道义担当,但也同样有对“名位”之觊觎和追求。“名位”在,自可以做一番圣贤大业。社稷臣们不仅要与君王博弈,更要与朝中各类“佞臣”“奸相”博弈。“自命正当”是大宋社稷臣的集体性格,寇准并不例外。所以,他认为可以“以屈求伸”,暂且借助“天书”事件,重回中书,经略天下。
    但寇准来献“天书”,此事于士林之间,太过于耸动。而且他落在王钦若、丁谓的后面,摇身一变,忽然成了被人讥笑十几年的“佞臣”“奸相”之同党!
    知河阳孙奭,在多次上书反对“神道设教”不果之后,这一次又来上书,不怕煞风景,不怕在举国欢庆的大好局面下,唱衰帝国。他是“神道设教”以来,一贯的反对派。他的上书,直接指陈朱能乃是“奸险小人”,说他是一个从未有过官场历练的人物,骤然做了地方官,就开始“妄言祥瑞”,最后,他说:
    “天且无言,安得有书?天下皆知朱能所为,独陛下一人不知耳!乞斩朱能,以谢天下。”
    真宗根本不听。
    三月降“天书”,四月献“天书”,五月迎“天书”,到了六月,寇准被授予“行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景灵官使、集贤殿大学士”,这就是再次拜相之开始。
    (《大宋帝国三百年7 真宗赵恒》)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娱乐王朝 我七个姐姐绝世无双 都市小保安 美女总裁的神级侍卫 至尊保安 美女总裁爱上小保安:绝世高手 魔门败类 超品渔夫 鉴宝金瞳 鉴宝神眼 斗破之无上之境 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 玄幻:诸天最强系统 极品风流假太监 带着农场混异界 万古天帝 都市仙尊 妖仙令 威震四海楚阳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