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虽然很想笑,但林三七知道自己不能笑,笑了就太缺德了。
所以表面上,林三七还是装做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对着杨家兄弟指责道:
「行了行了,咱们都新社会了,女人能顶半边天,你们怎麽能对着女同志动不动就骂人?再说了,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活下去求人,这不丢脸,这很伟大。」
林三七这话音一落,周围无论是当地干部还是女村民们,纷纷鼓起掌来。
「王娟是吧,你家在哪里?带我过去吧,这马上要天黑了,你们这里也没有电灯,到时都看不清了。」
王娟一听,兴奋地扒开人群:
「林干部,这麽请,我家就在老槐树下面,你瞧,不远。」
林三七拿起背包,跟着王娟就往杨家走去,后面哗啦啦一下子就跟上了很多人。
陕省军区的几个士兵跑得飞快,马上开始去排查周围有无可疑人员。
虽然林三七的级别还没到配备安保的地步,但因为他身份的特殊,军伟是有死命令的,林三七出外必须要严密保护。
当然林三七自己无所谓,这不一天到晚开着军机飞来飞去赚钱。
这又不是在美丽坚,抢击每一天,有啥可怕的?
走了5分钟,林三七终于来到了王家门前,这是一个黄泥墙糊起来的小屋,条件非常捡漏。
不过这年头老百姓的民宅几乎都是这个样子,所以也没有什麽特别好或特别差,大家穷得很平均。
林三七走进屋里,光线并不是很好,眼睛有一瞬间都看不清楚。
但瞬间就能闻到一股明显的腐臭味,再伴上夏天暴晒后房屋的闷热,非常不好闻,有些作呕。
王娟这时候已经开口了:「林干部,这就是我小儿子,您给瞧瞧。」
林三七适应了光线后,这才看到破床上躺着一个大约七丶八岁的小男孩,整个左侧的大腿到小腿全部都溃烂了。
林三七从背包里拿出手电筒,马上就蹲在地上,然后照向了伤口,看得更清楚了。
小孩的整条左腿似乎受过什麽外伤,现在是肿胀的厉害,草席上面都能看到一滩子浓液。
关键是整条腿上面都裹着一层不知名的中草药,散出发一阵阵腐臭味。
有经验的医生就凭着患肢的红丶肿丶热丶痛,就知道这个伤口处于化脓溃烂状态。
林三七问道:「这上面抹得是什麽草药?」
杨志发到底是心疼儿子,见人家大干部愿意救自己小儿子,于是焦急地回道:
「是透骨草,这是我亲自去骊山上采来的,具有散瘀消肿,解毒止痛的作用,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麽传下来的。」
林三七又问道:「小朋友这伤口是怎麽引起的?」
王娟抹着眼泪道:
「都是肚子饿给闹的,我小儿子因为太饿了,偶尔发现了树上一个鸟窝就去掏蛋,结果一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树枝当时把左腿划得鲜血淋淋。
这,这是7天前的事情了,我给背回家后,就用这透骨草给敷贴,结果是越敷越严重了。
四天前开始发烧了,烧得晚上都开始说糊话咧。再拖下去,恐怕活不了了。」
林三七戴着手套又检查了一圈,发现骨头没有问题,纯粹就是皮肤感染。
但是因为感染得不到及时清创和抗感染,现在直接「发炎」了,而且是从局部炎症变成了全身感染。
也就是败血症状态,那就严重了,甚至开始危及生命。
王娟说活不下去了,完全有可能。
林三七心想这麽一点小病要拖到这种程度,难道是杨家小孩太多,家长不重视?还是有别的困难?
这点必须要问清楚。
「你们有没有送到村卫生室瞧过病?这病开始也不难治呀,就是一个小小的皮肤擦伤。」
杨村长在一边尴尬陪笑道:
「林专员,我们村里没有卫生室。」
林三七心想六十年代村里没医生也正常,又问道:「那公社卫生院呢?」
杨村长还是摇了摇头:「我们新丰公社也没有卫生院。」
林三七回过头看着杨村长,不解道:
「公社都是乡镇一级了,没卫生院?那你们老百姓平时看病都去哪?」
杨村长叹了口气道:
「真要看病,要走3个小时到临童县医院去,但是我们县医院也没啥药。真有大病还是要去西安瞧病,但那边太远了,要村里开介绍信才能去。」
林三七心想果然如果,公社卫生院连首都地区都难以普及,更不要提大西北了,可以理解。
杨村长继续诉苦道:
「就算顺利到了西安的大医院,我们农民手里也没钱啊。
林专员,其实县医院的大夫也说过,像我们娃娃这样的病情,需要用到盘尼西林才能救命。但盘尼西林太贵了,县医院没有。
大夫还说了,解放前,据说在沪海那边,一支盘尼西林要5个大洋。从沿海送到了我们西北,一支盘尼西林就要一根小黄鱼。
就这,还是有价无市,想买也困难,得找门路。
解放前至少还能花钱找洋行购买,但解放后没了洋行,也没了行脚商,据说整个陕省都没有多少盘尼西林,只有西安少数医院才有少数储备。
县医院的大夫还说了,现在我们国家的盘尼西林几乎都是进口的,国家定价是2毛钱,看起来似乎也不是很贵,但这价格是买不到的。
如果我们掏得出一瓶10元钱的价格,他会想办法帮我们搞几瓶,就这数量也不会太多。
但10元一瓶,这不是要了我们的老命嘛,我们农民一年忙到头,到年底也就分个五丶六块钱。
也就是说,我们劳作一年都买不起一瓶盘尼西林。
所以现在就看娃娃自己的命了,自己坚强就能活下去,如果活不下去我们也没办法。人都快饿死了,哪来的钱去治病啊。」
林三七听到一支盘尼西林要10元钱的天价,其实并不惊讶。
要知道首都地区在那三年里,黑市里一斤大米都可以卖到4元丶5元的。
一瓶盘尼西林的价值肯定在两斤大米之上,所以10元钱的价格并不离谱,甚至还不算太贵。
问题是10元钱一瓶,一个疗程起码要用掉个五丶六瓶,那就是五丶六十元钱去了,这在六十年代,别说是农民了,就算是工人也难以承担。
想到这里,林三七又默默算起帐来。
这些年来,他多多少少运过来几百万瓶盘尼西林了,云南那边除外,这是定点给的。
按理说,部里拿到这麽多盘尼西林,按人口比例,或者按省市重要性,应该都会多少发下来的。
那为什麽西安这座西北重镇还是这麽缺呢?
林三七看向了陪着他到老乡家来的刘局长:
「刘局长,你们陕省的盘尼西林供应很紧张吗?还是说上级没有拨下来?」
到刘局长这个级别的,自然是听说过林三七的大名,也知道他的所做所为,于是耐心解释道:
「林专员,是这样的,卫生部定期都有盘尼西林拨下来的,据我所知,去年就运过来20万支。你看齐军长也在,当时是地方和部队各拿了10万支走。
也就是说,分到我们地方上的其实仅仅是10万支。
10万支看起来挺多,但林专员,我们可以简单换算一下,我们陕省全省有2000万老百姓,也就是每200人才能分到一支盘尼西林。
如果我们再换算一下,盘尼西林用量是一天两次,一个病人一天要用两瓶,一个疗程起码要5天吧?那就算是10瓶。
这还仅仅是轻症,如果是重症病人,40万单位远远不够,一次要用到80万,甚至是160万个单位。那林专员你算算,其实10万瓶盘尼西林也只能供应几千个病人使用。
2000万老百姓,对口几千个使用名额,这点量完全就是杯水车薪啊。
现在我们省里有规定,盘尼西林只能用于危重病人,轻症不要轻易使用。所以每个县都有少量储备,但这都是救命药,用一支少一支,轻易不敢放出来啊。」
林三七强忍着没说出口,心想估计这点量只有领导干部才能使用吧?
留着备用?
现在床上这小孩都快因感染病死了,难道还不够危重?为什麽还是不肯拿出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