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秘书长,路上还顺利吧。”
韩建昆守在站台上,李学武一下车他便看见了,小跑着过来迎接。
李学武笑着将手里的行李递给他,道:“今天不忙吗?”
“没啥事儿,闲得很。”
韩建昆笑了笑...
这天夜里,厨房里依旧灯火通明,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材的香气。小雨和棒梗正在为明天的特殊菜品做准备,这是一道他们酝酿已久的“川味日式寿喜锅”,融合了四川的麻辣、日本的清甜,以及一点点法式的奶油香气。
“师兄,你觉得这个奶油的比例会不会太重?”小雨一边搅拌锅里的汤底,一边皱着眉头问道。
棒梗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汤勺,舀起一勺汤,轻轻吹了口气,然后放进嘴里细细品味。他闭上眼思索片刻,睁开眼说道:“确实有点腻,我们可以再加点味噌和柠檬汁,调和一下。”
小雨立刻点头,熟练地从柜子里取出一瓶味噌,又切了半个柠檬,将汁水挤入锅中。锅里的香气顿时变得清新而富有层次,原本厚重的奶油味被中和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独特的融合香气。
“这样应该行了。”小雨满意地看着锅里的汤底,脸上露出笑容。
棒梗看着她,眼神里多了几分温柔:“你这丫头,越来越讲究了。”
小雨耸耸肩:“师父说过,做菜是件认真的事,不能马虎。”
棒梗点点头,眼神里带着几分欣赏。他看着锅里的汤底,忽然说道:“你知道吗?在国外的时候,我最想念的,就是师父做的这口锅里的味道。”
小雨一愣,随即笑了:“我也是。虽然我以前没机会学中餐,但我第一次尝到师父做的菜,就觉得,这味道,是家的味道。”
棒梗看着她,忽然觉得,这个师妹,是真的懂这口锅的意义。
第二天一早,李学武刚到店里,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他走进厨房,看到小雨和棒梗已经忙得热火朝天。
“这么早就来了?”李学武走到他们身边,看着锅里炖着的汤底,闻了闻,“味道不错。”
小雨开心地笑了:“师父,我们昨晚改了三次配方,终于找到了平衡点。”
棒梗也笑着点头:“这次的寿喜锅,应该能成为我们的新招牌。”
李学武没说话,只是夹起一块牛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肉质软嫩,汤底麻辣中带着一丝清甜,还有淡淡的奶香,层次分明。
他放下筷子,点了点头:“不错。”
小雨和棒梗对视一眼,眼里都带着笑意。
“师父,”小雨忽然开口,“我想把这道菜命名为‘相遇’。”
棒梗一愣,随即笑了:“好名字。”
李学武看着他们,眼神里多了几分柔和:“你们开始懂得,菜不只是味道,还有情感。”
小雨认真地点点头:“是的,这道菜,是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也是我们对厨艺的热爱。”
棒梗也说道:“师父,我们想把这道菜,献给您。”
李学武看着他们,心里泛起一丝暖意。他知道,这两个孩子,已经真正成长了。
从那天起,“相遇”这道菜正式上桌,立刻受到了客人们的欢迎。甚至有媒体专门来采访,问他们这道菜背后的故事。
“这道菜,是两位年轻厨师共同研发的,它代表着什么?”记者问。
小雨笑了笑:“它代表着我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也代表着我们对厨艺的坚持。”
棒梗也说道:“这道菜,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归宿。”
采访结束后,记者感叹道:“你们的菜,真的有灵魂。”
棒梗和小雨相视一笑,心里明白,这灵魂,是师父教给他们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小雨和棒梗也成了店里的核心人物。他们的菜,不仅吸引了本地食客,还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甚至有海外游客专程来品尝他们的融合菜。
有一次,一位来自日本的厨师在店里吃饭,吃完后激动地找到李学武:“李师傅,您的徒弟做的菜,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味道,但又带着一种全新的风味。”
李学武只是淡淡一笑:“他们还在路上,但已经走得很稳了。”
那位日本厨师点点头:“我相信,他们未来一定会成为世界级的厨师。”
李学武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一丝欣慰:“他们不需要成为谁,他们只需要成为他们自己。”
那晚,厨房里依旧灯火通明,小雨和棒梗又在研究一道新菜。这一次,他们想尝试一道“川味泰式咖喱虾”。
“师兄,你觉得用青花椒和泰国咖喱搭配虾,会不会太重了?”小雨一边切着虾,一边问道。
棒梗思考了一下,点头:“确实有点重,我们可以用一点椰浆中和一下,再加点鱼露,让味道更柔和。”
小雨眼睛一亮:“好主意!”
两人立刻动手,锅里的虾煎得金黄,香气四溢。他们又调制了一款酱汁,融合了川菜的麻辣和泰式的香甜,味道层次分明。
李学武尝了一口,点了点头:“不错,你们已经掌握了融合菜的精髓。”
小雨和棒梗相视一笑,眼里满是自豪。
他们知道,这间厨房,已经真正属于他们了。
而李学武,依旧站在那口老锅前,守着这间厨房,守着这些孩子。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声音此起彼伏,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那口老锅上,映出一道温暖的光。
这间厨房,依旧是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依旧是那个承载梦想的地方。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声响依旧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材的香气。小雨和棒梗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他们配合默契,一个负责火候,一个负责调味,几乎每一个动作都像是提前演练过无数次。
“师兄,这锅汤你尝尝,我加了点枸杞和红枣,想让它更滋补一点。”小雨一边搅拌锅里的汤,一边将汤勺递给棒梗。
棒梗接过汤勺,轻轻吹了口气,然后舀了一勺汤入口。他闭上眼细细品味,片刻后睁开眼,点头道:“不错,味道柔和了许多,但还少了点层次。”
小雨皱眉思索:“你是说,还少了点咸鲜?”
棒梗点头:“嗯,可以加点干贝或者虾干,提提鲜。”
小雨立刻动手,从柜子里取出一包干贝,仔细清洗后切碎,撒入锅中。锅里的香气顿时浓郁了几分,汤色也更加清亮。
“这回应该行了。”小雨满意地看着锅里的汤。
棒梗笑了笑:“你这丫头,真是越来越讲究了。”
小雨耸耸肩:“师父说过,做菜要用心,不能糊弄。”
棒梗看着她,眼神里多了几分欣赏。他知道,小雨是真的把厨房当成了自己的家。
第二天一早,店里刚开门,就有几位老顾客点名要喝这锅汤。李学武亲自端了出去,回来时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他们说,这是他们喝过最舒服的一锅汤。”李学武淡淡地说道。
小雨和棒梗对视一眼,心里都松了口气。
“看来我们的调整是对的。”小雨笑着说。
棒梗点点头:“不过,我们还可以再尝试几种不同的搭配,看看哪种更适合不同季节。”
小雨眼睛一亮:“对啊,我们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汤的口味,比如夏天加点绿豆,冬天加点当归。”
棒梗笑了笑:“你这脑子,真是转得快。”
两人继续忙碌着,厨房里热火朝天,锅碗瓢盆的声音此起彼伏。
日子一天天过去,店里的新菜越来越多,小雨和棒梗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他们的融合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既有川菜的麻辣,也有法式的精致,还有中西结合的独特风味。
有一次,店里来了几位外国游客,听说他们的融合菜很有特色,特地点了几道菜。
“这道‘川味意大利面’,真的太棒了!”一位法国游客一边吃着面,一边激动地说道,“它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味道,但又带着一种全新的感觉。”
另一位意大利游客也连连点头:“你们的菜,真的有灵魂。”
小雨笑着回答:“谢谢,我们只是想把每一道菜都做到极致。”
棒梗也说道:“做菜,不只是为了味道,更是为了情感。”
采访结束后,记者问他们:“你们觉得,未来的中餐会是什么样子?”
小雨想了想,认真地说:“我觉得,未来的中餐会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它会吸收世界各种菜系的优点,同时保留自己的特色。”
棒梗也点头:“是的,中餐的未来,是包容的,是创新的,也是有温度的。”
记者听了,连连点头:“你们的菜,真的让人看到了中餐的未来。”
小雨和棒梗相视一笑,眼里满是坚定。
他们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他们愿意走下去。
某天晚上,店里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棒梗在国外的导师,那位法国名厨。他这次来中国,特地来店里看看棒梗和小雨。
李学武亲自下厨,做了几道菜,包括棒梗最近研发的“川味意大利面”和小雨的“香橙鸭胸”。
法国名厨吃完后,激动地对棒梗说:“你真的成长了很多,你的菜,已经超越了我。”
棒梗笑了笑:“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法国名厨点点头:“但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李学武站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忽然觉得,这间厨房,真的不一样了。
棒梗和小雨,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躲在角落里不敢说话的小男孩和那个刚来中国学习中餐的年轻女孩。
他们,已经真正成长了。
而他,依旧站在那口老锅前,守着这间厨房,守着这些孩子。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