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18章 世情断亲疏

第818章 世情断亲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荣国府,东路院,赵姨娘院。
    今日是官员休沐日,贾琮因临时要务,需要出门办差,贾政却没这等劳累。
    他因在梦坡斋书屋闲坐,自然想起子嗣读书之事。
    庶子贾环得探春和贾琮薰陶,如今已有些转性,竟懂得用心读书,贾政自然欢喜。
    但他长于世家豪门,心中难去嫡庶之念,庶子用心读书虽好,他更希望唯一嫡子,也能读书出息。
    即便宝玉生性疏散,懒得诗书,但贾政终究无法死心,只要得了一些空闲,就想在儿子身上使力。
    加之宝玉过年之后,便要入国子监读书,贾政越发有些上心。
    大早便让玉钏去西府传话,让宝玉来东院考教功课。
    只说他选中玉钏跑腿,因让其他人去传话,多半是要奉承老太太,走露风声,教子不得便利。
    但玉钏却是不同,小丫头话虽不多,但做事踏实本分,不折不扣,不偷奸耍滑,所以贾政常叫她做事跑腿。
    可是玉钏去了西府回来,却说宝玉昨夜得了风寒,脸色清白,满头大汗,没法过来受教。
    贾政听了十分不快,心中尚存的几分期望,瞬间便败落殆尽。
    自己让宝玉来考教功课,他偏生就突然生病,事情会有这麽巧?
    他知道玉钏不会扯谎,但是知子莫若父,心中多半笃定宝玉必定有玩花招。
    他虽心中隐怒,还没气性杀到西府,将那孽障当面戳破,多少也有些疲倦死心。
    心情郁闷之下,想到昨日赵姨娘唠叨,贾环得姐姐教诲,这些日子读书越发用心。
    这让他心中又找回些希望,信步去赵姨娘院里看究竟,也好多寻些安慰。
    他刚到赵姨娘正房门口,听到探春说贾环读书长进,心中正有些高兴。
    没想赵姨娘又聊起西府闲话,贾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想要听个究竟。
    没想到越听越怒,忍不住推门闯进来……
    ……
    探春和赵姨娘见贾政突然出现,两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赵姨娘更是脸色发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方才她可是满嘴闲话,全被贾政听了正着,哪里还敢多嘴。
    贾政怒道:「三丫头,你一向是个精明人,你姨娘在东院大门不迈,她都能听说西府这些闲话。
    可见这些话头传的厉害,你日常都在西府走动,必定也是早就听说,为何每次来东院,从不来告诉我。」
    探春说道:「老爷,这些都是下面奴才乱嚼舌头,上不得台面的歪话。
    我和姨娘即便听说,也不好在老爷面前絮叨,不仅会不成体统,还要白惹老爷生气,所以我们才没说。」
    贾政摇头说道:「三丫头,这会你糊涂了,这些哪是寻常闲话,句句都戳在宗法家规上,岂能等闲视之。
    我日常上衙办差,懒得过问家务,只想有你们打理,并不用我多操心。
    我虽知原本二房掌家理府,用的必是原有旧例。
    眼下二房迁入东路院,我想着这些家务琐事,自有老太太丶琏儿媳妇丶你太太梳理清楚。
    哪用我和琮哥儿费心思多嘴,没想这些事一直因循旧例,留下话柄,倒让那些奴才说了嘴。
    我们这些做主子的颜面何在,这事既被人言语戳破,也就不得不办,必得我去和老太太说开。」
    赵姨娘精神振奋,说道:「老爷这话极是,如今家里情形不同,按照家规,二十两月例非比寻常。
    女眷中除老太太之外,琮哥儿正房媳妇才有位份,现挂在太太身上,还隔着叔侄辈分,说起来太难听。
    听说琮哥儿身边几位姑娘入房,只剩一位一等丫鬟,太太竟能和他这家主同例。
    太太这排场拉的太大,旁人岂能不闲话……」
    探春听自己姨娘不知轻重,这个关口还火上浇油,脸色有些难看。
    连忙出言打断:「姨娘,我担心环儿读书偷懒,姨娘还是先去等着他,我陪老爷说话,让老爷消消气。」
    赵姨娘听探春言语发冷,心中有些醒悟,女儿是嫌自己多嘴了。
    她因嫉恨儿女被宝玉压一头,王夫人对她也没好脸色,如今出了这等话头,岂有不落井下石。
    如今她最大的倚仗,便是女儿探春,自然不敢得罪这活宝贝。
    连忙说道:「三丫头有主意,你兄弟是个陀螺性子,不抽着就不转,我去瞧着他,你们父女好好说话。」
    ……
    等到赵姨娘出门,探春说道:「老爷要是和老太太说开此事,女儿觉得不妥。
    眼下西府由凤姐姐管家,她可是个精明厉害人,府上奴才如此招摇口舌,她岂会无动于衷。
    如今府上已生出口舌风波,她多半要找老太太商量,乘机整治此事,导正家规。」
    贾政皱眉说道:「方才听你姨娘口气,这些闲话已传了多日,琏二媳妇既是精明人,就不该如此放任。
    早就做出手段才是,怎会至今没有动静,可见她心中顾虑,多半是长辈情面,担心惹上非议。」
    贾政只是随口之言,探春听了却心中一动,以她对王熙凤的了解,一贯手段狠辣,实在有风雷之势。
    就像是老爷所说,闲话已传了多日,凤姐姐却毫无动静,实在不像她往日性子……
    太太舍不得西府家业,日常想尽办法牵扯,三哥哥心思都在外面大事,自然对此不屑一顾。
    但凤姐姐是西府管家奶奶,又是十分好强之人,太太常在西府招摇,她看着岂能顺眼。
    只是裁撤二房长辈定例,想要操持太过棘手,需要有个由头背书。
    难道西府谣言四起,会是凤姐姐的手段……
    探春虽心中有了疑虑,并不敢太过肯定,但不管如何,事有蹊跷,让父亲牵扯其中,总是不妥。
    ……
    说道:「太太毕竟是长辈,三哥哥又和老爷情分非常,凤姐姐有所顾虑,也是人之常情。
    想来她听了这些闲话,早有导正家规之心,只是还没来得及操持。
    老爷如今在老太太跟前喊破,倒像是凤姐姐太过无能,必要长辈说破话头,她才敢办事似的。
    老爷虽是一腔严正之心,凤姐姐听了反而没有脸面,一家人无端多了尴尬。
    况且太太是爱脸面之人,如果老爷喊破此事,凤姐姐倒借老爷之势,便利办妥裁撤之事。
    太太因此被降了月例,岂不是生了责怪老爷之心,老爷和太太都年过五十,老来因此嫌隙,太不值当。
    老爷不如当不知此事,让旁人费心操持便是,岂不里外都顺畅便宜。」
    ……
    贾政听了探春一番话,也觉得有些道理,知她为二房和睦着想,也是对自己一番孝心。
    叹道:「自从你先珠大哥过世,你太太的性子就变了。
    琮哥儿继承家业,她的性子也愈发执拗,要是琏儿媳妇导正家规,做出裁撤之事。
    还不知道你太太会怎麽闹腾,想起便有些头疼。」
    探春说道:「老爷也无需多虑,即便裁撤二房月例,按着以往家规,偏支管家太太奶奶都有定例。
    太太多半裁成和凤姐姐同例,太太出身世家大户,私囊丰足,不会在意十两银子。
    至于大嫂子的二十两月例,其中有先珠大哥的份额,愈发情有可原。
    三哥哥几次和我提过,他观兰儿虽年幼,但性子内敛,懂事知礼,读书用心,将来必成气候。
    老爷最清楚三哥哥能为,他看人绝不会走眼,说不得将来二房举业生发,就指望着兰儿。
    老爷你仔细思量,三哥哥连宝玉和环儿都扶持,他既看重兰儿,将来必也会费心扶持。
    大嫂子最在乎兰儿学业,她要知其中底细,对裁撤更不会有二话,应和宗法家规,反得名声口碑。」
    ……
    贾政听了探春劝解,脸上怒气全消除,他心中最在意之事,那是这些家门琐碎,而是膝下子弟举业荣盛。
    虽然宝玉很难指望,但如今贾环愿意读书,多少让他有些安慰。
    孙子贾兰从小乖巧,他虽也甚是喜爱,但毕竟年纪太小,不能过多指望。
    却没想到他能得到贾琮看重,顿时让贾政心中倍感欣慰,方才的满腔懊恼,瞬间烟消云散。
    贾政露出笑容,说道:「还是你这丫头看的通透长远,我竟没想到家例裁撤,还有这一层思虑。
    每月少几两银子,这又算得了什麽,琮哥儿扶持家门子弟,共振家声,这才是一等大事。」
    探春见贾政脸色放缓,心中也松了口气,宗法礼数之下,二房旧例裁撤,迟早之事,怎也躲不过。
    要是老爷在老太太跟前说破,老太太因心疼儿子,让此事生出变故风波,甚至因此延误。
    难道真拖到三哥哥娶妻,再裁撤太太的位份月例,到时老爷脸上更加难堪,不如现在因势趁便,一步到位。
    ……
    探春继续说道:「只要太太和大嫂子的事可了,一等丫鬟之例更不当事。
    只要将玉钏降为二等丫鬟,左右二房出私囊每月补贴,也不过几百钱的事情。
    如此这一桩事情,大事化小,符合家规礼法,旁人挑不出闲话,一家和睦才是长久之道。」
    贾政摇头说道:「你这法子虽简便,但是玉钏丶彩云这些丫头,从小就在房里操劳服侍。
    他们能熬到一等丫鬟,是她们做奴才的体面荣耀,倒不光是几百钱的事。
    玉钏手脚勤快,办事踏实可靠,她没生出过错,就将一等撸成二等,倒显得二房处事不公。」
    探春笑道:「老爷心地慈悲,也是玉钏的福气,这不过是小事,另找法子处置便是。」
    探春心思细密,言语灵巧,贾政方才一腔担忧和怒气,顷刻化为乌有。
    只是他虽不便亲口说破此事,但他也不想无动于衷,总要做些事情才好……
    问道:「我听你姨娘说起,环儿最近读书愈发用心,我还没去看过,可有此事。」
    探春笑道:「方才女儿刚考教过他,不管背诵还是释经,比起前几日都有长进,可见是花了心思。
    这会三哥哥给了入国子监的机遇,对环儿颇有触动,我见他已生上进之心。
    年后入国子监住监读书,只要付出几年苦功,定会有所收获。」
    贾政叹道:「环儿来日真读书有成,便多亏琮哥儿导引扶助之功,还有你这做姐姐一片苦心。
    宝玉也得了国子监读书机会,却不知他能否也一样争气。
    琮哥儿这般扶持二房子弟,我真不知该如何谢他了……」
    探春笑道:「老爷倒说外道话,三哥哥从小得老爷器重,一向对老爷敬重,哪里会要老爷谢他。」
    ……
    神京,鸿胪寺会同馆,鄂尔多斯馆驿。
    自昨日大周和残蒙拟定合议初案,残蒙使团中人都如释重负,如今议和两月,总算有所成就。
    虽然和议落定的互市数额,实在有些不尽人意,但在大周严防死守之下,终归是聊胜于无。
    使团中除了跟进和议签署流程的官员,还在整日进出忙碌,其馀人员已开始收拾返程行装。
    这些千里来京的草原人,对回归故土的翘首以望,暂时冲淡和议不尽人意的失落。
    使团中唯独诺颜台吉不同旁人,有些坐立不安,如困愁城。
    土蛮部连夜送来的神秘书信,陡然转变的议和风向,鄂尔多斯部杳杳无踪的回音。
    诸般难以琢磨之事,让他满腹疑虑,让他心神不定,看着窗外日头升高,眼看半日又过去。
    按照阿勒淌的筹划,三日内完成和议诏书签署,使团人员启程北归。
    其实从今晨开始,城北使团大营之中,各部落先发人员,已经启程北返。
    三日之后,和议诏书完成签署,使团所有人员必将启程。
    诺颜台阶作为鄂尔多斯部首领,众目睽睽的人物,他没有任何理由滞留神京,否则必定招致阿勒淌怀疑。
    留给诺颜台吉筹谋转圜的时间,眼看着又少了半日,落定部落和大周私贸之事,希望便又渺茫几分。
    ……
    正当他有些愁眉不展,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紧接着扈从头领忽而干走进房间,脸上神情有些兴奋。
    诺颜台吉看到忽而干身后之人,顿时喜上眉梢,说道:「舒而干,你可算回来了!」
    此次诺颜台吉派遣心腹,给父亲吉瀼可汗呈送密信,便是忽而干胞兄舒而干。
    舒而干满脸风尘,神情疲倦,原本便有些清瘦,如今又瘦一圈。
    整个人看着有些脱形,必是日夜兼程赶路之故。
    他从贴身包袱之中,拿出一份书信,说道:「这是可汗的亲笔信,舒而干幸不辱命。」
    诺颜台吉神情兴奋,连忙接过书信,小心拆开封泥秘章,拿出信纸仔细阅读。
    吉瀼可汗书信写的简明扼要,同意部落与大周边关私贸之事,让诺颜台吉全权定夺,相机而行。
    诺颜台吉看完书信,忍不住松了口气,说道:「忽而干,马上派人给贾琮传信,请他见面相商后续之事。」
    等到忽而干出门,诺颜台吉问道:「舒而干,按照你出发的时间,本该早就回返,为何延误许多时间?」
    舒而干说道:「台吉有所不知,我自出发后,日夜兼程,很快便抵达关外大营。
    没想入营之后,才知二日之前,安达汗下了锁营军令,没有他的金皮令箭,所有人马许进不许出。
    大营四周调派大量斥候巡弋,一旦发现偷出营地之举,当即立斩,绝不容情。
    因三大部落曾达成统兵盟约,即便大汗是部落之主,也不能私放人员出营。
    况且土蛮部不少人认得我,更有人知道我随台吉入京议和,让人发现我进出大营,必定会令人生疑。
    所以我困在营中数日,一时找不到出营之机。
    后来因鄂尔多斯部存粮不足,需派遣人马回河套运送口粮。
    大汗拿到安达汗的金皮令箭,我才混在运粮骑队中离开大营。
    因沿途有大批土蛮部斥候巡弋,我只能西向绕道,多花数日时间,才顺利偷入关内,这才耽搁许多时间。」
    …………
    诺颜台吉神情疑惑,说道:「安达汗是草原枭雄,谋算深沉,精于用兵。
    每有大部兵马调动,他必会下达锁营军令,已防消息走漏,难道他想对边镇用兵!
    突而干,你入大营之后,可有听说最近战事,各部落和宣大两府可有摩擦?」
    舒尔干说道:「此事大汗曾经提过,使团入京议和,安达汗便下军令,各部收敛兵马,不得于周人冲突。
    近两月时间,大周和蒙古并无战事,即便双方斥候遭遇,也各自克制,以避免争斗,关外是少有的太平。」
    诺颜台吉神情不解,说道:「既然战事平息,安达汗为何这时下达锁营令,未免不合常理。」
    舒而干说道:「我曾听大汗说过,大营口粮所剩有限,只够各军一月口粮,十日后便要减配。
    所以鄂尔多斯部才会回河套筹集口粮,小人随粮队离营那日,安达汗便下令营地后撤十里。
    当日小人虽没机会询问大汗,但按小人的推测,三大万户部落大营,距离宣大两府五十里外。
    这五十里距离,都是草原开阔之地,双方快马全速冲锋,半个时辰便能触阵冲杀。
    如今草原上正值隆冬,大营出现口粮短却,各部驻地冬季艰难,口粮存续供给,已经后续乏力。
    小人觉得安达汗已生退兵之念,想让各部回驻地熬过寒冬,等到来年春暖之时,另做筹谋打算。
    他将营地后撤十里,便是想和宣大边军拉开距离。
    以免正式撤军之时,被周人抓住战机,趁隙追剿突袭,措手不及,生出大事。
    再说一旦议和达成,多少能从大周互市部分物资,对度过寒冬大有益处,此时退兵正是时候。」
    诺颜台阶沉思片刻,说道:「照你所言也有道理,宣府丶大同两镇城寨坚固,重兵驻守,以逸待劳。
    蒙古各部不到一月口粮,绝对无法轻易攻克,加上后续口粮减配,军卒战力下降,更加无法成事。
    此时撤军的确明智之举,只是安达汗野心勃勃,今岁无法成事,春暖花开之后,多半会卷土重来。
    不过这些暂时不相干了,我们要乘着大周蒙古休战之机,尽快落定双方私贸之事。
    为鄂尔多斯部十万部民,争取更多休养生息之机……」(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恶女爆改万人迷,男神雄竞疯了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六代机落后?鹰酱直呼人言否? 混沌天帝诀楚剑秋柳天瑶 这个导演没有格局 暴力前排,兼职奶妈,求组队 降临漫威的七龙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天机诡算 我在神秘复苏无限抽卡 诗镇乾坤 御鬼者传奇 流放傻妃杀疯了:空间在手仇家跪着求 兵王:我的训练科目能自动升级 【电竞】赴光 别惹,假千金她才是真豪门! 亲子综艺,妈妈我有十八般武艺 加点武圣:我砍人从来不用第二刀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