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单定乃是金国降人出身,曾经官任邳州钤辖。
去年年初,由于山东河北轮番大战,徐州三万户在纥石烈良弼的指挥下拔营北归,让刘宝瞅见了机会,渡过淮河,沿着黄河一路北进,来到了邳州宿迁城下。
当时宿迁已经快成孤城了,单定也不想为金国上演一幕东南有孤忠的大戏,所以也就顺势投降给了宋国。
谁成想,刘宝这厮进城之后,不来稳定局势,而是直接展开了劫掠。
虽说后来被宿迁军民合力撵了出去,但是宋军对城中百姓造成的破坏却是实实在在的。
再后来,由于刘淮亲自出面,山东汉军随之启动,将宋军撵了回去。
单定也就再次投向了刘准。
虽然这厮有些反复无常的意思,却毕竟是带着一座城池来降的,倒也不能苛待。
因此,刘淮任命单定为宿州镇抚使,相当于宿州钤辖张安国的副手。
此时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单定干脆直接将刘宝拿下,随后派遣兵马,收拢宋军。
虽然在此地的只是汉军的二线兵马,乃至于地方民兵弓手,但面对已经相当于溃兵的宋军,还是可以手到擒来的。
再说了,宿迁可是魏胜的故乡,竟然被刘宝这厮劫掠了,简直是当面打脸。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宿州上下也是想要提高政治站位,想要进步的嘛!
与刘宝相比,魏友等人的待遇就好许多了,他们在饱餐一顿之后,只是与宿州钤辖张安国交流了几句军情,就立即跟着军使,向徐州赶去。
且不说宿州这边乱乱哄哄,热热闹闹。
寿州下蔡的宋军主力处,两名相公外加一个太尉,也被几乎同时抵达的军情给搞懵了。
是的,从南阳盆地到河北,再到眼前的淮北战场,天下发生的所有大战的结果,几乎同时在六月初二这天傍晚,抵达了下蔡。
其中既有大战发生的时间不一的因素,也有军使传递军情之时出了岔子,再加上一点人为的揽功讳过,共同造就了这个结果。
说的再准确一点,刘淮派来传递军情的军使被纥石烈良弼截杀,河北捷报是魏胜转送过来的。
成闵之败则是从襄樊传到中枢,再通过两淮,传到下蔡的。
邵宏渊大败之后,还想要找兵马,遮掩一番。拖延了一日,实在糊弄不过去之后,方才派遣军使请罪。
至于李横那边就相对简单许多,李显忠见到李横的军使之后,一听军情就知道要坏菜,立即派遣大将戴率领七千兵马前去接应,好歹将李横所部的几千残兵败将收找了回来。
四封军报,一封堪称名垂史册的大捷,三封则是毋庸置疑的惨败,让张浚张相公心门轰隆作响,整个人也感觉忽上忽下,情绪跳动之剧烈,使得他差点就成了隆兴北伐以来,第一名殉国的相公。
虞允文看着手中文书,来来回回的翻阅,心中竟然一时间茫然起来。
“虞......虞相公,如今这番局势,你也看到了。可还有说法?”
张浚瘫坐在椅子上,捂着胸口,额头上的汗珠依旧不断落下,脸上颓然至极:“咱们再不有所动作,待到军情在朝中传开,主和派的小人就又要上位,北伐事业,又将付诸东流了。”
速胜派与投降派从来都是一体两面,这些人往往在胜一场的时候,就会觉得对面要亡国;败一场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要亡国。
他们根本认识不到,战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持久战才是常态。
很可惜的是,从此次隆兴北伐仓促开始就可以看出来,宋国内部速胜派太多了,在经历三场大败之后,这些人很有可能就会转变成投降派,开始鼓吹若不停战就会国将不国。
虞允文叹了口气,抬头瞥了张浚一眼。
最大的速胜派不就是你张浚张相公吗?
若不是你不停的谋夺江淮宣抚使的位置,想要在有生之年率军北伐,以成不世之功业,这场隆兴北伐本不应该在此时就发动的。
若是按照虞允文事先的谋划,等到两个金国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之后,宋军也已经整饬妥当,再由山东、两淮、襄樊一起夹击中原,一举收复黄河以南。
到时候哪里还用担心主和派或者投降派的反复?
现在可倒好,由于东金西金主力尚存,刘淮不得不率领战力最强的山东汉军与东金主力厮杀,而剩下的宋军则在仆散忠义、石琚、纥石烈良弼等金国良将良相面前不堪一击。
而张大相公也不出意外的从极其自信狂傲变得极其悲观。
不......宋军也不是不堪一击。
虞允文微微瞥了一眼身侧的李显忠。
最起码李显忠麾下池州大军三万兵马还是很靠谱的。
这支大军是在虞允文与叶义问两人眼皮子底下建立的,经历过两淮血战的精兵强将也都被虞允文塞到他麾下,这是其余两支兵马没有的优势。
有这支强军与下蔡坚城在手,再找一下兵,此战未必不能打下去!
“如今最重要的是朝中。”沉默良久之后,虞允文方才缓缓出言:“最起码要稳住官家,勿要再起退兵议和之心,也只有朝中稳固了,咱们才可以放手施为。”
“成闵彼处的败报咱们是无法遮掩的,而咱们身前的两场败仗却还可以掩饰一二,以稍作退却,诱敌深入之类的说法,来给朝中作交待,先撑过这一两个月再说。”
虞允文举了举手中文书:“关键就是这封刘大郎的报捷文书,要以此来渲染大胜,稳住朝中人心。”
张浚缓缓点头:“你我二人写联名报捷文书,让志同之人一起鼓吹,一定能继续让朝中坚持下去。”
两名相公就这么光明正大的打着糊弄朝廷的主意,而他们身边的李显忠则是见怪不怪,只是沉默以对。
邵宏渊与李横的两场大败自然是无法彻底遮掩住的,因为宋国也有制度的,有巡查御史、军法官以及地方官员,更有可能还有皇城司使臣在其中,他们都是可以向朝中报信的。
张浚与虞允文二人自然也知道不可能彻底隐瞒。
他们二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朝中??或者说的具体一点??为了让宋国官家赵?鼓起勇气,继续打下去。
大不了大家互相扯皮打嘴仗,只要再撑过两个月,待到战局有了大变化后,具体情况到底是大败亏输还是诈败诱敌,那就真的是无所谓了。
你可以说这是赌徒心理上头,但现在明显就是双方各拼一口气的时候,谁泄了这口气,必然会一败涂地,哪怕稳重如虞允文,都必须得咬牙撑下去。
“其二,如今河南战场乱成这幅模样,我军即便收找溃军,金国兵马强盛,与之正面争锋也是危险的。”
说到这里,虞允文咬了咬牙:“还是要将魏胜拉过来!忠义军战力强悍,他们但凡有一万大军来此,我军就足以拉开架势,与金贼好好做一场了!”
以魏胜的忠勇,为宋国作战,必然是不惜死的。
四万宋国一方的正经兵马再加上收找来的溃军,再从两淮调来援军,与五六万金军相对,无论如何都能打一打了。
然而,张浚与李显忠却没有第一时间赞同,而是有些犹疑起来。
因为刘淮在之前的文书中已经说的明明白白,他自可以在河北与金贼拼命,但魏胜是要在徐州主守的。
虽然刘淮没有明说,但其中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到时候魏胜若是出了三长两短,刘淮是肯定要找人算账。
在击败大名府之战后,刘淮的威胁,天下人谁还敢不当一回事?
虞允文继续说道:“刘大郎后来也松了口,只要本相去魏胜军中坐镇,魏胜就可以出兵,如今我立即就出发,前往徐……………”
今日言语寥寥的李显忠却正色开口说道:“虞相公,此时我军人心惶惶,如果虞相公再离开,末将害怕人心生乱。”
李显忠一边说,一边还用余光瞟向张浚,似乎在与虞允文使眼色。
虞允文立即就意识到,这必然是因为张浚的过往战绩太‘辉煌”,以至于李显忠算是彻底怕了这厮,生怕虞允文离开之后,张浚再乱指挥一气,把原本就很危急的局势彻底葬送。
张浚并没有看到李显忠的小动作,却还是承认对方的言语:“虞相公,咱们二人再共同署名,写一封文书,让魏胜出徐州,最起码要到宿州前线,威胁金军侧翼,言辞恳切一些,想必魏胜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虞允文脸颊抽搐一下。
说句实在的,但凡有一丁点办法,他都不想让魏胜率军出击,尤其是在如今刘淮横行河北之时,魏胜乃是宋国钳制山东的重要筹码。
即便摆脱冷冰冰的政治,虞允文对魏胜这名素未谋面,却是志同道合的北伐义军领袖也是有些倾慕的。
易地而处,虞允文不认为自己能够有这份提孤军北伐万里大国的勇气,也不会有横扫金国山东两路统治的本事,更没有即便已经事实上拓土立业也依旧保持忠诚的心性。
但是......所以要说但是了,如今宋国北伐军两翼全都被金国击退,两路金军犹如一支钳子般向宋军杀来,虞允文又有什么办法呢?
只能是要聚集所有力量,甚至调动两淮的卫兵马,与金军拼了!
“此时宜早不宜迟,现在立即唤来参谋军事,起草军令。”张浚开口说道。
而虞允文则摆手以对,随后亲自坐在案几之后:“这不是军令,而且也不能假与旁人之手,我将亲自起草,务必在两日内送到魏胜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