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石琚与陆游二人缓步向前,来到了距离金军营寨外围不到一里处,方才驻马停步。
随着离金军营寨越来越近,陆游也发觉陈州军的攻势渐渐艰难,前来报捷的军官也渐渐变得少了起来,而越来越多的请求援兵的消息却汇...
五更鼓响,天色未明,金军主力已列阵于亳州城外五里,旌旗如林,杀气冲霄。完颜宗烈身披金甲,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刀,冷冷注视着城楼上的赵巍。
“赵巍,你虽侥幸守得一城,然此番十五万大军压境,纵你有三头六臂,亦难逃覆灭之命!”完颜宗烈厉声喝道。
赵巍立于城楼之上,身披重甲,腰悬长刀,身后诸将肃然而立,士卒皆严阵以待。他目光如炬,沉稳如山,朗声道:
“金狗,尔等南侵,残害百姓,我北伐将士岂容你等放肆!今日,便叫你知我北伐军威!”
话音未落,金军阵中战鼓骤然擂响,骑兵如潮水般涌来,直扑城门。
“放箭!”赵巍一声令下。
箭雨如暴雨倾泻而下,瞬间将金军前锋射倒一片。金军阵型略显混乱,但仍奋力向前,企图靠近城墙。
“火油箭!”赵巍再令。
城头弓弩手点燃箭矢,火光映照着晨曦,箭雨夹杂着烈焰,落入敌阵之中,顿时火光冲天,哀嚎四起。金军骑兵惊马嘶鸣,阵型大乱。
“擂木滚石!”赵巍再令。
巨石与木桩自城头砸下,砸得金军阵中人仰马翻。赵巍亲自立于城头,指挥若定,士卒士气高涨,守御严密。
金军攻势受挫,只得暂时后撤,重整阵型。赵巍并未下令追击,而是命令士卒继续坚守,不得松懈。
“敌军此番试探,定会再来猛攻。”赵巍对身旁副将道,“传令各营,轮流守城,不得疲惫。”
副将应命而去。
赵巍站在城楼上,望着金军大营方向,心中思索:完颜宗烈果然老谋深算,首战只是试探,真正的猛攻,必在午后。
果然,未及午时,金军主力已至,旌旗如林,战鼓震天。完颜宗烈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攻城!”完颜宗烈一声令下,金军如潮水般再度涌来,攻城器械亦已推上前来,云梯、冲车、投石机皆已就位。
赵巍面色沉稳,下令:“弓弩手集中火力,优先摧毁敌军投石机!火油箭准备,焚烧云梯!”
北伐军士卒依令而行,箭雨与火油箭交织而下,金军投石机数架被毁,云梯亦被点燃,金军攻势受阻。
“冲车来了!”一名守军惊呼。
赵巍沉声道:“擂木滚石,集中砸击冲车!弓弩手掩护!”
擂木滚石如山崩地裂般砸下,将冲车砸得粉碎,弓弩手则不断射杀试图靠近城门的敌军士卒。金军攻势虽猛,却始终无法靠近城门一步。
战至日暮,金军攻势仍未止息,赵巍亲自指挥,士卒虽疲惫,却仍死守不退。
“将军,士卒已连战一日,恐难久持。”副将低声提醒。
赵巍沉声道:“传我命令,轮流换防,但不得撤兵。敌军攻势虽猛,然我军守城,以逸待劳,只要坚持至夜,明日再战,必能守得住。”
副将点头,立刻传令。
夜色渐浓,金军攻势稍缓,赵巍趁机整顿军备,补充箭矢火油,安排士卒轮休。他亲自巡视各门,鼓舞士气。
“诸位将士,此战,关乎北伐成败,亦关乎我等生死。只要守住亳州,北伐便可继续,中原便可收复。我赵巍,与诸位同生共死,绝不后退一步!”
士卒闻言,皆齐声高呼:“誓死守城!誓死守城!”
呼声震天,士气高昂。
夜深,赵巍独坐帐中,提笔写下战报,封好后交予亲卫:“即刻送往临涣,务必亲手交到萧将军手中。”
亲卫领命而去。
赵巍走出军帐,仰望夜空,心中思索:金军此番攻城,虽受挫,但兵力远胜我军,若明日再战,恐将更加凶险。若无援军到来,亳州恐难久守。
他闭目沉思片刻,忽闻帐外脚步声急促,一名斥候匆匆入内,单膝跪地:“将军,南面十里外,发现北伐军旗号,约有五千骑兵,正向亳州方向疾驰而来!”
赵巍闻言,神色一喜:“是石主公派来的援军!”
他立刻下令:“传令各营,坚守城池,援军已至,明日便可合兵一处,击退敌军!”
斥候领命而去。
赵巍心中稍安,但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明日之战,才是真正的考验。金军必会察觉援军到来,发动更猛烈的攻势。若不能坚守至援军抵达,一切皆成泡影。
夜风呼啸,吹动军帐帘布,赵巍站在帐外,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默念:
“北伐之路,虽艰,但吾等必将坚持到底。”
次日清晨,金军果然发动猛攻,完颜宗烈亲自督战,金军士气高昂,攻势如潮。
赵巍亲自指挥守军,死守城池,箭雨如织,火油箭燃起冲天烈焰,滚石擂木砸得敌军血肉横飞。
战至正午,金军攻势愈发猛烈,城头士卒伤亡渐增,形势危急。
“将军,敌军攻势太猛,恐怕难以再守!”副将焦急道。
赵巍沉声道:“再坚持片刻,援军已近,必能赶到。”
话音刚落,远处天际忽现尘土飞扬,北伐军旗号迎风招展,五千骑兵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直扑金军侧翼。
“援军到了!”赵巍一声令下,“全军出击!”
城门大开,赵巍亲率骑兵冲出,直扑敌军中军。
金军措手不及,阵型大乱,完颜宗烈见状,脸色大变:“赵巍,你竟敢出城迎战!”
赵巍冷笑道:“我北伐将士,岂会坐以待毙?今日,便叫你知我北伐军威!”
北伐军两面夹击,金军腹背受敌,终于溃败,四散奔逃。
赵巍率军追击,杀得金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此战,北伐军大胜,金军十万大军溃败,完颜宗烈仓皇逃往汴京。
赵巍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战场,心中感慨万千。
“北伐之路,虽艰,但吾等必将坚持到底。”
他转身对诸将道:“此战虽胜,但金军主力仍在,北伐尚未成功,仍需继续奋战。”
诸将皆齐声应命:“愿随将军继续北伐,收复中原!”
赵巍点头,目光坚定,望向北方天际,心中默念:
“真正的北伐之路,才刚刚开始。”
金军溃败,完颜宗烈仓皇逃往汴京。赵巍并未下令追击,而是立刻整顿军务,加强城防,以防金军再度来犯。
“将军,敌军已退,为何不乘胜追击?”副将不解地问道。
赵巍沉声道:“此战虽胜,但我军亦有伤亡,且粮草有限,若贸然追击,恐有后顾之忧。况且,完颜宗烈此人老谋深算,未必不会设下埋伏。”
副将闻言,拱手道:“将军高见,末将佩服。”
赵巍微微一笑:“此战只是开始,真正的北伐,还需更多谋划。”
他随即下令:“即刻修缮城墙,清点军械,统计伤亡,安抚百姓。”
士卒们迅速行动,城中百姓亦纷纷协助,亳州城内一片繁忙景象。
赵巍步入军帐,提笔写下一封战报,封好后交予亲卫:“即刻送往临涣,务必亲手交到萧将军手中。”
亲卫领命而去。
赵巍坐在案前,望着地图,思索着接下来的局势。
“完颜宗烈虽败,但金国朝廷必不会善罢甘休。若不出所料,汴京必会再次调兵遣将,对我军发动更猛烈的攻势。”
他沉吟片刻,提笔写下数道命令,分别送往各地,加强防备。
夜色渐深,赵巍独坐帐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他缓缓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北伐军一路征战的画面,从临涣出发,到攻克亳州,再到今日击退金军十万大军,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北伐之路,虽艰,但吾等必将坚持到底。”他低声自语。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匆匆入内,单膝跪地:“将军,汴京传来消息,完颜亮震怒,已下令调集十五万大军,再次南下,意图夺回亳州!”
赵巍闻言,神色一凝:“十五万大军?看来金国是倾尽全力了。”
他沉思片刻,随即下令:“立刻派人前往临涣与陈州,请求萧将军与石主公迅速增援。同时,传令各营,加强城防,准备迎战。”
斥候领命而去。
赵巍站起身,走到帐外,抬头望向北方夜空,心中暗道:
“完颜亮,你若真想夺回亳州,那就来吧。我赵巍,早已等候多时。”
夜风呼啸,仿佛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
次日清晨,赵巍召集诸将议事。
“诸位,金国已调集十五万大军南下,预计五日内便可抵达城下。我军虽胜,但兵力有限,若不能守住亳州,北伐之势将受挫。”
一名副将皱眉道:“将军,我军虽有万余人,但连番激战,士卒疲惫,若敌军十五万压境,恐怕难以坚守。”
赵巍沉声道:“我军虽少,但有城池之利。只要粮草充足,士卒用命,未必不能守。”
他环视诸将,目光坚定:“此战,关乎北伐成败。若亳州失守,金军便可长驱直入,威胁临涣,北伐大业将毁于一旦。我等身为北伐将士,岂能坐视?”
诸将皆神色肃然,齐声应命:“愿随将军死守亳州!”
赵巍点头,随即下令:“即刻加固城墙,修筑防御工事,弓弩手、火油、滚石、擂木皆须备足。另派人前往临涣,请求萧将军尽快送来粮草补给。”
副将应声而去。
赵巍又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封好后交给亲卫:“送至石主公处,务必亲自交到他手中。”
亲卫领命,连夜策马出发。
夜色渐深,赵巍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黑暗,心中思绪翻涌。他知道,这一战,不仅是兵力的较量,更是意志的比拼。他虽为先锋,但如今已肩负起整个北伐的后方防线。若亳州失守,北伐军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境,前功尽弃。
“完颜宗烈,你若真想夺回亳州,那就来吧。”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三日后,斥候飞马回报,金军前锋已至三十里外,主力亦在百里之外,预计两日内便可抵达城下。
赵巍立刻下令:“全军备战,弓弩手列阵于城墙之上,火油、滚石、擂木皆备齐,士卒不得懈怠,随时准备迎敌。”
城中百姓亦被动员,协助守军修筑防御工事,搬运物资。亳州虽为战乱之地,但百姓皆知北伐军乃为收复中原而来,故而纷纷响应,协助守城。
赵巍亲自巡视各门,鼓舞士气。
“诸位将士,此战,关乎北伐成败,亦关乎中原百姓生死。我等身为北伐将士,当誓死守城,绝不退让!”
士卒们闻言,皆高呼:“誓死守城!誓死守城!”
声震云霄,士气高涨。
次日清晨,金军前锋已至城外十里,扎营布阵,旌旗猎猎,战鼓声声。
赵巍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金军大营,心中沉稳如水。
“终于来了。”
他转身下令:“弓弩手准备,火油箭上弦,随时准备迎敌。”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飞马而至,急报:“将军,石主公回信!”
赵巍接过信件,展开一阅,神色微动。
“石主公言,他已率军北上,牵制金军主力,并已派遣一支轻骑,绕行南下,支援亳州。另言,萧将军亦已整军备战,准备随时策应。”
赵巍嘴角微扬,心中稍安。
“有石主公与萧将军配合,此战可守。”
他立刻下令:“传令各营,坚守城池,待援军到来,再作反攻。”
夜幕降临,金军大营灯火通明,战鼓声声,杀气腾腾。
赵巍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敌军,心中默念:
“北伐之路,虽艰,但吾等必将坚持到底。”
第一缕晨光洒落大地,战争的号角,即将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