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次日,所有高级将领齐聚大堂,王晨作为雷家代表,也跟随云峰参将一同参与此次会议。
大堂内,三十名将领神情肃穆,分列两侧。李提督缓缓起身,语气低沉地说道:“既然人都到齐了,那我们来讨论一下下一步的对敌策略。
如今,东檀八道我们已成功收复四道,彦慎将军率领九千东檀军镇守岭东,与东瀛对峙,构成了第一道防线。
而我军现存完整战力还有三万人,东瀛军则有十万。基于当前这种局势,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众人面面相觑,现场一片寂静,竟无一人率先发言。
李提督见状,收起严肃的神情,面容变得轻松起来,说道:“今天只是讨论,大家不必拘束,畅所欲言,即便说错了也无妨。”
这时,坐在李提督身旁的一人,见众人都沉默不语,便不卑不亢地开口说道:
“本经略认为,我朝此次率军援助,仅四万人就帮助东檀收复四道,还歼灭敌人五万余人,已然达到极限。
助力东檀守住现有战果,便是目前最好的局面了。再继续南下,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至于接下来能否收回其余四道,应当由东檀国自行想办法。”
王晨心中颇为惊讶,暗自思忖:此人发言全程未起身,说话神态随意松弛,自己绞尽脑汁回忆,却对他毫无印象,然而此人地位明显在李提督之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发言之人正是思文经略,他是此次出征中文官集团的首领。在当朝以文制武的体制下,就连李提督也受其制约。
李提督静静听着他的分析,全程一言不发,显然是在等待其他人提出不同的见解。
对面一名将领上前说道:“末将认为思文经略所言极是。
继续深入敌境,扩大作战范围,从兵力和补给方面考虑,都不太现实。若想彻底击退东瀛,起码还需再征兵五万,才有可能实现。”
思文经略微微看了眼发言的将领,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细微的动作,却被目光敏锐的王晨捕捉到了。
王晨不禁感慨,战争爆发,外敌入侵之时,大家凭借实力拼个你死我活,虽说残酷,但敌友关系一目了然,简单清晰。
可局势发展到如今,对李提督而言,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再征兵五万?东檀方面会作何感想?
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入驻他国,对东檀来说,何尝不是第二个东瀛呢。谁又能保证李提督不会拥兵自重、自立为王呢?
届时击退了东瀛,在东檀人眼中,李提督与东瀛又有何异?双方必定会相互忌惮猜疑,随时可能翻脸。
手握十万大军,战事一旦平息,即便李提督没有异心,如此庞大的一股势力回朝后又该如何安置?
他的功绩又该如何论功行赏?表面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每一步都暗藏杀机。
倘若李提督贪功冒进,轻的话可能全军覆没,战死沙场,这样至少还能留下个英勇的清白之名;
若真的上书朝廷征兵,无论结局如何,几乎可以断定他难以善终。
此时的李提督,脸上丝毫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只是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意见。至于王晨所猜测的,是否与他心中所想一致,就不得而知了。
随后,其他人陆续发言,大致形成了两种意见。一派较为保守,主张现有兵力驻守畿内,其余由东檀国自行组织兵力继续深入。
另一派则较为激进,主张上书朝廷征兵,一鼓作气击退东瀛,以绝后患。
两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毕竟双方的主张都有各自的道理。众人最担忧的,还是怕东瀛重新集结兵力进行反扑。
若过于保守,以东檀的兵力,恐怕难以守住现有的成果,而己方这三万人也不可能长期驻守在畿内,光是每个月的后勤补给就是个大难题。
就在这时,沈敬灵机一动,上前说道:“提督大人,末将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提督挑了挑眉,见说话的是沈敬,心中一喜,随即说道:“但说无妨。”
沈敬赶忙说道:“末将认为,如今的局面,我们应该与东瀛互派使臣。
即便不能达成协议,也能起到拖延时间、暂缓战事的作用,同时还能试探敌人的真实情况以及他们此番入侵的利益诉求。”
思文经略斜着眼睛瞟了沈敬一眼,心中暗自思忖: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蠢货,居然主张和谈。
仔细一看,原来是李公公的义子,不禁冷笑一声。既然有蠢货想自寻死路,那就看这提督大人如何考量了。
李提督追问道:“以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去谈呢?”
沈敬一听,难掩内心的喜悦,心想立功的机会终于来了。要是和谈真能成功,就算是他那义父,以后见了自己也得礼让三分。
于是,他连忙回答道:“我们应当与东瀛进行秘密谈判,先探探对方的虚实。
末将早年学过一些东瀛语,若提督大人应允,和谈之事,末将应该能为大人分担一二。”
李提督见沈敬如此主动毛遂自荐,显然他对和谈一事已有了自己的考量。就目前局势而言,沈敬的提议确实让人难以拒绝。
李提督环视众人一圈后,询问道:“青龙帮沈帮主所提的建议,在座各位可有异议?”
在场众人皆沉默不语,不少人的目光投向了坐着的思文经略,而他闭目养神,似乎并不打算再发表意见。片刻后,众人纷纷小声说道:“没有异议。”
沈敬心中乐开了花,暗自得意,甚至都有些佩服自己的机智。他觉得此刻提出和谈,时机恰到好处。
一旦和谈成功,那他绝对是天下第一功臣;即便失败,也不会有人怪罪于他,对他来说,这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李提督面带和悦之色,对沈敬说道:“那就劳烦沈帮主接下来筹备和谈一事。
正如思文经略所言,大军暂驻守畿内,转攻为守。至于是否征兵,就依日后情况再定吧!
我这就上书禀告皇帝最新的战略部署。若无异议,今天就先这样吧!”
众人听完,行礼后便各自转身离开。
就在这时,李提督说道:“沈帮主请先留步,我们再进一步商讨下和谈细节。”
沈敬顿时得意忘形,摆出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昂首挺胸,连正眼都不瞧其他人一下。
王晨见状,无奈地笑了笑,摇了摇头,便随云峰参将离开了大堂。
大堂内,只剩下李提督与沈敬二人,谁也不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些什么。
王晨回到房间后,将议事的内容告知了其他五人。杜华一听,顿时火冒三丈,骂骂咧咧地说道:“今天居然让这小人出尽了风头,气死我了!”
王胜也满心疑惑地问道:“这沈敬一看就是个卑鄙小人,让他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真的能行吗?
你说这李提督打仗确实勇猛,可用人方面会不会有些欠缺,万一误用奸人,最终犯下大错怎么办?”
王晨摇了摇头,面露些许担忧之色,说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毕竟我们和李提督没有深入接触过,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没人能知道。
既然目前是这种情况,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都会选择休战。
就目前来看,这也不算坏事。剩下的,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就这样,沈敬在东檀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派人前往东瀛,送去书信,表明和谈意向。
双方由此建立了沟通渠道,并确定了第一次秘密谈判的时间和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