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28章他怎麽能这麽不要脸
尔朱世隆在洛阳待了两日,这期间迎来了镇守北中城的司马子如和他的部曲。
这两日间,他除了收敛了尔朱荣的尸体,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尔朱世隆不敢进宫,可也没有第一时间离开洛阳,而是将尔朱氏的大本营从内城搬到了外郭城的北面,曾经的洛阳大市之北。
只是,没有了尔朱荣后,元子攸重新掌权,尔朱世隆这个名义上的洛阳留守在洛阳已经没有人听他话了。
在惊惧不安之时,元子攸的使者到了。
宫中的使者一来便向尔朱世隆贺喜。
元子攸的使者抛来了一个对尔朱世隆诱惑很大的条件。
将元莒犁嫁给他!
就在尔朱世隆抵抗不住诱惑,就要答应的时候,司马子如走了出来,拦在了元子攸的使者和尔朱世隆之间。
尔朱世隆心中不悦,不过对于这位危难之时来接应他的怀朔大佬并没有露出不满。
司马子如笑眯眯的,不提元莒犁之事,也不问元子攸如何安排他们这些尔朱荣的旧部,只是问道:
「不知朝廷可曾缉拿到刺杀天柱大将军的凶手?」
司马子如这一问,尔朱世隆心中的不满一点也无,他盯着元子攸的使者,拿出了这些年来在洛阳搅风搅雨的气势。
「天柱大将军的事,陛下如何说?」
看着这样的尔朱世隆,元子攸的使者哪里敢说实话,只是道出了一些推脱之语。
什麽事起仓促,朝廷也是慌乱。
什麽他人微言轻,还不知道具体的进程。
……
一番话后,终于暂时将尔朱世隆安抚住了。
待到使者走后,司马子如当即说道:
「荣宗,这驸马你不能当!」
「为何?」
「天柱大将军被刺杀,是何等震惊天下的大事,朝廷对此竟不置一言,合乎常理麽?」
司马子如说完,尔朱世隆也沉思了起来。他本是尔朱氏中少数有脑子的人,人虽然怯懦阴险,却分得清厉害,不然也不会被派来洛阳这个天龙人的大本营了。
「遵业,你是说朝廷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尔朱荣很难定性,这本是尔朱世隆能够想到的,可他一时也只以为朝廷还没有定论。
司马子如却是摇了摇头,面露机警之色。
「就怕朝廷已然有了定论,但却还瞒着我们!」
尔朱世隆面色一变,司马子如却分析得很清楚。
「朝廷不想要给天柱大将军一个美谥,这尚在其次。荣宗细想,天柱大将军之死,朝廷总要有个说法,可朝廷如今如何给这个说法?」
司马子如越说,尔朱世隆面色就变得越加难看,可他心中还存着几分侥幸。
「陛下也知道我尔朱氏如今还掌控十数万大军,他会与我尔朱氏彻底撕破脸麽?」
「陛下久居洛阳,未曾亲临战阵,只畏惧天柱大将军一人,恐怕对于尔朱氏其他人知之不深。」
司马子如的话说的很婉约,但意思其实已经说到了,那就是元子攸对于尔朱氏的力量一无所知。
元子攸只看到尔朱荣的厉害,对于他培养的一系列大军和将领根本弄不清斤两。
这也是洛阳天龙人的通病,不然当初也不会在六镇之事上吃了那麽大的亏,以为将北地那些臭当兵的卸了兵甲就能拿捏死他们,为此,几乎丢掉了整个河北。
这麽多年,元子攸直接面对的尔朱氏之人,除了尔朱荣之外,便是尔朱世隆。
恰巧,尔朱世隆是尔朱氏中最怂的一个。
如果元子攸将尔朱氏其他的人都想的和尔朱世隆一样,那乐子可就大了。
尔朱世隆听明白了,可他第一时间还是打算认怂。
司马子如摇头,你就算认了这个怂,人家就会放过你麽?
「除了元子攸,那便只有大野爽能担起此事,可事发之时,他根本就不在洛阳,朝廷就算这麽说,尔朱氏中其他人也不会信!元子攸必须是这个拨乱反正之人,不然,元子攸如何对支持他的一众公卿交代?就算元子攸真的认了你,那又能如何?」
尔朱荣之死,影响远远已然超过这件刺杀事件本身。
双女寺被毁,那些黑衣死士的跟脚又暴露了出来,尔朱世隆身后的那三四千晋阳甲骑都知道了。
消息早已经透露出去了,元子攸与这件事根本就脱不开关系。
「你若是真的当了这个驸马,那些跟随天柱大将军的契胡勇士还会认你麽?尔朱氏其他的人知道了,定然以为你和元子攸是一夥的。尤其是尔朱兆,没了天柱大将军,这世上还有谁能管束他。他若是真的带领晋阳的兵马南下,到时候,你就是谋害天柱大将军的元凶!」
经司马子如这麽提醒,尔朱世隆彻底清醒过来。
尔朱氏才是他的根本!
便在此时,在外侦查的哨探传来了消息。
「将军,皇宫方向的禁军和城外贺拔胜的大军同时向我们而来,怕是要对我等不利!」
尔朱世隆是怯懦,可不傻,元子攸的使者刚走,大军就动了,恐怕真的就如司马子如所言。
当下,尔朱世隆脸上也露出了一股狠意。
「叫齐兄弟们,先杀出去!」
……
「破胡,尔朱世隆突围了!」
念贤将最新的情报带来了,贺拔胜得知后,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洛阳的禁军真是不中用了,几万人居然还挡不住尔朱世隆的几千残兵。」
「那我们该如何,要上去帮忙麽?」
贺拔胜挥了挥手,一副看戏的模样。
「尔朱世隆没往我这里走,那就与我们无关。」
还有一句话贺拔胜没有说,就算尔朱世隆真的往他这里来了,他也不会下死手,与尔朱氏撕破脸皮。
说到底,北人的行事逻辑和洛阳人不一样,元子攸丶洛阳公卿的利益与贺拔胜也不一致。他没有必要为了元子攸,挡在最前面,去抵抗尔朱氏的锋芒。
贺拔胜此刻,最为关心的还是西面的状况。
「大野爽如何了?」
「听说他只在宜阳待了半日,之后马不停蹄回关中了,若是真的是这样,此刻应该已经到了弘农了。」
贺拔胜心中对此五味杂陈,叹道:
「大野爽真是什麽腥臊都不沾啊!」
——
潼关。
「不吃不吃,都给我滚!」
屋中传来了李爽的骂声,屋外的杨愔见这动静,抓住一个侍从,问道:
「大王如何?」
「正在骂尔朱荣呢!」
杨愔有些奇怪,问道:
「为何?」
「这趟去了洛阳,大王带去的四千骁骑只回来了三千馀骑,大王为了此事,已然痛骂尔朱荣一两日了。」
骂尔朱荣一两日?
那就是到潼关后一刻不停的在骂尔朱荣啊!
杨愔记忆之中,可很少有事情能够让李爽如此动怒啊!
想来也是,这四千骁骑都是李爽身边最亲信最精锐的力量。
即使对面是十几万大军,只要李爽一声令下,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冲锋,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不会停歇。
这下子就少了大几百骑,也难怪李爽这麽愤怒!
杨愔想到这里,悄悄的走进了屋子,听李爽正在那骂。
「这个契胡老杂毛,生儿子没屁眼,妻妾天天偷汉子……」
好家夥,这骂得叫一个难听。
杨愔心中暗道:恐怕就是老婆跟人跑了,李爽都不至于如此!
屋中,李爽正在生闷气,见杨愔前来,怒道:
「杨胖子,你笑什麽呢!」
最⊥新⊥小⊥说⊥在⊥⊥⊥首⊥发!
听李爽这麽说,杨愔也不恼,依旧是一副笑脸。
「大王,你如今再骂尔朱荣也晚了!」
「何意?」
「骂一个死人又有何用?」
杨愔这话说完,只见得李爽脸上的怒意一下子都消失了,接着,他脸上的表情有层次的展开着。
先是疑惑,接着是一股明晰,其中还带着几分得意,后来又有些忧虑,最后便是所有表情都收拢后的沉稳。
这短短的变化,只在一瞬。
「我二哥对于这天下苍生还是有功的!」
李爽这总结的一句,便是杨愔一时间也没有缓过来。
「啊?」
李爽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叹息一声:
「想我微时,得蒙于二哥之力,方有了报效朝廷的机会。而后,因其行事酷烈,我们兄弟之间产生了分歧,我遂离他而去。如今想来,我们之间的误会,也是有奸人在其中挑拨。本来欲成大事,安天下,行事酷烈也在所难免,乱世用重典嘛!」
杨愔愣神间,见李爽的目光看来,他本能性的点了点头,道了一声:
「啊!」
李爽双手负后,继续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阶段性的展开道:
「我们已断却了兄弟之义,可我娶了大尔朱氏,乃是太原王的女婿,也算是半个尔朱家的人。如今我岳父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洛阳,朝廷一定要给个交代,非是为了我这个女婿,也是为了安天下人心,不能让一众功臣寒了心啊!」
李爽终于低下了头颅,看向了杨愔,问道:
「知道派使者去洛阳做什麽?」
杨愔点了点头,拱手道:
「让朝廷知道大王之意,也让天下之人知道尔朱荣之死与大王无关,大王要为其讨一个公道!」
李爽摇了摇头,道:
「这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让使者一定要去祭奠我岳父,顺便确认一下他是不是真的死了?」
「……」
……
洛阳,显阳殿。
元子攸没有将尔朱世隆和尔朱荣留下来的晋阳甲骑围杀至死,反而让他们逃了。
这帮契胡人的战力,远超元子攸的想像。
他兀然发现,洛阳的禁军如今在他的掌控之中,可他们根本打不了。
那日太极殿中,尔朱荣调集洛阳禁军围攻李爽的时候元子攸就在场。那时候,这帮禁军可不是这麽拉胯啊!
好在司马子如离开后,元子攸派人抢占了北中城。
尔朱世隆的契胡兵毕竟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战力受损,洛阳禁军的数量又远在他们之上,尔朱世隆赢了,也不敢久待,回黄河北岸去了。
一时间,洛阳的危机算是解了。
可接着,让元子攸更烦心的事情来了。
李爽的使者到了!
李爽的动作这麽快,说他在朝中没有内应是不可能的。大概率,如今效忠元子攸的一众世家子弟,也不是全心全意支持他。
元子攸也大概知道是谁和李爽勾勾搭搭!
可他没有办法,即使知道,也只能装做没知道。
「大野爽……大野爽……」
元子攸到了最后,也不知道是在生谁的气,只能骂道:
「他怎麽能这麽不要脸!」
便在此时,元彧拱手道:
「陛下息怒,此时万不可得罪秦王!」
元彧这一句话,让元子攸更加愤怒了。
「临淮王,你是何意,大野爽都快在朕头上拉屎了。你看看他奏疏中的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尔朱荣的好女婿,也不知道是谁那日在太极殿中与尔朱荣杀得难分难解,差点要了尔朱荣的命。」
「臣知道!」
元彧目光坚定,看得元子攸反而有些心虚。元子攸此时也冷静了下来,他明白,外面的世家子弟不跟他一条心,可元氏诸王还是站在他一起的。
「尔朱荣被刺之事,如今也传到了晋阳丶邺城丶滑台等地,本来忠于尔朱荣的各地将领,是何动静朝廷还不得而知,汝南王元悦在梁人的支持下正在边境厉兵秣马,此时万不可得罪秦王。否则乱起,鼎覆只在顷刻!」
元彧的话说得很清楚,如今他们得罪不起李爽。
「尔朱荣被刺杀之事,秦王真的脱得了干系麽?就算秦王如今这幅表态,恐怕尔朱氏的子弟也不会信。何况,尔朱氏中人,大部分都对秦王不善。如今只有借着秦王之势,压制尔朱氏,再利用尔朱氏猜忌秦王之心,朝廷才能安稳。」
元子攸叹了一口气。
「这恐怕很难啊!」
「臣明白,可秦王越是想要摆脱干系,陛下就越不能让他如愿,得让尔朱氏的人都知道,尔朱荣被刺杀之事,秦王也参与了。」
便在此时,殿外传来了禀告声。
「陛下,秦王的使者要去大河北岸祭奠太原王!」
元子攸急了,道:
「拦着他,不能让他过河。」
「可他已经过河了!」
元子攸一愣,问道:
「浮桥都烧了,他是怎麽过去的?」
「大河水浅,他游过去的!」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