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73章不要彩礼(第1/2页)
周末,吴知秋订了个包房,老爷子老太太和他们两口子。
苏家来的是,苏沫的爷爷,苏父苏母。
双方简单寒暄后坐下,李满仓把菜谱递给苏老爷子,让苏老爷子先点菜。
苏老爷子留着到胸口的白胡子,脸拉拉着,看着就是严肃,古板不好说话的那种人。
他把菜谱放下。
“有些话咱们说清楚在吃饭,要不我吃不下”苏老爷子开口。
老爷子笑着“请说”
“我大儿子这支没有男孩,没有传宗接代的,所以我跟他们两口子说过,苏沫得招个上门女婿。”
李家人没说话,等着苏老爷子往下说。
苏老爷子看李家人的反应,知道他们是清楚的,就继续说“上门不上门的其实也不重要,主要是得给我家老大留个后,你们是否同意?”
老爷子笑呵呵的“苏沫生的第一个孩子不论男女可以跟亲家的姓,但是也得给我李家留后,二胎往后不论男女都要姓李。”
老爷子说话滴水不漏,第一胎不管男女可以成全你们家,要是因为第一胎是女孩,打二胎及以后的主意,那绝对不行。
苏老爷子点点头“那就这么定了,在一个他们的养老,他们小两口得负责。”
老爷子“没问题,这是应该的。”
看李家都答应了,苏老爷子开始点菜,大儿子能不能有后,就看命了。
苏老爷子话不多,老爷子也没上赶着攀谈。
吴知秋跟苏母商量着两个孩子结婚的事宜,双方都觉得年后五一结婚会比较好,不冷不热,两个人还有段相处的时间,可以在了解了解。
聘礼方面,苏家坚决不要。
孩子跟他们家姓,养老也要负责,他们两家是平等的关系,苏家不要聘礼,还会给苏沫带不少嫁妆。
给吴知秋整不会了,还有不要聘礼的,吴知秋看了眼老太太。
“聘礼是礼节,男方下聘礼是对女方的尊重,不管亲家重不重视,我们该有的礼节都要有”老太太淡淡的说,绝对不能给对方话把,以后说没给聘礼,男方不懂规矩或者倒插门之类的话。
现在小两口你好我好大家好,真要是吵架啥的,不能让人家翻小肠。
苏母明白老太太话里的意思,“那聘礼就按照大流走。”
“老三这两年公司做的不错,他在我这攒了些钱,一共八万块,这些就全部当聘礼,还有一些首饰”吴知秋按照跟老三说好的说。
“太多了,绝对不行,你们家条件好,也不能这么给,太出格了”苏父一听立马反对。
苏母“我和我爱人的工作你们都知道,八万太多了,太高调了,对兴安的形象也不好”
“给8888就行,不多不少,首饰给两件就好,别太出格的。”苏老爷子发话。
苏家人这么说,李家人点头同意,那就婚后再给,反正这些都是老三已经准备好的,不让外人知道就行。
苏家人要低调,婚宴也不想大办,就自己人参加,老三现在的爱心企业家形象也确实不适合铺张,吴知秋建议小两口出国游,可以培养感情,还有纪念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73章不要彩礼(第2/2页)
虽然苏家人不要,但是李家这么大方,苏家人心里还是很舒服的。
人家要不要是人家的事,你给不给是你的态度。
两家人都不计较,一顿饭吃的很和谐。
苏家人回家后,苏老爷子把苏沫叫到身边。
“李家是个不错的人家,家境殷实,老人明事理很睿智,兴安是个不错的孩子,你要做好贤内助,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让他守住本心,不要行差踏错,对老人要孝敬,言行谨慎,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不要因为外部原因,改变自己的初心。”
苏沫乖巧点头“我知道了爷爷。”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爷爷相信你,日子会越过越好。”苏老爷子很严肃,但说的都是长辈对小辈的关心。
“爷爷,谢谢您!”苏沫以前一直觉得对她的性别不满意,对他们家也一直冷冷淡淡的,这次感受到了爷爷的关心,苏沫眼睛酸酸的。
苏老爷子把苏父叫到书房,父子俩去说话了。
苏母拍着苏沫的手“兴安跟你说过要给那么多彩礼了?”苏母觉得李家会多给,但是没想到多给这么多。
“之前我婆婆和兴安说过,但是我以为是开玩笑”苏沫也没放在心里,其实她也不注重这些。
“婆婆这就叫上了?”苏母打趣。
“叫啥不都是称呼吗”苏沫嘿嘿的笑着,跟妈妈撒娇。
“你爷说的没错,你别左耳朵听,右耳朵冒的,你婆家短短这几年就能干的这么风生水起,你别小看了你公婆,觉得你自己学历高,家世好就高人一等。
别看现在像是兴安高攀了我们家,李家兴安这一代就已经初露端倪了,你大伯子看那样子是想从政的,你二伯子农业做的很大,兴安的厂子现在更是一路高歌。
李家人丁兴旺,下一代都已经出了几个不比你差的孩子,我们家是走下坡路,他们家是再往上走,你公婆看着朴实,但能看清政策变化,市场形势,处处强占先机,那就不是简单的人,你要真诚相待,当然李家欺负你,那肯定也是不行的。”
苏母帮着姑娘分析着李家,让姑娘家婚后快速的进入家庭角色,不要心里存在优越感,那样很难和平相处。
苏沫靠在妈妈的身上,听着妈妈唠叨,无论多大,有什么样的成就,在父母眼里,她永远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
高明远在苏沫这没有借到钱,又厚着脸皮找到留学时的一个学长,把自己说的非常可怜,被骗的身无分文,设计成果还被剽窃。
学长不了解这个学弟,剽窃不剽窃的他帮不了忙,抹不开面子,借了高明远五百块钱。
高明远拿着钱,在郊区找了一间平房,一个月一百五,要活下去,他就得立刻去找工作。
好在他的学历高,又有留学的背景,工作很好找,虽然工资离高明远的预期差距很大,但要在这座城市生活,只能当做跳板先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