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十月二十三号,周三。
这天是重阳节,也就秋祭,周四就是霜降。
去年的秋祭在樟树村,今年就没回。
陈启山今天哪里都没去,就在家里制作糍粑,汤圆,粽子,以及羊肉汤。
晶体空间里...
陈老三在医院陪了李秀菊一整天,直到晚上才回家。邹娟琦已经把七妮哄睡了,见他回来,轻声问道:“娘今天精神怎么样?”
“还好。”陈老三一边脱外套一边答,“就是有点虚弱,医生说还得观察两天。”
邹娟琦点点头,给他倒了杯热水递过去:“你今天跑了一天,累了吧?”
“还行。”陈老三接过水,坐在床边,叹了口气,“我以前总觉得娘脾气大,不讲理,现在才发现,她其实挺不容易的。”
邹娟琦坐到他身边,轻声道:“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比从前,咱们得多关心她。”
“嗯。”陈老三点头,“明天我再去趟医院,看看她有没有好转。”
第二天一早,陈老三又去了医院。
李秀菊的精神比昨天好了一些,见他来了,笑着招呼:“你怎么又来了?厂里不忙?”
“我请了两天假。”陈老三坐下,把带来的苹果削好递给她,“你多吃点水果,补补身子。”
李秀菊接过苹果,咬了一口,笑了笑:“你这孩子,怎么突然这么贴心了?”
“以前是我不懂事。”陈老三语气柔和,“现在才明白,你和爹为我们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我们做儿女的,也该多替你们想想。”
李秀菊听了,眼神微微一动,低头吃了口苹果,没说话。
陈老三看着她,忽然问道:“娘,你以前是不是觉得,我跟你和哥之间,隔着一层?”
李秀菊愣了一下,轻轻点头:“你从小就懂事,又聪明,后来去当兵,回来又进了厂里,干得风生水起。我和你哥,总觉得你跟我们不是一辈人了。”
“我从来没这么想过。”陈老三认真地说,“我一直觉得,我就是你们的儿子,这个家的一份子。”
李秀菊看了他一眼,眼里有些湿润:“你这孩子,说话总是这么让人心里暖。”
两人正说着话,护士进来换药,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陈老三起身让了让,看着护士熟练地操作,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他忽然意识到,父母真的老了。
以前那个骂骂咧咧、操持家务的娘,如今躺在病床上,连吃饭都要人照顾。
他心里有些难过,也有些愧疚。
中午,邹娟琦送来了饭,是炖得软烂的排骨汤,还有几样清淡的小菜。
“医生说你现在不能吃太油腻的,所以我炖了点清淡的。”邹娟琦一边摆饭一边说。
李秀菊看着桌上的饭菜,笑了笑:“你这孩子,真是贴心。”
邹娟琦笑了笑:“娘,你吃好点,才能早点出院。”
李秀菊点点头,拿起筷子,吃了几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陈老三在一旁看着,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邹娟琦虽然不是李秀菊亲生的儿媳,但这些年,她一直孝顺有加,从没让李秀菊操过心。
下午,陈启山也来了医院。
他手里提着一篮水果,一进门就笑着问:“娘,今天感觉好点没?”
“好多了。”李秀菊点头,“老三在这儿陪着我,没事。”
陈启山笑着坐下,把水果放在床头,又问了几句病情。
李秀菊看着他,忽然叹了口气:“启山啊,你这几年,真是辛苦了。”
陈启山一愣,随即笑道:“娘,你说什么呢,家里人都好好的,我就不辛苦。”
李秀菊看着他,眼里有些动容:“以前我总觉得你太能干,抢了我和你哥的风头,但现在想想,要不是你撑着这个家,我们哪能过得这么安稳。”
陈启山笑了笑:“娘,你别这么说,咱们是一家人,互相扶持是应该的。”
李秀菊点点头,没再说话。
陈老三在一旁听着,心里也有些感慨。
他知道,李秀菊这番话,是真心的。
以前她对陈启山不满,现在终于放下了。
一家人,终于和和气气了。
晚上,陈老三和邹娟琦轮流守夜,一个白天,一个晚上。
第三天,李秀菊的身体状况稳定了,医生同意她出院。
陈老三亲自去办了手续,又扶着她上了车,送她回家。
到家后,李秀菊坐在院子里,看着熟悉的院子,叹了口气:“还是家里舒服。”
陈老三笑着给她搬了个凳子:“那以后就少干点活,多休息。”
李秀菊点点头:“我听你的。”
邹娟琦也笑着端来一杯热茶:“娘,你先喝点茶,歇会儿。”
李秀菊接过茶,喝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这一天,家里气氛格外轻松。
陈大根和牛小力也来了,陪着李秀菊说话。
李秀菊看着他们,笑着说:“你们也长大了,以后要多帮帮老三和启山。”
陈大根挠头笑道:“娘,我肯定听哥们的安排。”
李秀菊点点头:“你这孩子,要是能像老三和启山一样懂事,我就放心了。”
陈启山在一旁听着,笑着说:“娘,你放心吧,大根现在也挺能干的。”
李秀菊看着他,笑了笑:“是啊,现在我也看出来了。”
院子里,阳光明媚,微风轻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这一刻,陈老三心里特别踏实。
他知道,这个家,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一家人,和和气气,就是最大的幸福。
傍晚时分,大家各自回家,院子里恢复了宁静。
陈老三抱着七妮,站在门口,看着天边的晚霞。
邹娟琦走过来,靠在他身边,轻声说道:“今天娘说的话,你听见了吧?”
“嗯。”陈老三点头,“她终于放下了。”
“是啊。”邹娟琦笑了笑,“她老了,也开始懂得珍惜了。”
陈老三低头看着怀里的七妮,心里一阵柔软。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能有这样一个家,真是福气。
“娟琦,谢谢你。”他轻声说道。
“谢我什么?”邹娟琦抬头看他。
“谢谢你一直陪着我,照顾娘,照顾这个家。”陈老三语气真挚,“有你在我身边,我觉得特别安心。”
邹娟琦笑了笑,靠在他肩上:“傻瓜,我是你媳妇,照顾你是应该的。”
两人相视一笑,院子里,晚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暖意。
这一刻,岁月静好,幸福如初。
陈老三把七妮哄睡了,才从屋子里出来。邹娟琦正在厨房收拾碗筷,听见脚步声,头也不回地说道:“你去把院子里的柴火堆一下,明天要下雨,得码整齐了。”
“嗯。”陈老三应了一声,拿起门口的柴刀,走到院子一角,开始整理柴火。
天色已经暗下来,风有点凉,吹得树枝沙沙作响。他一边码柴,一边想着今天李秀菊说的话。
她终于开始放下了。
以前那个强势、刻薄、总是挑刺的母亲,如今也学会了低头,学会了温和地说话。
他忽然觉得,时间真的能改变很多东西。
“老三。”邹娟琦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喝点热的,别着凉了。”
“谢谢。”陈老三接过茶,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入喉咙,暖了胃,也暖了心。
邹娟琦站在他身边,轻声说道:“娘今天回来后,话比以前多了。”
“是啊。”陈老三点点头,“她以前不爱说话,现在愿意和我们聊了。”
“她其实一直都在等我们靠近。”邹娟琦语气柔和,“只是以前我们都太忙了,没注意到。”
陈老三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以后我多陪陪她,厂里那边,我申请调到白班,晚上回来能陪她吃饭。”
邹娟琦看着他,眼里带着笑意:“你要是真能调回来,娘肯定高兴。”
“我明天就去找厂长谈谈。”陈老三语气坚定,“我不能让她一个人守着这个家。”
邹娟琦点点头,没再说话,只是轻轻靠在他肩上。
夜色渐深,院子里一片静谧,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站着,谁也没有说话,心里却都明白,这个家,已经慢慢变得不一样了。
第二天一早,陈老三起了个大早,给李秀菊熬了一碗小米粥,又煎了两个鸡蛋。
“娘,吃点热的。”他把饭端到她床边,轻声说道。
李秀菊睁开眼,看见是他,笑了笑:“你这孩子,怎么起这么早?”
“我想着你身体还没完全恢复,早上给你做点吃的。”陈老三把饭放在床头,扶她坐起来。
李秀菊接过饭,吃了几口,眼里有些湿润:“你从小就懂事,现在更贴心了。”
“娘,以后我多陪你。”陈老三坐在床边,语气认真,“厂里我申请调白班,晚上回来陪你吃饭。”
李秀菊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好,好,你回来吃饭,家里也热闹些。”
吃完饭,陈老三去了厂里,找厂长谈调班的事。
厂长听完他的请求,沉吟了一下,说道:“你调白班没问题,但晚上那边的生产任务得安排别人接手。”
“我可以带新人。”陈老三立刻说道,“我这边经验多,带人没问题。”
厂长点点头:“行,那你从下周开始上白班。”
“谢谢厂长。”陈老三道了谢,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中午,他给邹娟琦打了电话,告诉她调班的事。
“太好了。”邹娟琦在电话那头笑得很开心,“娘今天精神不错,听说你要调回来,一直念叨着晚上要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那我可得好好尝尝。”陈老三笑着说道,“你多费心了。”
“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娘的。”邹娟琦语气温柔,“你忙你的事,家里这边你别操心。”
挂了电话,陈老三心里踏实了许多。
下午下班后,他特意绕路去镇上买了些新鲜的猪肉和鸡蛋,准备晚上回去给李秀菊补身子。
到家时,邹娟琦已经把饭做好了,李秀菊也坐在桌边等着。
“娘,我买了点肉回来。”陈老三把袋子放下,笑着说道,“今晚咱们吃红烧肉。”
“你这孩子,还知道买肉回来。”李秀菊笑着瞪了他一眼,“你小时候最爱吃红烧肉,一吃就停不下来。”
“那今晚我可得多吃点。”陈老三笑着坐下,一边帮李秀菊盛饭。
饭桌上,气氛温馨,三人有说有笑,像极了小时候的晚饭时光。
吃完饭,邹娟琦收拾碗筷,陈老三陪着李秀菊在院子里散步。
“娘,你慢点走。”他扶着她的胳膊,生怕她摔倒。
“我还行。”李秀菊笑了笑,“就是腿有点软,得慢慢来。”
“你以后别干重活了。”陈老三语气认真,“家里的事,我们来做。”
“我知道了。”李秀菊点头,“以后我多看看你们干活,少插手。”
陈老三听了,心里一阵暖。
他知道,母亲真的变了。
她不再是那个动不动就骂人的老太婆,而是一个愿意放下过去、接受现实的老人。
夜色渐深,李秀菊早早回房休息了。
陈老三和邹娟琦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
“你有没有觉得,娘现在特别像小时候的她?”邹娟琦轻声问。
“是啊。”陈老三点点头,“她以前也会给我讲故事,哄我睡觉。”
“现在她老了,反而像个孩子。”邹娟琦靠在他肩上,轻声道,“咱们得好好照顾她。”
“嗯。”陈老三轻声应下,“我会的。”
两人静静地看着夜空,谁也没有说话,心里却都明白,这个家,已经慢慢走向了温暖和安宁。
而他们,也终于学会了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