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22章朝圣(第1/2页)
紧接着,2015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3GPP的标准会议上达到高潮。
华兴实验室主导提出的LTE-V2X通信标准方案,在激烈的技术辩论和多方博弈中,最终击败了欧美主推的DSRC方案,成功写入3GPPReleaSe14国际标准。
那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胜利,奠定了华国在全球车联网通信领域不可动摇的话语权基础。
作为核心标准提案人之一,卞金鳞在会议最终表决通过的那一刻,把自己关在洗手间里,用冷水狠狠冲了把脸,镜子里的人眼圈通红,嘴角却咧到了耳根。
时间来到2017年初,伴随着智能汽车浪潮的汹涌澎湃,车联网实验室完成了它的华丽蜕变,正式升级为集团二级部门——车联网产品与解决方案BU。
(简称车联网BU,因为规模较小,二级部门已经是高规格了)
员工规模从最初的几十人急速扩张到三百余人。
表面上,他们依然在打磨T-BOX、研发新一代车载通信单元(OBU),扮演着可靠的供应商角色。
但水面之下,一场代号“冰山计划”的绝密行动早已启动。
核心目标只有一个:秘密打造属于华兴的“汽车大脑”,即MDC(MObileDataCenter)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这是自动驾驶的“中央处理器”,是未来智能汽车真正的灵魂所在。
卞金鳞作为核心架构师之一,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智慧都浇筑在了这块冰冷而复杂的电路板上。
这是卞金鳞职业生涯中压力最大,却也最让他感到兴奋的项目。
MDC平台汇聚了华兴在芯片、操作系统、AI算法、云服务等多方面的尖端能力,其复杂度和技术挑战远超以往任何一个车载通信模块。
它不仅仅是一个硬件盒子,更是承载着未来智能汽车“灵魂”的基石。
然而,资源、跨部门协同、技术路线的争论,以及公司高层对智能汽车战略的摇摆,都像无形的枷锁,让“冰山计划”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
真当前世华兴智驾独一档的成绩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啊?
那是无数个卞金鳞已经默默研发了好多年,厚积薄发的结果。
那是新势力公司创始人还在搞“汽车的家”、搞“易车网”、搞UX浏览器的时候,这边华兴就已经投入不小的研发成本的结果。
今天下午,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像野火一样在车联网BU的几个核心管理群和保密通讯渠道里蔓延开来,瞬间点燃了所有技术骨干的神经。
公司最高战略决策会拍板,成立了事业群——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G(车BG)!
规格之高前所未有,由公司二号人物徐平亲自挂帅总裁,终端BG的猛将姚尘风、以及眼前这位刚刚主导了“渡河”项目、在集团内部声望如日中天的IT总裁陈默,共同出任副总裁!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消息在华兴和西风小马达成合作之前,是严格保密的。
签署合同,商标注册提交上去以后,才解开的“封口令”。
这才小范围的传出了消息,当然也都几乎仅限于在车联网BU内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2章朝圣(第2/2页)
更让卞金鳞心跳加速的是,流出的零星信息显示,这个新成立的车BG,将全面整合现有的车联网BU,并将智能驾驶提升为核心命脉!
听说这也是那位陈总“苦口婆心”说服董事会的成果。
这意味着“冰山计划”将从水面下的秘密行动,一跃成为公司战略级的冲锋方向!
他几乎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这间办公室。
车BG的成立,对他和他的团队而言,无异于黑暗中骤然亮起的灯塔。
而此刻坐在他对面,亲手点燃香薰的陈默,就是那位掌握着新舰队航向的关键人物之一。
陈默在“渡河”项目中展现出的铁腕、魄力和对复杂系统的掌控力,早已传遍公司。
卞金鳞既期待这位技术出身的强权人物能带来前所未有的资源和空间,又本能地对这种巨大的未知变革感到一丝忐忑。
“卞总,”陈默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他拿起手边一个银色的火机,轻轻拨动,“叮”的一声脆响,幽蓝的火苗跳跃起来。
凑近香薰炉里那支已经燃烧过半的雪松香烛,似乎是嫌那香气还不够浓郁,又点了一下。
新的烟气盘旋而起,与之前的交融在一起,雪松特有的清冽木香在空气中变得更加醇厚、沉静。
他做完这个细微的动作,才抬眼,目光透过袅袅的烟气,精准地落在卞金鳞脸上。
仿佛能穿透镜片,看到他大脑里正在高速运转的代码和架构图。
“MDC300平台,原型机的算力,卡在2.5TOPS(万亿次操作每秒)这个瓶颈上,多久了?”陈默的语气平淡。
他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精准的子弹,击中卞金鳞内心最深处。
击中那个被层层加密保护着的技术困境核心。
轰!
卞金鳞感觉自己的头皮瞬间炸了一下,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猛地窜上来。
后背的衬衫似乎瞬间就贴在了皮肤上。
他的瞳孔在镜片后不受控制地剧烈收缩,连呼吸都停滞了半拍。
MDC300原型机的实测算力数据,2.5TOPS,这是“冰山计划”当前最核心的数据和瓶颈之一。
这是他们在实验室环境里,经过无数次优化和压榨后得到的、目前硬件和软件协同所能达到的极限。
也是横亘在通往真正可用平台道路上最顽固的拦路石。
这个数字,代表着他们距离满足L3级别自动驾驶所需的、相对稳定的基础算力门槛(普遍认为需要5-10TOPS起步),还有着令人焦虑的差距。
这个数据虽说是机密数据,虽说是形成正式的报告提交给上一级的研发管理部没多久。
但他知道这个数字在眼前这个车BG副总裁肯定不算机密。
但关键是,眼前这个男人竟然能从一大堆数据里面很快便抓出这个最为核心的瓶颈数字,就特么很不合理了啊。
他理解的是团队的项目资料和核心数据,就算给外行人看,外行人也看不懂。
陈默这一开口就问道最关键的问题,巨大的震惊和一丝被窥破核心机密的不安,瞬间攫住了卞金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