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时的扈三娘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下意识地将头埋进武植的胸膛。
武植感受到怀中佳人的窘迫,不由得朗声一笑,轻轻拍了拍她的玉背。
“哈哈,都是一家人了,还害什么臊?”
门口的花映雪也连忙附和道:
“就是就是,三娘姐姐,我们可不会笑话你。”
听到这话,扈三娘才把通红的俏脸从武植怀里挪出来一点,美眸含羞带怒地瞪向花映雪。
“映雪妹妹太坏了,居然躲在外面偷听。”
花映雪俏皮地吐了吐舌头,连忙解释。
“哎呀,三娘姐姐你可冤枉我了,我们也是刚回来,什么都没听到……”
这解释,连她自己都不信。
武植见状,连忙打了个圆场:
“哈哈,好了好了。”
“咱们穿衣服,出去准备开饭。”
……
片刻之后。
当换上干净罗裙的扈三娘,跟着武植和花映雪走出浴室时。
潘金莲、梦玉楼几人正等候。
几道带着异样笑意的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上上下下打量着扈三娘。
扈三娘的俏脸又红了,心虚地低下了头。
出乎她意料的是,潘金莲几人并没有开口调侃。
只见潘金莲主动上前拉住扈三娘的手说道:
“既然三娘和大郎情投意合,这名分,可不能耽搁。”
扈三娘一愣。
潘金莲继续说道:
“妹妹你放心,此事交给我。”
“明日,我亲自去一趟扈家庄提亲,以示诚意,绝不让妹妹受半点委屈。”
此言一出,扈三娘心中一暖。
她嗫嚅道:
“金莲姐姐……扈家庄路途遥远,山路崎岖,要不还是算了吧。”
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已是默认了这门亲事。
一旁的花映雪闻言,立刻拍了拍胸脯说道:
“如今梁山周边已经没有官兵,再加上有我亲自护送,定保你万无一失。”
潘金莲笑着点头。
……
翌日。
潘金莲在花映雪和扈三娘的陪同下,带着一百多名精锐护卫,备下丰厚的礼物,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扈家庄而去。
扈老太公早就得知了女儿与武植之事。
如今,寨主大夫人亲自登门提亲,礼数周全,诚意十足。
双方一拍即合。
扈老太公当场便请人算了黄道吉日,定下了大婚的日子。
——下月初八!
很快。
寨主武植即将迎娶“一丈青”扈三娘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水泊梁山。
山寨各处,头领和喽啰们都在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此事。
“听说了吗?咱们寨主下月初八又要大婚了。”
“当然听说了,新娘子可是‘一丈青’扈三娘。那可是貌美如花、武艺高强的女中豪杰。”
“英雄配美人,绝配!绝配啊!”
一时间,整个梁山都洋溢在一种喜庆的氛围之中。
但奇怪的是,对于寨主武植接连迎娶美娇娘,竟无一人心生嫉妒或非议。
反而,许多人觉得理所当然。
“咱们寨主是何等样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有此等英雄气概,
莫说三妻四妾,便是再多些,那也是天经地义。”
这股风潮,很快就从梁山泊内传到了周边的村庄集镇。
百姓们的想法则更加大胆和离奇。
他们本就受梁山恩惠,视武植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如今听闻此事,更是添油加醋,将武植传得神乎其神。
“你们听说了吗?梁山的应龙劫主,那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啊!”
“可不是嘛!神仙转世,就该像那真龙天子一样,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人。”
流言越传越广,越传越离谱。
从山东到河北,再顺着运河一路南下,最终竟是传进了大宋的都城——汴京。
谁能想到,一个绿林头子娶妻,会引起这么大轰动。
太尉府内,高俅听着密探的汇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恨武植。
恨到了骨子里。
可惜连续派人攻打梁山都以失败告终,他真担心梁山进一步发展下去……
次日,金銮殿早朝。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
龙椅之上,天子赵佶的面色不怎么好看,他清了清嗓子问道:
“众爱卿,朕听闻那梁山反贼头目武植,下月初八要大婚?”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一愣。
谁也没想到,官家会在如此庄重的场合,提起一个草寇的婚事。
赵佶继续道:
“据说我大宋的子民,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奔走相告,视其为神明,说他该有佳丽三千?”
“朕倒是想问问,对此,众爱卿有何感想啊?”
话音刚落,殿下立刻炸开了锅。
“区区一草寇,竟敢如此张狂。”
“陛下!此贼不除,国法何在,天理何容。”
“请陛下即刻发兵,踏平梁山,将那武植千刀万剐,以正视听。”
大臣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痛骂武植,言辞激烈,仿佛与梁山有不共戴天之仇。
然而,骂归骂,吼归吼。
当赵佶冰冷的目光扫过全场,问出那句“谁可为朕分忧”时,刚刚还群情激奋的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落针可闻。
就连以往最是积极,屡次三番主张武力镇压梁山的高俅,此刻也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童贯十万大军都败了,谁还敢轻易接这种差事?
高俅不说话,不代表别人会放过他。
只见文官队列中,一人缓缓出列,正是殿前太尉宿元景。
他先是对着赵佶躬身一礼,而后朗声道:
“陛下,梁山贼寇如今势大,依臣之见,为免贼寇继续坐大,影响我皇家威严,不若尽早招安。”
赵佶眉头一皱,冷哼一声。
“招安?宿爱卿忘了么?朕先前就派人去过,那梁山草寇是何等的无礼狂妄!”
“如今他们气焰更胜,朕若再次派人招安,岂不是向一群反贼低头?
我大宋的威严何在,朕的颜面何存?”
宿元景不慌不忙,再次拱手道:
“陛下圣明,所言极是。”
“臣建议,由高太尉领兵,攻打梁山。”
此话一出,高俅的心猛地“咯噔”了一下,他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向宿元景。
只听宿元景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
“此次出兵,目的并非要将梁山一举剿灭。”
“只需陈兵水泊之外,摆出天兵压境之势,对其稍加施压,打掉他们几分锐气。”
“待其感受到我朝天威,心生畏惧之后,陛下再降下招安的恩旨,他们必然会感恩戴德,俯首称臣。”
“如此一来,既能收服梁山,又能彰显陛下恩威并施的手段,岂不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