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18章五花肉煎酸菜(二章合一)(第1/2页)
五花肉煎酸菜,真名简晓君。
这个名字在娱乐圈名不见经传,对任何一个圈内人问起她来,恐怕都只会得到茫然的摇头。
但,提起她的代表作,许多人便会恍然大悟:“哦,她啊!”
在大一那年,简晓君因为花钱大手大脚,迎来了年轻人生中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身为普通人家的孩子,总不好再伸手向父母要钱。为了多赚点零花钱,这位大学生写了几个剧本,投到了剧本网站上。
由于文笔稚嫩,这些剧本无人问津。直到两三年后,娱乐圈中一位著名的周扒皮老总,慧眼识珠,用三千块,淘走了一部她的剧本。
那部剧本的名字,叫作《哑婆》。
《哑婆》这部片子,至今想来仍是传奇。从导演到编剧,再到主演,要么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要么是当时糊穿地心的无名之辈。就是这样一群人攒成的电影,竟然先后拿到了映世奖、金穹奖的奖项和提名!
距离拍摄《哑婆》,也已经过去近两年了。不知简晓君现在怎么样了。
商叶初本想叫助理联系简晓君,后来又一想,请将是大事,叫助理联系,未见其诚,于是叫助理拟定行程、请假补偿、车马费,打算做出个详细规划来,再去请人。
《哑婆》播出那会儿,是一七年的国庆档,那时简晓君刚刚大学毕业。算起来,现在也已毕业一年半了。现下,估计已经找到工作,变成社畜了吧。
《幸福街》的庆功宴结束,商叶初总算比先前清闲一些。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另一个地方。
————
季君陶家中。
今天也是季老总难得的休息日,商叶初与这位老baby也好久没好好相处了,甚是想念,见缝插针地来瞧瞧她。
商叶初有季君陶家的钥匙,没有通知,就先行进去了。在客厅等了半晌,也不见人出来,只好百无聊赖地打开小说网站,看了起来。
果然不出商叶初所料,自《幸福街》播出以后,各大小说网站平台上,陆续出现了很多规则怪谈题材的小说。各色《幸福街》同人小说,也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幸福街》票房连日走高那段时间,各大网站上的规则怪谈题材小说,也呈现井喷之态。
这些同人小说,有穿越进街中烧脑解谜大杀四方的,也有第四天灾降临看乐子的,还有带着一群鬼搞基建,建设反资本主义大道的。另有一些较为奇葩,穿越进电影和叶小初谈恋爱的。商叶初看了,笑一笑也就罢了。
青凭娱乐一向善于握住风口,当然不会放过这等绝世良机。在商叶初四处跑路演的时候,青凭娱乐联合互联网第一小说大站翻翻小说,发起了“规则怪谈”主题征文,奖励格外优厚。
自此,“规则怪谈”这一题材,正式定名。
网络小说作者是最会抓热点的一批人,以部分男频网站为例,有些手速快的作者,昨日看到爆点新闻,今日就能以这一题材开一本新书。且单日能更新四万字左右。虽然质量未免良莠不齐,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基数足够大,总能冉冉升起一两颗紫微星。
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很快,规则怪谈题材的场地,就不仅仅局限于商业街,而是横向扩张,迅速蔓延至动物园、学校、山村等地,大大扩展了这一题材的丰富度。《幸福街》电影删减或含糊掉的东西,也被种种解读掘了出来,成为这些作品的佐料。
规则怪谈题材作品一时间百花齐放,当真是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果不其然,仅在本次征文中,就有三五本格外优秀的作品,摘得青凭娱乐的奖金。其中还有一位,被青凭娱乐重金招安,混上了编制。
这些优秀作品,也极大程度上反哺了电影《幸福街,里边儿请!》。在春节档电影票房纷纷沉寂的如今,《幸福街》票房仍然保持着相当稳定的态势。
有趣的是,由于网络上的种种解读,为《幸福街》赋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由《幸福街》衍生并扩张出来的这些网文作品,也有不少走上了隐喻内涵的路子。倒是丰富了这一题材的层次。既有走无脑爽文路线的,也有走青春恋爱路线的,还有走热血反压迫反抗争路线的。比之一味追求恐怖惊悚的单一路线,发展之路倒是健康了许多。
商叶初也在观看这些小说。不过却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买IP。
娱乐圈的好剧本、大IP其实不少。其中也有不少主角为女性的。问题在于,这些女性为主角的剧本,品类多为言情、宫斗宅斗或者较为悬浮的职场故事。同质化严重,也不易拍成电影。商叶初日日像找阿毛的祥林嫂一样浏览各大网站,盼着能遇到适合自己的本子。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幸福街》的主角小叶是女性,多多少少影响了规则怪谈这一题材的发展。目前这一流派作品,以女性为主角的倒也有不少。只是网文味儿太重,改编起来难度不小。
如果《幸福街》当真要做系列电影,少不得要买些其他作品改编。这些作品,倒是可以买下来吸收吸收,编织编织。
商叶初扫了半天,像装购物车一样,把稍有看头的小说装进书架,准备等有空再一一阅读筛选。正忙得不亦乐乎,脚步声响起,一抬头,一个人影从楼上下来了。
来人却不是季君陶,而是个相当漂亮的美青年。相貌阴柔,身姿清瘦,年纪至多二十五岁。
美青年一看商叶初坐在沙发上,忙忙奔下来,又是端茶又是倒水,还给商叶初端上了几盘点心果品,好像在伺候来拜年的二姨似的。
商叶初不习惯人伺候,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谢谢啊,小卡。”
青年抿嘴笑道:“叶姐,我是小童。”
又换了?商叶初一阵尴尬:“抱歉小童。老季呢?”
“阿季她马上下来。”小童笑道,“我去给您洗两个梨去。”
说话间,季君陶穿着睡袍,打着哈欠从楼上下来了。一见小童在商叶初面前戳着,先是一喜,随后眉头一皱:“叶,你来了。——你怎么不按铃告诉我?”后半句是对着小童轻斥的。
“行了行了,你去洗梨吧。”商叶初怕耽误事,摆手把小童打发走了,又向季君陶伸手,“你过来。”
季君陶快步走近,坐到商叶初跟前儿:“哟,看小说呢?”
“明明是在看我未来的剧本。”商叶初纠正道,“今年投到公司的剧本你看了没?我看完了——看完感觉咱们内娱要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8章五花肉煎酸菜(二章合一)(第2/2页)
“我哪有时间看,都是底下人看。”季君陶连连摇头,“古偶、现偶、仙偶,偶像剧从生拍到死。好不容易有个像样的年代剧剧本吧,又被迈塔影业截胡了。”
季君陶转了转脖子:“哎哟,最近连轴转,颈椎又造反了。”
“我给你捏捏。”商叶初笑着起身,“我力气大。”
“这哪是你干的事儿,等会让他捏。”季君陶冲厨房的小童努了努嘴,“他专门为我学的。”
商叶初复又坐下,喝了口茶。季君陶看向她道:“我听小古说了,你们有意思把《幸福街》拍成系列电影?这倒是个好消息。”
系列电影只要不太烂,就能利用品牌IP持续收割观众。如果做成了,商叶初和古文华等人,以后就算有养老保险了。
随着生意做大,季君陶也渐渐开始求稳。公司那群虾兵蟹将虽然也有不少混出头来,却没有一个有商叶初这种声势(其实整个娱乐圈也没有);如果商叶初这根台柱子能上一层保险,季君陶当然是乐见其成的。
商叶初天性喜好冒险,譬如当日和绍光济的对赌协议,就是一场惊天豪赌。季君陶劝了又劝,仍然没能拦下。虽然《幸福街》票房大爆证明了商叶初的正确,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不免捏一把汗。
冒险主义者商叶初居然愿意拍系列电影了,不能不说是大好事。季君陶仿佛看见粉嫩嫩红艳艳绿油油蓝哇哇的票子在向自己招手……
“其实我还没想好。”商叶初犹豫道,“今天是专门来跟你商量的。”
系列电影当然好处多多。稳定曝光,稳定收入,至少几年内,不用担心没戏拍。也能稳下商叶初的身价。天长日久,叶小初这一角色,就会成为国民角色。还能帮青凭娱乐带带新人。
只要《幸福街》这个系列没有突然抽风砸坏口碑,商叶初少说也有五六年的预制菜好吃。
可天下任何事,都没有十全十美的。系列电影拍多了,角色就会定型。观众一看到你,就会想起你在某某电影中饰演的那个角色。譬如李益明,到现在有许多中老年观众,见到商叶初还叫“小明”呢!
此外,同一个角色演多了,演技难免固化甚至退步。许多系列电影、多季长寿剧的主演,一生只有一部代表作,也是这个原因。因为演技的成长空间已经被锁死了。
此外,档期上,也大不方便。如果系列电影拍下去,商叶初要定时给电影留档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自由了。
季君陶翻了个白眼,梦想中的票子长着翅膀飞离现场。
她就知道。这可是商叶初。如果是别的演员,遇到这样的铁饭碗乐还来不及。但是商叶初——这个该死的坏东西!她一定会犹犹豫豫,既要又要,难下决心。让季老总这口饭吃得格外艰难。
这种情况下,如果逼着商叶初接受系列电影就完了。两人一定会谈崩。季老总眼珠子一转,笑道:“大过年的,谈这些不着急。”虽然年早已过完了。
小童端着一盘梨子、一盘葡萄上前,殷勤摆到茶几上。叉着手,期待地看向季君陶。
“喏,这是小童。童天星。”季君陶介绍道,“你那个幸福商业街的情景喜剧企划我也听说了,你看看他能进去混个一官半职不?”
一听这话,商叶初一改之前的漫不经心,抬起眼睛,挑剔地扫了扫小童。
“相貌还行,”商叶初中肯地评价,“身板得再练练。”
小童忙道:“大姐,练肥了季总就不喜欢了。”
真是事儿多!商叶初不耐烦地瞥了一眼季君陶,后者耸了耸肩,意思是:看我干嘛,喜欢瘦的不可以?
“不愿意练身板就难办了。”商叶初放下茶杯,“给你五分钟,哭出来。”
趁着小童挤眼泪的空档,商叶初对季君陶道:“那个情景喜剧八字还没一撇呢。拍戏总得有个本子吧?总不能临场飞页子。第一编剧就不好找。其次是导演,小古肯定不能拍,电影导演拍多了电视剧就毁了。”
电视剧和电影的叙事节奏、镜头语言大相径庭。电视剧拍多了,镜头语言难免被稀释,再拍电影,风格会不由自主变得廉价。
古文华这个导演好不容易养出来,可不能烧没了。
“导演不急,咱们公司签了不少。到时候试拍几集,最强的上。”季君陶拍拍商叶初大腿,“编剧公司倒也签了一批,质量是真完蛋。成天领着我的工资享太平福,好编剧都死绝了?”
青凭娱乐能做大,除了季君陶本身的魄力外,对员工优厚,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季君陶的老妈说过,举骨头只能吸引狗,端着肉才能引来狼。这一句话被她的女儿当作座右铭。因此青凭娱乐信奉高薪养兵策略,干得多拿得多,干得好拿得更多。
虽然同样是给资本家当牛做马,但精料和粗料差别还是不小的。因此,青凭娱乐的员工大多比较积极,整体氛围向上。可编剧这一行不同:剧本能不能写好,可不是钱多钱少决定的!
因此,青凭娱乐签下的这群编剧,简直成了季老总的眼中钉肉中刺。开了可惜,留下难受,当真是骑虎难下。
“说起编剧,我倒有个人选。”商叶初将手机展示给季君陶,上面是简晓君的资料,以及《哑婆》的剧本。
“她?”季君陶一愣,回忆了一番,“她能行么?”
“能不能行先试试。”商叶初把资料打包发给季君陶,“这事交给你了。做得尊重点,拿出请大编剧的态度来。”
“你自己怎么不干?”季君陶收下资料,“急着去——?”说着挤眉弄眼了一番。
商叶初脸一红,推她一把:“扯什么淡!我去宝岛找绍老师。”
“切。”季君陶撇撇嘴,伸了个懒腰,“成。我保证招待得周周到到。你行不行啊?怎么还没哭出来?”
许是被季君陶吓着了,小童嗫嚅两秒,终于“哇”一声哭了出来。
商叶初看了眼客厅挂钟。五分三十秒,虽然超时了,也是个不错的苗子。
“可以了。”商叶初一抬手,小童哭声立止。
商叶初看他一眼,目光恢复了平日的温和:“干得不错,去吧。我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