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朕在红楼当暴君> 第313章 打造战船,剑指日本,东北爆兵,宝钗有喜

第313章 打造战船,剑指日本,东北爆兵,宝钗有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13章打造战船,剑指日本,东北爆兵,宝钗有喜
    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裹挟着贾宝玉藏进了深山老林,大乾官府自然抓不着他们了。
    毕竟在这个皇权不下县的时代,由官府亲自治理基层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高到了大乾朝廷无力承受的地步。
    故而只要你甘心做个山林野人,即便是贵为大乾天子的李崇,也拿你没有任何办法。
    虽然抓不到跛足道人和头和尚,虽然找不到贾宝玉,但不管是皇帝李崇,还是贾府众人,该过的日子照样还得过。
    若不是为贾母守丧的缘故,贾环和贾琮这会儿已经该议亲了。
    而贾兰今年已经八岁了,自古男女七岁不同席,贾兰都这麽大了,他只是李崇的假子,又不是皇帝的亲儿子,让他继续住在皇宫里,便有些于礼不合了。
    故而李崇下旨,让贾兰回荣国府居住。
    至于往后,贾兰是从军博爵位,还是读书考科举,便要看他自己的选择了。
    反正在贾兰离宫之时,李崇曾召见了他一次,也明明白白的告诉了贾兰,他这几年的父皇不会白叫,他娘李纨这几年也不白伺候,等他十五岁之时,自然会赐他一份前程。
    当然,贾兰要是懂事的话,自己个求上进,再加上他假父的关照,未来的成就无疑会高很多。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到了这一年的年底。
    这一年,对李崇来说,乃至于对整个大乾来说,都是喜讯不断。
    史史鼎两兄弟,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组建商队再通西洋的远洋贸易,第一支远洋商队,也在大乾水师的护航之下,于上个月顺利启航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喜讯,那就是东南沿海之税赋,也在时隔三十七年之后,第一次足额上缴给了大乾朝廷。
    税银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八百五十四万两三钱六厘。
    而随着这笔税银的押运进京,怎麽来合理使用这笔银子,不仅仅是内阁,乃至整个大乾朝堂都吵成了一锅粥。
    文官大佬们的想法,是朝廷这些年的财政入不敷出,有了这笔银子,正好可以填补窟窿,再给各级官员加一点俸禄。
    若是银子有剩馀的话,顺便再改善一下民生,比如设置平准仓,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银子等等等等。
    可是李崇拿着他们的奏章,自己个算了一下帐,按照那些文官们的计划,填补完窟窿,再给各级官员加一点俸禄之后,不是剩下多少银子的事情,而是这八百多万两银子,他娘的根本都不够使。
    李崇颇为恼怒,骂了几句之后,这才反应过来,不管是升斗小民做买卖,还是国家财政这种大事情,都逃不脱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八个字。
    看来这些家伙,都盯上了这笔税银,这是准备和朕在这打擂台呢!
    而那些勋贵武将的奏摺,便简单粗暴多了。
    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打仗!
    想想也是,大乾的军队要是不打仗,勋贵武将们哪来的机会升官发财呢?
    而他们的着力点也极为巧妙,那就是东北鞑子。
    毕竟这几年,东北鞑子虎视耽耽,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若非北静王水溶在那边严防死守,搞不好那些东北鞑子都已经打进山海关了。
    对于勋贵武将们的提议,李崇只是接受了一半,那就是东北鞑子要灭,但不是现在。
    而李崇现在要做的,便是在东北前线,持续性的爆兵,
    因为李崇深知,一旦与鞑子开战,必须以举国之力将其彻底荡平,千万不能给鞑子喘息,和适应的时间。
    毕竟大乾现在的武器装备,是远远优于鞑子的,但是数量还远远不足。
    若是不能将鞑子一举扑灭,若是打成持久战的话,给了鞑子足够多的反应时间,双方的这种武器代差,会被子以各种方式来抹平的。
    而对于这笔税银的用处,除了在东北前线继续爆兵之外,李崇也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
    前阵子,史在上摺子报捷的同时,也提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与西洋贸易的海路开拓了,虽然暂时还得依靠大乾水师护航,但万事开头难,将来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但问题是,倭患虽然平定了,可是那些倭寇大头目,却都藏匿在东瀛日本国。
    若是不能将他们斩首示众的话,大乾此次平定倭患的国之大计,成果便有些不太圆满,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人都是几十年的老倭寇了,若是再给他们几年时间,天知道他们会在日本国招募多少武士,再一次来袭扰东南沿海,重蹈倭寇之乱。
    故而史提议,在大乾水师的基础上,再打造几十艘,乃至上百艘大型战船。
    等水师大成之后,再以泰山压顶之势,逼迫日本国将这些倭寇大头目交出来。
    然后当着日本国君臣百姓的面,将这些倭寇大头目斩首示众,以此震东瀛日本。
    若是日本国胆敢抗拒天威,胆敢不交人的话,那好办,正好藉此为由,将日本国彻底屠灭,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倭寇之祸。
    对史的这个方略,李崇是极为赞成的,
    除此之外,他还多想了一层。
    不,应该是两层。
    其一是屠灭日本之后,用日本的银矿,来充盈大乾的国库。
    其二则是李崇的后宫之内,至今还缺少几个日本娘们。
    这些日本花姑娘,虽说给不了她们什麽名分,但是玩玩还是可以的。
    毕竟李崇在上一世,东京非常非常的热,他可没少瞻仰岛国老师们的优秀作品。
    哪怕是为了满足李崇心里的恶趣味,在他的后宫之中,也必须有日本娘们的一席之地而一想到日本这个国名,李崇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东瀛岛国,本名邪马台,后来在东汉时期,邪马台国王派使者入汉都洛阳进贡,表示愿意永为大汉之臣属藩国。
    因为嫌弃邪马台之国名粗鄙不堪,故而请天朝皇帝赐名。
    当时的天朝皇帝是汉光武帝刘秀,他便将邪马台国,改名为倭奴国。
    好嘛,嫌弃邪马台之名粗鄙,结果换来一个倭奴国,
    这名字,简直是侮辱他妈给侮辱开门,侮辱到家了。
    《新唐书·日本传》所载:「倭奴国自恶其名不雅」。
    便是说,倭奴国对这个新国名很不满意,一直想让天朝皇帝给他们,重新赐一个寓意好一点的国名。
    可是天朝皇帝,一直不怎麽搭理他们的请求。
    这一拖,便拖到了唐朝。
    唐高宗李治睡了小妈武则天,武则天后来又以周代唐。
    可能是觉得所谓大周,名不正言不顺,统治合法性不足,武则天为了装裱门面,便想出来一个万国来朝,彰显新朝新气象的主意。
    而倭奴国也藉此机会,再一次请求天朝皇帝,也就是武则天为其更改国名。
    武则天在一次宴会之后,以倭奴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正式将倭奴国改名为日本国。
    和以前的倭奴国相比,日本国这个名字,简直好太多了。
    其中蕴含日出东方之意,凭空给了倭人莫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
    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事件。
    俗话说,女人管家,房屋倒塌。
    只能说,这女人啊,是真的不适合当皇帝。
    哪怕是强如武则天,在当了皇帝之后,也是昏招频出,
    故而李崇决定,在屠灭日本之后,便将日本国的名字,重新改回倭奴国,并且万世不易。
    有些扯得太远了,再说回东南税赋的具体用途,李崇的心里如此打算,但所谓政治,乃是妥协的艺术,故而对于那些文官的提议,李崇并不打算全盘否决。
    毕竟想让他们干活,多多少少还是要给他们分润一些好处的。
    故而李崇决定,八百多万两东南税赋,其中两百多万两,给那些文官,让他们填补今年的财政亏空。
    至于历年的财政亏空,以后逐年填补即可,反正那些窟窿都存在了那麽多年,让其再多存在上几年,似乎也没什麽太大的影响。
    尤为关键的是,这笔银子若是给了他们,那明年的远洋贸易所获之利,以及薛氏商行上缴的利润分红,他们便一个子儿都别再惦记了。
    而文官提议给各级官员增加俸禄,呵呵,想都别想,至少在朕这一朝,你们便死了这份心吧!
    大乾此时的俸禄水平,说高不高,但也不算太低。
    至少让一个清官,维持较为体面的生活水准,勉强还是能做到的。
    而对于那些贪官,即便你把俸禄再提高十倍,他们该贪污的,还是照贪不误,一两银子也不会少贪。
    所谓养廉银,纯粹就是在一本正经的扯淡,与其说是养廉银,不如说是君臣之间的分赃大会,
    来得更为妥帖一些。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李崇的初步谋划,真正要拍板定夺,还得等到明日朝会之时。
    翌日,朔日大朝会。
    李崇头戴冕冠,身穿赭黄袍,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缓步踏入皇极殿,踏上丹陛玉阶,稳稳的坐在龙椅之上。
    宗室勋贵,文武百官,依照礼仪行三拜九叩之礼,教坊司鼓乐齐鸣。
    藩属国进献贺表,一十三省地方督抚进献贡品,十数名绯袍大臣出列,一番歌功颂德之后,又是好一阵鼓乐齐鸣。
    文武百官再一次跪拜致贺,行礼如仪,就此,礼仪性质的大朝会结束。
    等那些中低级官员散去之后,李崇这才抛出问题,告诉殿内的宗室勋贵,文武百官,东南押解来的八百多万两税银,具体该如何使用,今儿必须商议出来一个结果。
    毫不意外的是,李崇话音刚落,偌大的皇极殿之内,群臣们便再一次吵作一团,乱哄哄如同菜市场一般。
    文官大佬和勋贵武将,纷纷各执己见,一点让步的意思都没有。
    李崇也不制止,甚至是纵容他们肆意吵闹。
    他高坐龙椅之上,饶有兴致的看戏。
    等到殿内群臣,一个个都吵得口乾舌燥,甚至是声音嘶哑的时候,几乎快要睡着的李崇,终于有了点动静。
    只见他轻咳一声,原本闹哄哄的皇极殿,瞬间便变得鸦雀无声,就连掉根针,似乎都能听得见。
    对于群臣们的表现,李崇唇角含笑,颇为满意的点点头。
    看来他亲政至今,已有七年,群臣已然被他调教得颇为听话了。
    至少在表面上,他们一个个都无比尊崇皇权,都无比敬畏他这位大乾天子。
    李崇高坐龙椅之上,居高临下环视殿内群臣,沉声说道。
    「朕意,东南今年之税赋,共计八百五十四万两三钱六厘,其中两百五十四万两三钱六厘,交由户部填补今年的财政亏空,
    至于剩下的六百万两,其中三百万两,用在东北前线,另外三百万两,则交给工部,命他们协同东南剿抚使史,打造大型水师战船。」
    李崇此言一出,殿内群臣纷纷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脸上的表情极为精彩。
    那些勋贵武将,自然是个个志得意满。
    这些银子不管是用在东北鞑子身上,还是用在东南水师,都会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也都是他们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
    而那些文官们的脸色,一个个则极为难看。
    皇帝陛下给他们银子了吗?
    给了。
    但是只给了两百多万两,而且还有零有整而这两百五十四万两三钱六厘银子,让这些文官大佬们,一个个像吞了苍蝇一般,既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嫌少?
    你若是嫌少不要,搞不好皇帝一怒之下,连这两百五十四万两三钱六厘银子都不给你了。
    可你若是就此接受,与他们的心理价位,又相差太多了些。
    就在这些文官大佬们,纷纷面面相之时,内阁首辅李守中,户部尚书杜知运,工部尚书赵温华,彼此看了一眼,然后一起出列。
    内阁首辅李守中,躬身行礼道,
    「陛下,三百万两银子用在东北前线,臣等没有意见,只是大乾已经有了水师,而且倭寇业已剿灭,为远洋商队护航,大乾水师也绰绰有馀,此时还打造水师战船,具体作何用处,还请陛下明示。」
    李崇看着李守中,沉声说道。
    「朕要纠正你一句,不是打造水师战船,而是打造能够横渡日本海峡,甚至是全歼日本国水师,屠灭整个日本国的大型水师战船。」
    李守中闻言一愣,急声问道。
    「陛下要对日本国动兵?」
    李崇并没有直接回答李守中的问题,而是微微一笑,问道。
    「那些倭寇大头目,都藏匿在日本国,这个爱卿应该是知道的吧,朕若要日本国交出这些罪魁祸首,将他们明正典刑,爱卿以为该如何做?」
    李阁老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
    「此事只须派一使节,对日本国王晓以利害,令他交出元凶便可,又何必打造水师战船,两国大动干戈呢?」
    李崇嘿嘿一笑,反问道。
    「若是日本国拒绝呢?」
    李守中一愣,心说日本乃尔小国,为了区区几个倭寇头目,不至于开罪天朝上国吧?
    可是,万一呢?
    若是日本国拒绝,而大乾又没有惩治日本国的手段和能力,那大乾天朝上国的颜面和国威,可就被日本这个尔小国,给狠狠地踩到脚下了啊!
    这些个道理,李守中身为内阁首辅,他自然是明白的。
    但李守中就是觉得,为了这麽点子事,便耗费海量的钱粮,打造水师战船,只是为了天朝上国的颜面,怎麽想都有些不划算。
    李守中想了想,便将自己的担忧,极为委婉的说了出来。
    李守中能明来明去,有什麽便说什麽,李崇对此还是极为满意的。
    李崇笑了笑,说道。
    「爱卿以为,朕意欲对日本动兵,仅仅只是为了朕的面子,是为了扬我大乾国威?哈哈,难道在爱卿的眼里,朕便是如此一个不爱惜民力,好大喜功的无道昏君吗?
    咱们大乾缺铜,缺银子,但是日本的银矿多得是,少说也能开采出上亿两白银,朕今儿不妨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朕之所以剿灭倭寇,平定东南,除了那些老生常谈的道理之外,
    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屠灭日本,将日本的银子,全都运到咱们大乾来,爱卿不妨想一想,到那时,大乾还会缺银子吗?大乾的财政,还会入不敷出吗?」
    李崇此言一出,不仅仅是内阁首辅李守中,殿内忠臣一个个也全都两眼放光。
    毕竟不管是为了朝廷大事,还是为了他们自己个的小算盘,谁又能不喜欢银子呢?
    若是日本真有那麽多银子,那打造水师战船,屠灭日本,将日本的银子全都抢过来,单纯从做买卖的角度出发,这笔买卖无疑是极为划算的啊!
    更何况如此一来,还能振奋民心,扬我国威,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想至此处,殿内忠臣,不管是勋贵武将,还是那些文官大佬,纷纷意有所动。
    就连内阁首辅李守中,也自觉退回朝臣班次,不再说话了。
    毕竟李守中当了七年的内阁首辅,对李崇的性格极为了解。
    在他的眼里,皇帝此人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而且皇帝一旦有了决断,是无论如何也更改不了的。
    既然如此的话,那他还有什麽好说的呢?
    就在殿内众臣纷纷闭口不言,默认了此事之时,户部尚书杜知运看了看龙椅上的皇帝,沉吟片刻之后,这才大着胆子说道。
    「陛下,东南税赋如此安排,臣无话可说,那明年远洋贸易,归于内帑之利润,还有薛氏商行今年年底的分红,能否拨给国库一些,以解燃眉之急呢?」
    杜知运此言一出,殿内群臣一个个又双眼发亮,脸上变颜变色。
    是啊,怎麽把这茬给忘了呢!
    远洋贸易明年的利润,还有薛氏商行今年的分红,加一块少说也有上千万两。
    东南税赋如何使用,我们依了陛下您的意思,正所谓投桃报李,这两笔银子,是不是也应该分润给我们一些呢?
    就在殿内群臣两眼放光,期待的眼神之中,李崇却嘿嘿一笑。
    「朕自即位至今,可曾花过国库一两银子?朕不仅没花过国库的银子,这些年朕的内帑,反倒给国库倒贴了不少,
    咱们大乾的财政制度,国库的银子用于朝廷开销,而朕内帑的银子,具体如何使用,杜爱卿,
    你这个户部尚书,便不要越俎代疱了吧!」
    杜知运闻言一愣,被李崇这话给得满面通红,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连方才两眼放光,意有所动的殿内群臣,也纷纷唉声叹气,不敢再说话了。
    毕竟人家皇帝说得对,说的也是实情。
    陛下即位至今已有七年,的确没花过国库一两银子,也确实陆陆续续给国库倒贴了几百万两银子。
    他们若还不知好岁的话,万一皇帝和他们一笔一笔的算旧帐,让他们把这些银子全都还回来,
    那可就麻烦了。
    即便皇帝宽宏大量,不让他们还银子,而是变得抠抠索索,往后不再给国库贴补银子,这个麻烦也不算小。
    至于远洋贸易,其中一半的利润,还有薛氏商行的分红,也的确属于皇帝内帑,与国库无关,
    更与他们这些朝臣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而这两笔银子,不用问,陛下肯定会用在东北前线,用在东南水师身上。
    既然如此的话,那还是不要再纠缠此事了,免得鸡没偷着,反而还蚀了几把米,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就此,东南税赋如何使用,东北前线继续爆兵,打造水师,剑指日本等等诸事便彻底议定,李崇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对李崇而言,这算是一件大喜事,而过了半个月之后,李崇又有了另一件喜事。
    那就是庄贵妃薛宝钗,有喜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港圈大佬携子堵门哄,苏小姐誓死不回头 妖灵复苏,我打造天庭横推高武 白衣披甲 东京非自然法医 步步沦陷,这医生太难当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 诸天之百味人生 大国军垦 天魔道圣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魔法使苍崎青子事件簿 分手后,我让垃圾竹马跪地喊婶婶盛晏庭苏锦 柯南:我燕双鹰画风哪里不对? 水浒:靖康耻?我先登基称帝 穿成修仙女炮灰,我炸了女主鱼塘 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后,全球震荡! 我脆皮大学生?全网直呼真难杀!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