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61章叉鱼(第1/2页)
徐蔚然和陈溪互相搀扶着站起来,虽然还有些虚弱,但眼里有了点盼头。
“我们小心点。”
徐蔚然应道,拉着陈溪往沙滩边缘走去,那里退潮后留下了不少小水洼,说不定真藏着惊喜。
林宇和夏春光跟着老渔民往浅滩走,海水没过脚踝时,能感觉到冰凉的水流里有东西窜过。
“看到没?礁石缝里那些小黑点,”林宇指着一块大礁石,“十有八九是小螃蟹。”
夏春光摩拳擦掌:“看我的!”
他小心翼翼地搬开一块礁石,果然有几只指甲盖大的小螃蟹慌慌张张地往石缝里钻,他眼疾手快,一把按住一只,兴奋地喊,“抓到了!”
林宇也学着他的样子翻找,很快就找到几只海螺,壳上还带着湿漉漉的海草。老渔民更厉害,在水洼里摸了几把,就抓上来好几只肥硕的蛤蜊,举起来冲他们笑。
几人分散开来在岛上搜寻了大半圈,最后聚到椰子树下时,手里的收获实在算不上丰盛。
徐蔚然捧着五六个巴掌大的海螺,壳上还沾着湿沙;陈溪找到一小堆蚬子,加起来还不够塞满掌心;夏春光拎着三只指甲盖大小的螃蟹,举起来晃了晃,自嘲地笑了:“就这玩意儿,塞牙缝都不够。”
老渔民则从礁石缝里撬出几个生蚝,壳厚得像块石头,看着就费劲儿。
把这些东西倒在沙滩上,零零散散一小堆,在暮色里泛着暗淡的光。夏春光蹲下去翻了翻,叹口气:“这哪够吃啊?别说填肚子了,估计吃下去连饿的感觉都压不住。”
陈溪望着海边起伏的浪涛,声音里带着点怅然:“要是有鱼竿就好了,哪怕是根最简单的竹竿也行。这附近海域肯定有鱼,钓上两条来,至少能让大家吃饱。”
她顿了顿,又苦笑一声,“现在说这些也没用,船沉的时候,啥渔具都没带出来。”
徐蔚然也跟着点头:“是啊,没工具真是太被动了。刚才在浅滩看到好多小鱼游过,就是抓不住。”
几人都沉默下来,望着那堆不起眼的海货,脸上满是无奈。
海风越来越凉,肚子饿得更厉害了,咕噜声此起彼伏,在安静的小岛上格外清晰。
就在这时,林宇忽然低低地笑了一声,打破了沉默。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沙子,眼神扫过海边的礁石和退潮后露出的滩涂,语气笃定:“想吃鱼也不是不可能,没鱼竿,照样能弄上来。”
“啥?”夏春光一下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没鱼竿咋钓?你难不成要用手抓?”
林宇的视线扫过沙滩,很快锁定不远处几根不知道从哪里冲来木棍:“看那儿,把这些木棍削尖,去浅滩叉鱼!”
夏春光挠挠头,咧嘴笑:“主意是好,可没工具咋削?难不成用牙啃?”
话刚落,林宇忍着笑看向老渔民。
老渔民的腰间赫然挂着一把鱼刀。
林宇当即跟老渔民沟通,说出了想法,然后他们就开始行动起来。
接下来,几人分工协作,木棍在鱼刀下渐渐“变尖”。
不多时,每人都握着根自制鱼叉,光着脚踏入浅水滩。
浅滩的海水像面巨大的镜子,几乎没浪,水质清澈得过分,傍晚时分,水下穿梭的鱼群都清晰可见,仿佛天然的“水族馆”。
林宇走在最前,回头冲伙伴们叮嘱:“别往深了去!涨潮速度快,困在海里回不了岛,可不是闹着玩的!”
话音刚落,一抹红色从眼前游过,他定睛一看,瞬间愣住
是红尾鸟鱼!
这种常年栖息深海的鱼,竟现身浅滩?
惊喜瞬间涌上心头,林宇顾不上多想,绷紧手臂,举着木棍瞄准红尾鸟鱼快速叉去,鱼叉划破水面的“哗啦”声,随后这条红尾鸟鱼就被叉了上来。
林宇盯着眼前游动的红色身影,心中一喜。
在鲅鱼圈人们叫它是红尾鸟鱼,但是它的学名叫长尾冰雕。
这种鱼的特色就是尾巴,尾巴线条犹如丝带一般流畅,全身都是好看的鲜红色,只是腹部颜色稍淡一些。
眼瞅着林宇这么快就叉到了鱼,徐蔚然眼睛瞬间亮起来,兴奋地拍手:“哇,真叉到啦!”
陈溪也笑着直点头,夏春光更是咧着嘴嚷:“行啊你林宇,这法子太靠谱!”
老渔民也露出欣慰的笑,朝林宇竖大拇指。
这一下,证明叉鱼的方法可行,几人干劲更足,纷纷握紧自制鱼叉,盯着水里游动的鱼,准备大干一场。
可真上手才发现没那么容易。
海水里的鱼确实不少,银闪闪、红彤彤的身影穿梭来去,可他们眼睛瞅准了,鱼叉狠狠扎下去,不是差了几分叉到空处,就是鱼猛地一甩尾,灵活躲开。
徐蔚然盯着一条游弋的鱼,屏住呼吸,鱼叉都戳到鱼影子上了,鱼却像装了弹簧,“嗖”一下窜走,溅起的水花扑到她脸上,惹得她又急又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1章叉鱼(第2/2页)
夏春光更是急得直拍腿,嚷嚷着“我明明瞄准了呀”,可手里鱼叉一次次落空,鱼群却像是故意逗他们,在附近晃来晃去,就是不让叉中。
老渔民经验丰富些,偶尔能擦着鱼身叉到,可也没真正稳稳捕获。
眼瞅着几人着急的样子,林宇把鱼叉往沙滩一插,拍了拍手,大声招呼:“都过来!别瞎忙活,我给你们讲讲技巧和要领,省着你们瞎忙活!~”
众人顿时围拢过来。
林宇先指了指水面:“你们看,水会折射光线,眼睛瞅的鱼位置,和实际位置不一样!得往下‘找’鱼,看着鱼在这,实际得往下方叉,懂不?”
他又捡起鱼叉示范:“别光使蛮力!得等鱼游稳,瞅准它游动的节奏,手腕突然发力,‘嗖’一下扎进去,动作要快、准、狠!”
说着,林宇模拟叉鱼动作,手臂如闪电划过空气,看得夏春光直咋舌。
徐蔚然听得认真,忍不住问:“那怎么判断折射后该往哪偏呀?”
“这个是个好问题~!”林宇笑着蹲下,用树枝在沙滩画起简易光路图:“水和空气密度不同,光线从水里到空气会‘拐弯’,咱们看到的鱼是虚像,实际位置在虚像下方大概这么多,多试几次就有感觉!”
说着,他用手比划着。
老渔民虽然听不太懂理论,却盯着林宇动作,默默记在心里。
夏春光迫不及待嚷:“得嘞!我懂了!这就去‘实践’!”
夏春光的大叫声未落,几人已经像打了鸡血似的扑回浅滩。
海水没过小腿,冰凉的触感激得人精神一振,手里的木叉在暮色里划出一道道残影。
刚开始,大家还在笨拙地适应林宇说的“找折射”。
夏春光盯着一条石斑鱼,嘴里念叨着“往下点,再往下点”,结果木叉扎进沙子里,溅起的水花把鱼惊得没了踪影,气得他直跺脚。
徐蔚然也对着鱼影反复比划,可每次下手都慢半拍,鱼早顺着水流溜到别处去了。
就在这时,老渔民那边突然传来一声闷响。
众人扭头看去,只见他稳稳站在齐膝深的水里,木叉斜插在水面下,尾端还在微微颤动。
他慢慢把叉举起来,一条巴掌大的海鲈鱼被叉在木尖上,银灰色的鱼鳞在最后一点霞光里闪着光。
老渔民咧开嘴笑,露出两排结实的牙。
常年跟海打交道的人,对水流和鱼性的直觉早已刻进骨子里,稍一点拨就能抓住诀窍。
“厉害啊!”夏春光看得眼热,更卖劲地盯着水里。
没过多久,陈溪那边也传来低呼。
她站在一处礁石旁,半天没动,像尊安静的雕像,直到一条小鱼慢悠悠游过她脚边,她才突然抬手,木叉精准地扎进鱼身。
这姑娘做事向来稳当,刚才一直默不作声地观察水纹,等摸清鱼的游动规律,下手又快又准,一点不含糊。
徐蔚然急得额头冒汗,手里的木叉举了又放,放了又举。
林宇在旁边轻声提醒:“别急,看鱼的游动方向,提前半秒下叉。”
她深吸一口气,盯着一条在水面翻涌的鱼影。
那鱼比之前见到的都大,浑身泛着青紫色的光,在水里游得极快,看着就不好对付。
突然,那鱼一个翻身,露出雪白的肚皮。徐蔚然瞅准时机,猛地将木叉刺下去!
“噗”的一声。
木叉没入水中,她能感觉到叉尖撞上了硬物,赶紧用力往上一挑。一条近两尺长的鱼被叉了上来,青紫色的鱼鳞在暮色里像缀了层宝石,最奇特的是它的背鳍,竟像帆一样展开,边缘还带着金色的纹路。
“这是......帆鱼?”林宇看得眼睛都直了。
这种鱼平时生活在深海暖流里,肉质细嫩却极难捕获,没想到会出现在浅滩。
徐蔚然抱着鱼,手都在抖,又惊又喜:“我......我叉到了?”
夏春光凑过来看,嘴巴张得能塞下鸡蛋:“我的乖乖,这鱼比你人都精贵!你这是踩了什么狗屎运!”
老渔民看到那条鱼,也忍不住“哇”了一声,用英语连说“好运”。
陈溪也笑着打趣:“蔚然这是厚积薄发啊,一出手就是大家伙。”
“什么呀,就是运气好,这一下咱们够吃了,走吧,饿一天了,肚子都咕咕叫了......”
暮色彻底笼罩下来,浅滩上的水花渐渐平息。
几人拎着各自的收获往岛上走,老渔民的鲈鱼、陈溪的小鱼、徐蔚然的帆鱼,还有夏春光后来叉到的两条海鲫鱼,朝着岛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