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人,你要给我们做主啊!”
贺郡守看着跪倒在眼前的几位县令皱眉不已。
“大人,那镇海县那边把我们的百姓都给骗走了,如今都少了好几千人,有的村子几乎一整个都空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呀!”青县县令伏地大哭。
“是啊大人,要是再不加约束,我们这几个县的人就要跑空了。”沂水县的县令也抱拳说道。
“大人,我们可是听说了,他们一共要带走五十万人。您想想,咱们整个东海郡又有几人,大概也就五六十万吧!他要是都带走了,留下咱们这些独干还有什么用?”
老百姓的大量流失,让周围几个县的县令们再也坐不住了。几人一通气,选了个日子一起来东海郡城跟贺郡守告状来了。
不行,这要是再不管,他们这县令可就当到头了。
你说治下的老百姓都跑完了,他们这代天牧民还牧个什么劲,人都跑完了毬!
贺郡守看着他们哭做一团,眉头深蹙,心里也愁得很。
难道他不知道事情的严峻性么?可是那是镇海侯啊,他级别不如人家,实力也不如人家。别说他了,就连他的上级,巡抚使大人也拿人家没办法。
“你们找我,我能怎么样?”他无奈摊手,眼里光芒暗淡。
“大人,您可不能不管啊,总得帮帮我们吧!”几人又哀嚎起来。
“行吧!”贺郡守叹了口气,“我只能说去试试,不见得能行,你们也别太报希望。”
几人见郡守大人虽然情绪不高,但好歹算是答应下来了,知道也只能这样。
于是谢过郡守之后,几人就各自离去。
贺郡守思索了一番,准备了一份礼物便直奔镇海而来。
“下官见过侯爷!”贺郡守恭敬行礼。
“难得,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杜猛含笑问道。
“实不相瞒,下官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贺郡守是个人精,知道杜猛不喜欢拐弯抹角地说话。自己要是跟他一直兜圈子,那他大概能直接赶人。
“……”杜猛也不说话,只是看着他微笑。
贺郡守叹了口气,“不瞒侯爷,如今几位县令天天在我那边哭泣,说他们管辖下的百姓纷纷跑到您这边来,让他们那边损失惨重。他们希望我跟您求个情请您高抬贵手,放他们一马吧!不然他们十几年寒窗苦读得来的功名,只怕就要给摘掉了。”
说完之后,好半天不见杜猛吱声。贺郡守抬头一看,只见杜猛正拿着一串碧绿的珠子在手里把玩着。
见自己看他,他才微微一笑,“他们辖区的百姓逃跑,贺郡守你不置他们的罪,反而跑来找我要说法,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么?”
“啊?”贺郡守惊诧莫名,为什么这个事情自己错了?
“要是他们做得好,百姓安居乐业,谁愿意背井离乡远赴海外?所以这一定是他们的问题,我顶多只是给他们的百姓多了一条出路罢了。”
“这个……”贺郡守觉得人家杜侯说的也没错。
“我觉得贺郡守应该责令他们好好做事,多抚恤百姓的生活。其实这些百姓超好糊弄的,只要有口饭吃,他们怎么可能舍得离开几百年来的故土?”
看着侃侃而谈的杜猛,贺郡守嘴里发苦。
他当然知道杜猛说的都是对的,而且他也是这么做的。可是他做的,别人却未必学得来呀。
不过如今也没有好的法子,不过这也提醒了自己,确实可以拿这话搪塞那几位县令。
贺郡守的来访,只是杜猛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
马上春天来了,又是一年的春耕季。
今年镇海县的土地又开发出十万亩,大半都种了棉花。
去年冬天他已经引进了数千台纺机和织机,如今新人的培训也已经完成,数以千计的女子离开家庭进入作坊,开始做工的日子。
当她们做满一个月,领到工钱的时候,一个个都是热泪盈眶。
她们女人也并不是只能在家里围着柜台转,丢下笊篱拿起扫帚,只能做饭带孩子。如今她们也能跟男人一样赚钱,甚至赚的也不比他们少。
经过肖培的介绍,又有几个不得志的进士和举人来到镇海,在杜猛手下从事管理工作。
杜猛已经在辽东之地的地图上划出十几块区域来,分别命名不同的县市。而他手里的这些人,就是未来的县令。
当然他只是侯爵,并没有私自授官的权利。这些人就算是过去,也只有总管之名。
虽然叫总管,但行使的就是县令的权利。
这些人愿意千里迢迢地过来,就是想做事,想一展平生所学。
辽东之地几乎完全是一片空白,可以任由他们在随意发挥。
第一批一万人,在三月前就进入辽东之地。此番他们就停留在沿海的区域,捡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开始垦荒。
一万人如今也只能大致占据一县之地,余下的地方还得继续移民过来。
但就是这一万人,也引起当地土著的注意。他们不敢太靠近,只是不断地在周围试探。
这些本地人常年受东夷人和高丽人的欺压,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如今见这人外来户们盖房子开荒地,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的,不禁羡慕嫉妒。
而首批过来的官员很快就掌握了这个情形,立即跟杜猛提出意见和建议。
他们建议把这些人也收纳进来,作为辽东领地的正式百姓,给他们落下户籍,分配土地。
当然了,为了和镇海移民百姓的区别,可以给他们每户授田十亩,至于说税赋和义务,跟其他人是一模一样的。
这个政策很快就得到杜猛的认可,于是那边就让人去周围宣传,欢迎他们过来落户。
一开始那些人还担心这是陷阱,但总有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见他们去了以后,真的给分了的,还借粮给他们现在吃,等秋后打下粮食后按吃了多少粮食还就行,不需要额外支付利息。
只此一项,就让好多人感激涕零。于是来投靠的人越发的多,没几天就来了几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