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14章我们的同胞,不是他们的牛马!这片土地还有人在抗战(第1/2页)
一阵细碎的风不知从哪个缝隙钻入密营,吹得火塘中的火焰不安地摇曳。
火光在圆木墙壁上投下跳动的影子,仿佛无数不屈的魂灵正在起舞。松木燃烧的噼啪声忽然密集起来,火星四溅,如同为这场尚未开始的战斗提前鸣放的礼炮。
角落里,两个小小的身影在睡梦中下意识地蜷缩得更紧了些。女孩无意识地往哥哥怀里钻了钻,男孩则迷迷糊糊地伸手将破棉衣往妹妹身上拢了拢,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
他们红肿的小脸上还带着泪痕,嘴角却微微上扬,或许正梦到了久违的温暖炕头,梦到了母亲熬的热腾腾的苞米粥。梦到了父亲给他们用木头雕的小玩具,梦到了过年才能吃到的酸菜馅儿的饺子……在这冰天雪地里,两个孩子的睡颜,依旧天真无邪。
林彦瞥了那两个孩童一眼,他很希望,那两个孩子,可以一直这么天真无邪。
林彦挣扎着想要站起,冻伤的双腿却一阵发软。
赵上志伸手扶住他,那只有力的大手稳稳托住他的肘部。
“将军!”
林彦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我们什么时候行动?”
赵上志抬起头,火光在他眼中跳跃。
他沉默片刻,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地图,在草铺上缓缓展开。
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符号,有些地方已经被摸得发白。
“眼下第三路军的情况……”
赵上志的声音低沉得像在自言自语!
“能立即调动的,除了我现在带领的这支直属队三十七人外,最近的是二团一营。”
“也就是你们营!”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划过一个个用铅笔圈出的地点!
“一营的情况,你应该了解……”
“最近一营在梅河一带活动,满编时应该有二百多人。但上月遭遇鬼子扫荡,现在只剩下一百二十人左右,而且伤员较多。”
他的手指顿了顿!
“我已经派人去联系了,最快也要三天才能赶到。”
林彦的心沉了下去……
一百多人对四百多装备精良的敌人,还要防备五公里外辽安镇一个中队的增援,他娘的,这比当时的金陵还困难……
毕竟金陵当时是固守。
而这次,他们是进攻。
不仅要进攻,还要营救……
林彦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而赵上志则吞咽了一口唾沫。
“武器方面!”
他的表情平静,似乎对这种艰难的境况,已经司空见惯!
“一营的情况稍好,大概有七十多条枪,其中三八式四十支左右,剩下的都是老套筒和土枪。轻机枪有两挺,但子弹……”
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一抹苦笑。
“平均每人不到十五发。我们直属队的情况更差,只有二十一条枪,子弹人均不到十发。”
密营里一片寂静,只有火塘中木柴燃烧的噼啪声。
林彦能感觉到周围战士们投来的目光——那目光很奇怪,没有恐惧,没有退缩,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坚毅。
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艰苦。
艰苦的环境,悬殊的武器差距,还有每一场都是胜利渺茫的战斗。
但他们只是坚持,一直坚持……
这些面黄肌瘦的汉子们,棉袄破得露出发黑的棉絮,很多人脚上的靰鞡鞋已经磨穿了底,但他们握着枪的手依然稳定。
赵上志又呼出一口浊气。
“粮食只够吃五天!”
“药品……除了些草药,几乎没有了。刘老头昨天还在说,要是再弄不到消炎药,那几个受伤的同志恐怕……”
他没有说下去,但林彦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在这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中,一个简单的伤口感染就足以致命。
林彦深深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刺得肺叶生疼。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飞快地闪过矿区的地形图、岗哨位置、换班时间……
那是他之前,自己一个人,内测试验时,收集到的情报……
他当时没觉得,自己收集到的情报,会很重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要想达成自己的目的,自己知晓的情报,是他们唯一能利用的优势。
他抬起眼皮。
“将军,确定没有其他能调动的部队了!是吗?”
赵上志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后很快,重新抬起头。
“有……”
“但是因为鬼子的扫荡,要想调集起来,至少需要半个月……如果能等的话……”
可就在这时,林彦摇了摇头。
“不能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4章我们的同胞,不是他们的牛马!这片土地还有人在抗战(第2/2页)
“多等一天,矿区里,就不知要死多少矿工,多少老百姓。”
“而且那两个孩子的爹娘……”
林彦又瞥了一眼密营角落里的那两个孩童。
“军长……”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他蹲下身,手指在地图上划过!
“我们抗联,向来都是不和鬼子正面作战,而是搞偷袭,打游击。”
“这一次,我们同样可以!”
“矿区里的情况,我都摸清了。”
“鬼子每天凌晨四点换岗,那是一天中最疲惫的时候。我们可以分四路行动……”
他的语速很快,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像是已经思索过无数遍,该怎么拿下鬼子的这片矿区。
“第一路,由我带领十个人,从西坡的废矿道潜入。那里守卫相对薄弱,而且直通矿工宿舍区。我们需要在换岗前摸清楚炼人炉附近的布防,同时联系上矿区里的工人……想要拿下矿区,必须有那些工人的配合。”
“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林彦盯着赵上志,他看见这位军长虽然没有应声,但还是点了点头。
他长舒一口气,声音嘶哑。
“第二路,六十人,由我们营的一营长,带头,负责主攻矿区东南角的炮楼。必须第一时间拿下那两挺九二式重机枪,否则我们都会成为活靶子。”
“第三路,二十人,由您亲自指挥,在通往辽安镇的要道上设伏。一旦矿区打响,辽安镇的鬼子肯定会来增援,你们要利用地形拖住他们,为我们争取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个任务很艰难……但我实在没招了,只能把这个看起来很离谱的任务,交给您……”
林彦小心的瞥了一眼赵上志。
他发现赵上志,没有回应,咽了一口唾沫。
“第四路,剩下的三十多人,由一个熟悉地形的班长或者连长带领,在矿区南面制造动静。可以用鞭炮模仿枪声,分散他们的兵力。同时要准备好接应撤离的矿工。”
赵上志摩挲了几下自己的下巴上的胡子。
半垂着眼帘。
像是在思考,林彦提出的计划的可行性。
密营里的火焰,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赵上志,吐出一口浊气。
“还得安排人提前破坏矿区的通讯线路。不能让鬼子第一时间求援。另外,要准备好爆破材料,必要时炸毁矿区的关键设施,制造混乱。”
林彦的眼睛亮了起来。
“对的……”
“而且矿区里的老百姓,能配合我们。”
“我侦查时发现,那些矿工私下里组织了一个互助会,领头的是个叫老耿的汉子,因为性子强硬,被鬼子特别“关照”过。他能帮我们组织矿工……”
“只要矿工能配合,这场仗,就有希望……”
林彦的声音有些发虚……
他说着有希望……
但他自己也知道,一百多人对四百多人,还要阻击一个中队的增援,霍去病复活了,亲自过来指挥,也不敢说,有什么希望……
但他还是想赌一把!
他在那个矿区待过。
知道那些矿工过得都是什么样的日子。
他知道那些矿工,只要有人能带领他们,他们都是愿意和鬼子拼命的。
只要抗联的战士和矿区的矿工,能够里应外合,这场仗,就能打!就有得打!
这听起来,像痴人说梦。
但抗联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十四年的时间里,抗联,歼灭敌人,十七万余人,更是个奇迹……但这个歼敌数字,是真的……每一笔歼敌人数,都能查到佐证,这个数字,记录在大夏国家博物馆里……
他赌的就是,矿区老百姓的决心,和抗联战士的战斗力……
火塘中的火焰依然在跳动,将战士们坚毅的面容映照得如同雕塑。在跳动的火光中,林彦仿佛看到了一条新的时间线正在缓缓展开……一条用鲜血和勇气书写的、充满未知的时间线。
赵上志深吸一口气。
“你的计划,我认为可行!”
“只要矿区里的老百姓配合我们,开始暴乱,这场仗就能打!”
他环视着密营中的每一个战士,目光如炬!
“同志们,这场仗,不是去送死,是去救人。救的是我们的父老乡亲,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我们得让那群鬼子知道,东北,还是大夏人的东北!”
“东北的老百姓,我们的同胞,不是任由他们欺辱的牛马!这片土地,还有人在抗战……而且一直会有人抗战!直到把他们赶出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