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21章喜当爹,真是够惊喜的(第1/2页)
许峰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
他甚至能听到自己胸腔里,心脏疯狂擂鼓的声音。
伊莉莎还在试图关上门,她的脸颊因为窘迫和惊慌而涨得通红。
许峰没有再给她机会。
他一步上前,伸手用力抵住了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
他的动作有些粗暴,完全不像平时的他,但此刻,他已经顾不上什么礼貌和风度。
“许峰,你干什么!”伊莉莎惊呼。
许峰没有回答,只是用力推开门,闯了进去。
一股混杂着黑面包、廉价肥皂和孩子身上奶香味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
房子很小,一眼就能望到头。
一间卧室,一个兼做客厅和厨房的小空间。
墙上糊着发黄的报纸,角落里堆着几袋土豆,唯一像样的家具,是一张磨得发亮的木桌和几把椅子。
蕾娜塔被他这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吓到了,躲在伊莉莎身后,只露出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怯生生地打量着他。
“蕾娜塔,回房间去!”伊莉莎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变得尖锐。
小女孩很听话,看了许峰一眼,便乖巧地跑进了那间唯一的卧室,关上了门。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许峰的目光,像钉子一样钉在伊莉莎的脸上。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那么看着她。
伊莉莎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下意识地避开他的视线,双手紧紧地绞在一起。
“伊莉莎。”许峰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厉害。
“她不是你的孩子!”
几乎是在他喊出她名字的瞬间,伊莉莎脱口而出。
她的声音又快又急,像是在抢答一个关乎性命的问题。
然而,正是这句不假思索的辩解,彻底出卖了她。
如果真的不是,她又何必如此激动,如此急于撇清?
空气,再一次凝固。
许峰慢慢走到那张木桌旁,拉开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椅腿在老旧的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感觉自己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脑子里乱成一锅粥。
他有孩子了。
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女儿。
在莫斯科,在这个他从未想过会再次踏足的城市。
这个认知,比在斯摩棱斯克突出部面对一整个党卫军巡逻队,还要让他感到手足无措。
伊莉莎看着他颓然坐下的样子,眼圈慢慢红了。
她知道,再也瞒不住了。
她靠在墙上,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许久,才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说道:“她叫蕾娜塔,蕾娜塔·安德烈耶夫娜。是我的女儿。”
她顿了顿,抬起头,迎上许峰的目光,一字一顿,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她只是我的女儿。以前不是你的,以后,也不会是。”
这话语里的决绝,像一把冰锥,刺得许峰心口生疼。
他明白她的意思。她不想让他为难,不想用这个孩子来牵绊他,不想破坏他在国内的家庭。
她宁愿一个人,扛下所有的一切。
这个傻女人。
许峰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里的混乱已经褪去,取而代代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
“你现在,到底在做什么工作?”他没有再纠缠孩子的问题,而是换了个话题。
伊莉莎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问这个。
她低下头,拨弄着自己粗糙的指关节:“我跟你说过了,在兵工厂。”
“什么样的兵工厂,能让一个功勋上尉,去当一名普通的质检工人?”
许峰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千钧之力:“伊莉莎,跟我说实话。如果你不说,我自己也能查到。米哈伊尔,或者元帅本人,我想他们会很乐意帮我这个小忙。你知道我能做到。”
他的话,戳破了她最后那点可怜的自尊。
伊莉莎的肩膀垮了下来,所有的倔强和伪装,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她靠着墙壁,缓缓滑坐在地上,将脸埋在膝盖里,肩膀开始微微耸动。
压抑了太久的委屈和辛酸,在这一刻,终于决堤。
她没有嚎啕大哭,只是无声地流着泪,像一头在风雪中走投无路,却又不肯倒下的孤狼。
许峰没有去安慰她。
他知道,她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让她把这些情绪都发泄出来。
过了很久,她的抽泣声才渐渐平息。
她抬起头,眼睛又红又肿,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是,我就是个工人。每天穿着油腻腻的工作服,在震耳欲聋的噪音里,检查那些冰冷的铁疙瘩。每天累得像条狗,回到家,还要照顾蕾娜塔。这就是我的生活。”
她自嘲地笑了笑,眼泪又流了下来。
“但是,这又有什么不好?”她忽然挺直了腰杆,像是在宣誓:“我是布尔什维克,我所追求的,不就是工人阶级当家作主吗?我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我的女儿,我不偷不抢,我不觉得丢人!”
这番话,一半是真心,一半是赌气。
许峰却被她说得哑口无言。
他还能说什么?说她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说这个国家亏欠了她?
在她的信仰面前,这些话都显得那么苍白。
他沉默了许久,脑子里飞速地思考着。
他不能就这么走了,把她们母女俩扔在这个冰冷破旧的公寓里。他做不到。
“伊莉莎。”他站起身,走到她面前,向她伸出手。
伊莉莎迟疑了一下,还是把手放在了他的掌心。
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带着一层厚厚的茧子,给人一种莫名的心安。
许峰将她从地上拉了起来。
“我跟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交易,已经达成了。”
他看着她的眼睛,缓缓说道:“后续,会有大量的‘农用机械’和‘生产物资’,从苏维埃运往东北。反过来,我们也会有大量的粮食,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到莫斯科。”
伊莉莎不解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说这个。
“这么大规模的贸易往来,需要一个可靠的、精通两国语言的联络官。负责在莫斯科这边,进行协调、沟通,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许峰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我想来想去,也找不到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
伊莉莎的瞳孔猛地一缩,她瞬间明白了许峰的意思。
“不行!”她想也不想就拒绝:“这是你给我安排的,我不能……”
“这不是我安排的。”许峰打断了她:“这是工作的需要。伊莉莎·安德烈耶夫娜上尉,你有在东方工作的经验,精通汉语,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同时,你又是苏维埃的功勋军官,忠诚可靠。这个职位,非你莫属。这是元帅的任命,不是我的施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1章喜当爹,真是够惊喜的(第2/2页)
他把“元帅的任命”几个字咬得很重。
伊莉莎怔住了。她看着许峰认真的脸,看着他眼里的不容置疑。
她知道,这是他为她想出的,一个能让她接受,又能保全她尊严的办法。
把一份私人的人情,包装成一项公事的任命。
这个男人,总是这样,不动声色地,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伊莉莎极力想和他撇清关系,想独自承担一切。
可是,当他真的为她披荆斩棘,为她铺好一条路的时候,她心里那座用倔强和自尊筑起的高墙,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丝裂缝。
一股暖流,从心底深处,慢慢地涌了上来。
她看着他,看了很久,终于,轻轻地点了点头。
“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许峰就离开了旅馆。
莫斯科的清晨寒气逼人,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扫雪车在发出单调的轰鸣。
他没有去找伊万,这种事情,伊万掺和进来只会更麻烦。他需要直接和能拍板的人对话。
阿尔巴特街的旧书店还没开门,许峰在街角的一家小咖啡馆里坐了下来,点了一杯热气腾腾的格瓦斯。
他没有联系米哈伊尔的办法,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等待。
他相信,既然合作已经开始,对方一定有留意他动向的渠道。
果然,不到一个小时,书店那扇熟悉的门被推开了。
米哈伊尔穿着那件黑色的呢大衣,像一头熊一样走了出来。
他左右看了一眼,目光在街角的咖啡馆里与许峰对上,随即不动声色地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许峰放下几个戈比,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在清晨空旷的街道上穿行,最后拐进了一条僻静的后巷。
“出什么事了?”米哈伊尔转过身,眉头紧锁。计划才刚开始,他最怕节外生枝。
“我需要一个人。”许峰开门见山。
米哈伊尔的表情放松了一些,只要不是计划本身出问题就行:“什么人?”
“伊莉莎·安德烈耶夫娜,前上尉。”许峰报出了名字:“我需要她担任这次‘农业援助计划’在莫斯科方面的总联络官。”
米哈伊尔的眉毛挑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探究:“伊莉莎?我记得她。因为你的事,被调去了西伯利亚。后来听说回来了,在乌拉尔的一家工厂里。”
“她现在就在莫斯科,在一家兵工厂当质检工人。”许峰纠正道。
米哈伊尔沉默了。一个在战争中立过功,精通汉语,有着丰富对敌斗争经验的军官,最后沦落到去当一名普通的工人。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他心里一清二楚。
克里姆林宫里的那些龌龊事,他见得太多了。
“这是你的私人请求?”米哈伊尔的语气很平静。
“是公事。”许峰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们之间的合作,时间跨度长,涉及的物资数量庞大,中间环节繁多。”
“国防部、农业委员会、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铁路运输部门……你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在这些部门之间穿针引线,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他看着米哈伊尔,语速不疾不徐:“这个人,必须对我们东方人的行事风格了如指掌,避免因为文化差异产生误会和摩擦。”
“她必须有军人的背景,懂得保密纪律,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事能做。她还必须绝对忠诚,不会被贝利亚的人轻易收买或吓倒。”
许峰每说一条,米哈伊尔的脸色就凝重一分。
“伊莉莎上尉,是唯一符合所有条件的人选。”
许峰做出了总结:“把她从工厂的生产线上解放出来,放到这个位置上,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对元帅来说,是启用了一个被埋没的人才,人尽其用。对我来说,我需要一个能听懂我说话,并且百分之百可以信任的搭档。这笔买卖,很划算。”
他把这件事,从私人情感,完全拔高到了合作利益的高度。
他没有提伊莉莎的窘境,也没有提任何关于“照顾”的话题。
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用她,对大家都好。
米哈伊尔盯着许峰看了很久,这个东方人的心思,比他想象的还要深沉。
他不仅能看透克里姆林宫的政治棋局,还能把人情世故包装得滴水不漏。
“你说的有道理。”米哈伊尔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许峰的逻辑:“这件事,我会向元帅汇报。启用一个被‘处理’过的军官,需要元帅亲自点头。”
“我相信元帅的眼光。”许峰说。
“最迟明天,给你答复。”米哈伊尔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后巷,没有多说一句废话。
军人之间的交流,总是这么直接高效。
许峰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寒风吹在脸上,让他混乱了一夜的头脑清醒了许多。
他知道,这件事基本成了。罗科索夫斯基是个实用主义者,他不会拒绝一个能让计划更顺利进行的提议,尤其是在这个提议几乎没有任何成本的情况下。
他没有直接回旅馆,而是绕道去了附近的一家国营商店。
用身上剩下的一些卢布和几块从独立位面里拿出来的压缩饼干,换了一些黑面包、一小块黄油、一罐牛奶,甚至还有几颗对孩子来说无比珍贵的糖果。
当他提着这些东西,再次敲响伊莉莎家那扇破旧的木门时,开门的是蕾娜塔。
小家伙显然还记得他,有些怕生地躲在门后,黑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望着他。
“你妈妈呢?”许峰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和善一些。
蕾娜塔指了指屋里。
伊莉莎正在炉子前准备午饭,锅里煮着寡淡的土豆汤。
看到许峰提着东西进来,她立刻皱起了眉头。
“你这是干什么?”
“工作需要。”许峰把东西放在桌上,说得一本正经:“作为未来的合作伙伴,提前熟悉一下对方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增进了解,促进合作。”
这个理由蹩脚得可笑,但却让伊莉莎无法反驳。
她看着桌上的牛奶和糖果,再看看一脸渴望的女儿,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没有下次了。”她低声说。
“好。”许峰痛快地答应。
他把那几颗糖果递给蕾娜塔,小家伙看了看妈妈,见妈妈没有反对,才怯生生地接过去,剥开一颗放进嘴里,小脸蛋上立刻绽放出满足的笑容。
许峰看着她的笑容,心里某个坚硬的角落,瞬间变得柔软无比。
这就是他的女儿。
这个认知,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没有久留,只是告诉伊莉莎,等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