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4章出车!(第1/2页)
很快,何卫国和刘军两人驾驶着满载货物的老嘎斯卡车,驶出了食品厂大门。
前半段路由刘军开车,何卫国坐在副驾驶位上,那支五六半自动步枪就斜靠在两人座位之间,触手可及。
何卫国从兜里掏出两根“大前门”,划着火柴点燃,递了一根给刘军。
刘军接过烟,深深吸了一口,吐出烟雾,这才开口道:
“卫国兄弟,咱开这破嘎斯,开车技术我一点儿不担心你。”
“但这路况,你小子可得上点心记熟了。”
“保不齐下次这活儿就是你一个人跑,这条路你得印在脑子里。”
何卫国点点头,心里琢磨着,这年头可不像后世,有手机导航指路,这年头的条件可要艰苦多了。
但他转念一想,难道全靠脑子硬记?
第一次跑陌生的长途怎么办?
于是他开口问道:
“刘哥,我问一下,咱们跑车……全靠自己脑子记路?没个准谱?”
刘军摇了摇头,单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从座椅旁边摸出一张折叠起来的、边缘已经磨损发毛的厚纸,递给何卫国:
“喏,看这个!《华北公路交通图》,比例尺一比五十万。”
“但这玩意儿吧,误差大得很,差个五公里十公里都是常事儿!”
“所以只能跟着这图上的大线儿走,其它的还得靠自己。”
他弹了弹烟灰,继续传授经验:
“一些大的路口呢,也会有标识,大多是手写的铁皮牌子,风吹日晒的,字都快磨没了,你得时时刻刻瞪大眼瞅着!”
“还有些关键地方,比如过了卢沟桥,水石子那儿那个三岔口;还有涿州那边的双塔;甚至有些岔路口的烟囱、几棵特别的白杨树……”
“这些玩意儿你自己都得心里有数,当成记号。”
“不然这些关键岔口要是跑错了,那可就抓瞎了,绕出去几十里地都算轻的!”
何卫国一边听着,一边展开地图仔细看。
地图上线条粗糙,标注的地名也很简略。
他心里大致有了数:这年头跑长途,首要还是得会看这种简易地图把握大方向,然后结合路上一些简陋的路标、里程碑,以及老司机口口相传的地标物来导航。
这对眼力和记性都是个考验。
好在他们这次去保定,走的是相对主要的“京保公路”,地图上标注还算清晰,要是跑那些下乡的小路,恐怕就更难了。
趁刚出发,两人精神头都足,何卫国想多打听点实用的信息,这对他以后的工作至关重要。
“刘哥,那照现在这情况,从咱这儿到保定具体有多少公里?”
“开这车大概得多久?”
他只隐约知道四九城离保定不算太远,但具体里程和这年头的实际行车时间,心里完全没概念。
这可不是后世有高速公路的时代。
刘军深吸一口烟,说道:
“嗯,距离不算远,大概一百五六十公里吧。”
“但实际跑起来,里程可不止!出车哪有不绕点路的?”
“有时候走错个岔口,或者绕开一段烂路,都得算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4章出车!(第2/2页)
“按理说一切顺利,紧赶慢赶,十个小时能到保定。”
“但你就别想那么美了,我琢磨着,怎么也得明天才能到。”
他看着前方路面,继续细说:
“别的咱先不提,就说现在——从这儿到永定门出城,那检查站排队,没半个钟头甭想过去!”
“到了卢沟桥那段,更堵!各种骡马大车、手推车,挪都挪不动,等的时候海了去了!”
“还有啊,卢沟桥那边看着路平,但底下土软,年年永定河发大水都冲,压多了全是暗坑,车开上去忽闪忽闪的,根本不敢快开……这些都得耽误工夫。”
“所以啊,再怎么着,这百多公里路,没十几个小时啃不下来!”
听到这儿,何卫国心里有了个底。
刘军说的这些都是宝贵的实战经验。
他算了一下时间,现在差不多上午十一点,就算开十二个小时,晚上十一点也能到啊?
“刘哥,照你这么说,实打实十来个小时能到。咱俩换着开,路上不耽搁,今天晚上应该能到保定吧?再不济,晚上十二点前总能到吧?”
刘军直接摇头给他泼了盆冷水:
“别想了!晚上十点以后就禁止通行了!”
“这年头管得紧,路上有关卡,到时准拦你。”
“所以咱不能卡着点开,得看哪儿有合适的国营招待所,提前去找地方住下。”
“你要是真愣开到十点,到了地儿找不到住处,抓瞎不说,拉着这一车货,露宿野外?风险太大了!”
他进一步解释:
“咱空车回来的时候还好说,实在不行找个老乡家,给点钱给点粮票,凑合一晚也没啥。”
“但现在咱拉着这么多紧缺物资,你去住农户家或者随便找个车马店,那纯属给自己找不自在!”
“必须得住国营招待所,晚上有民兵巡逻,安全!”
“不过想住招待所,必须得有介绍信,查得很严。”
“所以你现在知道,为啥出车会有住宿补贴,为啥队长给咱准备那么一堆介绍信、路条了吧?”
刘军总结道。
何卫国这下是真真切切地明白了。
原来这长途运输,不仅仅是开车那么简单,涉及到路线规划、时间管理、住宿安排、安全检查等一系列复杂环节。
一切都得以保障物资安全为第一要务。
文铁柱塞给他的那一包手续,远比他想的重要得多。
两人就这么一边聊着,一边小心地驾驶着卡车。
果然,没多久就到了永定门外的检查站。
车队排起了长龙,速度慢得像蜗牛。
好不容易轮到他们,一个戴着红袖章的民兵走上前,挥手示意停车。
“去哪儿?干什么的?有手续吗?”
民兵例行公事地问道,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卡车和车上的人。
刘军立刻堆起熟练的笑容,语气客气地说:
“同志辛苦!我们是北京第三食品厂运输队的,去保定第一食品厂送生产物资。”
“手续都齐全,您过目!
说完,他连忙将那张重要的路条和介绍信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