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道至简> 第 52章苏曼来访

第 52章苏曼来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2章苏曼来访(第1/2页)
    画室的晨光比往日柔得更妥帖些,不是正午那种刺眼的亮,是像被细纱布筛过的金粉,斜斜地从落地窗的纱帘间钻进来,落在竹制颜料盒上。竹盒是陈迹去年从皖南收来的老物件,盒盖边缘留着竹纤维的细毛,被岁月磨得软了,摸上去像揉过的棉线。周苓正蹲在地上收拾,膝盖贴着微凉的木地板,指尖捏着个拇指大的小玻璃瓶——瓶里剩的靛蓝还沾着瓶壁,不是均匀的蓝,是深一块浅一块的,像把去年秋天乌镇巷口的蓝天,揉碎了凝在里面,连瓶底都沉着点细碎的板蓝根渣,是她熬染料时没滤干净的。
    她小心地把瓶子放进盒里的棉垫凹槽,那棉垫是她自己缝的,米白色的棉布上绣着小小的墨点,像星星,每个凹槽都刚好容下一瓶染料,不会晃。刚要盖盒盖,就听见院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苏曼的皮鞋踩在青石板上的声音,“笃笃”的,不重,却带着旅途的轻喘,混着风里的桂花香飘进来。那桂香是淡的,还裹着点晨露的水汽,因为院子里的桂树昨夜淋了点小雨,花瓣上还挂着水珠,风一吹就掉,落在石板路上,成了小小的湿痕。
    “苓苓?”苏曼的声音隔着木门传来,带着点旅途的沙哑,推门时,门框上挂着的竹编风铃“叮铃”响了一声。那风铃是周苓去年编的,竹片上刻着小小的雏菊,声音不像金属那样脆,是软的,像碎冰撞在温水里。周苓抬头时,阳光正好落在她脸上,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淡的影,眼角弯起的弧度里,没有了去年初见时的局促——那时她总怕自己的画不好,说话都要攥着衣角,现在倒多了几分松快,像被风吹开的纸,舒展了。
    苏曼愣了愣,走过去才发现,周苓的虎口处蹭着点赭石粉,不是浓的红,是浅红偏橘,像半开的雏菊,沾在细腻的皮肤上,格外显眼。“你还没洗干净呢。”苏曼笑着指了指,周苓才反应过来,抬手想擦,却蹭得更匀了,倒像特意画的妆。“昨天调染料时蹭的,”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光顾着改画,忘了。”苏曼看着她鬓边别着的小发夹,是支酸枣木做的,上面刻着朵小小的雏菊,花瓣的纹路是用细刀一点点刻的,边缘有点毛糙,却是周苓自己做的——上次陈迹去山里捡柴,给她带了块酸枣木,她磨了半个月才做成这发夹。
    “看来这半年,你变化不小。”苏曼在藤椅上坐下,指尖拂过椅面的藤纹。这把藤椅是陈迹特意为客人备的,藤条是老藤,坐上去软而不塌,不会硌腰,扶手上还留着经年累月摩挲出的温润光泽,像裹了层薄蜡。她的目光扫过墙上的《淬火》,那是陈迹前年画的敦煌壁画临摹,赭石底色浓得像化不开的戈壁落日,飞天的衣袂线条带着刀削般的顿挫,每一笔都沉得能听见力道;再转头看角落的画架,周苓未完成的作品摊在上面,淡蓝的溪水绕着赭石色的田埂,溪水是用细笔勾的波纹,像风吹过的涟漪,雏菊的花瓣更轻,是用干笔扫的,边缘有点飞白,像风一吹就会动,连田埂上的小草,都是用淡绿点的,像刚冒头的芽。
    “我听说你要参加青年联展,特意来看看。”苏曼端过周苓递来的粗陶茶杯,指尖碰到杯壁时,能感觉到手工捏制的纹路——杯身有点不圆,是故意做的“拙”,青花缠枝纹绕着杯口,缠枝的末端有点晕开,是周苓去年跟着陈迹学画的,那时她总画不好,陈迹就握着她的手,一笔一笔教,现在这杯子成了画室里常用的,连杯底都印着个小小的“苓”字。茶是去年的杭白菊,干花蜷缩在杯底,热水冲下去时,慢慢舒展,像小小的白蝶,浮在水面上,飘出淡淡的甜香,混着画室里的墨香,漫在空气里。
    “陈迹没拦着你?”苏曼问得轻,目光却落在周苓捏着杯柄的手上——她怕周苓还像以前那样,一提联展就紧张,指节泛白。可这次没有,周苓握着杯柄的手很稳,指腹贴在杯柄的温度上,暖暖的。“他支持我。”周苓低头搅了搅茶,茶匙是银制的,碰在粗陶杯壁上,发出“叮”的轻响,像风铃的余音。她的声音不高,却没有一丝犹豫,指尖还在杯沿划了个小圈——那是她最近才有的小动作,上次改画时,陈迹说她的线条太僵,让她放松,她就无意识地划杯沿,后来想事情时总会这样,带着点笃定的松弛。
    苏曼从帆布包里掏出本画册,帆布包是军绿色的,上面缝着块补丁,是她去年在甪直古镇补的,用的是蓝印花布。画册的封面是牛皮纸做的,边角磨成了圆角,是经常翻看的缘故,上面用钢笔写着“江南采风录”,“南”字的最后一笔有点拖,是苏曼的习惯——她写字总爱把最后一笔拉得长些。“这是我去年在南方跑的几个镇子,你看看。”苏曼递过去时,指尖碰了碰周苓的手,才发现她的手比上次暖和些——以前周苓总手脚凉,尤其是冬天,陈迹还特意给她备了个铜制暖手炉,里面总煨着热水,现在她的手,连指腹都带着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章苏曼来访(第2/2页)
    周苓翻开画册,纸页带着淡淡的油墨香,还混着苏曼身上的樟木味——苏曼带了个樟木箱装画,怕受潮。第一页是乌镇的雨巷,青石板路被雨水浸得发深,是用淡墨反复染的,墙根的青苔用淡绿勾了几笔,不是浓的,是像雾一样的绿,还有雨丝,是用干笔扫的淡墨,细得几乎看不见,却能感觉到雨的轻。巷尾的木门半开着,露出一点红灯笼的边角,是用朱砂点的,像黑夜里的星。再往后翻,是周庄的水边芦苇,芦苇杆是用中锋画的,挺括,芦花是用干笔扫的,像带着风的重量,轻轻斜在纸页上,水面上还映着芦苇的影,是淡墨晕的,像镜子。
    “我以前总想着跟着老师的风格走,”苏曼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像落在纸页上的轻墨,“后来在甪直古镇待了半个月,看一位老人用芦苇杆在河滩上画画,他不用颜料,就用河水和细沙,画出来的船却比真的还活。那时我才明白,每个人的笔底,都该有自己的山河——老师的是老师的,你的是你的,丢了就找不回来了。”
    周苓的指尖拂过纸页上的芦苇,触感细腻得像真的摸到了芦花,软的,带着点涩。她忽然想起昨夜,自己趴在画架前改稿子,改到第三遍时,总觉得雏菊的花瓣太僵,有点像陈迹画的飞天衣袂,正烦着,陈迹走了过来。他没说话,只是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她忘收的画笔,指尖碰了碰她的肩膀,末了才轻声说:“你的画里有你的性子,软,却有韧劲,别丢了。”那时她没回头,却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画纸上,像温水,落在她耳边,暖得她鼻尖有点酸。此刻再想起来,眼眶竟真的热了——原来有人早就懂她要找的东西,比她自己还清楚,还把她的性子,藏在了画里。
    “对了,”苏曼忽然坐直身子,从包里摸出张纸条,纸条是宣纸做的,很薄,像蝉翼,上面的字迹娟秀,是苏曼写的,“联展的评委里有位林老教授,以前是我老师的朋友,最看重原创性,不喜欢跟风的画。”她指着纸条上的地址,“他住在巷尾的老院里,门口有棵老槐树,你要是有时间,带着作品去拜访他一次——他喜欢跟年轻人聊画里的故事,尤其是你这种有自己性子的画。”周苓看见纸条上还写着行小字:“老教授爱喝龙井,带点去年的新茶。”是苏曼特意加的,怕她忘了。
    周苓把纸条夹在画册里,指尖按了按纸页,像要把这份心意妥帖地收在里面。“谢谢你,苏曼姐。”她的声音里带着真切的感激,以前总觉得苏曼是遥不可及的前辈——她的画那么好,走了那么多地方,现在倒觉得像自家姐姐,会替她想着细节,会把经验慢慢讲给她听。
    苏曼站起身时,藤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是老藤的声音,像在跟她道别。她走到门口,忽然回头看周苓,阳光从她身后照过来,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画架上,和周苓的画叠在一起。“周苓,别害怕走自己的路。”她顿了顿,目光里带着过来人的温和,像春风拂过水面,“陈迹要是真的懂你,会陪着你一起走的——好的感情,不是把你困在他的影子里,是帮你长出自己的影子。”
    木门轻轻合上的瞬间,周苓抬头,看见陈迹站在楼梯口。他手里拿着件米白色的薄外套,是周苓的,布料是棉的,摸起来软,领口还绣着朵小小的雏菊——那是她上个月在灯下绣的,针脚不算整齐,有的地方还扎错了,她本来想拆了重绣,陈迹却说“这样才像你”。“外面风大,我送送苏曼。”他的语气很平和,像只是说件寻常事,可周苓的目光落在他眼底时,分明看见那片平日里沉静的深潭里,漾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像晨光落在水面上,轻轻晃了晃,还带着点她刚绣的雏菊的暖。
    陈迹走出门时,脚步放得很轻,鞋底蹭过木地板的声音像猫走过,没让木门发出声响。周苓抱着画册坐在藤椅上,翻开刚才看到的雨巷那页,指尖再次拂过青石板的纹路——苏曼的画里,连青石板的裂纹都画了,是用干笔勾的,像真的老石头。风从半开的窗户吹进来,带着桂花香和远处的鸟叫,是麻雀的轻啾,落在画室里,软得像画里的雨丝。她忽然觉得,心里那点关于联展的紧张,像被风吹散的晨雾,慢慢淡了——她知道,不管走哪条路,都有人在身后,替她想着风大,替她记着她的性子,陪着她把自己的山河,一笔一笔,画进纸里。
    画架上的雏菊还等着她补完最后几笔,指尖的赭石粉还没洗干净,像朵小小的花,开在虎口处。周苓轻轻翻开画册的新一页,空白的纸页上,很快就会落下她的笔——淡蓝的天,赭石的田,还有带着风的雏菊,那是她的画,是她的性子,是她要走的路。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穿进古早言情当女主[现代版] 灼月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黑欲人生 哥布林,从刀剑砍到枪炮 渡劫丹神 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 灵墟,剑棺,瞎剑客 斗罗:我怎么穿成大反派了? 从满仓A股开始成为资本 你出轨白月光,我闪婚你急什么 穿在逃亡前,开挂闷声发大财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 顶级美貌 重生九零霸王花 文豪1983 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 傲世潜龙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