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歌影山河> 第73章 姬清山

第73章 姬清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持续大半年的与诸国战争结束后,大周此次也是元气大伤,全国上下还有很多事需要处理。
    在举办完庆功宴的第二天,周帝姬清山便急忙在昭阳殿,召集朝中几位重臣共同商讨此次大战过后,如何快速让百姓回到家园,恢复生产力,以及整个天下诸国新局势下,大周下一步的战略方向。
    此次诸国联合进攻大周,一度让周国陷入绝境,幸得三公主姬清影统领周军主力在定州城外先后击溃北邙主力,大将军陈如岳死守阳平关,令蜀军损失惨重,无功而返。
    更有诸位将军率各部抵御诸国入侵,最终大周击退诸国联军,取得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此次天下大战,同时也重创了诸国,令诸国皆元气大伤。
    虽然主要战场发生在大周境内,但好在大周底子厚,有着前面几代帝王积累家底,尤其是姬清山继位十年来,一直注重生产,积蓄国力。
    但大周此次折损军队众多,主要是在与北邙的正面交锋中,士卒伤亡人数巨大。
    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背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不仅只是将士伤亡惨重。
    战争波及了周国统治范围的大片土地。
    尤其是北邙入侵冀州、关中地区,西蜀进攻汉中阳平关,南汉进攻零陵郡、桂阳郡,都征调当地以及临近州郡大量兵力,大量民夫做徭役。
    这些都是周国粮食重要产区,不仅遭到战火侵袭,同时也由于大量人力被拉去做徭役,耽误了耕种,大量农田荒废。
    一时之间,关中、冀州、青州、兖州、豫州、乃至京畿重地都出现粮价飞涨,粮食紧缺。而大范围的战争,也令百姓流离失所。
    尤其是在战火严重的冀州,还有关中地区,西京长安已经出现大量饥民饿死惨状,北邙军队北撤带走关中地区大量粮食和装备物资。整个关中地区经此一役,元气大伤。
    姬清山此前就曾多次下令打开各地粮仓救济饥民,并下诏从江淮,荆楚一带未受战火侵袭地区,调集多余粮食紧急运往北方。同时命战争中被征调的民夫立即回乡恢复生产。
    左相陈如海建言道:“请陛下对战火波及的地区减免税赋,鼓励耕织,同时重修边关防御工事。”
    户部尚书田无恤忙道:“陛下,各地粮食救济和重修边关都需要大量钱财。如今大战过后,国库已经紧张,倘若再实行大规模减税免税,将导致国库空虚,朝廷捉襟见肘啊。请陛下三思。”
    陈如海道:“如今这些因战火受灾的地区,本就今年税赋很难收回来,并导致大量人口离开。现在需要减税甚至是要免除关中、冀州等地的赋税,并且还要免去徭役,如此才能吸引流民饥民回乡重建家园。”
    姬清山点头赞同,当即宣布免去战火波及的地区三年税赋和一年徭役,积极恢复耕织,下令整固边关要塞。
    同时决定缩减帝室和皇宫内的开支,并且拿出自己内府的钱财用于救济饥民。
    此次诸国大战,要论损失最惨重的当属东梁。不仅丢失江北之地,芜湖以西的郡县也全部丢失,仅剩建康城和三吴之地的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等地。
    军力更是连续遭遇重挫,好不容易拼凑起的7万新兵在京口全军覆没,并且国都建康城周边的军事重镇营口和芜湖依然在周军控制下。
    其次便是西蜀,蜀王司马晟意欲夺回当年失去的汉中之地,调集蜀中全部精锐,发兵10万猛攻阳平关,结果始终无法攻破大将军陈如岳把守的阳平关,致使10万大军损失惨重。
    最终在北邙与大周停战议和之后,不得不撤军,此战蜀中精锐伤亡过半,本身只占益州的蜀国就此元气大伤,再无威胁汉中的实力,只能死守剑阁。
    然后就是北邙,同样也是元气大伤,北邙皇帝拓跋步极为倚重的3万禁军被全歼,进攻冀州方向的北邙主力也损失大半。
    虽然漠北骑兵在突儿利率领下一度进入关中腹地,收获颇丰。但因为孤军深入,周军采取紧闭城门,同时偷袭其运输粮草补给线,突儿利也未能拿下西京。随着冀州主战场战事结束,最终迫使西路的北邙骑兵撤出关中地区。
    此役北邙可以说也是遭遇巨大损失。
    尤其是3万战斗力极为强悍的禁军被困于山谷之中,面对双倍于其的周军主力,死战到底,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给了周军造成巨大伤亡,但最终还是全军覆没。
    对于北邙来说,主力精锐连遭重创,几乎是动摇了国力根基。
    最后就是南汉,南汉发兵围攻大周南部的零陵郡和桂阳郡数月,均无功而返。又派万余精锐士卒意欲偷袭庐陵郡,打通与东梁的联系,但被右将军杨昭和周边郡县赶来的援军给歼灭。
    南汉国力孱弱,依托南岭屏障,和各国均衡态势得以立足。虽然南汉在这场战争中看似损失较小,但这数万精兵的损失,相较于弱小的南汉国力而言,几乎是倾全国之力,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公主的军师祭酒杨晔道:“启禀陛下,北邙虽然此战主力遭遇重挫,但其底蕴雄厚,尤其是来自漠北的精锐骑兵仍然完好无损,更在北邙三皇子突儿利的率领下,战斗力不亚于北邙皇帝的禁军。北邙依旧是我们最强的敌手,眼下还不是和北邙全面开战的时候。”
    “西蜀,南汉皆有险要关隘重兵把守。唯独东梁,连遭溃败,兵力尽丧,又丢失大片领土。京口、芜湖,建康城周边的这两个军事重镇仍然在我军控制之下。梁国,已经显露亡国之态。待我军休整完毕后,便可发兵攻取建康城,一举拿下东梁。”
    “经过这次大战,诸国都元气大伤,很难再发兵救援梁国,只要我们能一鼓作气拿下建康城,就不用担心其他国家的救援。相反如果我军迟迟拿不下建康城,反而会激起诸国再度出手。”
    一举灭掉梁国,这是大周君臣达成的共识。
    左相陈如海道:“梁国都城建康城,作为历经多个王朝的都城,城防之坚固,远超此前我军攻打的城池。即便如今梁军只剩些残兵,但要想拿下建康城,恐怕也不是容易之事。”
    诸国的都城皆是经过近百年的修建完善,如果没有5倍乃至10倍以上的兵力几乎是很难攻下。就以大周都城洛京城为例,2万的守军足可以抵挡10万以上的大军攻城。
    梁国虽然已经穷途末路,但建康城内依然还有梁国数万守军,战斗力可能不值一提,但要想拿下建康城也绝非想当然的事。
    尤其是如果持续僵持未果,甚至周军在攻打建康城遭遇失败,极有可能让北邙在内的其他诸国再度发兵攻打大周。
    镇国公主姬清影与其军师杨晔低声讨论几句后,说道:“陛下,如果要想顺利拿下建康城,需要派出15万军队,如此才能确保能一举拿下建康城,实现陛下灭梁的目标。”
    姬清影是见识到建康城的防御工事,即便出动10万大军,她都觉得并不稳妥,而且此战必须一战必胜。
    礼部尚书李承继道:“15万大军,可不是小数目,而且出动15万大军,整个后勤保障,粮草辎重补给,至少需要二、三十万民夫。眼下我大周刚经过连番大战,将士们刚稍作休整。流离失所的百姓刚得到安顿,岂能再经历大战。陛下,公主殿下,请为我大周黎民百姓着想,切莫穷兵黩武啊。”
    右相陆诚喝道:“李尚书,陛下是为我大周一统天下考虑,只有天下一统,黎民百姓才能彻底告别战争啊,才能真正迎来太平盛世,不然战争的威胁始终存在。”
    周帝姬清山说道:“李尚书言重了。眼下当然是让将士们和百姓们休整,朕也没说现在就要攻打梁国,只不过为未来的战事做准备,未雨绸缪。虽然我大周击退诸国的联手进攻,与诸国暂时停止交战。可谁都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和平,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姬清山叹了口气,他也心知经过这几年的战争,尤其是这次和诸国的大战,国家疲惫,将士们伤亡惨重。
    但其他诸国同样如此,比大周损失更大,现在应该是吞并诸国的最好时机。
    但是,大军出征,不仅是出动将士,后面一系列的后勤保障,尤其是需要征调大量民夫做徭役,为大军运输粮草和物资,还有铺路、搭桥、筑城、锻造等辅助任务。
    姬清山问向户部尚书田无恤:“田尚书,如果出动15万大军灭梁,需要准备多少物资,动用多少民夫,户部可做好准备。”
    户部尚书田无恤道:“启禀陛下,出动15万大军,至少需要征调30万以上的民夫,粮食消耗更是巨大,今年因战争荒废了大量耕田。饥民流民尚未全部安置。臣以为至少是这两年,我大周是根本无力负担起如此大规模的攻势。”
    三公主姬清影道:“陛下,臣妹以为,年底就必须要对梁国发兵,开启灭国之战。如果时间一长,等诸国恢复元气,未来我们要想再度攻打他们,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陛下想一想,若是皇兄登基当年趁着梁国水灾,一举攻灭梁国,也没有现在需付出如此巨大代价。”
    天下一统!这是历代先帝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目标,是大周太祖太宗两位开国帝王所未竟之事业。
    前世,自己在位期间就实现了天下一统!今世,姬清山又岂能放弃。
    但是如今周国整个情形,作为皇帝的姬清山显然比在前线统率大军作战的姬清影更了解。
    前线将领只负责打仗,无需顾及国家后勤是否能承受,但作为天子,需要考虑方面就更多了。
    礼部尚书李承继道:“年底?万万不行啊,陛下,如今我大周四处战事刚刚停息,关中、冀州等地遍布大量饥民流民,岂能再有大战。况且经此大战,我军伤亡巨大,要调集15万大军,势必还要继续招募新兵。更何况今年已经征发超70万民夫,倘若再度伐梁,还需再度征召30万民夫,置百姓又在何地?陛下,公主,如今我大周早已疲惫啊。”
    户部尚书田无恤也道:“年底如果还要有战事,粮食完全供应不上啊。今年的春耕已经被耽误,倘若再启战事,马上就要秋收还有来年的春耕又要被耽误,我大周粮食供应已经岌岌可危,全国上下都会闹饥荒。陛下,公主殿下,今年从江淮、荆楚一带运粮北上,能救济北方州郡饥民。一方面是江淮、荆楚等地实现大丰收。
    田无恤惨笑道:“另一方面也是北方州郡大量百姓因战事而饿死,惨死,同时大量民夫被征召服徭役而远离家乡不得归,这才导致救济的粮食反而够用。”
    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粮食够用是因为死的人够多。
    “诸位大人,明年的话,是否可以派出大军?”
    姬清影望向陛下再道:“如不能趁此时机开启征战天下之战,未来更不知何时能实现天下一统。”
    姬清影也知道此次天下大战,大周影响很大。但她就怕又像当年错过伐梁好时机,一等就是十年。十年后,诸国恢复元气。大周好不容易这次连续击溃诸国精锐的优势再度失去。
    周帝姬清山问向户部尚书田无恤:“老尚书,三公主说的也有道理,那么依爱卿看,如果明年的话,我大周能否对梁开战,粮草,物资供给,征调民夫能否跟上。
    户部尚书田无恤看着天子,又看向三公主,叹了口气:“幸好陛下登基十年来,各地建造粮仓,国库充盈,但经此大战,消耗甚大,十年积累的国库近空。至于粮草物资供应,还需要至少休息准备一年,待今年完成秋收,明年春耕之后,方能征调民夫,从而避免影响耕种。如今大量男丁因为入伍或是被征召徭役,又或是因战事而亡,耕种的农夫缺失,大量田地被荒废。”
    礼部尚书李承继对三公主不满道:“公主殿下,此前公主伐梁和在冀州击退北邙大军,以及各地抵御诸国入侵,为大军锻造武器装备,先后征调中原地区各州郡超过70万的民夫服徭役。”
    “大量民夫在战场上和运输路途中死去,最终能回归乡里的不到一半啊,这还是老臣最乐观的估算。真实情况,唉,老臣都不敢说啊!陛下,公主,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李承继痛哭流涕,潸然泪下道: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十余年的太平盛世,一战便可致山河破碎,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夫、饥民饿死的人数更是数倍于战场阵亡的将士。关中腹地、中原河北之地,皆受波及,数百万人受影响。三公主,你可知他们也是大周百姓啊。”
    殿上的君臣闻之皆为之动容,几位老臣对三公主急于出征,穷兵黩武的做法都表达不满。
    姬清影为之一怔,她当初一心想着要通过搅动天下,引发诸国大战,来为自己和将士们谋取功勋,从而掌握军队控制,进而实现自己征服天下的目标。
    她痛惜前线将士们的伤亡,却从没关注过那些为战争提供后勤物资保障的民夫们。
    竟然会有那么多人因此丧生,战争不仅只有征战沙场的将士们,那些服徭役的民夫们竟然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姬清山听了沉默不语。
    前后70多万民夫服徭役者,最终能回乡者“十不存五”,这还只是最乐观的估计。
    但根据各郡县的汇报,真实情况更为残酷,好多乡里十室九空,某乡里被抽调上百民夫服徭役,最后竟无一人回来,只闻孤儿寡母的哭喊声。
    大军运输粮食首先是为保障前线将士们的口粮,为了节省粮食,民夫的口粮常常无法定时发放,有时候为了确保供给前线将士的粮食供应,只能提供民夫一天一顿,甚至隔天一顿。
    而民夫运输物资又极为辛劳,再加上经常被敌军偷袭粮队,仅在后勤补给线上被敌军攻击而亡的民夫就不计其数。侥幸存活的民夫因为食不果腹,和高强度的工作累死饿死病死者更是数不胜数。
    为了尽快实现一统天下,自己难道真的就是穷兵黩武的暴君吗?
    姬清山希望能尽可能减轻徭役的伤亡,不然因徭役繁重和如此高的死亡率必然会激起流民和叛乱四起,对大周的江山造成不稳。
    若是放在前世,他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他只会看重自己要的结果,他要打下天下,而不会考虑要付出何种代价。
    前世的他在各地广建宫殿,大兴土木,而不需要考虑究竟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但此次重生,他切身感受到了征战天下背后,百姓的不易。
    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不畏生死,确实立下赫赫战功,为世人所敬仰。
    而在战场另一头,为战争作徭役而“十不存五”的数十万民夫,还有那些民夫身后上百万的家人们,他们同样也为大周做出了自己贡献。
    姬清山看向姬清影,他的皇妹眼里更多的是对一统天下的渴望,不曾顾及到战争后勤对国家和百姓的压力和负担。
    身为姬氏皇族,他当然理解,他也同样渴望着实现太祖太宗未竟之事业。
    但他是天子,他要为江山社稷着想,要为黎民百姓着想,尤其是他不能重蹈前世覆辙,前世正因为他不惜民间疾苦,动辄上百万人作徭役,导致天下怨声载道,最终被逼宫弑君。
    在此次君臣商议之后,决定今年不再对外用兵,全面休整为主。
    由于大规模战乱和征调民夫,导致中原大片田地荒废,以及受战事和各种因素导致返乡的民夫数量严重不足。
    姬清山命各部为今年的秋收和来年春耕积极安排人手,做好工作。由于男丁的缺乏,同时下诏各地鼓励妇女耕织和农桑。
    减免受战乱影响州郡的税赋和徭役,并且免去服徭役家庭税赋,以此来吸引百姓返回战火焚毁的家园,鼓励流民前去开垦荒地。
    同时姬清山命各部开始为来年的灭国之战做准备,让工部派人前往京口、芜湖负责建造云梯等攻城器械。
    命三公主和诸将士前往庐州训练大军。
    命各部在征调民夫时候,避免出现耕种荒废的局面,同时降低民夫的死亡率。
    姬清山为民夫惨状而痛惜,他亲自与相关的臣子们共同研究对策,如何避免过度征发徭役,尽可能不影响农田荒废导致粮荒,不至于使民皆疲敝。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开局混沌剑体,打造不朽仙族 穿越九零被抱错后 未来,地球成了神话时代遗迹 三爷,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 我在虫族监狱写 镜主 大明:月玄星痕 机甲星辰战记 出狱后,绝色未婚妻疯狂倒贴我 斗罗:三位一体,我贯穿了时间线 掌天图 无限再生的我,交易诸天 大宋第一女皇 无限剑制练成了,你说这是龙族? 言律者 宝可梦:开局成为一名海盗! 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 向上登攀 秦人的悠闲生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