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外卖小哥奇遇保时捷女> 第五十一章技术瓶颈前的并肩

第五十一章技术瓶颈前的并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一章技术瓶颈前的并肩(第1/2页)
    凌晨三点的技术部办公室,只剩下屏幕的冷光在空气中浮动。林溪趴在电脑前,指尖悬在键盘上,却迟迟没落下——屏幕上的“人机协同调度系统”后台界面,又一次弹出了红色的报错框,“数据传输延迟:8.3秒”的字样像根细针,扎得她眼睛发疼。
    桌角的咖啡已经凉透了,杯壁上凝着的水珠顺着杯身往下淌,在桌面上积了个小小的水痕,混着之前打翻的半杯速溶咖啡渍,像块没擦干净的污渍。她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指腹碰到眼底的皮肤,能摸到一层薄薄的褶皱——这是熬了两个通宵的痕迹,镜子里的自己眼下青黑得像被人打了一拳,头发也乱得像团稻草,连最喜欢的米白色衬衫袖口,都沾了点键盘上的灰。
    第三次了。从昨天早上开始,系统测试就卡在了数据延迟上。明明在国内测试时一切正常,可一接入东南亚的骑手端数据,就频繁出问题:曼谷的骑手App接单通知比后台慢了8秒,导致两个骑手抢同一单;吉隆坡的系统把“3公里配送”误判成“5公里”,派给了距离更远的骑手;最糟的是新加坡,早高峰时系统直接卡顿,十分钟内没派出去任何订单,后台堆积了上百条待处理数据。
    林溪把脸埋进臂弯里,肩膀轻轻发颤。不是没遇到过技术瓶颈,去年做“智能路径规划”时,她也曾卡在算法优化上半个月,可这次不一样——“人机协同调度系统”是公司开拓东南亚市场的关键,下周就要给合作的物流公司演示,要是再解决不了延迟问题,不仅项目要延期,之前半年的努力也可能白费。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时,林溪还以为是保洁阿姨提前来了。直到一股温甜的香气飘过来,混着银耳的清润和枸杞的微甜,她才抬起头——李默端着个淡蓝色的陶瓷碗站在桌前,碗沿还冒着白汽,是她最喜欢的那只碗,去年她生日时,李默跑了三家陶瓷店才买到的。
    “先歇会儿。”李默把碗放在她面前,手指碰了碰她的咖啡杯,眉梢皱了皱,“凉了就别喝了,对胃不好。”他早就注意到她桌上的咖啡换了三杯,却没一杯喝完,每次路过她的工位,都能看见她盯着屏幕发呆,手指在键盘上敲几下又停下,连午饭都忘了吃。
    林溪看着碗里的银耳羹,胶质熬得很稠,琥珀色的羹汤里浮着几颗鲜红的枸杞,还卧了个水波蛋,蛋白嫩得像刚剥壳的荔枝。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送进嘴里,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帖了胃里的凉,也让紧绷的神经松了点。
    “我让陈明把这三天的测试日志都整理好了,按地域分了类,咱们一起看。”李默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把一本活页夹放在桌上,纸页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画着,红色是报错数据,蓝色是正常数据,黑色是他写的备注,字迹工整,看得出来很用心。
    林溪咬着勺子,翻着日志本,指尖划过“东南亚地区配送数据汇总”那页,突然顿住——她之前光顾着排查算法逻辑,竟没仔细看不同地域的基础数据差异。李默的备注写着:“曼谷骑手平均配送速度:12km/h(国内平均14.5km/h);吉隆坡雨天配送延迟率:35%(国内同降雨量延迟率:18%);新加坡骑手负载率:75%(国内平均负载率:60%)”。
    “你看这里。”李默指着日志本上圈红的一行,“系统现在用的还是国内的参数标准,比如‘配送速度阈值’设的是14km/h,可东南亚大部分城市的骑手速度都达不到这个值,系统就会误判‘骑手未及时移动’,进而触发二次派单,导致混乱。”
    林溪的眼睛突然亮了,像蒙尘的灯被擦干净了。她猛地坐直身体,手指快速滑动鼠标,调出系统的参数配置界面——果然,“地域适配模块”里,东南亚地区的参数还停留在“默认国内标准”,根本没根据实际数据调整。“对!我怎么没注意这个!”她的声音里带着点激动,之前的疲惫好像一下子散了大半,“比如新加坡的骑手负载率高,系统还按国内的‘每小时3单’派单,骑手根本接不过来,自然会延迟!”
    李默看着她眼里的光,嘴角轻轻扬了扬。他就知道,她只是钻了牛角尖,只要点破关键,她总能最快找到解决办法。“那我们分工?”他拿出笔,在日志本上写了个简单的分工表,“我负责统计六个核心城市的实时配送数据,包括早中晚高峰的速度差异、雨天和晴天的延迟率,还有骑手的平均负载极限;你负责修改算法的地域适配模块,把不同地区的参数单独列出来,让系统自动匹配地域标准。”
    “好!”林溪立刻答应,舀完最后一勺银耳羹,把碗放在一边,手指重新落在键盘上。这次的敲击声不再犹豫,清脆的“嗒嗒”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响起来,像春天里的雨滴,带着生机。
    李默坐在她身边,打开另一台电脑,调出东南亚各城市的骑手后台数据。他没有直接复制粘贴,而是逐行核对——曼谷的早高峰数据里,有三笔是骑手临时请假导致的异常值,他手动标红剔除;吉隆坡的雨天数据,他按降雨量分了“小雨”“中雨”“大雨”三类,方便林溪后续设置梯度参数;新加坡的负载率,他还特意加了“商圈密度”的备注,因为市中心的骑手负载率比郊区高15%,需要单独调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一章技术瓶颈前的并肩(第2/2页)
    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声和偶尔的低语。林溪改到曼谷的参数时,会抬头问:“曼谷的早高峰是几点到几点?我得设个时段触发机制。”李默就立刻报出数据:“7点到9点,这时候主干道堵车率高达40%,配送速度会降到10km/h以下。”林溪改到新加坡的派单逻辑时,又问:“如果骑手负载率超过80%,系统要不要自动减少派单量?”李默想了想,回答:“可以设个预警值,超过75%就提醒,超过80%自动分流给附近负载低的骑手,这样更灵活。”
    窗外的天慢慢泛出鱼肚白,远处传来第一声鸟鸣时,林溪终于按下了“测试启动”按钮。屏幕上的进度条一点点往前走,从10%到50%,再到90%,没有再弹出红色报错框。当“测试成功”的绿色字样跳出来时,林溪长长地舒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泪都跟着出来了。
    李默走过来,弯腰摸了摸她的头发,发现她的发梢有点凉——办公室的空调开了一整夜,温度调得太低。他伸手把她抱起来,林溪下意识地搂住他的脖子,头靠在他的肩上,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是他常用的洗衣液味道,让人安心。
    “回床上睡,这里我来收拾。”李默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却很温柔。他抱着她往办公室外走,路过她的工位时,林溪瞥了眼屏幕,绿色的“测试成功”还在闪,像颗小小的绿灯,照亮了一整夜的疲惫。
    走到卧室门口,林溪突然轻轻说:“谢谢你。”她的声音很轻,像落在棉花上,“每次我钻牛角尖,觉得走不出来的时候,你总能拉我一把。”上次她因为用户反馈不好而焦虑时,是他陪她一起分析反馈数据,找出了问题所在;这次卡在技术瓶颈,又是他帮她找到遗漏的地域差异,没让她一个人硬扛。
    李默低头,在她的额头轻轻吻了一下,吻掉了她眉梢的疲惫:“你也总是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方向啊。”去年他负责“骑手培训系统”时,一度不知道怎么平衡理论和实操,是林溪帮他设计了“模拟配送”模块,让培训效果提升了40%;上个月他因为项目进度慢而烦躁时,是她陪他在办公室加班,帮他梳理工作流程,找出了效率低的关键。
    他推开门,把她放在床上,给她盖好被子——是她最喜欢的法兰绒被,摸起来软乎乎的,像云朵。林溪闭上眼睛,很快就有了困意,临睡前,她还不忘抓着他的手说:“明天早上记得叫我,要把测试报告整理好……”
    “放心睡吧,都交给我。”李默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等她呼吸变得均匀,才悄悄离开卧室。
    回到办公室,他把测试成功的报告导出来,仔细检查了三遍,确认没有遗漏的数据,才打印出来,放在林溪的桌上。然后他收拾好她的工位,把凉掉的咖啡倒掉,洗干净杯子,放在烘干架上;把日志本按类别整理好,放进文件柜;甚至还把她沾了灰的衬衫叠好,放在椅背上,旁边放了件干净的家居服——知道她早上起来肯定想换衣服。
    做完这一切,窗外的天已经亮透了,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办公桌上,把测试报告上的“成功”二字照得格外清晰。李默站在窗边,看着楼下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技术瓶颈,更多的熬夜加班,但只要他们还能这样并肩站在一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转身往卧室走,想再陪她睡会儿。路过卧室门口时,听见里面传来轻轻的鼾声,很轻,却很安稳。他笑了笑,轻轻推开门,在床边坐下,看着她熟睡的脸,眼底的青黑还在,却没了之前的焦虑,嘴角甚至带着点浅浅的笑意——大概是梦见系统测试成功了吧。
    李默伸手,替她捋了捋额前的碎发,指尖碰到她的皮肤,温温的。他想起刚才她靠在他肩上说“谢谢你”,想起他们一起改参数时的默契,想起测试成功时她眼里的光——原来“并肩”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冲锋,而是两个人的彼此支撑,是你累了我扶你一把,我迷茫了你指个方向,是在冰冷的代码世界里,能找到一份带着温度的陪伴。
    窗外的鸟儿越叫越欢,阳光慢慢爬进卧室,落在被子上,像一层暖绒绒的纱。李默靠在床头,闭上眼睛,耳边是她的鼾声,鼻尖是她头发上的洗发水味,心里是满满的安稳——这样的清晨,这样的并肩,就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时光。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在末日游戏里当农场主 御兽求生,我靠反卷当榜一 八零随军:大小姐认错老公被亲哭 全家疯批,我穿成了养崽文对照组 末世囤囤囤,只是我怎把兵王也囤来了!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篮坛神迹 玄幻收徒王,徒弟越妖孽我越强 顾总,你前妻在科研界杀疯了! 乱世悍卒,娶媳妇就变强 离婚后,我医学泰斗身份震惊全球! 祖国分配对象后躺赢了[七零签到] 梦娇萝 占星家忽悠着你 护国十年后,举国上下将我驱逐 不奉陪 重生六六年:赶山致富,把妻女宠上天! 从知否开始当文圣 流量下水道,怎么越摆越火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