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在太宗日记出土前,我们会发现,史书上,关于楚王背锅,就已经有端倪了,那些臣子也不是真的眼瞎,为何这么说呢?】
在场的史官默默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姜衡啧了一声,却也没打算对史官怎样,臣子们对史官如实记录表示敬佩。
【梁实录中记载,弘德帝生活简朴,龙袍复穿,日常衣物也以素雅简单为主,经常换洗,还不好熏香等繁杂之举。】
这个能照常翻译,宫人们不需要中译中,外藩使团此时再看太子身上的常服,相比其他亲王,果真没那么多的刺绣和花纹。
楚王翻了个白眼,那是外袍!没那么多花纹是他的审美!你但凡让他脱了外衫看看他的贴身衣物!
【古代的龙袍因工艺限制,是不能水洗的,修补成本也很高,若脏污了,一般都是局部清洁,或者直接换。
应该说,直接换才是常态,鹤仙能一件龙袍穿两次,对比起来,那就真的是节俭了。】
宫人:解释龙袍工艺,衬托弘德帝的节俭。
使臣们:记下得天眷的皇帝是什么样的,回去以此为蓝本劝谏王上。
【常服的清洗难度不像龙袍,但是古代的染色,固色不比现在,多洗几次是会褪色的,这对于王公贵族而言是丢脸的,鹤仙却不在乎这些,所以完全值得史官专门记录下来。
到这里,一切还暂时没有问题。】
楚王:呵呵,问题大了,你看看咱太子殿下的衣服,褪色了吗?
【但在御史参奏了楚王好几次后,梁实录就记载:弘德帝修道,重视养生,不多食大油大荤之物,喜果蔬,每日餐桌,荤素结合。
看出来问题了吗?】
问题大了去了,所有人心想。
民间:
“天呐,每天都有肉,皇帝吃得真好。”
“还不吃大油大荤,我好想吃大荤啊……”
士绅权贵:
“每日都有果蔬?”还不仅是蔬菜,而是果蔬,水果加蔬菜。
“包括冬天吗?”
“不过这对于皇家而言,不难吧,算不上奢侈吧?”
就是他们这样的人家,也是能做到的,朝臣总不至于为着点小事,就找皇帝不痛快吧?
宫人:“我们弘德帝重视养生,吃食上也朴素,不吃油腻太重的食物。”
使臣表示,这倒是很正常,这天幕还真喜欢这大梁弘德帝,这些小事竟然都要说。
姜衡挠了挠自己的鼻梁,他又要干啥了?
【有小伙伴说没问题啊,很养生啊,宝贝们,古代不是现代,贵族不差一点肉,可是绿色蔬菜啊,还有新鲜水果啊,每日都有,那就是冬日都有,这笔开销能小吗?
一般而言,皇宫也不是不能供应,但是我们再看明面上楚王为了冬天吃更多的绿色蔬菜做了什么,就知道为什么楚王会被弹劾了。】
宫人:“天幕透露后世的普通人冬天也能吃上绿色蔬菜,比我们现在富裕得多。”
使臣:天幕连这都透露,大梁挂开这么大,还怎么玩儿?
何汇:琉球赢麻了!
【楚王手里有温泉山庄,在温泉附近种植蔬菜,这还在御史可接受的范围内。】
【但是,忽然有一天,“楚王”为了吃得更好,用暖房大规模种菜,是的,暖房,大规模。
不要以为温室种菜只有我们现代人会,西汉就有明确的记录了,昼夜燃火升温来培育蔬菜,唐朝启朝还用类似技术来培养反季节花卉,唯一的问题就是——花销很大,特别昂贵。】
“我的老天爷,是烧柴还是烧炭啊?一个冬天烧整夜吗?”
“好多柴……”
“好多钱……”
“不是圣君吗?圣君也会变得这么奢侈吗?”
“这么多柴火,为什么不分给我们百姓呢?”
“什么圣君,都是皇帝,都是权贵老爷,都是一个样子!”
“哎呦,你们可闭嘴吧!天幕说完了吗你们就乱来!”
“都当皇帝了,谁还不享受一下了?好歹人家干活了,给我们减免赋税徭役了,怎么,好不容易有个好皇帝,非要鸡蛋里找骨头?最近好些外藩人,你别是内奸吧?”
“你你你,你胡说八道!”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也可见暖房此举,对于民间而言,是多么大的惊雷。
东宫,万斐一听就知道不妙,一定得快,若是让有歪心思的人引导了民间,那就不好了。
即便相信弘德帝做事会有一个度,但在情况未明前,为了稳妥,也必须得下场干预。
宫人绞尽脑汁:“后世能轻松在冬天培育果蔬。”
安南与高丽王子:“哇~”
南吴使臣:宫人是不是太紧张了?
而且……再看大梁君臣的氛围,这是真没太避着他们吧?这分明就是有鬼啊,所以天幕到底说的什么?
【在御史看来,这可不行,陛下都奉行节俭,楚王怎么能如此奢靡?于是御史赶紧上奏,弹劾楚王,楚王表示这都是用的他自己的钱,又没用国库的钱。
御史表示楚王殿下用的一分一毫都是民脂民膏,陛下尚且衣不重彩,克勤节俭,我等做臣子的,又怎能铺张浪费呢?
总之一句话,楚王没跟上陛下勤俭的节奏,这不行。】
楚王:呵。
【然后鹤仙怎么做的呢,鹤仙口头上还是斥责了楚王行事太过铺张,但既然种子已经种下了,也不好半途而废,浪费良种,以后万万不可如此了。
口头上骂了几句,就没了。
朝臣都是人精,一次还好,再多来两次,谁还看不出楚王在为谁办事?】
宫人:楚王殿下敢于担责,舌战群儒。
南吴使臣:……
脑子里一团线绕了绕,扯了扯,终于,捋直了,冷不丁道:“楚王替弘德帝背锅?”
宫人:……
都是人精,简直为难他一个普通人!懂不懂为尊者讳啊!
【在这种情况下,大梁名人榜的第二位也随之而出,那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让鹤仙上演火葬场文学的曹严曹叔翼。
没错,就是被林朗一直压在右相位置上,又被空降的陈召棠压着,最后给广宁侯占着左相坑当了一年多左相最终退休,看起来很倒霉,实则真正拿捏鹤仙还让鹤仙说不出话的曹叔翼。】
嗯?
说这个,众人就来劲了,就连楚王都坐直了以表重视,这是个人才啊,往期竟然小瞧了人家,还以为人家是大冤种,看样子内情不少啊!
而且,火葬场文学又是什么文学?
他们可不会以为是拉人去烧,毕竟一个右相一个皇帝,不至于癫到如此地步。
宫人:“出现了个新人才,当右相的。”
使臣就不多问了。
山西平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