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26章随你同行(第1/2页)
“慢着!是沐月公主,来找夫长的!”
孝婴急忙拦在前方,生怕误伤。
沐月翻身下马,走到执夫面前,脸上带着笑意。
“武安君,我来了,从今往后,我随你同行。”
执夫默然无言。
片刻后才开口:“战场凶险,不是游玩之地。你回去吧,若刀剑无眼,我顾不上你。”
沐月眨了眨眼,笑意不减。
“我可不是弱女子,保命的本事还是有的。”
执夫揉了揉眉心,语气软了几分。
“我派人送你回月氏?”
“不要。”她干脆摇头,“回去太闷了,我不想再待在那里。”
她踏出那一步时,便已断了归途。
月氏首领听闻沐月竟随军而行,眉头紧锁。
“这孩子,偏要往战场去,偏偏还跟了武安君。千万别出什么差错。”
他低声自语,话语里满是牵挂。
此时的沐月公主,正坐在执夫的营帐中,静听战事商议。
“夫长,前面便是乌孙国境,我们路过时,可要前去一见?”
孝婴恭敬地问。
执夫目光落在地图上,指尖轻点一处,缓缓道:
“去一趟。不查清楚,难知他们是否与匈奴暗通。”
乌孙国尚有两日路程。
两国本有旧谊,因大秦先祖出自西地,彼此素来和睦。
另一边,俞陌率九万虎骑与胡人激战正酣。
胡人士兵悍勇非常,战力与虎骑几乎相当。
两军交锋不断,所经之处尸横遍野,大地染赤。
虽有伤亡,但虎骑尚能支撑。
胡人营中,数名将领围聚首领身旁,声音颤抖。
“再这样打下去,全族都要覆灭!大秦的骑兵如同恶鬼临世!”
“十几人才敌得一人,继续缠斗,迟早被斩尽杀绝。”
首领沉默良久。他比谁都明白对手之强,
可退不得。族人尚未走远,必须用血肉为他们争取时间。
“边战边向北撤,撑住半个月。只要半月,就能脱身。”
他终于开口,语气沉重。
与此同时,俞陌与吴志、扶苏共议下一步行动。
公子扶苏未随执夫同行,而是留在此处,相对安稳。
“我总觉得胡人在故意拖延。”吴志皱眉,“该速决,不能再耗。”
俞陌轻叹摇头。
“谁不知速战为上?可若强攻,虎骑死伤必重。将来如何向夫长交代?”
话音未落,扶苏忽而抬头。
“副将军,胡人后方有一峡谷。不如设伏两侧,诱其入内,一举歼之。”
俞陌凝视地图,片刻后低语:
“确有此地,只是偏远。一日马程才能抵达。”
他真正忧虑的是——敌人未必入套。
一切谋划,可能徒劳。
扶苏似看透其心,平静道:
“副将军,可曾留意,胡人的妇孺老幼,一个都未见踪影?”
俞陌眼神一动。
“自然看见了。你提这个,有何深意?”
“胡人故意拖延时间,只为给族人争取向北逃窜的机会。”
“北方是他们唯一的退路,虎人士兵也在持续向北移动。”
“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彻底撤离,根本不会与我们正面交锋。”
扶苏一开口,俞陌顿时明白了局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6章随你同行(第2/2页)
执夫的任务是斩草除根,若让胡人全部逃脱,他无法向上复命。
更重要的是,北面那处峡谷,乃是通往北方的唯一通道。
因此,在那里设伏,便成了扭转战局的关键。
“多谢公子指点。”
俞陌拱手致意,随即开始部署兵力。
“吴志,你立即率领两万虎骑赶往峡谷,隐蔽待命。一旦胡人进入其中,我们便前后合围。”俞陌下令道。
“遵命!”
吴志抱拳领命,退出营帐,迅速集结部队,绕道奔袭峡谷。
“所有斥候,全速向北推进,务必查明胡人动向。”
俞陌转向侦察兵高声下令。
这些斥候原本隶属执夫,但他尽数交由俞陌指挥。
他自己有黄泉在侧,无需依赖普通探子。
与此同时,他率军行进两日,抵达乌孙国境内。
“夫长,再走半天路程,就能到达乌孙的城邦。”
孝婴紧随执夫身旁,低声禀报。
“我去过乌孙,也见过乌孙王乌尔哈扎。”
沐月在一旁插话。
月氏与乌孙毗邻而居,同属异族,彼此往来频繁,并不稀奇。
“孝婴,去找一套虎骑的军服来,让她换上。”
执夫望着沐月,对孝婴吩咐道。
“为何要我穿你们军队的衣服?”沐月满脸疑惑。
执夫轻轻摇头,答道:“并非归属问题,只是不想你被乌孙王认出身份。”
片刻后,孝婴抱着一套军装回来,递给沐月。
“我们在外面等你,快些更换。”
说完,执夫拉着孝婴走出帐篷。
沐月低头看着手中的衣物,迟疑片刻,终究还是换上了。
“我已经换好了。”
她走出来,声音平静。
执夫打量了一眼——戎装加身,英气逼人,别有一番风姿。
“好。”
他应了一声,便带着孝婴回到营帐继续商议事务。
当夜,三人抵达乌孙城下。
“武安君到访,求见乌孙王!”
执夫立于城门外,朗声通报。
不多时,乌孙王亲率数名士卒出迎。
“寡人便是乌孙之主,不知哪位是武安君?”
他微微躬身,语气恭敬。
执夫上前一步,拱手道:“正是在下。途经贵地,欲借宿一宵,不知可否方便?”
乌孙王望见其身后整齐列阵的一万虎骑,立刻确认了身份。
“岂敢说不便!武安君大驾光临,快请入城,快请!”
他连连作请,亲自引路。
执夫携沐月与孝婴步入城中。
入城之后,乌孙王礼遇有加,言谈举止如常,未露丝毫异样。
执夫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地上散落着几张羊皮,看似寻常,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些羊皮来自匈奴的牧群。数量虽少,痕迹却清晰可辨。
不同地域豢养的羊种各异,印记也各不相同。
他曾数次与匈奴交手,对其习性了如指掌。
匈奴放牧的羊只,耳根处总会烙上一道红色标记。
而今,在乌孙王宫附近发现的羊皮,竟也带着同样的红印。
晚宴结束后,乌孙王安排侍从领他们前往歇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