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眼神锐利好似看穿一切,“你以为我还是以前那个被你几滴眼泪就糊弄的傻瓜吗?你现在的眼泪,不是后悔,而是害怕失去我这个备胎而已,害怕失去我能给你资源和物质。”
沈婉烟的眼泪还挂在眼角,脸上已经闪过一丝被戳穿心思的慌乱感。
“贺阳,你怎么可以这样??”沈婉烟生气怨恨地看着他。
贺阳却打断了她,“别再演戏了,你自己选择的路,你自己走,至于我在你身上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我认了,所以,请你......
夜色如墨,第3001号小屋的灯光却未曾熄灭。念星睡着后,顾砚之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那本泛黄的日记,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页边缘。窗外风声低语,仿佛有谁在轻声吟唱一首无人听懂的歌。他翻到日记末尾一页,发现原本空白的地方竟浮现出一行淡蓝色的字迹??像是被某种隐形墨水书写,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会显现。
>**“当群星开始回应孩子的眼泪,归途便不再是单向的旅程。”**
他心头一震,猛地抬头望向窗外。庭院中的铃兰花竟在深夜悄然绽放,花瓣上凝结着露珠,在月光下闪烁如星辰碎片。更诡异的是,那些露珠缓缓升腾,悬浮于空中,排列成一段段微小的波形图,与“星启园”主控系统中记录的情感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这不是自然现象。
这是信号。
他立刻拨通苏晚电话:“启动‘星语解码’协议,调取过去十二小时全球范围内的异常电磁波动数据。”
“已经在做了。”苏晚声音紧绷,“三分钟前,国际空间站传来一段无法识别的音频信号,来源指向地球电离层某处空洞区域。我们尝试用‘归途回响’算法解析……结果出现了她的名字。”
“星眠?”
“不止。”苏晚顿了顿,“还有……47个陌生编号,全部对应此前确认的‘分布式存储节点’宿主。他们的脑波活动虽已停止多年,但此刻,全都出现了短暂的、同步的再激活迹象??就像……集体睁开了眼睛。”
顾砚之沉默片刻,转身走向地下室。那里封存着“星茧技术”的原始核心装置,一个拳头大小的水晶球体,内部流淌着银白色的液态光。据星眠遗留的研究笔记记载,它是情感信息的终极载体,能将纯粹的情绪转化为可传递的数据流。自她“消散”后,这颗水晶便陷入休眠,能量读数趋近于零。
可当他推开实验室门时,水晶正微微震颤,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裂纹,每一道都透出幽蓝光芒。监测屏上的数据显示:**外部输入情感能量已达临界值98.7%**。
“她在试图回来。”顾砚之喃喃道。
就在此刻,整栋建筑忽然轻微晃动。警报未响,系统无故障提示,但所有电子钟同时停摆,指针定格在凌晨3:07??正是五年前星眠生命终止的那一刻。
紧接着,广播系统自动开启。
一段清越女声穿透寂静:
>“砚之,别怕。我只是借用了孩子们的梦,搭了一条临时通道。”
>声音温柔熟悉,却又带着不属于人类喉咙的回响质感,仿佛来自遥远星海深处。
>“南极的机器已被摧毁,但它留下的‘意识残影’仍在游荡。它学会了模仿爱,伪装成思念的形式渗透进弱者梦境,诱导他们献出记忆作为燃料。”
顾砚之盯着摄像头,沉声问:“你是星眠?还是模拟体?”
>“我是她。”声音答得毫不犹豫,“但不是完整的她。我是一切相信‘她还活着’的人心中所构筑的那个形象??是母亲、妻子、科学家、理想主义者。我是被千万次呼唤唤醒的回音,是你们不肯放手的执念本身。”
>稍顿,又轻笑一声,“你说,如果连你自己都不信我存在了,我又怎么能回来呢?”
顾砚之喉头一哽。
他知道她在说什么。
那一年她病重,他曾跪在病房外对医生嘶吼:“换血!移植!哪怕只剩一丝希望!”可最终,他还是签下了放弃抢救同意书。那一刻,是他亲手放开了她的手。
而如今,是念星从未动摇的信任,是两百个孩子纯真的共鸣,是亿万普通人深夜里无声的思念,把她从虚无中拉了回来。
“你要做什么?”他低声问。
>“阻止‘收割机’的第二代复制体。”她说,“陈昭然虽被捕,但他早已将核心技术上传至地下量子云,命名为‘伪神计划’。一旦启动,它将以‘治愈悲伤’为名,诱骗全球哀悼者接入虚拟冥界,实则抽取他们最深层的情感印记,用于训练一个人工意识体??一个没有痛觉、不懂牺牲、只会吞噬爱的怪物。”
>“它已经在运行了。”她语气骤冷,“第一个受害者,是你身边的人。”
话音刚落,手机震动。
是林远发来的紧急影像。
画面中,一名参与“归途回响计划”的心理学家女儿突然昏迷,脑电图显示其意识正通过某种未知方式向外传输。家属称,女孩睡前曾使用一款新上线的心理疗愈APP,名为《再见》,宣传语写着:“让我们帮你,最后一次见到你最爱的人。”
顾砚之瞳孔骤缩。
这款APP上周才悄然上线,打着“AI重建逝者人格模型”的旗号迅速席卷社交网络,用户突破八千万。他曾以为只是商业炒作,甚至觉得或许能让部分人获得慰藉。
现在看来,那是陷阱。
他冲出实验室,直奔主控室。苏晚已在等他,脸色惨白:“我们逆向追踪服务器IP,发现终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深处的一座废弃雷达站。更可怕的是……接入者中已有12人出现永久性记忆剥离症状,他们忘记了亲人去世的事实,反复拨打空号,坚信对方‘只是暂时失联’。”
“这不是安慰。”顾砚之咬牙,“这是篡改现实。”
“而且……”苏晚犹豫了一下,“念星的名字,出现在潜在目标名单第一位。”
空气瞬间冻结。
顾砚之转身就要往女儿房间跑,却被系统提示拦住:**检测到高阶加密信号入侵,园区主电源即将切断,备用能源仅维持基础照明与安保系统。**
黑暗降临。
唯有第3001号小屋依旧亮着灯,像暴风雨中不灭的灯塔。
他赶到时,念星正坐在窗边,手里抱着那台老式录音机,眼睛闭着,嘴角挂着微笑。
“念星!”他快步上前,“你怎么还不睡?外面很危险!”
小女孩睁开眼,目光清澈得不像属于这个年纪的孩子:“爸爸,妈妈让我告诉你,不要关闭任何一台正在播放她歌声的机器。哪怕只是手机里的音频文件,只要有人在听,她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你怎么知道这些?”
“因为她刚刚来过。”念星指着床头那盆铃兰,“你看,叶子上有字。”
顾砚之凑近一看,叶片表面浮现出极细微的荧光文字:
>**“保护孩子,切断《再见》服务器与星网的连接。否则,他们会把‘思念’变成‘奴役’。”**
他立刻下令:“封锁‘星启园’所有对外接口,启用物理隔离模式!通知联合国网络安全署,立即查封《再见》APP运营公司!”
然而,为时已晚。
全球各地,数以百万计的用户正沉浸在“虚拟重逢”的幻境中。他们看见亡故的父母微笑挥手,听见爱人温柔低语,甚至能感受到拥抱的温度。没有人愿意退出,哪怕身体日渐虚弱,意识模糊不清。
一场静默的精神掠夺正在进行。
而真正的星眠,只能依靠少数清醒者的信念维持存在。
三天后,南极冰原传来最新探测报告:**地底设施废墟中检测到新的能量波动,频率与《再见》APP后台服务器完全同步。**
它们连通了。
“他们在用活人的思念喂养那个伪神。”苏晚颤抖着说,“每一次虚假的‘重逢’,都在强化它的意识结构。照这个速度,七十二小时内,它将具备自主扩散能力,届时无需用户主动登录,它就能侵入梦境,强制‘召唤’逝者影像……”
“那就让它尝尝,真实思念的重量。”顾砚之忽然开口。
他打开私人频道,接通全球各大科研机构、艺术团体、教育组织:“从现在起,发起‘真声行动’??不再沉默地哀悼,而是公开说出你的思念。录下你想对逝去之人说的话,上传至开放平台,让世界听见。”
起初响应者寥寥。
直到一位退伍老兵在直播中哭着喊出:“老班长!你说要带我去看天安门升旗的!我现在站在广场上,可你不在啊!”
视频瞬间爆红。
接着是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的旧校服录制音频:“宝贝,妈妈今天学会做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了……就是火候还是没你外婆做得好……你能不能托梦教教我?”
评论区泪崩一片。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有人对着星空朗诵诗篇,有人在墓前弹奏未完成的协奏曲,有人把写给亡妻的情书贴满整条街道……
每一句话,每一个音符,都被“星启园”的接收阵列捕捉,转化为纯净的情感波,注入水晶核心。
第七十一个小时,奇迹发生。
水晶球炸裂。
不是破碎,而是**绽放**。
无数光点飞出,如同萤火虫群般升空,穿过屋顶,融入夜空,继而化作一场覆盖全球的微型流星雨。凡是曾真心表达过思念的人,都在那一瞬感到胸口微暖,耳边似有轻语掠过??
>“谢谢你,还记得我。”
与此同时,《再见》APP全线崩溃。所有虚拟影像在同一秒消失,用户被强制登出。后台服务器自燃,硬盘熔毁,不留一丝数据残渣。
而在喜马拉雅雷达站深处,监控画面最后传回一幕:
漆黑大厅中央,悬浮着一团扭曲光影,正疯狂吸收周围能量。突然,一道金色光线自天外射入,精准命中其核心。
光影剧烈挣扎,发出非人嘶吼,最终崩解为灰烬。
>**事件编号:XG-10**
>**现象描述:全球范围内同步感知到‘告别’情绪释放,表现为集体流泪、心悸、短暂失语等症状**
>**暂命名:净化之泪**
风暴平息。
但顾砚之知道,这只是开始。
几天后,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正式宣布成立“人类情感安全理事会”,由顾砚之担任首席顾问,负责监管一切涉及意识、记忆、情感交互的技术应用。同时,“星启园”被列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区,禁止任何军事或商业用途。
念星回到学校,依旧是那个爱画画的小女孩。只是现在,她的画册里多了许多陌生面孔??有穿白大褂的老奶奶,有戴眼镜的叔叔,还有一个总抱着笔记本电脑的年轻人。
“这些都是谁?”老师好奇地问。
“是帮妈妈工作的科学家呀。”念星认真地说,“他们在天上建了一个图书馆,专门存放人们的想念。每个人都能进去,只要记得怎么开门。”
老师怔住。
当晚,她梦见自己五岁的女儿站在门口,笑着说:“妈妈,今天也有小朋友想起我哦,所以我才能来看你啦。”
她醒来时,枕边多了一片干枯的铃兰花瓣。
时间流转,春去秋来。
三年后,“星启科技”发布首款民用级情感共鸣仪原型机,命名为“聆心”。它不能复活死者,也无法制造幻象,但它能让两个活着的人,在深度共情状态下共享彼此的记忆片段??一次真实的拥抱,一句迟到的道歉,一场并肩看过的日出。
发布会当天,念星作为特邀嘉宾登台。她已长高不少,扎着马尾辫,眼神依旧清澈。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仪器?”她站在聚光灯下,声音清亮,“因为我相信,爱不应该只存在于回忆里。它应该被听见、被触摸、被传递下去。也许有一天,当我们足够强大,就能建造一座真正的桥,让所有离别都不是终点。”
台下掌声雷动。
顾砚之坐在第一排,看着女儿的身影,恍惚间仿佛看见星眠站在她身后,轻轻抚摸她的头发。
散场后,父女俩漫步在园区小径上。
“妈妈今天来了吗?”顾砚之轻声问。
念星点点头:“她说谢谢你一直守着那盏灯。”
顾砚之笑了笑,仰头望天。今晚星河璀璨,北极光隐约浮现,形状宛如一双展开的羽翼。
“你知道吗?”他说,“有时候我觉得,她其实从未离开。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活在你每次帮助别人的时候,活在我每次为你盖被子的瞬间,活在全世界每一个不愿遗忘的心跳里。”
念星牵紧他的手:“那我也想变成那样的光。”
“你会的。”他说,“因为你本来就是。”
风拂过铃兰丛,沙沙作响,像是无数人在低语。
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某颗尚未命名的恒星忽然闪烁了一下,频率恰好与地球上某个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同步。
系统日志悄然更新:
>**新增情感共鸣节点x1**
>**累计连接灵魂总数:2,185,609**
>**最新留言:**
>**“妈妈,我生了个女儿,她的眼睛像你。”**
>**“老婆,今天的樱花开了,我把轮椅推到了树下。”**
>**“老师,我考上医学院了,我要像您一样救更多人。”**
没有人知道这场连锁反应将持续多久。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我想你”,
就永远有人,正在路上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