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第 147 章 千年后:画作疑云

第 147 章 千年后:画作疑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随着藏书坑的发掘,越来越多尘封在历史中的秘密被显露了出来。
    起初,是考古队仔细研究过皇陵地图之后,发现骊山陵藏书坑中有一堵墙明显比别的墙厚实些许。
    经过小心地拆除工作之后,果然从墙中夹层里找到了一些特别的古籍。它们不是秦朝的藏书,而是骊山陵陪葬品的清单。
    将作少府在督建骊山陵的时候,手里肯定是有清单的。他需要一一清点陪葬品是否尽数放入了陵墓之中,有没有缺漏。
    而在陵墓建好后,这些清单也不能随便丢弃。避免被旁人取得,得知陵中宝库的情况,引来盗墓贼的觊觎。
    尤其是清单里还详细写了什么东西需要放在什么地方,这简直是在给盗墓贼指明方向。
    所以最后清单被留在了墓葬之中,随陛下一起封存。只是不知为何没有放入最安全的地宫中,而是藏在了藏书坑的夹层里。
    专家推测可能是因为一开始清单是预备销毁掉的,所以没放入地宫。
    等地宫封存以后,改变了主意,不准备销毁了。又不好再开地宫,就干脆退而求其次,用夹层藏匿。
    由于骊山陵规模庞大,光是清单书册就摆满了整面墙的夹层。
    书册里不仅具体记录了每个东西放在哪个位置,还配有画师画的彩图。以免侍者光看名字认错陪葬品,没有把东西摆在正确的位置。
    众所周知,秦二世扶苏非常在意地宫里的宫殿布置。什么东西摆在哪里都是有讲究的,绝对不许乱放。
    专业团队根据《骊山陵志注》的地图和描写,建立了整个骊山陵的3D模型。到手清单之后,又开始投入陪葬品的建模和放置工作。
    只是这种古代画师的图像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失真情况,毕竟也不是人人都像扶苏那样可以画得特别还原。
    这个程度足够侍者对照着实物分辨了,但对后人来说,照着它建模的陪葬品有些看起来就长得比较奇怪。
    秦粉坚决不相信陪葬品本身就长这样。
    不过考虑到他们也不可能开地宫进去亲眼看看,也只能凑合一下接受图画上的版本了,总比以前连地宫里有哪些宝贝都不清楚要好。
    专业团队的建模是一个大工程,一时半会儿完工不了。
    事实上时间过去了两年,也才堪堪搞完一座宫殿的建模,因为里面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大大小小的陪葬品数不胜数,难怪光是清单就有一面墙。
    等着想看地宫完整建模的人急不来,只能转而去看看别的东西。
    比如研究一下清单本身。
    官方并没有一下子公布全部清单,而是挑了一些内容公布。有些清单比如只列举了华丽摆件的,好多名字都大差不差,普通人其实根本没耐心看。
    这类清单网友只想看看图片,别的就算了。倒是诸如“太子亲笔画”这种,大家琢磨得非常起劲。
    有人拿着清单列表和现存的扶苏画作摹本进行对照,
    发现市面上流传的摹本居然还不足真迹的百分之一。
    秦二世真的相当高产了。
    但他好像只在早年把画丢给画师临摹过,后头几十年就没再拿出来了。再加上摹本也有佚失的情况出现,就导致如今人们见过的数量少之又少。
    更糟糕的是,流传下来的摹本水平也参差不齐。
    「始皇时期好像只有一个画师临摹得还原度很高,阴嫚他们的自传里都写他的作品只比真迹缺点神韵。」
    「对,那个画师还有个特点是会学着扶苏特意在纸张的右侧留下一条完全空白的区域,用来记录创作这幅画的前因后果以及盖章留印,避免破坏画面。」
    「我上次去博物馆看到展出,那个画师唯独没模仿的就是扶苏的字迹。他连旁边的文字都一起照着写了,不过是用他自己的笔迹写的。然后盖了自己的章,表明自己是临摹的,不是原作。」
    「正常,谁敢模仿皇帝和太子的字迹啊,不要命了吗?」
    「其他宫廷画师基本都跟着学了吧,我记得看过有几幅临摹得不像的也是这样的操作,明显和最像那个不是同一人画的。」
    「应该是宫中定下的规范,所以现在遇到那种缺少右侧留白的摹本,鉴定师都会先查看侧边有没有裁剪的痕迹。没有的话,基本就可以断定是宫外野生画师拿着摹本临摹的作品了。」
    「有裁剪或者有留白也证明不了是官方画师临摹的吧,临摹者又不傻,会跟着学。我看古代收藏家分辨这个也挺头疼的,大家基本都没见过真迹,这就很难搞。」
    「确实,还有些人会刻意不留白,这样就能防止字迹露馅,反正知道扶苏会在侧边题字的人也不多。毕竟宫廷画师一个都没模仿过字迹,他们这些后来者也模仿不了。」
    「会不会有人跑去找过秦朝埋奏折的地方,然后试图从里头找出扶苏的字迹进行学习啊?」
    「你还别说,真有!」
    「那个故事我看一次笑一次,说是某个后头朝代的皇帝喜欢收藏名家字画,然后有一天他收藏到了一幅扶苏真迹。
    这个真迹是带题字的,卖家信誓旦旦地表示字绝对是扶苏题的,你是皇帝手里说不定有扶苏的笔迹,你可以拿出来对照。
    皇帝还真有,他就拿出来对照了。结果一对照发现,不是扶苏的字迹,还一看就是两种不同的字迹写法。
    卖家人都傻了,坚决不信。因为太过激动,一不留神自暴了。说自己可是特意去挖了秦朝古籍的,这字分明就是他照着古籍学的,不可能有假。
    然后他就因为卖假画欺君罔上和盗掘古物被下大狱了,皇帝派人从他家里弄到了他挖掘的古籍,发现他挖到的居然是奏折。
    不过吧,扶苏用过的奏折都陪葬到了骊山陵里去。他这个是从地方官府的遗迹里挖到的,天知道他是怎么发现秦朝官府的位置在哪儿的。
    反正他就是挖到了,还找到了里头秦朝皇帝的字迹。他说自己根据奏折字里行间的细节推测出这封奏折就
    是扶苏在位时期的东西,所以上头的字迹绝对就是扶苏的。
    然后皇帝无语地告诉他,扶苏在位那会儿还有个苦逼孩子桥松在替他爹批奏折。还去找了桥松的字迹,一对照,果然是桥松写的。」
    「哈哈哈哈所以这人是模仿扶苏的画作之后,加上了桥松的字迹,伪装成扶苏真迹出来招摇撞骗?」
    「画师:早知道这是桥松的字迹,我就说这个确实是扶苏画的,但是他懒得自己写题字,就让儿子代笔了。」
    「懒得写字于是压榨儿子,这很扶苏。」
    「画师心态不好,他都确定自己是对照奏折临摹的字了,就淡定一点。要么忽悠皇帝说你自己收藏的扶苏字迹是假的,要么就说可能我收到了假货。
    实在不行还能不动声色地做出我这肯定是真迹的模样,只要他不露出心虚的迹象,等查出这是桥松字迹之后,就好糊弄了。」
    「说来说去,还是好想看扶苏的真迹啊,他就没有一幅流传出去的吗?真的全部陪葬地宫了?哪怕留了几幅在外围也好啊,地宫里全是水银真的不敢打开。」
    「就算没有水银,我也拒绝打扰老祖宗安眠。」
    「我刚把画作的清单翻完了,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记录(截图)(截图)(截图)(覆上翻译后的简体文字)
    你们看,这几幅图后面跟着的不是“某某宫某某殿某某间某面墙”,而是直接一列文字:“阳滋公主主墓室正北墙壁”。
    还有这个,这个更简单,说在太孙手里收藏着。意思估计是不准备陪葬了,以后太孙是自己陪葬还是送人,里头也没记载。
    最后这几幅,写的则是:“悬挂于太庙供后人参拜”,应该是给先祖画的画像。」
    「!!!」
    「原来还有真迹流传在外啊,我震惊!」
    「嘶,这么说的话,阴嫚墓里有几幅,桥松手里有几幅但不知道放哪儿了,太庙里头有几十幅?」
    「秦国国君加上始皇帝一共二十多个,有些没继位的也被追封为公了,全部算上是38个好像。而且扶苏可能还画了王后,那数量得翻个倍。如果还有他自己和儿子孙子的画像——毕竟他活挺久的,是秦五世两岁左右去世的——我勒个去!大几十张啊!」
    「所以这么多画,为什么我们还是一张都没见过???」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其实见过了,只是一直以为不是他画的?」
    「你是说玄宸宫博物馆里那些……」
    玄宸宫作为大秦第一朝宫,地位非常特殊。秦朝时期自然没人去动它,一直是作为皇宫存在。
    到了大动荡那会儿,起义军倒是素质参差不齐了。但架不住有个西秦操作太骚,不仅把值钱东西都塞祖宗墓里了,还在西边死命坑他们钱。
    没钱的起义军打入关中之后又没能从大秦宝库里回血,哪里舍得放弃现成的宫殿不用、甚至还把宫殿毁弃了?
    所以大家依然用着大秦的皇宫,还得小心翼翼地爱
    护。
    不爱护不行,弄坏了修不起。
    到后来秦唐入关,那就更不会对玄宸宫动手了。玄宸宫继续作为皇宫,居住了秦唐的一代又一代皇帝。
    正史上有些朝代把都城定在其他地方,很多时候是为了制衡关外九州,或者是防备北方边陲。
    然而大秦早就把北边驯化了,匈奴人和东胡人一代又一代为秦土镇守北疆。哪怕后来王朝末年和大动荡时期,大家也顶多窝里斗一斗,天下恢复太平之后又亲如一家了。
    大秦六百年的努力不是白费的,其实到秦末那会儿基本就没什么“匈奴”“东胡”的称呼了,大家都自称秦人来着。
    各地起义军叛乱的时候,秦匈和秦胡打起义军打得可狠了。
    他们认为这群家伙算什么东西,凭什么代替大秦统领他们?除非这群人里头出个始皇帝那样的人物,不,就算只有始皇帝一半英明都成,否则免谈。
    但是靠北边的起义军好像没什么自知之明,一个两个找上门来都一副“你们既然给大秦当了六百年狗,那我恩准你以后也给我们当狗”的讨人厌嘴脸。
    秦匈和秦胡:???
    他们没看出来大秦拿他们当狗,毕竟除了一开始他们老祖宗不太安分那会儿,后来大秦有什么好东西都不落下他们的。
    不过面前这群傲慢的家伙,倒是蛮有优越感的,根本不拿他们当人看。
    后头秦唐的开国皇帝李世民打着秦朝宗室旗号起兵的时候,那个态度对比就非常明显了。
    李世民对他们一点都不歧视,再加上他家确实祖上和秦朝皇室联姻过,两家立刻就信了他是始皇血脉,跟着他一起打回中原平定天下。
    总之后头的朝代没什么需要防备北边的需求,自然不考虑往燕地迁都。倒是西域之外的国土可能会有外敌来犯,不得不防。
    再加上关中的位置很巧妙地基本就在秦土的正中心,且这里地形适中。往西可以就近培训高原战士,往东也可以在大江大河里训练水师。遇到国难,关中还是个天然的乌龟壳子,西秦靠它可是撑了二十年呢。
    所以后头的朝代基本都没考虑过迁都,咸阳至今还是国都,玄宸宫也在两千年来一直都是皇宫。
    经过两千年的修缮和改建,玄宸宫当然早就不是当初的模样了。但里头还是有一些秦朝古物留存的,毕竟秦二十世也不至于把皇宫搜刮得一张纸都不剩。
    虽然西秦撤退的时候,能带走的都带走了。包括祖上留给他们的祖训锦囊,也包括太庙里的祖宗牌位啥的。
    可也有没带走的,比方说一堆丑兮兮的祖宗画像。
    贴子里突然提到这个,立刻就让众人惊悚起来。
    「那么丑的画像,我不相信那是扶苏画的!」
    「没说那个,我说的是好看的那套!」
    据传西秦撤退的时候,太庙里挂着二套祖宗画像。
    一套是只有秦国时期君主的,画得很难看,是以前的画师画的。另一套是
    一直到秦四世柏舟为止,画得很好看。
    后头那些皇帝的画像是第二波,属于中不溜丢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为那些是学习了扶苏画法的画师所作,画风相比起来不如扶苏这种更符合后世审美。
    西秦皇室把好看的两套拿走了,最丑的没带,直接导致丑画像在玄宸宫里留存了好些年。
    中途因为西秦不做人,有些割据势力还拿画像出过气。所以等秦唐入关之后,丑的那些都七零八落了。
    秦唐花了很多功夫重新收集起来修复,没收集到的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照着其他丑画像补了一套。
    ——这套丑的目前就在玄宸宫博物馆里展览着,好多人都见过。没去过博物馆不要紧,网上到处都是图片。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李治(秦治)他皇后篡位那年。
    以前古人讲究同姓不婚,因为他们认为只有男方这一脉的近亲才会出现近亲繁衍的问题,表亲没问题。而区分是否是近亲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姓氏,表亲一般继承另一家的姓氏。
    然而秦朝多的是随母姓的情况,直接废了这个最直观的法子。大家都是赢姓秦氏,要分辨表亲就比较麻烦。
    刚开始还能分得清,人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复杂,就没人分得清了。那干脆不分辨到底是堂亲还是表亲,只要血缘关系近的一律不通婚,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结果这么做就把近亲内部消化的路堵死了,大家都去找外头其他姓氏的人通婚。通婚之后好些后人跟着从了赢姓秦氏,到最后秦氏越来越多。
    平民百姓懒得管什么姓氏,他们就看是不是五服以内的近亲。不是就能成婚,同一个姓怎么了,天底下多的是同姓的陌生人。
    时间一久,只剩皇家还会尽量考虑异姓。
    秦治的皇后武曌就是这种情况。
    他爹和他娘挑了好久才给儿子成功挑了个异姓的女子当皇子妃,当时候选人里一连串秦氏女,真的很难选。
    主要秦唐太祖也担心选中的秦氏女会是隐藏的正经始皇血脉,万一来个篡位那咋整呢。所以还是选外姓的保险一些,就决定是武氏女了。
    千防万防,也防不到武曌她不管是不是始皇血脉,照样能学着秦唐太祖冒充始皇血脉。
    丈夫死后,武曌连个“历史上就没有女性当皇帝的先例”这种阻碍都没有。她直接宣布改姓,拿出精心准备的族谱,说自己是西秦女帝的后人。
    秦唐臣子们:啊这……
    西秦女帝是最后一任秦朝皇帝,血缘无可置疑,时间还离得近。偏偏武曌早有准备,造假造得堪称天衣无缝,看起来比秦唐太祖当初拿出的那份族谱更有说服力。
    这下就把群臣架住了。
    他们确实对秦唐和太-祖爱得深沉,但是太-祖当初打天下的时候是打着始皇血脉的名号来着。
    秦匈和秦胡之所以支持他,就是因为这个。现在冒出个更真的冒牌货,这两家立刻就动摇了,在犹豫要不要倒戈支持武曌。
    虽然秦唐太祖很好,但他们也很敬佩始皇帝,两头都有点割舍不下。
    武曌要的就是群臣拿她没辙,以及北境的犹豫不决。这样就给了她足够的时间谋划一切,最后成功篡位。
    由于武曌心里很清楚那群臣子肯定想着恢复秦唐的国号,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不自己改个新国号了。
    改什么改?直接用大秦不好吗?
    武曌:我可是秦二十世的后人,我大秦就没有什么秦和秦唐的分别!
     武曌踩着秦唐给自己刷名声,一下子拿捏住了北境两家。两家觉得有道理啊,真认为自己是始皇血脉的话,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加个“唐”字?
    两家扭头就吹捧改名秦曌的武曌是秦二十一世了,支持她上位。
    秦唐臣子也无可奈何,扯别人家大旗的时候不可能光有好处没有坏处,现在该他们有口难言的时候到了。
    后来武曌把皇位传给了女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从小听着各种女帝女将女相的故事长大,又见识过女人登基也没受什么阻力的现状,自然不像正史上那样只想着当个小公主。
    就是她对父亲还是很有感情的,犹豫过要不要恢复秦唐的国号。奈何北境两家不同意,最后也没能恢复成功。
    只是史学界依然不认为武曌是真正的始皇帝血脉,所以将这个再造的“大秦”也归入了秦唐之中。
    部分武皇粉不认可这个划分结果,她们选择将从武曌起至最后灭亡的这段时期称之为“秦武”朝。
    武曌在位的时候,发生过一件事。
    当时西秦已经撤出西域了,各自分了一块地出去开疆拓土创立基业,舜华那一脉去了秦北洲。因为当时他们是大宗,所以祖宗画像一类的东西是被他们带去了北洲。
    那个时候的北洲(即俄罗斯地区)还没有形成大型王朝,就是一些公国和王国零散分布。
    舜华一脉想一统北洲,为此南征北战忙得不可开交。有些带来的东西就不好保存,担忧会在战争中遗失。
    武曌在当太后的时候悄悄联络上了舜华一脉,以“国号恢复大秦”为筹码,换取舜华一脉的支持。
    于是就有了她那个能够以假乱真的族谱。
    作为合作者,在舜华一脉不方便保存祖宗遗物的情况下,武曌也很积极主动地帮忙出力。
    东西最后被运回了关中,画像自然也重新被挂回太庙里头去了。正好,这东西还能作为武曌确实是始皇后人的佐证,不然她怎么会有西秦皇族的遗物呢?
    由于两边的来往是秘密进行的,史书上自然不能写秦二十一世从西秦人手里弄回了先祖画像。
    所以史册记载的是武曌作为西秦女帝的后人,将先祖遗物放回了玄宸宫中。
    后世史学界不知其中内情,又由于学者们一直认定武曌大概率是冒牌的始皇血脉,连带着对她搞回来的遗物也持怀疑态度。
    一部分学者猜测那些画像是武曌命人仿制的,她
    既然能仿出几乎没有漏洞的族谱,自然也能仿制出别的东西。
    总之这些有幸保存到现代的画像,目前大家还无法彻底断定真假。
    毕竟谁也没见过扶苏真迹,而画像上连一贯会有的留白和题字都没有——扶苏觉得祖宗的画像没有题字的必要。
    现在网友提出那些画说不定真是扶苏画的,其他人一时间也拿不准。
    事实上,之前根本没有任何古籍记载过扶苏给祖宗们画过像。
    由于画像上没有标配的留白和题字,大家直接认定这是其他画师画的了。至于最后的武曌伪造疑云,大家也就随便涛一涛,就算是真的遗物也不过是画师画的嘛。
    因为它们可能是伪造的缘故,网上对这套画像的讨论也很少,顶多吐槽一下美颜美得有点过分。
    大家提起太庙画像,第一反应都是丑的那套。
    现在出土的清单说原画是扶苏画的……
    「不!!!这是我距离阿苏真迹最近的一次!我不相信那些遗物是仿造的!它绝对是阿苏亲的笔画!我下午就买票去参观玄宸宫!」
    「则天女帝肯定不是骗人的那种人,她拿出来的必然是正品,我不听我不听!从今天开始,我承认她是秦二十一世了!」
    「武皇粉表示:你们这群人也太真实了吧?我早说了八百遍了武皇肯定是真的。你看其他冒牌货哪个会把国号改回单纯的大秦啊,他们都着急起新名字呢。」
    「姐妹,我知道错了,只要后续能证明那些是扶苏真迹,武皇这个血脉后人我们扶苏粉一定认!」
    「扶苏粉怪会谈条件的,笑死,这是忽悠武皇粉想办法帮他们确认画作真假呢。」
    「……人和人之间能不能有一点信任?」
    「那肯定不能。始皇大大应该很在意自己的血脉真假,扶苏宝宝一向是想阿父之所想、急阿父之所急。我们作为扶苏粉不能给扶苏添乱,要帮他想办法搞清楚真相的。」
    「我只能说,粉随正主,你们确实学到了扶苏的精髓。」
    「服了,在这里还能围观一场勾心斗角和不做人。」
    原本史学界对于遗物的真假分辨还没那么上心,而且上心也没用,这种东西太难分辨了。他们又不知道真迹的画师是谁,没法找别的作品对照着辨认。
    现在意识到这可能是扶苏的真迹之后,态度一下子郑重起来。
    可问题又回来了,扶苏的真迹他们也没见过啊,照样没法比对!
    现在唯二确定有真迹的地方,一个是汞含量严重超标的骊山陵地宫,另一个是阴嫚的主墓室。
    无论是哪个,开人家墓都挺不道德的。网上有很多声音不支持开墓,文物局那头也不肯批准。
    没办法,事情只能就这么僵持下来。
    每到这种时候,就得等一个奇迹发生。比如说,真迹它自己蹦出来。
    几年后的某天。
    海外突然有个收藏家的宝库遭遇抢劫,劫匪从里面弄到了
    一幅保存完好的古画。据说这是一幅秦代真迹,右侧的留白处有古人的亲笔题字。
    劫匪将画作送去了黑市,然而不等卖出就莫名其妙失踪,疑似遭遇黑吃黑。再次出现,便是被一位匿名人士捐赠给了玄宸宫博物馆。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收到画作之后,一眼就认出了右侧题字的字迹非常眼熟。
    一开始一个人的字迹,写了作画的前因后果。还盖了两枚黑龙和玄凤共舞图案的印章,印章里带着刻字,一个刻的是“政”另一个刻的是“扶苏”。
    继续往后,有第二个人的题字,写的是看画的感悟。最后也跟了个印章,是个刻得不太好看的“桥松”,刻章的人应该不是专业匠人。
    紧接着,出现连续二代人的题字。由于留白的篇幅太小了,字都写得很小。
    先是解释“画作乃四世皇帝赠与臣”加上“刘恒”印章。
    然后是“收敛父亲遗物时发现此画”加上“刘启”印章。
    最后是“这个东西朕要陪葬到皇陵”加上“刘彻”印章。
    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倒抽一口凉气。
    他飞快地联系专家,调取扶苏、桥松、刘恒祖孙二人的字迹,让人过来比对。如果全部都对上了,确定是本人所写,那这幅画绝对是扶苏的真迹没跑了。
    消息传出去之后,网友闹着要看照片。专家还没分析出个结果来,照片先被官方账号传上了网。
    大家对于这幅画曲折离奇的经历不感兴趣,重点全部放在刘彻的题字上头了。
    「咱就是说,彻彻你这是彻底不装了啊……」
    「当着外人的面一口一个“臣”,私底下直接开始用“朕”和“皇陵”了。」
    「刘彻:朕摊牌了!」
    「讲道理,这还用摊牌?刘彻那个茂陵不就是按照皇帝规格建造的吗?也就是大秦后来的几个皇帝脾气好,换个暴君来直接给他墓砸了,让他敢僭越。」
    「一开始是刘彻余党还在,没办法动手吧。后来时间长了,再砸也没意思了。」
    「难道不是因为茂陵被反复偷盗,秦朝皇帝等着看刘彻笑话吗?」
    「哈哈哈哈哈刘彻下葬四年陪葬品就出现在市面上了,刘彻知道了能气死。」
    「秦皇:只要我不派人给刘彻守墓,他占着帝陵也没用,过不了几年就能被搬空。」
    「太缺德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也不是没派人守墓,刚开始那会儿不是刘彻自己安排的人给他守陵吗?守陵人监守自盗也怪不了嬴秦吧?」
    「对,后面发现这件事,六世那位女帝还挺有风度的,帮忙把陪葬品追回来了。也有重新派人守墓,但一开始刘彻党不同意,担心她是想借机毁墓。」
    「结果就是盗墓贼屡禁不止,女帝也懒得管了,这是你们自找的。」
    「最后好像是七世重新启用老刘家人,大家握手言和,然后七世派了人接手陵墓。之后就没怎么听说被盗
    的事情了,尤其是地宫区域被保护得很好。外围有点私人盗墓避免不了,谁让刘彻把茂陵修那么大。」()
    「刘彻:那他们骊山陵还更大呢!」
    ?本作者无字惊鸿提醒您最全的《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秦皇:骊山陵是我自家祖宗的陵,肯定要多派点人围起来,你又不是我祖宗!」
    「六世和七世都是体面人啊,但凡里头出个扶苏那样的黑心鬼——陵墓规制我给你留着,陪葬品就笑纳了哈~不出二个月绝对给你搬空。」
    「我不许你这样说我们太子!太子他就是不爱吃亏怎么了!」
    「所以这幅画到底是什么时候被盗墓贼搞出去的?刘彻没把画塞地宫吗?一般来讲这样珍贵的东西,肯定不会放在外头的陪葬坑里吧?」
    「那就不知道了,官方记载说的是地宫没人开过,之前勘测的时候专家也说没被打开过。盗洞应该进不了地宫,可能就是放陪葬品的时候放错地方了。或者刘彻压根没太在意这幅画,压根没往地宫里放。」
    「桥松手里的几幅画,已经有一幅的下落出来了。剩下的呢?我真的很好奇。」
    「这幅说是四世送给刘恒的,那会不会其他的都被四世送给别的臣子了,或者自己陪葬了?」
    「别的臣子可能性不大,跟他关系最好的就刘恒了,我猜只有刘恒被分到了一幅。其余的不是桥松陪葬了,就是四世自己陪葬了。」
    「陪葬也好,至少没有遗失。他俩肯定不会闹个乌龙放在外头等人偷,得是藏在地宫里面。」
    「专家什么时候能鉴定出结果?」
    「应该挺快的,字迹鉴定相对来说简单一点。」
    广大网友等了没多久,玄宸宫博物院就公布结果了。确实是扶苏真迹没错,而且比对过太庙里的画作后,也确认那些画作是扶苏的作品。
    粉丝们感动极了,以前一直以为见不到的东西,原来他们拥有几十幅。
    就是看过真迹再去看摹本,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历朝历代的收藏家都在感慨摹本没画出真迹的神韵。
    当初网友们还吐槽过,讲这些收藏家说得好像他们自己见过真迹呢,他们又没看过怎么知道没画出神韵。
    现在发现确实,好多摹本别说神韵了,连画面的精美程度都没办法保证。
    而且有了刘彻这个被盗的收藏案例在,很难讲那些收藏家到底是不是没见过真迹。说不准这幅画和很多其他的画,都流传到民间了,被收藏家们收藏过。
    「跟你们分享一个事,我朋友学画的,学的就是扶苏这个画派。他搜资料的时候发现有个秦明朝的画师画过摹本,画得还特别像。
    当时他就很疑惑,过去这么多年了,这人怎么能画得那么像的,市面上流传的更古早的摹本都没他那个像。还以为是有别的高仿真摹本失传了,现在想来他可能收藏过真迹。」
    「我比较关注的是另一件事,留白题字里那个印章你们看到了吗?」
    「你说龙鸟图的印章?那个奏折里不是经常出现嘛,据传是扶苏设计的,只有他
    ()和他爹有同款,别人想要他都不许人家刻。」
    「是这样的,我们太子一直比较霸道,大家担待一下。」
    「不是,我说的是桥松那个。他那个章不像工匠刻的,看起来丑了点,会不会是桥松自己刻的?」
    「桥松粉立刻一个滑铲冲过来,什么,桥松崽自己刻了章吗?激动!」
    「楼上我知道你很激动,但你先别激动。你可能还没去看过始皇的传记,里头提过这件事。」
    「啥?字太多了我没看,给我说说。」
    「我也没看,我以为里头就写始皇帝了,原来还提了桥松吗?」
    「肯定会提啊,始皇帝人生中和这个孙子相处了五十年,怎么可能一个字不提。」
    「其实那本传记说是始皇的传记,我怎么感觉像是父子俩的合传呢?扶苏自己的事情基本也被写进去了,所以扶苏压根不需要再写个自传。」
    「印章那件事到底是啥?不要说话说一半吊人胃口。」
    「就是里头记载了某天舜华跑去问亲爹能不能给她刻个章,别人家小姑娘都有,她也想要。扶苏难得慈父心肠就答应了,想着不能厚此薄彼,给二个孩子都刻了一枚。」
    「那应该就是这枚了,刻得挺好的。」
    「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你刚刚还说它丑来着!」
    「桥松刻的:丑了点。扶苏刻的:刻得挺好的。做人不要太双标。」
    「那个故事不是还有下半截吗?」
    「下半截是啥?」
    「就是桥松跑去找始皇嘚瑟,炫耀扶苏给他刻了章没给始皇刻。结果扶苏下一秒掏出个章来,刻得还比刻给他们的好看。」
    「哈哈哈哈哈哈太子殿下永远不会让我失望!」
    「要我说桥松啊,这种臭爹你就别要了,来我怀里,我给你当爸爸。」
    「桥松:滚(印章体)」
    「应该是——桥松:X(一个大叉)」
    「喜欢用印章让人滚的是扶苏,桥松看到生气的东西都是拿毛笔在奏折上整个打叉的,听说吓到过很多臣子。」
    「这也是为什么史学界公认秦二世时期的奏折最没研究价值的原因,好多都被他画了乱七八糟的图案。尤其打叉的那种,不少字都看不清楚了,我那个在考古队工作的朋友说她每次分辨都感觉要看瞎眼。」
    「但是他发明的图案挺有意思的,好多现在都还在用。而且这么勾勾画画确实方便省事,可以省掉好多时间。」
    「幸好后头的皇帝没跟他学坏。」
    「皇帝们大部分还是在乎形象的,所以他们只学了印章术。上回还出土了二凤用过的印章,上头刻了个“打”。」
    「臣子:陛下,某地出现叛军。二凤:打(盖戳)。是这种的吗?」
    「估计是。听说开国初年各地经常有不愿意看到嬴秦再次登顶的人造反,乱了好一阵子,隔二差五就是哪里哪里起义了。估计他也嫌烦了,就让人刻了这个印。」
    「所以说了这么多,我们扶苏给始皇刻的印章呢?在哪里!我要看!」
    「在地宫里哦亲亲~」
    「……可恶!」
    天底下总不可能事事完美,就比如大家可能这辈子都见不到那枚印章了,又比如扶苏的数上千张画最后仍旧只有那么聊聊几十张能够被后世人展览出来。
    网友们只能真诚地表示:
    “希望科学家们能早点研究出可以不用开地宫也能进去一探究竟的技术,我们不动陪葬品,就想看看里头到底什么样!”!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都市医神狂婿 网游之大航海 爱你上下五千年 极品太子爷 报告皇上之公子已出逃 花开 极品大秦皇太子 诡异收容所,你收容我一个人类? 网游之创世剑神 兵王校园携美行 神棍的忠犬养成史 帝王农场 女王要休夫 重生系统之一季繁星 下嫁二婚大神 踏墓 自从一见桃花后(GL) 御风谣 撩受攻略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