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昏君就要君主离线制> 第 36 章 小说杂书(二更)

第 36 章 小说杂书(二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请帖?”
    朱祁钰将还带着桂花香味的帖子递给于尚书。
    于谦看完,不免又确认了一遍:“陛下的请帖?”
    这是何意?
    朱祁钰也不懂,只得摇头。
    他收到这封来自安宁宫的请帖,是今日常朝后。
    上面很简略的写了几句话:病榻恫痛之中,凭窗揽月之余,思及古之文人,心有浮茫之忧,故邀王弟至安宁宫一叙。
    来送这封请帖的小宦官还道,陛下请于尚书也一并过去一趟,亦有事相商。
    这会子,朱祁钰还以为皇帝找他和于尚书是同一件事,就令人去兵部传话。
    在于谦来之前,朱祁钰还把这张请帖拿给兴安,让这个在宫里呆了四十多年,服侍过二代皇帝的人精看看,能不能瞧出什么隐藏含义。
    兴安翻来覆去读了两遍,心道:我只看出了‘朕无聊,要搞事’六个字来。
    心中虽如此想,但面上却很是憨厚,表示圣心如渊,实难揣测。
    而于谦到后,对这一张‘想到文人就忧愁’的请帖,一时也难以明白皇帝想做什么。
    朱祁钰起身道:“那就先过去再说吧。”
    于谦有些郑重地点头。
    不得不说,哪怕面对瓦剌也能够冷静沉着,运筹帷幄的于尚书,在面对当今皇帝的时候,也无意识在心底多了不少慎重之情。
    毕竟,瓦剌的目的也好,进攻手段也好,还都是可以推演预测的。
    而对于当今陛下,唯一能够推测的就是——其言行举止没法预测。
    就见招拆招吧。
    反正,这一刻郕王和兵部尚书,一同冒出来的念头便是:只要不是陛下又觉得自己身体好到可以亲征,别的都好商量!
    **
    朱祁钰和于谦快到安宁宫的时候,正巧遇到数位宫人和乳娘抱着的大公主。
    “郕王叔!”
    大公主朱淑元伸出手,要常见的王叔抱一抱。
    朱祁钰带笑接过才二岁的小女孩。
    他倒是知道皇兄自打眼睛不好后,把四个孩子都接到了西苑来住。但除了二岁的朱淑元外,其余两个皇子一个公主,一个比一个小,基本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
    于是陛下只能常陪长女一起玩,二岁的孩子,跟成人对起话来,就已经很有趣了。
    听宫人说陛下大概是病中人心肠软,舐犊情深,对大公主非常纵容娇惯。
    而朱祁钰近来常见这个小侄女,也很亲近。
    以至于朱淑元迫不及待搂着他分享好消息,说起她将要有正经讲师的事情。
    “哦?那淑元就要正经读书识字了,明儿王叔送你一套文房四宝。”
    朱祁钰就着这个话题又哄了她两句,才把朱淑元交给乳母。
    于谦在旁看的亦含笑。
    稚女可爱,让他想起自家女儿璚英年幼时。
    只是此时,他还想不到,女儿也是今日话题之一。
    **
    到了安宁宫,小宦官八宝请两人在外殿稍坐,他进去通传。
    朱祁钰坐下来,正对着墙壁上悬挂的字画。
    与兵部职方司挂着的《晚归早出》一般,安宁宫中也挂了几句白居易的诗词。
    但诗句的内容大不一样——
    “架上非无书,眼慵不能看。
    匣中亦有琴,手慵不能弹。
    腰慵不能带,头慵不能冠。”*
    主打一个,我就是懒得不能动。
    朱祁钰想起昨儿加班的兵部:……乐天居士的诗还真是很有弹性。
    “殿下请。”
    “于尚书请。”
    朱祁钰与于谦往殿内走去,就见寝殿内,皇帝也正以符合这首诗的精神状态,仰面躺在一张晃晃悠悠的宽大摇椅上,衣冠很是随意,还把一块帕子盖在脸上遮挡秋阳。
    要不是摇椅在有规律的前后晃着,皇帝手里也在抚摸着心爱的黑猫,他们简直要以为皇帝已经睡着了。
    听到脚步声,皇帝拍了拍手里的猫。
    黑猫伸爪把皇帝脸上的帕子撤下来。
    朱祁钰一时不知该惊叹宫中驯兽师的技术,还是该感叹皇兄竟然懒到了这个程度……
    “小钰。”皇帝的声音听起来虚虚弱弱。
    无端就勾起了朱祁钰不太好的记忆,他下意识上前握住了皇帝抬起来的一只手。
    这一握,那不好的记忆就更清晰了。上次就是这样,皇帝说看不见了……
    朱祁钰还没有想完,就听皇帝有气无力道:“朕觉得自己快要死了。”
    一句话惊的屋里另外两人都一时有些大脑空白。
    对于谦来说,这绝对是极罕见的状态。
    当于谦反应过来开始思考脑子里十句要紧话先说哪一句,朱祁钰反应过来眼泪都飙到睫毛上的时候——
    皇帝睁开了眼睛,坐直了身子:“啊,朕快要无聊死了。”
    “所以邀你来商议下官刻和外头坊间‘小说杂书’之事。”*
    朱祁钰险些被这大喘气晃个踉跄,直接放开了皇帝的手:“陛下!”
    于谦的语气也是又无奈又郑重:“陛下乃天子,这等戏言实是不妥。”
    哪怕中元节面对满朝文武也不虚的姜离,面对这两位实实在在担着朝廷重任的人,难得老实抬手表示以后不这样说话大喘气了。
    等朱祁钰喝了几口茶,平复完心情后,才想起皇帝刚才那句话。
    官方刻印和小说杂书事?
    哦,皇兄果然是无聊了,想找些乐子。
    但……
    朱祁钰不由看向旁边于谦,那该来的不是兵部尚书啊,向来关注坊间各种文学闲书的,都是国子监、礼部,暗地里还可以再加上负责监控舆论的东厂和锦衣卫。
    “请于尚书来倒不是为了这件事。”
    皇帝道:“朕请于尚书来,是想为女儿聘请令爱为西席。”
    莫说于谦怔了一下,朱祁钰也惊讶道:“方才大公主说起皇兄要为她延请讲师,竟是于尚书之女吗?”
    不由又问道:“可宫中不是有女秀才和女官?应当都可以教导公主。”
    是,明宫中的宫女是可以考女秀才的。
    且要考的科目还不少,要通读的除了如《百家姓》、《千字文》的启蒙书,《女则》《女诫》等训导书,还有《论语》《中庸》等四书五经也要读。
    学的好的宫女,就能通过考核升女秀才,升女史,或升宫正司六局掌印。[1]
    但,升到这种级别,也只是在宫中有典仪时,负责礼引礼赞等事。
    姜离是见过几位年长稳妥的女秀才女史的,但觉得不适合教小女孩。
    于是对朱祁钰摇头道:“女官都是自入宫再不知宫外事,言行皆是禁中方寸之地。朕不想女儿如此。”
    “虽说朝中命妇原多,但都不如于尚书爱女合适。”
    “一来,朕信任于尚书家的教养:年节下女眷都要入宫,朕听太后皇后提过,于尚书之女行止出众。”
    “二来,他们夫妻可同进同出,外面也就无甚闲言碎语。”
    姜离自己倒不太在意名声事儿,但世情如此,不能不为别人考虑。
    虽然经过几个月过去,朝臣们已经默认了皇帝不行……
    于璚英之夫是锦衣卫朱骥,如今皇帝住在西苑,他原就是常要来西苑当值的。夫妻二人可以一起上下班,外面也就没话说。
    姜离是认真要请来于璚英的。
    且绝不仅是作为公主的老师。
    而是为了她要做的事儿,必是需要更了解外头世情、甚至了解军伍战事的女子帮忙。
    没有人比兵部尚书之女更合适了。
    *
    于谦略微沉吟。
    他自然很了解自己的女儿,她与夫人一样,都是诵读诗书胸有丘壑的女子,并不是囿于一阁之内的人。
    想着他近几个月几乎是住在了官署中,女婿亦然(马顺死后锦衣卫内在大洗牌),璚英却只能独个呆在家中。
    上回还与自己道家中藏书都已读尽,可惜他近来忙的无暇为女儿去馆舍借阅藏书。
    若是来做公主老师,旁的不说,必可多阅宫中藏书,想来她是愿意的。
    于是在经过一番‘小女学浅规矩粗疏’等传统谦虚流程后,姜离终于顺利敲定了这件事。
    她心情大好。
    因兵部事多,于谦见皇帝要拉着郕王说官中刊印之事,他就告退了回去。
    也得尽快写一封书信托人送去给女儿,告知此事。
    想到璚英看到这封信时的神态,走在路上的于谦也不免笑了——她的眼睛必然又会骤然亮起,像是晴朗夜空中的星子。而在于谦心中,女儿的笑容可是比加了蜂蜜和糖霜的牛乳茶还要甜。
    那孩子会高兴的
    。
    **
    这边,姜离跟朱祁钰抱怨起各类娱乐文学的匮乏。
    “小钰,你不知道那些道学儒生,照着板子写出来小说和戏文有多难看。()”
    不是为‘明君盛世’歌功颂德,就是写孝子贤孙,恨不得要指点着所有人跟这个学。
    朱祁钰点点头表示认同,
    这也没办法嘛——
    从太祖就定下过规矩:“今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2]
    太宗年间更是规定了连戏文也只得写伟光正,若写了亵渎帝王圣贤的戏曲,从写的到印的到唱的,一条龙进牢里蹲着去。*
    那儒生们也好,寻常文人也好,自然不可能放开了去写什么缠绵悱恻的故事。
    姜离托着腮道:“时移世易,祖宗的规矩该改改了。反正……”
    她没有说完,但朱祁钰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未尽之意:反正祖宗的铁碑都拔两块了,还差这一两条例律?
    朱祁钰原本下意识要点头赞同:皇兄这是病中无聊的紧了,想寻些有意思的事儿。且找些机灵文人来写小说,不比整令二大营去亲征好的多吗?
    但想起方才皇帝拿‘快要死了’吓唬他,朱祁钰忽然也起了要小小报复一下的心思。
    于是故作诧异道:“皇兄今日怎么会这么说呢?”
    “几年前,可是皇兄亲自下旨禁掉了一本叫做《剪灯夜话》的小说,那本书就跟寻常儒生写的酸腐书毫不相同,里面颇多志怪故事。”
    “一度还风靡京城呢。”
    “然而国子监祭酒上奏后,皇兄就以此书引的‘经生儒士不务正业,不讲正经文章反而整日谈论杂书’,以及‘有伤教化,惑乱人心’为由,把这本书禁掉了。”
    “算来,那是自咱们大明开国来,朝廷出手禁掉的第一本小说。”
    “写书的那人,还上表请罪来着。自此,外面越发不敢放开了写小说话本。”
    无辜被朱祁镇回旋镖扎到的姜离:……
    好好好,原版正统帝,真是她各个方面的绊脚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从阴暗的角落窜出来出来绊她一下。
    于是姜离斩钉截铁道:“哦,你说六年前禁书的事儿啊。唉,那时候是太蠢!”
    朱祁钰:……皇兄你这么说你自己,我很尴尬啊。又不能反驳皇帝的话是错的,又不能默认皇帝说自己从前蠢。
    好在皇帝自罪过后,转移了话题:“朕也不是为了自己,主要是孝心虔诚——”
    “你不知道,前日几位祖宗还托梦跟我说:上回给他们少贡桂圆等物后,他们倒是不怎么上火了,夸朕这事儿做得好。”
    “但他们如今英魂寂寞啊,又没有国事要处理,可不就想见见我大明的文学造诣远迈汉唐光辉璀璨吗?”
    “朕怎么能不成全祖宗们的寄托。”姜离说完顿了顿,然后对朱祁钰道:“外头有御史朝臣聒噪你的话,你就这么回复他们。”
    朱祁钰日常无奈加担忧:“皇兄要改就改吧,便是御史言官要谏不听就是了。还是不要拿祖宗们做例。”
    他真觉得皇帝应该少惹祖宗们,毕竟上回从马上掉下来的事看起来就很玄幻。
    要说朱祁钰只是出于对先祖们的敬畏半信半疑,那么英国公等人,可是实打实至今都觉得是先帝们显灵……
    朱祁钰临走前,姜离表示:把金英调回来用用。
    因与之前的朝代不同,明代的官刻是由宦官来掌握的,名为‘内府刻书’。
    *
    金英奉命而来时,就听皇帝吩咐,先整理坊间各种《二国志通俗演义》的手抄本、画本、私刻本,准备出一个官方版本。
    他先是惊讶:朝廷官方刻书,从前可只出版过儒学典籍、历书、顶多再加些佛经道书。
    可从来没有过官方刻印小说的!
    不过惊讶过后,金英立刻在心里道:既然陛下开了这个先河,我也要给岳爷爷出书!回头就派番子们出去搜罗各种民间有关岳爷爷的小说和话本!
    姜离倒不知道金英已经夹带起了私心,只继续道:“官方印刻事,俱事无巨细回禀淑妃。”
    金英见是跟淑妃合作,就更高兴了。
    他在王振事上,还欠着淑妃娘娘一个人情呢。
    而对姜离来说,今日最要紧的事情,反而是如今所有人都不在意的这句话——让高朝溪去了解刻印书籍之事。!
    ()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三世独尊 陆地键仙 镇世仙尊 灯花笑 一纸千金 明尊 重生1983:从夺回家产开始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盛世春 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我在异世封神 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 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 阵问长生 极道狼王于枫 北宋穿越指南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