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穿成苏轼的冤种弟弟> 第 50 章

第 50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苏辙是含笑不语,看着苏轼直笑。
    苏轼被他这眼神看的很不好意思。
    这话,苏辙可不是无缘无故说的,苏洵与程氏的确有给苏轼定下一门亲事的意思,毕竟亲事先定下,过几年再成亲也不迟。
    苏洵对青神县王家一姑娘很是满意。
    此女名叫王弗,与苏辙同岁,其父是乡贡进士王方,虽说并未正儿L八经中进士,却治家森严,此女更是聪慧谦谨,知书达理,容貌出众,年纪小小,但上门提亲之人却快将王家的门槛都踏破了。
    这王家小娘子还是史彦辅提起的,直说眉州好姑娘就那么多,真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就算苏轼再聪明过人再年少有为,到时候想要说一门好亲事只怕也不容易。
    史彦辅这人向来挑剔,可说起王弗来却是赞不绝口。
    苏洵前去青神县看了看,只觉得王家小娘子是人如其名。
    苏轼被苏辙笑的愈发不好意思,低声道:“爹爹说了,这件事八字还没一撇了,谁知道这门亲事能不能成,也不知道那王家小娘子能不能看上我……”
    苏辙面上笑容更甚,道:“六哥,你居然也有这般不自信的时候?”
    “你这样厉害,未来嫂嫂肯定会喜欢你的……”
    兄弟两人是说说笑笑的,刚回到苏家,就被程氏叫了过去。
    程氏一开口就道:“……在你们史叔父的撮合下,王家也有结亲的意思,但王相公的意思是不管六郎才学如何出众,总得见一见才知道。”
    “自家姑娘都是捧在掌心长大的,比起才学,人品才是最重要。”
    “明日咱们便在杏花楼吃顿饭,你们两人也看看合不合眼缘,结亲这等事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向来聒噪的苏轼竟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苏辙看了直笑。
    他知道这位王家小娘子乃是苏轼的正缘,并未想过这门亲事会有什么波折,便折身回房看书了。
    不过一刻钟,苏轼就跟了进来,难得扭捏道:“……八郎,明日你能不能陪着我一起去?”
    苏辙放下书:“六哥,这是为何?”
    “明日不是有八姐姐陪着你一起过去吗?”
    如今苏八娘与陈太初的亲事已经定下,定在了三年之后,两家约好无论陈太初高中或落榜,两人会如期成亲。
    苏八娘明日去杏花楼更是她自己主动提起的,用她的话来说,女子看女子最准,保准她一眼就能看出这王家小娘子是不是个好的。
    苏轼不好意思笑了笑,道:“我想要陪着你一起。”
    说着,他的声音更是低了些:“说来也是奇怪,一想到明日要去杏花楼赴宴,我心里就慌慌的,就连乡试之前,我心里都没这样乱过……八郎,你陪着我一起好不好?”
    回顾他这短暂的十四年,不管发生什么大事时,都有苏辙陪在他的身边。
    按照规矩,未婚男女
    相看最忌讳相看时带着自家兄弟姐妹,就怕对方没看上自己,而看上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但苏轼却是一点不怕,并非他觉得苏辙不如自己,而是他知道,若苏辙与王小娘子情投意合,他定会比谁都高兴。
    苏辙轻轻点了点头:“好,六哥,我明日就陪着你。”
    翌日一早。
    苏辙一行人就早早到了杏花楼。
    因苏辙的关系,如今他们一家已是杏花楼贵客中的贵客,陈掌柜一早就吩咐厮儿L收了一间最好的雅间出来,命人用香熏了屋子,更是摆上花木,准备好饮茶……毫不夸张的说,眉州谁人前来杏花楼都没这个待遇。
    陈掌柜也是有儿L有女的,深知北宋的姑娘们亲事虽艰难,可好女却是不愁嫁的。
    苏辙连声与陈掌柜道谢。
    陈掌柜却笑道:“……你若说这话就见外了,没有八郎你,就没有杏花楼的今日,更不必说我们合起伙来已有些年头,我是看着六郎长大的,他的亲事,我焉能不上心?”
    很快,王方就带着妻女来了。
    人群中的王弗是最显眼的一个。
    她虽年方十一,但模样周正,气质出挑,虽不是那等第一眼美人,却是越看越耐看的那种。
    苏轼不过与王弗对视一眼,就羞红了脸。
    苏辙:???
    他实在难以将眼前这个腼腆的少年郎与他往日的六哥联系到一起。
    倒是苏八娘与王弗凑在一块说话,小姑娘与小姑娘之间一旦熟络,那就是有说不完的话,两人凑在一起说最近时兴的料子,最近读过些什么书,哪家的糕点好吃,杏花楼哪样菜最合自己胃口……到了最后,苏八娘更是言辞委婉将苏轼夸了又夸。
    “人人都说六郎能考中解元,只因他聪明过人。”
    “可世上种种之事,哪里有简单的?他读过多少书,受过多少罪,唯有他自己清楚。”
    “我听乳娘说过,说他梦里时常都还在背书……”
    苏八娘本就是个活泼的性子,如今对上自己的未来弟妹,自然是话又多了几分,说起苏轼与苏家的看门狗交情甚笃,说起苏轼虽醉心读书,却更好美食。
    原本苏辙今日是打算助苏轼一臂之力的,可瞧见这一幕,只觉得自己今日好像是白跑了一趟。
    等着一行人从杏花楼下来时,王弗小娘子的眼神时不时落于苏轼身上,目光中满是好奇。
    苏辙知道。
    这门亲事成了。
    上了回程的马车,往日话最多的苏轼成了锯嘴的葫芦,活泼的苏八娘今日也着实累了,故而也就只剩下平素寡言的苏辙一人说话:“六哥,今日你可得好好谢谢八姐姐才是。”
    “我看八姐姐是嘴皮子都要磨破了,不光夸你,更夸我,甚至连带平日与我们交好的无奈哥哥都夸上了天,着实不易……”
    苏八娘轻笑一声:“这是自然。”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既要在王小娘子跟前
    夸六郎,自然得将六郎身边的人夸个遍。”
    “再说了,我夸八郎你可没撒谎,更没骗人……我们苏家在眉州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可不能骗婚!”
    姐弟三人说说笑笑,皆知这门亲事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翌日一早,史彦辅就登门道喜,直说王家愿意结下这门亲事。
    一时间,苏家可谓是喜上加喜。
    接下来的几年里,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不光勤学苦读,更是跟随郭夫子四处游历,只是可惜,也不知是因郭夫子常年饮酒亏空了身子的缘故,还是懒惰才是其本性,受不住长年累月的长途跋涉,在带领兄弟两人游学的第二年身子就有些受不住。
    但苏辙也好,还是苏轼也罢,都觉得游学途中所学到的内容比从前更甚。
    苏洵一见,便当仁不让带着两个儿L子游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转眼就到了苏辙十六岁这一年。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能发生很多事情。
    比如,陈太初于两年前中了进士,已与苏八娘完婚。
    比如,史无奈也已成婚。
    比如,苏老太爷已经故去,四年前喜丧去世。
    比如,苏洵放弃科举之后,随心文章却引无数文人墨客推崇,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已在眉州,甚至四川大有名气。
    比如,三月前,苏轼已与王弗成亲,夫妻伉俪情深,恩爱有加。
    又比如,年仅十六岁的苏辙已长成个俊朗的儿L郎,身形高挑,眉目出众,任谁瞧见他都会夸上几句。
    当然,旁人看了也是白看,如今的苏辙虽年纪轻轻,却已经定了亲,定的正是当年那位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史家娘子。
    若真说起来,苏辙对这门亲事并未有太大的感觉,甚至定亲之前的相看也不过是走了个过场而已。
    他深知自己一个胎穿者,一个活过一世的人不会像情窦初开的苏轼一般,对着自己的六嫂一见钟情,声名鹊起的他之所以答应与史小娘子成亲,皆因故去的苏老太爷与苏老太君恩爱了一辈子,如今苏家是
    如日中天,史家却是一日不如一日,早在他几岁时,故去的苏老太爷就曾想要他娶史小娘子。
    娶谁不是娶呢?
    更何况,相看时,苏辙只觉得史小娘子也是进退有度,温文尔雅,便答应下这门亲事,更与史家长辈保证自己此生不会纳妾,终身爱护史小娘子。
    史小娘子听闻这话感不感动苏辙不知道,但史无奈却是感动的不行。
    说起来,眉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史无奈与这位史小娘子也是沾点亲的,一开口就道:“八郎,你知不知道,如今你们兄弟两人在眉州可谓出尽风头,就连我那娘子都念叨不停,直说我与你关系那样好,为何没要她妹妹抢占先机。”
    说着,他更是拿胳膊肘撞了撞苏辙,低声道:“你不纳妾的话,到底是说说而已,还是真的?”
    苏辙扫了他一眼,俊秀的面容
    上满是郑重:“自然是真的。”
    “史小娘子是个好姑娘,我哪有负她之理?”
    史无奈盯着他看了又看,最后只惋惜道:“可惜啊,我若是女子就好了。”
    “这样我就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嫁给你!”
    苏辙:……
    他没好气道:“无奈哥哥,如今你都已娶妻生子,怎么还像是一点没长大似的?”
    两人正如小时候那样亲亲热热说着话,任乳娘就掀了帘子道:“八少爷,该去用饭了……”
    等着苏辙与史无奈一齐落座时,众人都已到场。
    三房还如住在从前的院子,一家人围着圆桌坐下,并不显得逼仄,反倒十分热闹。
    虽说食不言寝不语,但一家人坐在一起却没那样多的规矩,一顿饭将要吃完时,苏洵就心事重重道:“六郎,八郎,明年又是一年会试,不知道你们兄弟两人是如何想的?”
    苏轼面上浮现出几分雀跃来。
    两年前的那一场会试,他就已是跃跃欲试,只是无人赞成,直说他年纪太小,得多沉淀几年才行。
    要知道两年前连程之才都中了进士,为此,程家在家中大摆三天流水宴,别提多风光:“爹爹,师傅和二伯他们都说我以我才学能参加明年的会试了。”
    这话说完,他的目光就落在了苏辙面上。
    纵然如今他已成亲,但与苏辙感情依旧,不管念书,游学,还是做学问,都是喜欢和苏辙一块。
    不光是他,所有人的眼神都落于苏辙面上。
    只见苏辙慢条斯理拿帕子擦了擦嘴,这才慢条斯理道:“既然六哥想要试一试,那我就与六哥一块吧。”
    如今已至秋日,距离明年会试满打满算还有一年的时间,时间很是充裕。
    苏洵见两子皆胸有成竹,不免甚是欣慰。
    他不免想起当年自己胜券在握,却落榜一事,对着两子叮嘱道:“……三日之前,我收到你们二伯的来信,直说我们也好,还是郭夫子,张易简道长也好,都身居眉州已久,对汴京之事了解的并不清楚。”
    “会试不比童试,乡试,其中艰难远非我们想想,你二伯建议我们即日就动身。”
    “我们并非径直前去汴京,而是先去益州知府张方平张大人,你们二伯与他是有几分交情的,已为你们兄弟两人写了一封介绍信。”
    “此人曾任知谏院、知制诰、知开封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滁州等地长官,不仅学问出众,更对朝中风向很是了解,我想带着你们前去让他指点一二。”
    苏辙与苏轼对视一眼,两人眼神中皆有期待。
    他们虽身处眉州,与益州相隔甚远,但对这位上任不久的张方平张大人是有所耳闻。
    一来是因此人政绩出众,得官家看重。
    二来是因此人才学出众。
    苏辙连声应是。
    他等了多年,终于等到这一日,即便他不重名不重利,可一想到父子三
    人即将崭露头角,心里还是隐隐觉得有几分期待。
    苏辙则跟在苏洵身侧问起何时动身,又该给张方平大人准备什么礼物之事。
    倒是苏轼很快从喜悦中冷静下来,转身看向成亲三个月的妻子王弗。
    谁知还未等他开口,王弗就道:“郎君可是担心我?你放心去吧,我无事的,我虽一介女流,却也知道会试是何等重要。”
    “用八弟的话说,会试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不为过的。”
    “如今有此机会能得张方平张大人指点,我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会阻拦?”
    说着,她更是轻轻握住苏轼的手,柔声道:“夫君,你就放心去吧。”
    “家中还有我在了,我会代你好生孝顺娘的。”
    “你也不必怕我无聊,家中除了娘外,三个姐姐也时常回娘家的。”
    苏轼听闻这话,忍不住将王弗搂在怀中,低声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苏辙与苏洵商议一番,定于五日之后出发,时间很是紧张。
    他第一件事就是提上礼物去了史家。
    纵然如今他与史小娘子不过定亲,婚事尚未定下,但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苏辙一登门,史家上下大喜过望。
    虽说苏辙在眉州名声比不上苏轼,但其容貌略胜苏轼,更不必说他言行举止是面面俱到,可谓是滴水不漏。
    这样的女婿,谁不简单?
    所以当史家长辈听说苏辙外出是为了会试,见他说起来年会试是胜券在握的样子,心中只有高兴的份儿L,连连道:“……你放心去好了,出门在外,得小心些,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子,做学问更是要适度,切莫因为春闱将近就熬坏了自己的身子。”
    史家几位长辈是絮絮叨叨说了许久许久。
    若换成旁的年轻人,早就面露不耐。
    可苏辙却神色一如当初,不仅听的十分认真,更是时不时附和一二,逗得史家长辈是笑容不断。
    第二日,他去了天庆观拜别张易简道长,依旧如从前每一次一样提了两包茶叶。
    张易简道长对他也是叮嘱了许多,他却是只字不提学问上的事,毕竟以他对苏辙了解,学问是半点不需要他担心的。
    他如史家长辈那样叮嘱苏辙要保重身子。
    第三日,苏辙又去了白马书院。
    他前脚刚踏进郭夫子的院子,就下意识皱了皱眉头。
    原因无他,院子里的空酒坛子比起他上次来又多了不少。
    很快青山就迎了出来,笑道:“八郎,你来啦?”
    他虽只比苏辙大上几岁,可说句托大的话,他也是看着苏辙长大的,所以一直以来也是以“八郎”称呼苏辙的。
    苏辙也是满脸笑容:“青山哥哥,师傅可起了?”
    青山一副“看破不说破”的表情。
    因苏辙多少是有几分了解郭夫子的,所以并非一早就过来的,如今他瞧见如今已是
    日上三竿,无奈摇摇头。
    他毫不犹豫走进屋,伸手就将床帘挂了起来。
    床上的郭夫子睡得香甜,骤然亮光并没有影响他的睡眠质量,只是打了个滚儿L,继续睡了过去。
    苏辙瞧他睡得香甜,一时间竟不忍心喊醒他,直要青山先要厨房做些粥菜送过来。
    可惜,等着这些粥菜都快冷了,郭夫子仍睡得直打呼。
    苏辙没办法,只能将他“叫”了起来。
    郭夫子生平无拘无束惯了的,不喜受约束,更是起床气严重,如今被苏辙捏着鼻子憋醒,没好气道:“八郎,你这是做什么?”
    “从前我时常说六郎顽皮,没想到六郎成亲之后沉稳了不少,可你倒好,却是越活越回去了,来日我定要与苏洵说,要你早早将史小娘子娶进门,好好管管你!”
    他一生气,胡子就一吹一吹的,看的苏辙直笑。
    郭夫子原本的怒气,被他这一笑,也消失的差不多。
    苏辙扶着他下床,含笑道:“师傅,如今你也是快五十岁的人,怎么能像那年轻儿L郎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待他将郭夫子扶到了桌旁,更是亲手为郭夫子盛了一碗郭夫子最喜欢的青菜咸肉粥,这才道:“我不是说不让您喝酒,小酌怡情,也未尝不可,只是您瞧瞧院子里的酒坛子,堆得都快成一座山了,哪里能行?”
    “方才我已经与青山哥哥说了,以后每顿只允许您喝三杯酒……”
    上一刻郭夫子还觉得自己能有苏辙这样孝顺贴心的徒弟真是一大幸事。
    可下一刻,他却是神色一变,扬声道:“这怎么能行?”
    “这怎么就不行呢?”苏辙又给郭夫子面前的碟子夹了一块烧麦,笑容不变:“因您贪酒的原因,故而我对这些事情格外留心,我可是听说舟山县前两年还有人喝多了酒摔到了河里,一直等到第二天才被人发现。”
    “被发现时,他尸身已被泡的发白。”
    “您英明一世,从前被人称为‘神童’,在眉州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教出我与六哥两个徒弟,走到哪里都被人称赞……若您也落得那人一般下场,您知道旁人提起您来会说什么吗?”
    郭夫子正夹烧麦的手微微顿了一顿:“他们会说什么?”
    苏辙摇摇头,道:“他们会说啊,郭太白聪明一世,却因喝酒丧命,真是可惜。”
    “日复一日,眉州百姓只怕不记得神童郭太白,也不会记得教出两个厉害徒弟的郭太白,只会说,哦,郭太白啊,就是那个喝酒喝死的?他们转过头来还会拿您当反面例子,叮嘱身边的亲朋好友少喝酒……您说,您冤不冤?”
    郭太白若有所思。
    虽说他是个洒脱不羁的性子,但人生在世,总要留些东西在世上吧?
    他想着自己能够名留青史,众人提起他来都竖起大拇哥儿L来。
    犹豫片刻,他只低声道:“你啊你,看着沉稳寡言,实际上却是个嘴皮子厉害的,来日若步入仕途,定能将官家和一众大臣哄的团团转,比不少人都厉害多了……”
    苏辙说话巧妙之处就是你明知道他在套路你,却因他的真诚,因他的良善心甘情愿被他套路。
    郭夫子更是万万没想到,他这话很快就会灵验。
    因为属于苏家三父子,属于苏辙的时代很快就要到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豪门盛宠:夫人马甲又掉了 宅魔女 雷武 回档少年时 奶包下山:七个哥哥团宠我 一万个我纵横诸天 武道人仙 少年仗剑闯江湖 拯救诸天单身汉 超品渔夫 浪逐天下 在游戏中捡的老婆竟是女魔头 大周不良人 等到青蝉坠落 大乾憨婿 百炼飞升录 大侠凶猛 西门仙族 乒坛大魔王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