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望门娇媳> 19.第 19 章

19.第 19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气渐热,到了黄昏,依然没有凉快的迹象。
    徐云栖见丈夫脸色不大好,吩咐银杏给他煮了一碗浓浓的金银花露,裴沐珩喝过后,心里躁意去了大半,他本就十分困倦,这会儿便让黄维端了一把躺椅搁在清晖园东侧的敞轩,修长的身子倚在其上,闭目养神。
    清晖园前庭后院,十分开阔,南面月洞门进来,沿着西厢房廊庑便至正院,东面亦有一排厢房,只是这头长廊不与正院相接,东厢房廊庑外种了一片晚梅,不高不矮,姿态各异,枯枝零落径直往后院蜿蜒而去,东厢房与正院便由敞轩相连,裴沐珩过去就爱躺在此处,闲时既可欣赏前院错落有致的盆景,亦可眺望后院百花齐放的温房。
    几支枯梅疏影横斜,斑驳了他的侧影。
    清晖园是依照裴沐珩喜好所设计,徐云栖嫁过来前,他几乎不在书房夜宿,如今算是真正搬回来了,渐渐寻到过去那份闲适。
    夫妻俩隔窗相对,一个在窗外敞轩歇着,一个聚精会神坐在梢间的小药房里填补医案,两个人都没有发出声响,也不曾看彼此,却有一种别样的惬意。
    倒是屋内,全是黄维与银杏的争执声。
    黄维要将裴沐珩的用具放在他惯爱放的地方,银杏不肯。
    “这里放着我家姑娘的兰花草,这珠兰花草是可以入药的,它只能放在南窗西面的高几,只因这里光线和湿度最合适。”银杏这人面对裴沐珩胆子小归小,维护徐云栖的时候绝不含糊。
    黄维怎么较得过女主人贴身丫鬟,最后处处败退。
    徐云栖听着二人窸窸窣窣的动静,揉了揉眉心。
    少顷,膳房那边的晚膳做好了,银杏悄声进来问是否摆膳。
    徐云栖看了看墙角的铜漏,已是酉时三刻,夏日时日长,这会儿天色还没有彻底暗下去,依着徐云栖的习性,得用晚膳了,她抬眸看向窗外的丈夫,那道修长的身影绰绰约约嵌在薄暮里,睡得正香,
    瞧,住在一处,便是各种麻烦。
    “再等等吧。”
    银杏抿了抿唇,见桌上银釭不够亮,便寻来剪子,剪去一截,灯火顿时跃起,梢间变得更明亮了。
    一刻钟后,裴沐珩醒来,悠闲地绕过廊庑进了东次间,屋子里摆设明显添了不少,有他的,也有徐云栖的,她的东西不多且十分简朴,他却是个讲究的,所用茶具有几套,不是天青的汝窑裂片瓷,便是宜州的紫砂壶套具,件件出自名家之手。
    徐云栖听到动静从梢间出来,朝他露出个和软的笑。
    夫妻俩相视一眼,一道默契地回了堂屋用晚膳,晚膳后,裴沐珩去了书房,徐云栖沿着水榭消食,恰恰在这里撞上了裴沐珊。
    裴沐珊也刚用了晚膳不久,瞧见她,三步当两步奔过来,
    “嫂嫂,正要找你呢。”
    徐云栖驻足等她过来,双目亮晶晶问她,“找我什么事?”
    裴沐珊从水面石径跃上,一把握住了徐云栖的手腕,灯火婉约,衬得两位姑娘面颊莹莹如玉。
    “你上回给的胭脂,可好用了,脂粉细腻又不粘稠,我用了这半月,肌肤都光滑许多,不信,你摸。”裴沐珊将脸凑过去。
    徐云栖还真就揽着衣袖用手背抚了抚,笑着道,“是滑嫩了许多。”
    裴沐珊兴奋极了,“嫂嫂,你在哪儿买的,告诉我,我再去买一些。”
    徐云栖抿嘴一笑,“是我自个儿做的。”
    裴沐珊一惊,满脸不可置信,旋即左左右右打量她一遭,高兴得要跳起来,“那太好了,嫂嫂教我做。”
    她想到的不是让徐云栖继续帮她调制,而是自个儿学。
    不是那种将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的姑娘,她虽骄,却不纵。
    徐云栖从善如流,“待我准备好药料花粉,回头来教你。”
    买药料花粉是要银子的,裴沐珊说着便要往兜里掏银子,掏了一下没掏着,回眸问自己贴身丫鬟,“桃青,我月银放哪儿了?”
    丫鬟桃青神情一言难尽。
    裴沐珊实则是个败家女,每每月银到手,当日便要出门买胭脂水粉或首饰,银子不过夜是裴沐珊一贯的作风。
    桃青很不客气地提醒,“姑娘,您的月银早就用光了。”
    “是吗?”裴沐珊尴尬地挠挠头,转身过来面朝徐云栖满脸歉意,“嫂嫂,你先买,买了回头我再给你银钱。”
    徐云栖看出她的窘迫,含笑点头,“我有银子花,不需要你还。”
    “你哪来的银子?”在裴沐珊意识里,徐云栖出身乡下,嫁妆也没多少,手头不可能宽裕。
    徐云栖确实不算宽裕,但她也从来没有缺过银子,她跟随外祖父悬壶济世,随时能挣到银子,从未为生计发过愁,也不曾将黄白之物放在心上,在她认知里,吃饱穿暖便可,多余的银子,有时随手施给孤弱。
    用外祖父的话说,人人皆是黄泉赴约客,又何必背负累赘。
    而徐云栖,孑然一身,也没有攒银子的习惯。
    “我的月银还没花呢,再说了,我的不够,便用你哥哥的来凑。”
    陈嬷嬷向来把夫妻俩的月银一道交给徐云栖收着的。
    裴沐珊一听用哥哥的,神色顿亮,“哥哥有个小金库,嫂嫂可得抓在手里。”
    徐云栖一听,在心里摇头,过去裴沐珩让她帮着理过账目,只是裴沐珩到底有多少家底,不曾交给她,她也没有过问,总之他又不会给外人,她不操这份闲心。
    “我回头问问。”徐云栖应付妹妹。
    不一会,姑嫂俩各自回院子,裴沐珊往闺房方向走了一段,又止住脚步,调转方向沿着蜿蜒的长廊往正院去。
    桃青见她脚步很轻,颇有些鬼鬼祟祟,好奇问,“姑娘,您这是做什么?”
    裴沐珊朝她摆摆手,示意她别声张,悄悄来到锦和堂右边的廊庑,沿着抄手游廊绕去正院,躲在墙角往窗内觑了一眼。
    瞧见父亲正与母亲坐在塌上说话,她放心了,于是退了几步,跳去院子里一颗槐树下学了一声鸟叫,
    屋内熙王听到这声熟悉的“雀鸣”,皱了皱眉,纠结了片刻,清了清嗓子与熙王妃道,
    “夫人,我如厕...”
    下个月是荀允和四十整寿,荀夫人和荀云灵也是赶在这个档口回府操持寿宴,过去两家准备结亲,寿礼十分郑重,如今亲没结成,该如何备礼,便十分犯难,熙王妃正头疼着,没注意丈夫的小心思。
    熙王快步出来廊庑,先四下瞥了一眼,见婆子丫鬟安安分分地垂首默立,赶忙绕至廊庑角,往抄手游廊后面一觑,果然见女儿大喇喇等在檐角。
    “你偷偷摸摸作甚?”熙王走过去瞪着女儿。
    裴沐珊背着手,双眼骨碌碌转悠,“女儿偷偷摸摸自然有偷偷摸摸的道理。”
    “说,什么事?”熙王眉头皱起,做起一副严肃且不耐烦的架势。
    女儿这个时候找他,准没好事。
    裴沐珊果然凑过来,先是拽着他衣袖,随后笑眯眯开口,“爹,您这个月月银花了没?”
    熙王脸色就变了,黑透黑透的,压着嗓音道,“你老盯着你爹我的月银作甚?”
    不等裴沐珊回答,他双手往后一背,腰身挺得很直,不看她,“都月底了,早就花完了。”
    裴沐珊闻言登时将他袖子一掷,虎着脸道,“说好每个月补贴我的呢。”
    熙王又笑又怒,折过来瞅着她,“上个月,上上个月不是都给你了吗?你娘还逮着我问呢,以为我去外头喝花酒了,女儿啊,你可把爹爹害惨咯!”
    裴沐珊把脸一撇,哼了一声,“我欠了嫂嫂的银子,总不能不还吧。”
    方才行到半路,她思量着今时不同往日,过去哥哥月银贴补她,她拿着心安理得,如今不成了,他是有家室的人,于是决定来打亲爹主意。
    “你还理直气壮了,”熙王头疼,默了片刻,俯低过来看着女儿,“哪个嫂嫂?”
    若是谢氏,他不管,若是李氏,这不太可能...裴沐珊不会借二嫂的银子,随后他想到徐云栖,“你不会借你三嫂的银子吧!”
    在熙王看来,徐云栖是个可怜的孩子,若是女儿欺负徐云栖,他打断她的腿。
    裴沐珊瞄了他一眼没吭声。
    熙王气死了,手遥遥点了她额头几下,最后恨道,“你等着!”
    片刻,熙王抠抠搜搜掏出二十两银子给了裴沐珊,裴沐珊高高兴兴搂了搂亲爹,随后扬长而去。
    是夜,裴沐珊让桃青将银子送给徐云栖,徐云栖哭笑不得。
    裴沐珩傍晚歇了一觉,夜里回得晚,他回来时,徐云栖已睡着。
    他缓步去了浴室,即便裴沐珩尽量压低动静,徐云栖还是被水声给吵醒。
    预备着他回来,徐云栖帘帐不曾放下,裴沐珩披着中衣回房,借着墙角那盏微弱的琉璃灯,瞧见妻子半身撑起,半新不旧的长衣交叠在胸口,托出一抹弧度,乌青的秀发披在背身,罩在肩头,遮住她大半张脸。
    一双黑漆漆的眸子昏懵看着他,显然是被他吵醒了。
    裴沐珩转身坐上塌,随后将帘帐搁下,灯芒被隔绝在外,只留下一帐朦胧。
    床上搁着两床被子,各人一床,裴沐珩没有任何异议,只是天热,他不需要,便将被褥掀去一旁躺下。
    浴室传来婆子收拾浴桶的响动,屋子里安静得出奇,徐云栖迷迷糊糊换了个姿势继续睡,直到那个婆子不小心摔了个东西,闹出一声惊响,徐云栖这下彻底醒了。
    “可有伤着?”她坐起身,扬声往浴室方向问。
    那婆子见惊动主子,吓得额汗淋淋,赶忙从屏风后绕出来,跪在湿漉漉的象牙垫子上,“奴婢该死,惊扰了主子休息,只是摔了个瓢,落在地上,奴婢不曾伤着。”
    徐云栖语气淡淡,“嗯,去歇着吧。”
    婆子连忙哎哎两声,招呼来一个同伴,将浴桶抬出去,心里想着这会儿哪敢歇着,果不其然,没多久内室传来一些动静。
    徐云栖并不是不想忍着,实在是裴沐珩这次进的太深,她险些吃将不住。
    原来行宫那两回,这厮都留有余力。
    徐云栖心想,她这算什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双眸漆黑如渊,一动不动,唯有下颚汗液交叠,一滴一滴渗入她凌乱的衣襟。
    时间渐渐流逝,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一贯沉得住气的徐云栖这回罕见开了口,
    “三爷...下回,您回来早些...”
    这种事闹到很晚,于身子不利。
    徐云栖素来习惯极好,到点便睡,因着裴沐珩已然乱了几次作息。
    裴沐珩并不习惯在这种时候跟她说话,他喉结翻滚数次,尽量让自己声线听起来平稳,
    “你寻常什么时候睡?”
    今日回得晚,着实吵到她了。
    既然要过日子,就得相互迁就。
    徐云栖咬着唇,双目看向大红鸳鸯帐外,窗棂处珠帘错落卷起,隐约有光在晃,她轻声,“不超过亥时三刻。”
    裴沐珩一听就皱了眉。
    于他而言,过于早了。
    “我尽量早些。”
    帐内再也没传来说话声,晚风徐徐,四下静谧,偶有蝉鸣啾啾,却也丝毫不破坏夜的寂静,徐云栖那一下不知抓了什么,差点死过去。
    婆子重新抬了两桶水进来,徐云栖拢着衣裳头也没抬,兀自擦洗身子,幸在方才小憩一会儿,这会儿也不至于多难受,等她出去时,裴沐珩已然洗好,男人穿着一件白色的中衣,系带系的一丝不苟坐在圈椅,神情却是愉悦而闲适的,模样也斯文清俊,仿佛刚刚做那事的不是他。
    他在等徐云栖,过去就寝,有时徐云栖躺在里侧,有的时候是裴沐珩,但这一回裴沐珩意识到自己作息不如徐云栖准时,便把里侧让给她,这样尽可能少叨扰她。
    徐云栖回房时,瞟了他一眼,他眉目舒展开,低眉在喝茶,有一种端秀洒落般的好看,裴沐珩早也给她备了一杯,将茶盏推向她的方向,“喝一口茶。”
    语气不像是征询而是笃定。
    徐云栖面颊微微一热,接过茶润了一下沙哑的喉咙,目光却往他袖口方向看着。
    裴沐珩见她视线不偏不倚,神色不动,问她道,“还不睡?”
    已经子时了,她不是睡得早么,坐在那盯着他作甚。
    徐云栖有些不好意思,方才该是抓了他一道口子,她指甲留着择药,并不浅,如果她没料错,此刻裴沐珩右手手臂当有一道不浅的血痕。
     “你手臂怎么样了?”她语气暗含愧色。
    裴沐珩这才端着茶盏,慢悠悠笑了起来,不过笑意很快落下,温声回,“无碍。”
    徐云栖不好再问,起身先去睡了。
    翌日醒来时,银杏告诉她,“姑爷清早去后院练了一会儿剑,才去上朝。”
    徐云栖满心佩服,这厮体力真好,她不动声色揉了揉发胀的腿,淡声道,
    “我知道了。”
    *
    四月三十,是每月朔望大朝,奉天殿却并没有传来皇帝视朝的消息,只道让内阁几位大臣并王爷们赶赴御书房议事。
    裴沐珩一早到了都察院,先前皇帝让他照管都察院,今日都察院两位副都御史寻到他,说是都察院的俸禄单子被户部卡住了,都察院循吏已两月不曾放银,眼看到月底,大家怨声载道,裴沐珩于是一早亲自领着两位副都御史,手执这几月都察院的账目,前往户部调停。
    这桩事已提了数次,裴沐珩选今日去处理,也有缘故,他不想趟奉天殿的浑水。
    今日御书房,重臣云集,气氛低沉。
    太子的案子尚未完全查清楚,皇帝却已开口询问结果,刑部尚书萧御当皇帝急着知道案情始末,连夜写了一封折子,今日一早呈于皇帝案前。
    在场的大臣有当朝首辅燕平,次辅郑玉成,辅臣萧御与荀允和,及左都御史施卓,再者便是皇二子秦王,皇三子陈王,及其他几位王爷,唯独缺了熙王和十二王裴循。
    早起朝阳绚丽,没多久日头沉下去,御书房内有些暗沉,刘希文使了个眼色,两位小内使忙点了两盏宫灯,刘希文亲自将其中一盏搁在御案上。
    与上回裴循递通州折子不同,这回御案收拾的干干净净,当中只搁着萧御的奏章。
    皇帝端坐在宽大的明黄龙塌上,手轻轻压在折子,并未打开,只双目微阖不阖,嗓音低沉问,“案子查得如何了?”
    燕平眉目森严,没吭气,礼部尚书郑玉成默默叹了一声,荀允和目光静静落在前方虚空,神色平和无波,倒是萧御避无可避,列出朝皇帝拱了拱手,
    “陛下,大理寺卿刘照在追查商户偷运火药的同时,查到其中有一部分运至太子别苑,现已人证物证俱全,太子殿下着实有私藏军火之嫌,此外,那些商户原是跟大兀做生意的晋州行商,这里头是否与太子有关联,大理寺卿刘照尚在细查...”
    这是怀疑太子私下操纵商户勾结大兀,这样的罪名一旦落定,那太子身上的罪孽就狠狠添了一层。
    萧御话未说完,皇帝忽然打断道,
    “刘照不是在查晋州商户的案子,怎么在查太子之案?”
    这话问的没头没尾,叫萧御不好回答。
    荀允和却是飞快看了一眼皇帝。
    皇帝见萧御不吱声了,又问,“那火药是怎么燃起来的?可曾抓到凶手?”
    这下萧御又答得利索,
    “火药原本藏在先皇后牌位后头装蜡烛的箱子里,午时小沙弥打了个盹,不小心打碎了烛台,便引发爆炸。”
    皇帝觉得不可思议,“他把火药藏在那里作甚?”
    正常人都不会把火药藏在祠堂这样有烛火的地方。
    这时,左都御史施卓接过话茬,“火药是四月初七抵达的京城,陛下不在京,荀大人严查城门进出货物,太子的人谎称此物是给慈恩寺送的香烛贡品,守卫不敢拆封,便原封不动抬到了慈恩寺,而整个京城,娘娘的祠堂是绝不会被人搜查的。”
    皇帝那边还没传来回銮的消息,太子这边不敢轻举妄动,是以火药一直放在祠堂未动,直到初十事发。
    接着,他话音一转,颇有几分愤慨,“陛下,且不说旁的,这次火药爆炸,祸及六十名无辜百姓,此罪难恕。”
    施卓年过六旬,生得白眉白须,眉如剑锋,眼底最容不得沙子,他御史出身,十三岁考上进士,二十岁以七品御史之尊,巡视江南,屡屡破获大案,在朝野声名赫赫,更重要的是,施卓以耿直著称,被人誉比魏征,他与皇帝一个敢说,一个敢纳,素来传为一段佳话。
    皇帝被他噎了这么一句,果然没有再问。
    默了片刻,皇帝眉头微微挑了下,皱着眉看萧御,“按律,该如何处置?”
    萧御和施卓相视一眼,露出为难。
    这回就是耿直如施卓,也没做声了。
    但谁都明白,私藏军火,视同谋反,谋反大罪,当株连九族,若再牵扯到勾结敌国偷运火药,那是罪无可赦了。
    皇帝见大家伙不吱声,忽然冷笑了笑,眼皮微垂扫视面前的群臣,“这么说,这个太子,朕是保不住了?”
    话虽然对着所有人说,眼神却是看着燕平以及秦王。
    秦王这个时候倒还很会摘开自己,“父皇,儿子倒认为,太子殿下不一定真做出谋害父皇的事,那些火药些许另有所图,父皇还是让萧阁老与施大人细细查清楚,万不可轻易给太子定罪。”
    皇帝听了这话,嘴角往后轻轻扯了扯。
    可事实是,越往下查,太子的罪证就能被翻出更多。
    秦王说完见皇帝没有反应,忍不住抬眸看了他老人家一眼,却见皇帝眼神直勾勾盯着自己,心里悚了悚,忙垂下了眸。
    于是皇帝又瞥向燕平,“燕阁老呢,也是这个意思?”
    燕平眯了眯眼。
    太子即便没有真正谋反,他涉嫌敛财私德有亏都是事实,如今别苑爆炸伤及无辜,太子威望尽失,储君之位铁定保不住了,皇帝对这一点心知肚明,然而之所以这么问,不过是以攻代守,真正的目的是想保住太子性命。
    燕平何尝没听明白皇帝言下之意,只是在他看来,太子不能留,留下便是个祸患。
    但这个话不能由他来说。
    得激得旁人出头。
    于是燕平躬身,面色坚毅道,“臣认为,陛下不要查了。”
    他说这话时,萧御和施卓眼风齐齐扫向他,尤其是施卓,眼底甚至带着怒意,他和萧御已彻底得罪太子,若等太子翻身,他们无葬身之地。
    皇帝幽幽看着燕平,又笑了下,没做声,最后只摆摆手,“你们都退下吧。”
    众臣陆陆续续往后退,可唯独一人勇猛往前,撩袍往皇帝跟前一跪,
    这个人便是都察院首座施卓,这等紧要时刻,施卓也很有气魄,当即开口,
    “陛下圣父慈心,臣感同身受,只是陛下莫要忘了前朝耿王之患,七王夺嫡!”
    这话一落,其余大臣皆是心惊肉跳,皇帝闻言脸色一片铁青,双目更是眯成寒芒,恨不得剁了施卓。
    前朝曾有一位太子,因失德被贬为耿王,当时的皇帝对这个儿子尚存仁慈之心,将他留在京城,不料这位耿王后来造反,引发朝中七王夺嫡,朝局动荡不堪上十年。
    施卓这话,可谓是狠狠将了皇帝一军,也犯了帝王的忌讳。
    皇帝喉头翻滚,怒道,“来人,将他给朕拖出去...”
    正要说杖责三十大板,刘希文忽然抬高嗓子,“哎呀,快来人,快些将施大人带下去,省得他胡言乱语气坏了陛下。”
    皇帝经刘希文这一打岔,情绪忽的抑制住,渐渐冷静下来。
    施卓垂垂老矣,真打几板子,怕是要一命呜呼,眼看太子要被废,他身为皇帝打死重臣,越发引起朝局动荡,民心不安,也于千百年后名声不利,皇帝双手撑在案上,慢慢平复心情,最终什么都没说。
    施卓就这么被人带走了。
    大臣们三三两两离开奉天殿。
    荀允和拾级而下,走在最前,他两袖清风,神情坦然,几乎置身事外。
    而没多久,萧御满头大汗追了上来,“还请荀大人留步。”
    荀允和止住步子,扭头朝气喘吁吁的萧御施了一礼,“大人何事?”
    萧御摸着额回头望了一眼奉天殿的方向,忧心忡忡问荀允和,
    “荀大人,施大人那边是铁了心要将案子查彻底,可今日这燕阁老又突然说不查了,我实在摸不准当如何?”
    荀允和望着他笑,“大人是当真摸不准该如何么?”
    无非是不知该偏向何方?
    萧御心思被他窥破,面露赧然。
    荀允和倒也没拆穿他,只温和道,“萧大人,上头坐着的是谁,你便听谁的。”
    萧御闻言深深看了他一眼,“也对,那陛下的意思是?”
    荀允和神色漠然,“萧大人想一想,你说要细查时,陛下是什么态度?”
    皇帝打断了他的话。
    萧御猛的一惊,立即明白了里头关节,连忙对着荀允和长长一揖,“多谢允和指点。”
    萧御年纪远在荀允和之上,对他行此大礼,是打心眼里佩服以及信服他。
    荀允和只淡淡回了一礼,便离开了。
    是夜,内阁由荀允和当值,他将一些票拟好的折子送来司礼监,顺道给皇帝请安。
    事实上,过去每每荀允和夜值,君臣二人均要促膝长谈,这一次也不例外。
    荀允和进来时,皇帝披着一件旧袍子坐在东窗的罗汉床下喝汤,见他进来,脸色和缓了少许,扬了扬袖,示意小内使给他也舀一碗。
    荀允和往那枸杞老参汤瞄了一眼,抬袖告罪,
    “多谢陛下赏赐,臣不喝这个。”
    皇帝低头瞅了一眼,白胎碗底沉着一片红参,慢慢明悟过来,“朕给忘了,好像听人说,你从不喝补汤。”
    荀允和笑着称是,便在皇帝对面的锦杌坐了下来。
    皇帝看着荀允和儒雅清俊的脸,忽然间叹了一声。
    “朝中这么多臣子,个个将孔孟之道宣之于口,可真正称得上君子的,也只有你荀卿。”
    荀允和是个极为自律的人,不喝酒,不纳妾,不喝参汤,修身养性。
    更重要的是,他不结党,不徇私,修身齐家,端委庙堂,是真正将儒家规矩刻在骨子里的人。
    这样的人物,才是皇帝想要的宰辅。
    荀允和听了这话,眼底反而掠过一丝苦涩,微微垂下眸,
    “臣当不起‘君子’二字。”
    皇帝只当他谦虚,没有当回事,随后揉着眉心,叹了好几声气。
    荀允和看了一眼皇帝今日的穿着便明白了,这是一件旧袍子,有多久年份了荀允和不知,却猜到定与已故的章孝慧皇后有关。
    “荀卿啊,你说朕是不是一个很失败的父亲?”皇帝突然问,
    荀允和微微一愣,“陛下何出此言?陛下膝下十几位王爷,个个出类拔萃,您若不是一个好父亲,谁又是呢。”
    “你别哄朕,”他语气半是失望半是自嘲,“太子自幼丧母,朕亲自将他养在膝下,这么多年,养成这般模样。”
    “你知道吗?朕不想杀他,不仅是舍不得,也是怕冤枉他。”
    荀允和自然懂得皇帝顾虑什么,他双手搭在膝盖,视线轻垂,“陛下既是君,也是一个父亲,在两难中抉择,个中苦楚,臣明白的。”
    荀允和这番话相当于已给了态度。
    皇帝却以为他只看透了第一层,没参透第二层。
    “不,你不明白...”皇帝靠着引枕,双目往那黑漆漆的窗棂望去,视线忽然变得模糊,仿佛在那片五六颜色的琉璃窗上看到了熟悉的影子,
    “你不明白...失去孩子的痛苦....”
    荀允和的双肩猛得一颤,人一下子被什么钉住,整个人僵住了。
    皇帝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发觉荀允和的异样,
    “三十年前,朕有一位玉雪可爱的公主,她方才十岁,是先皇后唯一的女儿,也是朕唯一的嫡公主...就在那一年哪,她突发心疾...死在朕的怀里....临终前还拉着朕的手说,叫朕一定要好好照顾太子..”
    皇帝眼眶不知不觉深红,只是很快想起什么,眼底闪过几丝憎恶,盯着荀允和道,“她明明可以不用死的,却被那个混账给害死了!”
    荀允和完全没听进后面这席话,双手滑下膝盖,颤了颤,瞳仁深深紧缩,慢慢被血雾弥漫,“臣又怎么可能不明白呢....臣比谁都明白。”他一字一句说着,人仿佛被抽空了,
    皇帝这才发觉他嗓音在颤动,清俊的面容交织着无法平复的痛苦和内疚,“荀卿,你这是怎么了?”
    荀允和抬起眸,双目空洞似永远也无法填平的深渊,
    “陛下,臣也曾有一个活脱可爱的娇娇女,死在了一场瘟疫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我在异界有座城 都市医神狂婿 心灵主宰 同心词 战国:开局一块地 滨江警事 最强升级系统瞬间满级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大国实业 度韶华 穿成炮灰小师妹后我把满门揍哭了 左舷 旷世神医秦君 穿越成为魔法师 师妹的修炼方法它不科学 叶宁罗舞苏倾城 虚幻现实:光暗交锋 念奴娇之江小鱼 刚下山就被女神骗去领证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