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领先四十年> 第四十章 高考放榜

第四十章 高考放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ps:编辑大大和我讲,有人在投诉。我想,是不是和布克赛尔那边的朋友呢?小说毕竟是小说,请别当真。那块漫漫黄沙的土地,其实我很喜欢。如果无意中伤害到你们的感情,请直接和我说好吗?如今的官场小说,本身就举步维艰,不能写政治,不能写军事。我就想完本,已经改了好多好多,请支持我,谢谢。
    “亲爱的,你怎么啦?”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莎莉发现丈夫的脸色非常难看。
    “我?”巫山问完自嘲地笑了笑,她称呼亲爱的不就是自己吗?
    “我没事儿啊!”他缓缓摇摇头:“可能是这段时间事情太多,累的吧。”
    很简单,在看到载着哈斯琪琪格的车子远去的时候,巫山居然吐出了一口心血。
    那个曾经有着肌肤之亲的女人,成了自己的心病。长时间以来,都在刻意忘记。想不到事到临头,再也没有克制住。那一口血吐了之后,心情好多了,脑袋却有些昏昏沉沉的。
    不过这种事情,就像自己重生一样,他打死都不可能说出来的。
    本来把自己的爱分给了两个女人,转眼间为了另一个有夫之妇黯然神伤这种狗血的事情,要是让莎莉或者王璐知道了,就真不晓得会发生啥呢,因为俩个女人都是外柔内刚的那种。
    “山,你给自己放一天假吧。”莎莉哀求道:“不说其他的,你都没认真陪过我和儿子一天。你没看到。咱儿子在见其他小朋友都有父母陪着玩儿的时候有多失落吗?”
    仿佛为了验证她的话,巫从瑊在一旁坚定地点着头,眼睛里满是期冀。
    “好吧!”巫山苦笑着叹了口气:“说起来。我这个当老公和父亲的,太不称职了。”
    巫从瑊高兴地跳了起来,冲到他自己的房间去准备出行的衣服。
    莎莉则甜甜一笑,“啵”一口亲在丈夫脸上,每一丝细胞都欢乐起来。
    “买凉皮咯!”一位妇女蒙着纱巾,清脆地吆喝起来。
    听起来有点儿陕北那边的方言,说凉的时候发的是去声。
    不要以为。蒙着面巾的一定就是慕斯林。在中国的北方地区,灰尘很大,不少女性出门的时候都会用透明的布料蒙在脸上。以西北地区为最,就是在东北也有不少妇女蒙脸的。
    一个小男孩儿牵着自己的父母蹦蹦跳跳地来到摊位旁:“阿姨,我要一碗凉皮。”
    “好的,小朋友。要面筋吗?”妇女说着。已经把小盆拿了出来准备拌了。
    “面筋?”他把手指含在嘴巴里,好奇地问:“阿姨,面筋好吃吗?”
    “好吃着呢!”妇女用筷子夹起一些凉皮和面筋,手脚麻利地加上各种作料:“我给你少搁点儿,你先尝尝。有没啥忌口的?吃不吃辣和酸的?”
    小男孩儿睁大眼睛,看着那妇女的手上下飞舞,不停摇头。
    “喏,你的凉皮。那位师傅,麻烦你往边上一点。这里有三个人呢。”妇女把凉皮递了过来,冲一张桌子上只有一个穿着背心裤衩的男子说了句,另一张桌子却是坐满了人。
    那小青年坐像太难看,两边的手肘霸了一面,碗放在桌子中间,慢条斯理地吃着。
    听到摊主的话,他乜了一眼,看到这一家三口人,赶紧站了起来。
    三口人坐在一条凳子上,小男孩儿自告奋勇地喂起了父母:“爸爸一口,妈妈一口,我自己一口。”看来,他平时压根儿就没在外面吃过东西。
    不大一会儿,这小男孩儿扬着手里找回的五毛钱,笑盈盈地说了句:“阿姨再见!”
    那小青年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太阳下面默默吃着,好像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碗里的凉皮。
    “这女的长得真好看,皮肤白白的,刚才好像还看了我一眼呢?”另一桌上的一个男的不无得意地说:“还有那孩子,咋就这么可爱呢?还蛮懂礼貌的。”
    小青年哼了一声:“你他妈喝酱油耍酒疯,闲的!知道刚才那一家人是谁不?”
    这小伙子看上去都有些痞里痞气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没人愿意和他一桌。
    那男的看到小青年蔑视的目光,颤颤巍巍地问:“我不知道哇。”
    “一群土包子,”小伙子不无得意:“我们的巫书记一家!来,老板娘,五毛钱在这儿。”
    “不会吧?”等小青年走远了,这一桌子素不相识的人纷纷议论起来:“不过好像也是啊。我家大外甥就在和风一中读书,天啦!那女的就是巫莎莉老师!我去给大外甥送生活费的时候,远远地见过一眼。”
    刚才说话的男的面如土色:“应该不是一家人吧,巫书记和巫老师都姓巫,那个小孩子我也听人家说过,一个很坳口的名字,还是姓巫。”
    “这你就不懂了吧!”一位看上去像公务员的中年男子放下了筷子:“巫老师是咱书记叔叔的闺女,没老公了,这样孩子她就带回娘家。”
    看到大家伙都在瞅着自己,他自得地一笑:“我们书记可是个无私的人啊,把堂妹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大概你们不知道吧?巫书记马上就要当爸爸咯。”
    他从兜里掏出五毛钱放在桌子上,手背在身后踱着方步慢悠悠地走了。
    “这位师傅,你那外甥是今年考大学的吗?”老板娘把两张桌子上的三个空碗和两个五毛钱收走,问那个人,得到肯定答复后,她有些落幕:“我姑娘也考了。”
    “嗨,我大外甥填报的志愿是省供销学校,”那人得意洋洋地说:“足足高出录取线三十二分呢。你闺女没考上吧?没关系。在学校里复读一年,明年肯定能考上。”
    “我闺女填报的志愿是西南交通大学,”老板娘白了一眼:“她是我们和风的第三名。超出重点线五十分呢。就这学费、生活费什么的,闹心!”
    那男的顿时哑口无言。平时他也不是一个张扬的人,相反,有些谨小慎微。在城里打短工,外甥的生活费都是他负担的。眼看外甥就要上中专了,心里那个得意呀。
    听说这家姑娘竟然成绩这么好,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着后脑勺:“那可不?我听人说了。外甥的学费什么的加起来差不多四五百呢?不说了,我去给他挣钱去。”
    “才四五百?”老板娘咕咕哝哝:“我姑娘至少一年得准备两千。”
    现在眼看就是丰收的季节,和风除了巫山。其他的人该升职的都走了。赵德胜过来几天了,现在各个公社级单位考察情况呢。
    看来自己也应该去欧洛泰,至于工作变动情况,等候通知吧。毕竟自己也是副专员。到地委无可厚非。
    估计欧洛泰那边也是人心惶惶的。崔大祥去京城,到现在都没回来。
    他受到中组部的召唤,肯定就是上了省部级,关键是在哪个省,担任上面职务的问题。
    想到崔大祥,又想起了崔姗姗。尽管有老外帮着照看,总不如自己在她身边。
    再说了,自己有在她身边的资格吗?凭什么?而且也没时间。
    上面的变动。影响不了老百姓过日子。各种政策早就制定好,每个人都按部就班。
    不知不觉。一家三口来到了和风一中门口。
    “我和儿子就送你到这儿吧!”看到学校门前黑压压的全是人,巫山苦笑着。
    “干嘛?”莎莉漂亮的大眼睛斜了过来:“看看你这个一家之主。我和儿子早就放假啦!”
    “这些人拥在那儿干嘛?”巫山被抢白了一句,张口结舌,貌似自己太不合格了。
    在另一个时空里,七零后八零后的后代,都只有一棵独苗。所有的中国家庭把孩子当宝贝一样,每天上下学都有大人的接送,他还以为那是送孩子的人群呢。
    “高考放榜了啊。”莎莉嗔怪道:“好吧,看来你确实忙昏头了,我们和风今年的高考成绩全省第二名,超过重点线的学生12人,成绩没过中专线的只有18个。”
    “是嘛?”巫山有些郁闷,好像对这次的人代会着魔了,每天上班都漫不经心。
    杨兴才到吉姆奈县任常委副县长,张黎明死活不肯去当教育局长,最后只好从副局长里找了一个叫何福正的提了起来。可能他也曾来给自己汇报工作,但这些日子巫山一直都在各个公社和牧场去视察情况,因为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
    当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这个和风甚至包括欧洛泰地区都轰动了。
    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大大的喜报两个字,下面就是学生的分数。
    校门边的围墙上,足足贴了四张红纸,每一个档次的提档线都标出来了。
    “这个邓世兵是谁?”巫山看到文科第一名居然考了612分,总分才640啊。
    “他是今年我们省的高考文科状元,那孩子是牧区的吧。”莎莉歪着脑袋想了想:“好像家庭情况不怎么好。”
    “诶?说曹操曹操就到!”她眼睛一亮:“那过来的马车上不就是他吗?”
    赶车的人大喝一声:“吁?!”
    马车稳稳当当停在人群外围,赶车人大声说道:“儿子啊,你瞅瞅,是不是真的是第一名?看了成绩咱爷俩就回家去,也让你妈和弟弟妹妹们也高兴高兴!”
    “是!”邓世兵也许平时很沉稳,不过是一个没有走出和风的小青年。他的嘴唇颤抖着:“爸,我是612分!”
    “什么?”
    围观的人群,就是那些上榜了的父母。
    他们每天都来看一看,和其他家长谈笑风生,隐然成了一个聚会的场所。
    想不到文科状元竟然如今才来。
    “这孩子的成绩真好!”
    “是啊,我闺女说,他上学期还不怎么样,主要是英语太差。巫老师来了以后,这一科突飞猛进,成绩一天比一天好。”
    “可惜了,他家太穷。”
    “是啊,听说他爸是瘸子,他妈长期瘫痪在床。”
    “不要紧,只要这孩子上了人大,再苦一两年,孩子不就工作了吗?”
    家长们又是嫉妒又是惋惜地纷纷议论起来。
    赶车人喜不自胜,从车上跳下来,果然走路一瘸一拐的。
    “儿子,你给爸念念!”敢情他还不识字。
    “邓世兵,总分612分!”这孩子有些无奈:“后面写的是维省文科状元。”
    “走,儿子,我们回家!”赶车人和其他家长没啥交集,又跳上了车。
    “爸,我来赶车,您坐!”邓世兵说着,把马鞭从父亲手里拿过来。
    “好好!儿子,回去我就把马车卖了,总够你的学费了吧?”
    “那不行,爸,家里就指着马车挣钱呢。”
    “不是我们的牧群都承包出去了吗?那边每年还有一千多的收入,大不了我就不承包,自己出去放牧好了。”
    “那不行,爸,妈必须有人陪着。那些钱只够家里的生活费,弟弟妹妹还得读书呢?”
    “不要紧,儿子,咱实在不行就去贷款吧。”
    马车越走越远,父子俩的对话从酷热的风里飘了过来。(未完待续。。)RT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1985:我的血色江湖 如果时光倒流 这个游戏不一般 金刚杵汆肉莲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 大国院士 穿成炮灰,怒娶反派,不服就干! 魔本为尊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神通不朽 大唐腾飞之路 隆万盛世 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 属性无限暴涨,我横压多元 虎夫 汉世祖 逆命相师 重生从2005开始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