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领先四十年> 第五十章 穆斯林的古尔邦节

第五十章 穆斯林的古尔邦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维省,本身就是以维族来命名的,不少人会觉得这里到处都是维族人。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很多地方没有维族人或者很少数量。
    一般来讲,维族人主要集聚在南疆和东疆,北疆这边的很少,有的地方压根儿就没有。
    当然,省会城市乌市的维族同胞也不少。
    随着〖中〗国的大移民政策,让想走出去的人都到了中原腹地。
    现在,维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省份还勉强称得上。
    再过若干年,也许这个称号就名不副实了。
    汉民族的人口基数,哪怕就是中南半岛的人口融合进来,也占了绝大多数。
    要不然,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实在太多。
    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可以多生,那是因为民族的数量并不多而已,并不是因为国家对汉族和民族实行不同的政策。
    有些少数民族,譬如鄂伦春之类,拢共就几千人。
    如果让他们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少年后这个民族还在不在就是个问题。
    和风作为欧洛泰最南端的县份,尽管县的名字以蒙古族自治县来命名,维族反而是整个北疆最多的县份。
    改革开放的年代,并不只有汉族人精明。
    哪里有商机,哪里也有维族人。
    和风是欧洛泰最早发展的地区,就算现在,商机也比其他地方多得多。
    据不完全统计,定居和风县的维族人超过了两万人。
    这个数字,在张千帆起家的土鲁番不值一提,但在欧洛泰的各个县比较起来,还是相当可观的。
    巫〖书〗记牵头的那达慕节,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
    这是赵德胜在和风与欧洛泰的最后一次亮相,他也想利用穆斯林的古尔邦节来给自己的任上画一个完满的句号。
    谁知道。和风要举办古尔邦节的消息一传出去,所有有维族人集聚的地方都沸腾。
    尼玛,那可是和风啊!
    再说了,古尔邦节可不仅仅是维族的节日啊。所有的穆斯林都要过这个节日。
    于是乎,你就可以看到,大街上到处都是各地来的回、维、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
    “老赵,总的来了多少民族同胞哇?”巫山看到这么多少数民族人涌来,也不由吸了一口凉气。
    “〖书〗记,我还没有收到具体的统计数据。”赵德胜满脸苦笑:“但来到和风的民族人,我想至少应该有五万人。”
    “如果每个城镇都是这么热闹的话,十万人都打不住吧。”李开军部队出身,对人数还是相当敏感的。
    士兵们聚集在一起,一万人都看不到头。
    和风县城经过了扩建。目前城镇面积比地区驻地也不遑多让。
    这里的城镇,可不像大城市一样,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楼房。
    和风的街道和欧洛泰一样宽,面积和一个五十万人口的大中城市也差不了多少。
    饶是这样。街上的少数民族摩肩接踵,维持秩序的〖警〗察累得满头大汗,街道时不时被堵得水泄不通。
    和风的清真寺,是整个维省最大的,就是整个世界上来说,还没有听说过哪里的清真寺比这里的更大。
    虽然清真寺不只是蒙族人使用,所有穆斯林都会在这里来做活动。但毕竟也是清真寺不是?
    “〖书〗记,这次的古尔邦节,我只是打算让政府宣布一下开始。”赵德胜满脸微笑:“所有的活动,我们政府这边都不会插手的。”
    “这样就最好了。”巫山知道他的小九九,不就是因为规模不管老赵怎么做,也不会超过上一次那达慕节。
    要不然。这个赵德胜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就算在巫系内部,也会争个强弱。
    当然,他再怎么牛逼,也不敢和巫山一较长短的。
    十月的和风。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国庆之后的几天,是伊斯兰教最大的宗教节日之一:古尔邦节。
    接连几天,和风举行婚礼的汉族和维族年轻人明显增多。
    不说其他地方,就是和风宾馆一共有十五对汉族新人在举行婚礼。
    县城〖广〗场的傍晚,唢呐声、鼓点声不断,不时有婚庆的车队在乐声中经过。
    从老县政府附近走进和布克东街,左转进入市场巷,过年卖羊买羊的人们挤得热火朝天。
    成千上万人来赶集,羊只交易盛况空前。
    “先知”伊布拉音有夜梦见真主“安拉”“安拉”命令他杀了自己的爱子伊斯玛依,以献祭尽忠。
    伊布拉音随即遵旨照办,然而“安拉”念其心诚,又命令天神送来一只羊,传令以宰羊代替献子。
    从此,在阿拉伯民族中便逐渐形成了每年宰牲献祭的风俗。
    城郊民居的土陶艺人吐尔干上午去参加了妻子姐姐孩子的婚礼。
    下午,妻子和女儿又带上了孩子来到婚礼的流水席上。
    蒙头静坐的新娘耐心地等待着新郎的迎娶,婚礼在新郎的哭声和新郎朋友的歌舞声中热闹非凡。
    第二天家人一起商议过年买羊的huā销:越邻近过年,羊就越贵。
    提前买回羊,可以放在家里的小院里圈养着。
    在一番争论后,吐尔干从家里一个水壶中取出钱,先去牙医那里补好了牙,并结清了一年的费用20元,又在朋友那里购置了一些当地的特色产品。
    因为是好朋友,他购买了20个婴儿在摇篮里面用的木制尿管和9个吊葫芦,一共才huā了8元。
    最终夫妻一起在市场上huā费45元买了一只大公羊。
    节日里不断有中外游客上门,当京城摄影爱好者带着长枪短炮进门的时候,吐尔干的老婆熟练地戴上墨镜和头巾,依在土陶陈列室门口为大家摆好拍照的姿势。
    吐尔干的儿子吐洪江的高丽朋友崔永承,每年都来他们家做客。
    最近他打算和前来做生意的高丽朋友一起合作,如果谈成,他就在和风生活了。
    他的汉语说的不错,而且非常喜欢维族文化。和吐洪江关系好得如同兄弟一样。
    在炎黄超市,准备年货的人们熙熙攘攘,大家都在采购食品、衣服等,相比来说关门最晚的是皮鞋店。
    和炎黄的喧闹相比。和风老城的一个茶馆格外闲适,老人们依然慢悠悠地听着克里木的歌,一起谈天说地。
    喝一壶茶,吃一个馕,卷一根磨合烟,像往常一样,一起度过几小时惬意的时光。
    10月4日,过年的气氛更加浓烈。
    一大早,买买提就开着车从艾力和吐尔干家里批发来一车土陶,在妹妹、妻子、女儿的帮助下将土陶搬进库房。
    他的父亲在市场巷和东渠巷路口的huā盘巴扎有个店铺。主要销售内地陶器及瓷器。
    本地产的土陶主要是用做huā盆和坛罐,使用的人已经很少了。
    这些脆弱易碎的土陶逐渐被看作是一件件艺术品。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土陶质朴中带着雅致,蕴藏的含义更不是焦躁的现代人赋予得了的。
    而土陶的脆弱与骄傲、粗糙与细腻,似乎也融进了这个栖居在山崖上的民族的一些特质。
    吐尔干一边操作着人力驱动的转盘。一边在和游客谈如何制作佩带的首饰。
    很多人家已经买好了羊,艾力家的作坊一直都没有停工,做好的土陶整齐排列着。
    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外面玩耍,他的小儿子则帮忙运送烧制好的陶器,小女儿则被不时前来拍照的游客当做模特儿。
    下午,东渠巷上依然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东渠巷的环卫工人突击清扫街道上的羊粪。
    在和风。还没有执行欧洛泰一样的交通管制措施。
    第二〖派〗出所门前的警车调头离开,随后一大队羊群结队而去。
    夜幕已深,一阵悠远的诵经声从幽暗的清真寺传出,和风清真寺里来做晚礼拜的人们鱼贯而入。
    10月5日清晨6点,不断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和风清真寺做礼拜。
    人们都希望在古尔邦节当天,能在这里拥有一个做礼拜的位置。
    各个社区的人们在阿訇的带领下列队前来。每走几十米就停下来和阿訇一起诵一段经。
    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所有成年男人以诵读《古兰经》和纪念先知、赞美圣贤为主要内容。
    早上9点多,已有五六万人聚集在〖广〗场。
    大毛拉通过高音喇叭开始主持聚礼、讲经。
    〖广〗场上所有的穆斯林都虔诚地听他讲经,随着悠扬动听的诵经声礼拜。
    礼拜后的和风清真寺前,人们在唢呐和手鼓声中跳起萨满舞。通过歌舞来达到娱神、通神和降神的目的。
    礼拜后的吐尔干回到家中,把羊从羊圈里拉到院子来宰掉。
    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
    羊被宰后,妻子和女儿将新鲜羊肉炒好,吐尔干一家人围绕着边交谈边吃饭。
    过年生意好,女婿匆匆吃了饭,就要赶到和什托洛盖去上班。
    小女儿和女婿在一八四附近的八连成家。
    大女儿和女婿在粤南市卖烤羊肉,2年没回来过年了。
    市场巷里,依然有零星的羊群在等待着买主的光临。
    但是几乎所有的店铺和饭馆都关门了,人们从街道和巴扎上回到了家中,相互问候和拜访,成了接下来的几天中最重要的仪式。
    吐尔干去亲友家串门,拜贺节日。
    妻子留在家里不停地和朋友电话联系,摆上节日食品,烧茶备水,闲时站定下来,长时间望着和布克河方向。
    邻居家的孩子静静地荡着秋千。
    在无言消逝的老城时光里,新的一年开始了。
    巫山这几天,就在吐尔干家里,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和他们一起享受穆斯林的过年。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我收服了宝可梦 辣妻带灵泉:宠夫养崽一路发 港综世界的警察 大周不良人 影视体验派 闺蜜交换 再见董先生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水浒话事人 光阴之外 异域天境 醉仙葫 逍遥四公子 秦时之七剑传人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战争工坊 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 巨星从恋爱综艺开始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