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巡抚道:“这有何难?男女婚姻,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老只需准备一封休书,刻上章印,交付官府便好。
段家二老恍然大悟,立即草拟一-份休状,痛斥烛红不顺父母,叛离孝道,签字画押后,便火速送至官府。不出几日,段生便接到-纸判状,判定他与烛红从此夫妻姻缘已尽。
段生撕毁判令,正准备去官府喊冤,却被烛红拦下。她对段生道:“那判官也只是巡抚的傀儡,你去又有何用呢?”
段生说:“那我便抗令不遵,任他怎样判决,也与你不离不弃。”
烛红苦笑道:“你若不从,只会挨受杖刑,发配边疆,饱受流离之苦。烛红断不想看相公为我受苦。”
说罢,烛红拿来笔墨。段生见状愕然,问烛红要作何用。
烛红微笑说:“离别之书。”
段生不觉坠下泪来,烛红为他拭去泪水,安慰道:“相公之情意,烛红了然于心。妾身本是阴间之物,理应于腐水浊烟间了此余生。相公不嫌妾身污秽,愿与我同修琴瑟之好,实乃妾身三生之幸。相公莫要悲伤,来日衣锦还乡,记得回烛店看看就好。”
鸡鸣破晓,烛红猛地抱住段生,哭道:“郎君,保重。”
见烛红离去,二老喜出望外,匆忙置办起婚事。
不出三日,婚事已准备妥当,府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全家老少一片欢声,唯有段生坐在角落,自斟自饮,酩酊大醉。
第二日一早,段生被一阵敲门声吵醒,几个孩子在门外大喊道:“ 段哥哥,烛红姐姐出事了,快去看看啊。”
段生闻言,冲到街上。路人见了匆匆躲到一旁,避之不及。
段生来到街尾,推开烛店前的众人冲进堂中。见到眼前景象,段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店里的红烛一夜间融成了灰泪,鲜红的蜡油沾满货架,覆满石砖,封住了烛红的衣衫和一纸别书。段生喊着烛红的名字,回音绕梁,久久无人回应。
门外挤满了围观的百姓,可没人敢踏进半步。有好事者挤不到人前,就大声问旁人道:“我昨夜听见有人哭号,你们谁告诉我,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至此以后,再无人见过段生。有人说段生投河自尽,有人说他遁入空门、落发为僧。
段生离去后,聊城之内红烛起了异样,一经点燃,片刻即化。人们都说,这城中所有蜡炬,都是烛红眼泪凝成的。
车行至城外,我忽见河边有一座孤坟,坟前摆放着一只锈迹斑斑的烛台。
我问车夫:“此处离城多远?”“大约十里。 车夫答道。
我叫车夫停下,走到坟前。墓碑上字迹模糊,却依稀能辨认出两个人的名字。
我取出掌柜交与我的包裹,从中取出一支红烛,点燃放在烛台上。野风倏忽而过,烛焰竟不熄灭。
车夫不解,问道:“路途尚远,公子怎有心吊唁这孤魂野鬼?”
我怆然答道:“这坟中埋葬的并非孤魂野鬼,我祭奠的,不过是一块顽石,一株韧草而已。”
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柳月儿年纪太小,好像没有听懂这个故事。她迷茫的看着柳十娘。两位贵夫人早已泪流满面。她们本以为这和聊斋里的狐仙书生的故事一样,不想却如此感人。她们也曾是少女,幻想过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是早已嫁与人妇。
柳香馆里爆出雷鸣般的掌声,食客伙计都觉得这个故事比前一个好的多。再一看十娘,也是泪眼婆娑。
说完故事,柳十娘擦擦眼泪,强装欢笑的说:“十娘献丑了。诸位,吃好喝好。”
谁都不知这究竟是十娘听到的故事,还是她自己亲自经历的。柳十娘说完故事就转身进了后院。柳月儿见那两个夫人喝着茶,那丫鬟又在那里小声和她们说着什么,估计也是被刚才十娘的故事感动到了。柳月儿便跑到后面厨房去看看十娘会给她们做些什么好吃的。
昨天的羊肉还有,柳十娘正在做一道小炒羊肉丝,是将一斤的精羊肉切丝,然后用酱五钱、椒末一钱、盐少许拌匀,热了油锅下韭菜段炒,临好再加半勺黄酒,顿时喷香四溢。
盛好碟,让伙计端了出去,十娘见柳月儿在旁边看着,便笑问:“帮十娘把那里洗好的芥菜切小段好吗?”
“好啊!”我一边到水缸边舀水洗手一边问,“十娘,你刚刚说的那个故事是真的吗?”
十娘笑着说:“是真是假又有什么关系呢?故事是个好故事就行了呗!”
柳月儿似懂非懂的点着头又问:“对了,十娘,外面那两位夫人是元老爷府上的吗?”
“是啊,元老爷的三姨太和四姨太吧。”柳十娘用不以为然的气说道。
金钟寺又不在这附近,她们是上完香特地过来吃饭的吧?”柳月儿又问道。
“嗯。”柳十娘面带着笑,丝毫不在意地低声道,“这二位想是在家太闲了,而且吃秋阳他们的干醋,有火没地方发去。”
“噢.....”不知怎么,十娘这话听起来怪不自在的,让我脑子里更无法想象元府里是什么样的情景,而且我也渐渐隐隐地了解娈童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柳十娘把柳月儿切好的芥菜放入滚水略焯,然后加入鸡油炒的蕈丁和鸡丁,麻油、盐花一拌,就又是一道漂亮的小菜,柳月儿顺便就帮忙端出去。到了那桌前,丫鬟从柳月儿手里接过碟子,瞥了她一眼,就对两位姨太太说:“太太您看,这里原来还有这么个齐整的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