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战国当国君> 第36章 粗盐提纯(上)

第36章 粗盐提纯(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呵呵,寡人之前不便透露身份,还请王兄见谅。”郑骀抱歉的对王怍玄说到。
    “不敢。”王怍玄回到。
    这时鬼谷子向郑骀到:“不知郑伯用兵书将老朽哄来新郑所为何事?”
    郑骀笑着说到:“寡人准备在郑国的每个乡邑都设一所乡校,名曰小学;在个别都邑设中学;在新郑近郊设大学。小学为蒙学,适龄孩童皆可免费入学,资质一般的孩童在小学结业后进入中学学习谋生手段,而天资聪颖的孩童在小学结业后进入大学学习经天纬地之能。不知鬼谷子可愿经管大学?”
    一旁的公输尺在听到郑骀说到中学后陷入了沉思,鬼谷子在听完郑骀的话后眯着眼想了想,拱手说到:“承蒙郑伯看得起老朽,老朽愿为郑伯经管大学。”
    王怍玄闻言看着鬼谷子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郑骀高兴的说到:“太好了,鬼谷子和王先生便先在司马府住下,待大学修建好后寡人会先遴选一批天资聪颖之人入学。”
    “既然大学还未修建,那老朽便先回鬼谷,待大学修建好后老朽再来不迟。一来老朽住惯了山野,在这司马府恐怕住不习惯;二来鬼谷还有老朽收藏的众多简椟是万万不能舍弃的。”鬼谷子说到。
    “那好吧,待大学修建完成后寡人便派人前去接鬼谷子。”既然鬼谷子答应了,郑骀也不怕他跑了。
    鬼谷子随即与王怍玄离开了乐府,他们没有提兵书的事郑骀也没有主动提起,当鬼谷子父子走后郑骀才想起青鸾来,无奈只有等王怍玄下次来再辨认了。
    鬼谷子父子离开乐府后,王怍玄疑惑地向鬼谷子问到:“父亲,您不是说仕途凶险,隐居授徒才是最明智之举吗?为何现在却答应郑伯经管大学?”
    鬼谷子笑问到:“怍玄,你说郑伯为何要设此大学?”
    “自然是为了培养人才。”王怍玄答到。
    “按郑伯所说这样的大学要培养多少人才?”鬼谷子又问到。
    王怍玄恍然大悟道:“孩儿明白了,郑伯这是要废除卿大夫世袭制度,以后郑国的大部分官吏都将从大学培养,也就是说父亲若经管大学,那么以后郑国的大部分官吏都将是父亲的门生。”
    鬼谷子点头说到:“没错,若是那样我们在郑国将比郑伯还安稳,在郑国将没有人敢轻易动我们。就算郑国被他国所灭也不怕,历来只有亡国之君,没有亡国之臣,若亡郑之人想要稳定郑地,也不会动我们的。”
    “那父亲为何还要回鬼谷?”王怍玄又问到。
    “如你所说,这大学要废除卿大夫世袭制度才能实现,我们便利用这段时间看看郑伯是否能废除卿大夫世袭制度,让大学真正实现。”鬼谷子解释到。
    “原来如此。”王怍玄明白了鬼谷子这是在规避风险,万一郑骀废除卿大夫世袭制度失败,他们也不至于引火上身。
    乐良府内,乐良向郑骀禀报到:“君上,若同筑三城,郑国恐不堪重负啊。”
    “唉!没钱真是恼火。”郑骀不由感叹到。
    郑骀不得不重新思考要不要新筑三城。郑国地处中原腹地,是天下的中心,又是商朝时期的京畿之地,国内有大量商朝遗民,做买卖之人之所以叫商人就是因为周朝之时商朝遗民善于做买卖。郑国有大量善于做买卖的商人,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再加上郑庄公当年与郑国商人订立盟誓:商人不能背叛国君,国君们也不强买强夺商人的货物;商人们有利市宝货,国君们也不得预闻。这就使得郑国的商业格外繁荣,虽然现在郑国国力衰败,致使大量商人外迁,郑国的经济不复当年,但底子还在,只要郑骀举措得当,还怕郑国不富吗?
    郑骀本打算在济水南岸修筑坚城,将那里打造成为列国商品集散的中心,以此来带动郑国经济。郑骀本想着要让人觉得安全才会有人带着商品来,此时他却想通了,若真能将济水南岸打造成列国商品集散中心,列国的商人全都集中在那里,那时又有哪个诸侯国敢打那里的主意呢?所以根本无需修筑坚城,只要能防御盗匪就足够了。
    郑骀本来还准备在新郑附近修筑一座小型坚城和一座大型坚城,小型坚城是用来保护大学,大型坚城是用来保护郑骀即将鼓励发展的手工业。
    此时郑骀想到大学是要修建在近郊,若有什么危险完全可以及时的将大学师生转移到新郑城内,所以没必要再修筑城墙了;而郑国现在的手工业水平基本处于落后状态,还没有什么值得保护的,所以暂时也不必修筑城墙。
    郑骀想通后便向乐良问到:“司马,若济水南岸之城不必筑为坚城,只要能抵御盗匪就行了,新郑近郊之城也不要城墙,国库还能维系吗?”
    乐良盘算后答到:“如此便没有太大问题。”
    “好,就这么办吧。”郑骀愉快的决定了。
    第二天,郑骀带着军规与公输尺来到城外军营查看武卒训练情况。郑骀看到吴起正和将士们一同训练甚是欣慰,主帅和部下同吃、同住、同训练肯定能更好的笼络人心。
    吴起见郑骀来了赶紧跑过来拱手说到:“君上,您来啦。”
    郑骀点头说到:“嗯,让你训练士兵还习惯吗?”
    吴起挠头憨笑着说到:“还好,他们都很听话,训练也非常用心。”
    郑骀不禁想到:废话,老子给武卒那么高的待遇,他们能不听过,能不用心吗?
    “那就好,这是军纪,我给你七天时间,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七天后我要这些人全部都能背下军纪,到时若有人没有背下,你与他们一同受罚。”郑骀将写着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的帛书递给吴起,威严的说到。
    “是。”吴起恭敬的接过帛书,郑重的应到。
    这一万将士本就是郑国的精锐,郑骀初步制定的训练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都表现的比较轻松。郑骀还是打算过几天再加大训练力度,凡事都讲求循序渐进,步子迈大了扯着蛋了可就不好了。
    魏国安邑,李悝成为魏国司田后第一步是施行土地私有制,当然私有的只是魏国没有分封出去的土地,魏文侯只是让李悝小试牛刀罢了。
    李悝将魏国所有没有分封出去的公田都分给了庶民和奴隶,紧接着他要趁春耕之前将尽地力之教推行下去。
    李悝没有选择强制性推行尽地力之教,而是让官吏挨家挨户的给农民讲解勤谨耕种和同时多种几种农作物的好处。
    本来公田变成了私田就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再加上勤谨耕种和同时多种几种农作物的确有道理,所以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在魏国顺利的推行开了。
    越国都城琅琊城内的一座宅院里,一名黄衣女子将一张帛书交给了一名老妇。这名老妇年过花甲却精神抖擞,她看过帛书内容后便离开了宅院,来到了越王宫。
    老妇来到了越王朱勾面前,向朱勾禀报到:“启禀王上,青鸾来报,她在卫国偶遇郑国国君,现在已经成为郑伯侍女,不知王上有何安排?”
    朱勾闭着眼想了想,然后说到:“让她留在郑骀身边密切监视。”
    郑国虽然不能对越国郑构成什么威胁,但郑国现在与齐、楚两国现在关系密切,越国还是有必要关注郑骀的举动。
    “是。”老妇应到。
    老妇名叫玄女,掌管着越国的情报机构,青鸾便是她的徒弟。
    越王朱勾又对玄女吩咐到:“令丹鸟尽快打探出莒邑和杞县楚军的布防情况。”
    “是。”玄女应到。
    莒邑是楚简王继位之初灭亡莒国所设之邑,位于齐、鲁、越之间,是楚、越两国图谋泗上诸侯和齐国的重要据点,而且莒邑就在越国都城琅琊之畔,犹如钳制越国咽喉的一支利爪。
    杞邑是楚简王的爹楚惠王灭亡杞国所设之邑,位于莒邑西北。
    莒邑现在虽然归属于楚,但莒邑距离楚国本土太远,中间还隔着一个郯国,越王朱勾想从楚国手中夺过莒邑和杞邑。
    齐国都城临淄相府内,齐相田白命人准备了大量金帛珠玉,随后便带着这些金帛珠玉启程前往洛邑。
    田白见赵、魏、韩三家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他也迫切的想要取代姜齐,于是准备了重金,希望周威烈王也能册封他为诸侯。
    楚国都城郢都朝政殿内,楚简王向莒邑大夫子羽问到:“子羽,莒邑如今情况如何啊?”
    子羽答到:“禀皇上,臣为治理莒邑殚精竭虑,莒邑如今已是一片安定祥和之景。”
    “嗯,如此甚好。”楚简王满意的说到。
    殿内杞邑大夫昭渊对子羽的回答嗤之以鼻,心道:还为治理莒邑殚精竭虑,搜刮钱财殚精竭虑还差不多,还安定祥和,盗匪丛生还差不多。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临天之主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鼙鼓揭天破宋来 都市灵异?跟我的骑士腰带说去吧 女配心声太狂野,残疾王爷站起身 恶毒女配下乡后,被绝嗣糙汉娇宠 媚君心,夺后位,重生妖妃杀疯了 不可告人 嫁给一个小佐领(清穿) 我与陛下和太子都重生了 当兵发老婆,这个新兵有点猛! 霜姿白 年代,重生不当舔狗开局被嘎腰子 情劫难逃 太荒吞天诀 四合院:傻柱从重生开始觉醒 三国:我带黄巾闯天下 穿越后我靠蘑菇干翻虫子 诡异入侵?我能看透一切规则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