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周鼎记> 第五十四章 试探李泰

第五十四章 试探李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黄元范厉声喝道:
    “把他们都抓起来!”
    几个士兵上前扭住了侯君集,其它的人制服住了张思政等人。
    侯君集惨然一笑说:
    “黄元范啊,这么多年,你骗老夫骗得好苦啊!老夫这么多年可一直是把你当作最信任的人啊!,是不是你当初进飞虎军,就是皇上特意安排的?”
    黄元范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正气凛然地说:
    “飞虎军不是你的军队,也不是我的军队,而是朝庭的军队!”
    侯君集长叹一声:
    “皇上至始至终都对我们这些武将不放心啊!”
    说罢低头不语。
    李世民在旁边冷笑一声,再不多言,拂袖而去。
    黄元范命手下侍卫把李承乾、侯君集等押了下去。
    一场政变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阶段,就破产了。
    太子遭到废黜,他与他的死党侯君集一并下狱,怎样处置这些人成了长安坊间最热门的话题。
    贞观十七年四月,李世民召集了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等宰辅重臣以及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的主要官员,对太子谋反案进行会审。
    审理结果,此案证据确凿,李承乾、侯君集等反形已具,罪无可赦!
    刚刚逮捕侯君集时,李世民就对他说:
    “朕不想看到你在公堂上遭刀笔吏的侮辱,所以亲自审问你。”
    但是不管李世民怎么审,侯君集就是拒不认罪。
    最后他的女婿贺兰楚石跳了出来,把老丈人与太子暗中勾结、策划政变的经过一五一十地揭发了,侯君集无话可说,只好低头认罪。
    尽管这样的结果早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可事到临头,李世民还是感到无比心痛和无奈。
    一日,他神情黯然地问大臣们:
    “该如何处置承乾、侯君集?”
    张亮出列说道:
    “皇上,我认为侯君集该杀,毕竟李安俨,杜荷他们发出的明确的造反指令,若非陛下英明,长安城怕早毁于乱军之手了,皇上,社稷为重,千万不能回私废公啊!”
    十几个大臣纷纷跪下,一齐高喊:
    “侯君集等人罪不容诛啊!”
    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隧遂良、李恪等人没有跪下。
    李世民有心饶了侯君集一命,但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就看了一样长孙无忌一眼问:
    “辅机,你说呢?”
    不想长孙无忌这时候还是原来踢皮球的态度:
    “皇上有皇上的态度,百官有百官的想法,臣这几年一心于黄老之术,疏于朝庭事务,该怎么办,还是重上自己拿主意吧!”
    李世民露出失望之色,颓然坐下说:
    “哪对承乾该如何处置啊?”
    群臣面面相觑,没人敢发话。
    如果主张杀了李承乾,毕竟这是皇上的亲儿子,难不保哪天他想自己的儿子了,迁怒于已,这不找死吗?
    如果为太子求情,谋反是帝国政治中最恶劣、最敏感的事件,皇上要是真的动了杀心呢?
    朝堂上一片沉默。
    大臣们都在暗自揣测着李世民的真实想法。
    时任通事舍人,隋朝名将来护儿的儿子来济此时站出来说:
    “至于如何处置太子承乾,微臣以为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
    这样的答案当然正是李世民想要的。
    李世民一听大喜,说:
    “爱卿此言甚善。”
    李世民随及颁下诏书,废黜太子李承乾,将其贬为庶民,囚禁在右领军府。
    处置完李承乾,接下来就轮到他那帮党羽了,对于谋反之罪,李世民决无宽恕之意,李安俨、杜荷、赵节等人全部被斩首。
    李世民本打算饶汉王李元昌不死,无奈群臣极力反对,李世民只好将李元昌赐死于家中。
    李承乾、侯君集瞄准的是天子之位,这位王爷相中的却是一个美人。
    造反之初他对太子说:
    “我最近看见皇上身边有位美女,琵琶弹得极好,等事成之后,希望殿下能把她赏给我。”
    李承乾满口答应。
    可惜这朵奇葩,美人没有得到,反送了自己的性命。
    押往刑场斩首前,李世亲自到牢中去见了侯君集最后一面,说:
    “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凌烟阁公之遗像耳!”
    言罢泣下沾襟。
    侯君集此时表现出了一个沙场老将惯有的镇定与从容。
    他面不改色地对李世民说:
    “我一误再误,终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是陛下尚为秦王时,我便已侍奉左右,此后又率部西征,攻灭了吐谷浑和高昌,乞求陛下给我留下一个儿子,以继承侯家香火。”
    侯君集被斩首后,李世民命人抄没了他的家产,但赦免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只将他们流放岭南。
    太子终于出局了!
    魏王李泰盯着那个空空荡荡的储君之位,嘴角掠过一抹深藏已久的微笑。
    他相信,普天之下,没有第二个人比他更适合成为东宫的新主人。
    更何况,他是嫡次子,眼下承乾既然已经废了,由他来继任储君,就是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事情,相信那些一贯坚持嫡长制的朝臣们也没什么话可说了。
    随后的日子,他天天入宫侍奉父皇李世民,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孝顺和谦恭。
    一只小鸡惊惶失措地庭院里奔逃,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正笑着在后面追,一个老婆子喘着气跟在后面:
    “世子小心,别摔着了。”
    小男孩是李泰的七岁的儿子,名叫李欣。
    小鸡钻到了一个身形高大的男子脚下,李欣从他裆下钻了一个来回,去捉小鸡。
    老婆子抬眼一看,吃了一惊,赶心忙跪在地上,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原来是李世民来到了魏王的府中。
    李世民看着孙子李欣,一脸的慈爱,孩子的童真让李世民近日心情郁结的李世民忘记了烦恼,竟然帮儿子追起小雏鸡来。
    此时李泰从书房出来,看到李世民正在和儿子嬉戏,和他一块来的还有谏议大夫褚遂良。
    李泰慌忙跪倒:
    “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停了下来,和李泰进入房内落坐。
    李世民突然问:太子已废,东宫虚位以待,好多大臣们举荐你,朕想听听你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
    李泰知道此时再装下去已毫无意义,便直言道:
    儿臣的确想过,但儿臣有些想法,决不是为和贪恋哪皇位,而是为了能力推父皇“抚民以静、揠武修文”的国策。儿臣想让大唐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让国家更加强盛。
    李世民又问:你真的只是为了做事而不是为了谋权?
    李泰感觉对父亲对自己的话信不过,有些着急地说:儿臣不知道如保才能表明心迹,儿臣只有一子,如果父皇不信,我现在就杀了他,等我做不动事情的时候,一定把社稷交给父皇指定的一名皇子。
    李世民心头一懔,盯着李泰好长时间,才慢慢地说了一句:“嗯,你的心思朕知道了”。
    看着院内天真可爱的李欣正在院内玩耍,可爱的面孔像一枝绽开的花朵,眼中掠过一丝说来出的伤感。
    回到皇宫,李世民问跟随的褚遂良:
    “褚遂良,自魏征死后,你就是这朝中最敢于直谏的人了,今天的事,你也看到了,你怎么看到魏王的哪句表白?”
    褚遂良心惊肉跳地说:“臣虽然是谏议大夫,但是这事关皇上家事,微臣不敢妄加议论。”
    李世民说:“只管说来,这儿并无外人,不管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褚遂良这时才说:“臣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会君临天下、手握大权之后主动杀掉自己的儿子,让位给弟弟,这种说法有悖人伦,一旦魏王当上天子,李承乾、李恪、李治等诸多皇子恐怕都会性命不保啊!”
    禇遂良一针见血地点破了魏王李泰的虚伪和矫情。
    遂良的这番尖锐之词和言外之意一下子击中了李世民的要害。
    他良久不语,最后站了起来拍了拍褚遂良的肩膀说:
    “爱卿,你说了句大实话啊!”
    李世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同胞手足为了争夺皇权而骨肉相残;他最忌讳的事情就是,武德九年的那场悲剧在他眼皮底下重演。
    所以,当禇遂良的话音刚落,李世民的眼泪已经不可遏制地夺眶而出。
    他不得不承认,禇遂良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以李泰的性格和为人,他完全有可能在登基御极之后铲除所有政治上的异己,巩固已经到手的权力。
    思虑及此,李世民的哀伤之泪顿时潸潸而下!
    李世民就忽然站起身来,迈着沉重的步履缓缓向内宫走去。
    那一瞬间,他仿佛一下子苍老了。
    这是褚遂良的强烈直觉。
    晚7点再更一篇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大苍守夜人 奥术之主 荡宋 云若初君陌离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重生日常修仙 小兵活下去 大仙武 武道人仙 美食圈外挂帝 灌篮:我的湘北留学生涯 万古帝婿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林妙雪李轻眉 混沌剑神 重生资本狂人 万道长途 玄幻:诸天最强系统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