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综武侠]我自倾城> 三国(5)

三国(5)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收到消息的曹操也懵了一下。
    扬州富庶,豪强众多,他明面上入主扬州,实际上四面楚歌,光是应付吴郡豪强就耗秃了他不少头发,对外却要撑出一副底气十足的样子,孙坚暂时不会轻举妄动,但隔壁徐州的张超是个强敌,说实话,他在打开绢帛的时候已经做到了看到战书的准备。
    结果却是要他交赎金买人?
    曹操差点没把绢帛扔了,他现在粮草也不足,一路上收拢来的兵力不少,屯下的粮草不多,要他花十万石去赎两个压根不认识的……曹操还没恼完,一个荀字陡然入眼。
    大半夜的愣把他看得一激灵。
    曹操不缺武将,最缺的就是谋臣,荀家乃是大家,荀彧早年便以王佐之才闻名,荀攸不显山不露水,却是他几次三番相邀的大才,谁成想会被张超截了胡,截胡也就算了,赎人是什么操作?
    曹操多疑,想了许久也没个定论,往好处想是张超有眼不识金镶玉,要拿宝山换粮草,往坏处想,这是一出双簧戏,荀家叔侄新到徐州,准备替主公薅他一笔粮。
    理智上来说曹操偏向后者,情感上来说曹操希望是前者,他这会儿手头上没什么可用的人才,先前一个陈宫已然被他惊走,如今帐下无人,一切都要靠他自己思考,最终曹操还是决定赌一把,输了不过是十万粮草,赢了却能捞来王佐之才!
    当即派人去和张超接洽。
    荀氏叔侄名义上扣在张营,实际上谁也没把他们当囚犯,臧洪明知李澈决定的事情不可更改,却还是成日陪在荀家叔侄左右,希望能改变这两位的想法。
    到底还是意难平。
    张超还是个小小郡守的时候,他为张超管理内政,对外谋划,尽心尽力,主臣相得,他不是不能容人的下属,并不介意被李澈抢去名位或风头,可介意他独来独往不把主公看在眼里,更看不惯他排挤贤良一手遮天,倘若他能说动荀家叔侄,再又这两位大才说动主公,李澈自然也就翻不起风浪。
    只能说臧洪的想法是好的。
    荀攸笑脸迎人,看上去敦厚中带着一丝丝傻气,实质上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把臧洪的话听进去。
    臧洪压根就没认清自己乃至张超在徐州的地位。
    在荀攸看来,李澈是个极为危险的人物,他看似谋臣,却有代主之意,如今士庶之别严重,倘若李澈不依附于张超,凭他一人声望根本打不下徐州这么大的家业,而诸如袁绍曹操一类世宦子弟,但凡打出旗号来就能征兵借粮,打出一片地盘,庶人想要出头,太难。
    李澈显然是在通过张超实现自己的抱负,等到时机成熟,张超一死,扶幼主而立,幼主再死,便是取张而代之时。
    所以张超不能有属于自己的谋臣班底,至于这个不大聪明的臧洪……
    荀攸露出了一个敦厚的笑容。
    傻人总是有傻福的。
    看透不代表要说破,假如李澈这时已是人主,荀攸觉得自己倒是可以留下,但现在显然不是好时机,李澈在蛰伏,他也不可能自降身份去做庶人的谋臣,何况有兵有将就是缺谋主的曹操不香吗?
    曹操自然是香的。
    他不仅备齐了粮草,派遣手下大将夏侯惇前来赎人,更书信一封寄给张超,信中感激之语真挚。
    夏侯惇来到张营时谨慎得不像个武将。
    十万石粮草自然不能一次性给,按照曹操的意思,他先给六万,带走荀彧,再给四万,带走荀攸,这属于分散风险,假如张超反悔,那他可以少损失一点。
    和张超不同,这是一个机智的主公。
    李澈也没打算坑他,生意就是要有来有往,以曹操的智力,想来日后做生意的地方还多得是,具体细节很快商定,约好三日之后仍由夏侯惇押送粮草,到时候一手交粮一手交人。
    夏侯惇来这一趟主要是为了验货。
    曹操手底下有几个颍川出身的官员,见过荀家叔侄的也有两个,这次便是跟着夏侯惇来了一趟,这话不能摆在明面上说,反正回去之后报给曹操,都说是真的。
    荀攸和荀彧对曹操肯花钱来赎他们并不感到意外,就算不为他们,事后曹操放出风声去,张超为粮草贱卖人才,而他曹操千金买马骨,高下立现,各方人才心中自然会有考量,说到底这是一场主公之间的博弈,只是曹操这会儿还不知道,和他博弈的不是张超,而是张超帐下小小谋臣罢了。
    正是这时节,徐州外面的探子传来消息,说是义军散后,袁绍屯兵河内,得冀州牧韩馥资助军粮,慢慢养大了胃口,不肯仰人鼻息,便使了一出贼喊捉贼的戏码,假称要和北平太守公孙瓒联手图谋冀州,公孙瓒上当,带兵而来,袁绍却背地里把消息传给韩馥,韩馥得知公孙瓒来攻,当即惊得要把冀州让给袁绍,等到公孙瓒大军赶来,冀州已然易主。
    虽则后来也打了几仗,互有胜负,却也没能让袁绍吐出冀州来,倒是公孙瓒那边一个叫做赵云的小将大胜袁军,得了一点薄名,此外还有昔日温酒斩华雄的猛士关羽和他两个兄弟相助公孙瓒,义名颇高。
    实在不怪这时旁人提起刘备张飞都是“猛士关羽的兄弟”,实在是这二人没有实绩和名气,到如今也只让天下英雄记住了一出“三英战吕布”。
    李澈也顺手把消息放在一边。
    荀彧和荀攸睡不着,一个在屋内看书,一个在院中观星。
    风起青萍之末,张超的急切,袁绍的肆意,曹操的求贤若渴……无不预示了将起的乱世。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汉室将倾,群雄并起,煌煌帝国已然落幕,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幕,天下为棋,苍生为子,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模样。
    春夜微寒,荀攸为苍生天下叹完一口气,他发现自己有些饿了。
    荀彧也有点饿。
    这时人多半一日两餐,到了张超这里成了一日三餐,但荀彧认为不可贪食,仍旧一日两餐,荀攸只好跟着一起,倘若夜来入睡,两餐自然是够的,但这会儿人还醒着,肚里没食,加上深夜寒冷,自然会有一种空茫的饥饿感。
    不光作用在身体上,连带着精神也有些不振。
    就在这个时候,院外传来轻轻的扣门声,和以往的响动完全不同,站在院里的荀攸自然而然去开门。
    毕竟他也不觉得以自己如今价值四万粮草的身份,李澈还能反悔杀了他。
    院门一开,就对上了一张漂亮得惊人的小脸。
    荀攸说话的声音都不由轻了一些,面上也露出温雅的笑容来,慢慢地说道:“女郎如何夜半过来?”
    李凝笑了笑,说道:“看到你们这里的灯还亮着,冒昧来打搅,夜来寒凉,两位君子吃些热食最好。”
    她把手里的食盒递给荀攸,绝口不提李澈发脾气不肯吃没滋味的夜宵,她舍不得倒了那半锅面,才来敲门。
    李凝走后,荀攸把食盒拿到屋内打开,见是两大碗雪白的汤面,上头各自缀着一个嫩黄黄的鸡蛋,热气扑面,仿佛连心情都温软了几分。
    荀彧一言不发,低头吃面。
    荀攸看了半晌,忽然摸了摸长了些胡茬的下巴,问道:“小叔,你说那位小女郎是看中了我,还是看中了你?”
    荀彧咽下一口面汤,沉声说道:“不可胡说。”
    荀攸叹道:“我也只跟你胡说。”
    荀彧知道,自家这个比自己还大了六岁的侄儿看着老实本分,实际上心思活络,只是极少和旁人交流,这些天应当是闷坏了,摇摇头,便也随他去。
    荀攸嘀咕了那一句之后,却也没再往下说。
    他和荀彧都有家室,话也只是说说而已,那女郎是李澈的姊妹,怕是早有了安排,给张超做妾不大可能,嫁给他那个十一二岁的长子倒是合适。
    世道如此,只是可惜佳人罢了。
    两日之后夏侯惇带粮来赎人,交易进行得十分愉快,先赎走了荀彧,隔日又换走了荀攸。
    工具人张超发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见,被李澈说了几句,于是又不吭声了。
    曹操连得两位大才,喜不自胜,专门设宴款待荀彧和荀攸,不光他在观察这两个未来的谋臣,荀彧和荀攸也在观察他。
    比起张超的英武,李澈的俊颜,曹操的卖相是差了一点,长相平平,个头不高,但难掩人主之象,初见之下,荀彧对他十分满意,荀攸则什么都没说,笑容满面。
    宴席过后,荀彧找到曹操,为他推荐了一位名叫程昱的人才,曹操果然也不怠慢,当即派人相邀,程昱来了之后,荀彧又为他推荐了一个叫做戏志才的颍川同乡。
    一个带一群,一群带一大群,不久之后,曹营中人才济济,齐聚一堂。
    曹操欢喜得快喘不上气,每天就算没事干都要去看两眼,脸都要笑烂了,宛如丰收的老农民。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此情惟你独钟 萌宝驾到:爹地投降吧 极武校霸 天降鬼才 王妃咸鱼身份有诈 明血1641 电影艺术大师 又不是艺术搞那么正经 莫道娇娇不销魂,世子扶腰倒插门 嫡女多娇,须尽欢 楚烟李胤 锦衣玉令 我干白事儿这些年 太荒吞天诀 诸天神魔种 四合院:开局先打断何雨柱的手 待到繁花尽落时 高武:开局吞噬金翅大鹏 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