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隋末暴徒> 第一百四十八章 骑军偏将

第一百四十八章 骑军偏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业四年,三月,枹罕郡(今甘肃临夏一带)。
    虽然已到开春时节,但西北之地依旧处于严寒之中,北风刮过,一场夹杂雪片的小雨降至,更是让这处边塞郡地冷的瑟瑟发抖。
    破败矮小的枹罕城容不下大军驻扎,五万左路西征大军只得驻扎在凤林山至枹罕城之间的河谷中,这里是漓水和黄河的交汇口。
    凤林山位于枹罕城正北方六十里,凤林山西面一百五十里之处,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正是左路大军西进需要攻克的第一个难关,临津关。
    临津关是向西进入西平和浇河两地的必经之路,百年前便落入吐谷浑人的手里,现在更是驻扎了两万吐谷浑军队,根据斥候消息,吐谷浑还在源源不断地向临津关增兵。
    宇文述的右路大军已经顺利进驻临羌城(今青海湟源),按照计划开展屯田。
    两路大军在金城汇合,共同向西进发,一左一右像两只拳头朝吐谷浑人打去。
    不过宇文述的运气很好,右路大军推进得十分迅速顺利,吐谷浑人在湟水和临羌一带的布防不是很严密,似乎也不打算投入太多兵力,五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直到收复了临羌城才停下,按照杨广的计划开展屯田,暂时放缓了西进的脚步。
    而杨雄的左路军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从金城出发,渡过洮水以后,在金纽山遭到了吐谷浑军队的顽强阻击。
    双方一直僵持拉锯了近一月之久,直到近日以来的一场大雨雪,使得气温骤降,才让吐谷浑人连夜撤离,退守临津关,打算据险而守,将大隋军队拦截在枹罕郡之内。
    天气的突变虽然让左路军顺利收复枹罕城,但也就此阻拦了大军继续西进的步伐,双方在临津关和凤林山一带,各自占据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展开了对峙。
    大隋军队平时施行府兵制,战时则要重新整编军队,以军为作战单位,正常情况下每军一万六千人,其中步军八千人,分作四个团,骑军四千人,也是分作四个团,另外再加上辎重兵四千人四个团。
    每军设将军一名,亚将一名,偏将若干,再往下则是团主、旅帅、队正、火长,层级分明严格。
    左路军共辖三军,再加上两千行军元帅亲卫,正好五万人。
    后续运送物资粮草辎重器械的民夫丁壮则不计其数,从武威、金城、临洮等地源源不断地向西平和枹罕运送,官道上每天络绎不绝的车辆民壮。
    李元恺担任第一军骑军偏将,统领第一军四千精锐骑兵。
    按他的资历和年岁来说,第一次跟随大隋军队出征就担任此要职有些不太合适,但他又是天子钦封的正七品镇远将军,官职品级足以担任偏将,甚至都有些高配的意思。
    索性杨雄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没有多做考虑,便让他做了第一军骑军偏将。
    第一军将军杨师道,亚将殷峤,步军偏将文思年,还有一个郑文茂负责统领辎重兵。
    杨师道乃是杨雄幼子,今年二十七岁,允文允武,由他担任第一军将军谁也无话可说。
    殷峤也不简单,父亲乃是秘书丞殷僧首,陈郡殷氏,江南大族。
    殷峤字开山,年三十一,杨雄赞他有大将之才,将他带在身边培养,与杨师道称兄道弟,这次也是担任第一军亚将。
    文思年和郑文茂都是杨雄的多年老部下,李元恺倒是成了这第一军中的新人。
    不过李元恺的来头早已人尽皆知,杨雄父子都对他十分客气,又慑于他实打实的一身恐怖武艺,军中除了个别依仗靠山的人之外,也无人敢为难于他。
    行军大营,第一军驻扎在凤林山东南角,紧靠漓水和黄河交汇口,在整座大营的靠北方向。
    骑军大营,偏将营帐中,李元恺一身黑色明光铠,腰悬敛锋刀,站在营帐门口,仰头望着阴沉飘落雨雪的天空,眉头紧皱,这样寒冷的天气实在不利于进军攻打临津关。
    有几道人影往他的大帐走来,李元恺转身走进营帐中,准备例行公事和手下的四名团主开一个小会。
    帐中简单地摆放了几个胡凳,李元恺走到正中坐下,抬头朝行礼的几人望去,却是皱起了眉头。
    “第一团团主张亮何在?”
    到场的其他三名团主相互间看了看,第二团团主武士彟想说什么,被第三团团主唐万仁使了个眼色制止住了。
    李元恺眯起眼睛扫过二人,武士彟和唐万仁皆是眼神闪烁地低下头去。
    李元恺心中冷哼一声,淡淡地道“四团主于邵元,去请张团主来此!他若不来,我就一直等下去!”
    于邵元倒是没有犹豫,拱手道“卑职尊令!”便转身大踏步离去。
    李元恺摆摆手示意武士彟和唐万仁一旁坐下,默不作声地低垂眼皮耐心等候起来。
    这段时间,李元恺早已将手下的四名团主背景摸得门清。
    张亮是荥阳人,虽然家世不显,但他有个好老师,太常少卿裴蕴。
    裴蕴出身显赫,大名鼎鼎的闻喜裴氏,裴矩族兄,原本是太常卿高熲的属下,高熲被杨广以雷霆之势拿下后,裴蕴就掌管了太常寺。
    虽然职位不是特别重要,但裴蕴极得杨广赏识,朝中都认为裴蕴一定是将来六部尚书或者五省主官的人选之一。
    兴许正是仗着是裴蕴的门生,张亮并不太将李元恺放在眼里,常常在骑军中与他唱反调,公开讥笑李元恺不过是一个讨得君王欢心的黄口孺子而已,让他来统领骑军,真是天大的一个笑话。
    第二团团主武士彟,三十岁,穿上铠甲都掩饰不了身上的书卷气,据说文采斐然。
    并州武氏算不得大族,武士彟的父亲武华破天荒地做到了河南郡丞,武华与杨雄交好,杨雄也较为欣赏武士彟的文才。
    第三团团主唐万仁,弟弟唐万义在他手下担任旅帅,兄弟俩都是屯卫军中小有名气的武将,杨雄此次也把他们调入左路军中。
    第四团团主于邵元就是一个妥妥的寒门子弟了,之前在北巡大军中担任旅帅,得知西征大军挑人,自荐进入军中,倒是凭借自己的本事坐上了团主之位。
    所以于邵元很务实,只看军职品级不看人,李元恺是他的顶头上司,他便听从李元恺的话,完全按照规矩办事。
    正思索间,于邵元回来了,身后跟着睡眼惺忪的张亮,李元恺抬眼望去,眼瞳深处泛起一丝寒意。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少年小侯爷 噬天龙帝 王妃重生,王爷宠爆了 霸天龙帝 星际文明之机械进化 许你情深意长 诸天万界:从天龙八部开局 灭世?还是救世主? 女神的合租神棍 万界之最强店主毁灭天道 穿书后我开始养男主 极品打更人 影人仙药 那便祝你永远少年 混沌天帝诀 都市仙尊 神医少奶奶又洗白了 重生之都市仙尊 机战:全金属风暴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