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修真> 大道之行> 第310章:庐山论道,水调歌头

第310章:庐山论道,水调歌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慧远大师带着林凡、道清来到虎溪旁迎接江州刺史桓伊。山道上远远走来一个老者,身形瘦削,须发花白,身后跟着一名随从。这老者就是桓伊了。
    桓伊和慧远大师远远的拱手寒暄,林凡和道清也随着行礼。
    桓伊开怀大笑,“林凡小友数年不见,越发英武不凡了!”
    “前辈说笑了,晚辈惭愧。这位是晚辈的师妹,道清。”
    “哈哈,老夫可没有说笑!当年共吟《梅花三弄》,令老夫至今难忘。今日再次相见,看来你我缘分不浅,不知此次能否有缘,再与小友弹琴作诗?”
    “承蒙前辈不弃,晚辈十分荣幸。晚辈的师妹道清,曾专修音律,对音律一道比晚辈更为精通,前辈如果有雅兴,师妹可用古琴应和一二。”
    桓伊:“哦?那真可谓同道中人了!”
    慧远大师:“看来贫僧今日有耳福了。”
    众人开怀大笑,一同上山去。众人在东林寺中用过斋饭,已经是傍晚时分。桓伊提议道:“寺中环境清幽雅致,但四面环山,少了几分豪情。不如登上山巅,一览山河壮丽,与同道中人畅谈幽情,探寻大道,吟唱抒怀,岂不美哉?”
    慧远大师击掌赞同,林凡和道清几人也正有意游览一番庐山的奇美风光,当即表示愿欣然同往。
    香炉峰就在东林寺南,在寺中就能遥望峰顶,峰顶状如香炉,又常年环绕在云雾之中,像是焚香不断。
    登上峰顶,峰顶有一大片平整的巨石,众人就在巨石上席地而坐,庐山风光尽收眼底,北面的长江像一条巨龙蜿蜒而过,南面的宫亭湖静若处子。西方的云霞似锦,东方的天空中已经升起一轮淡淡的圆月。不远处有两座山峰比肩而立,直入云霄,就叫双剑锋,一条飞瀑从双剑之间流出,真如后世诗仙李白所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桓伊豪情顿生,道:“此情此景,足以骋怀!眼下正是初夏,草木葱茏,再奏《梅花三弄》似乎不合情境。我与林凡小友当初一见如故,多年后再见更觉知音难觅,老朽愿奏一曲《高山流水》,附庸古人之风雅,也正合眼前情境。”
    道清从储物的紫水晶中取出古琴,“弹奏《高山流水》还是要用古琴。”
    桓伊接过古琴,放在石台上,十指抚住琴弦沉静片刻,然后忽然一拨,悠扬婉转的琴音就从指端流出,飘荡在香炉峰之上。琴音与周围的高山流水融为一体,如奇峰耸立,大江奔腾,如云蒸霞蔚,松涛阵阵。清风徐徐,仿佛将琴音送达天界。
    道清取出长笛,笛音清脆,琴声悠扬。
    远处鹤鸣峰上,一群群白鹤仿佛受到指引,在空中盘桓高鸣,远远的应和着香炉峰上的天籁之音。群山之间的云霞在日月的光辉下,变幻莫测。
    此情此情,让人感觉好像已经远离了红尘俗世,置身仙境之中。
    但林凡知道这都是错觉。他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血腥厮杀,见过太多无法化解的爱恨情仇。林凡心中有所感慨,拔出轩辕剑,一边高声吟唱,一边运剑如飞,在不远处的巨石上留下字迹:
    苍山披日月,纵歌彩云间。清风白鹤相邀,声闻达九天。极目骋怀怡情,青天几点寒星,淡淡明月圆。红尘多流离,恰似商与参。
    智者水,仁者山,全乃天。天有情乎?万世繁花皆云烟。千古帝王将相,不过幻梦一场,古今皆是然。世事多忧苦,不如山与川。
    林凡一边舞剑吟唱,一边在巨石上留下字迹,桓伊的琴曲渐渐高亢,像涓涓细流汇集成大江奔腾,像点滴山泉汇成瀑布从万丈绝壁上一跃而下。道清的笛声应和,空灵唯美……
    琴音终于停住,西方的霞光呈现出紫红色,如无数道贯穿天地的剑气,将天边的云都染成一片紫红。山谷中的云雾汇聚成龙凤龟麟种种瑞兽的形象,久久不散。东方天空中,淡淡的圆月已经升起,宫亭湖湖面上波光粼粼……
    香炉峰上众人久久没有出声,还沉浸在美妙的琴音和美景之中。林玄和白璐对琴音和大道的领悟稍差,只觉得浑身一阵激灵,汗毛倒竖,仿佛被清泉甘露从内到外沐浴了一遍。
    慧远大师击掌赞叹道:“今日听闻仙曲,胜读十年经书。”
    桓伊眼中湿润,起身对林凡和道清拱手行礼,“老朽谢过两位小友!世人皆知老朽擅吹笛,今日抚琴,实在是沾了二位的灵气,才能如此酣畅淋漓。”
    林凡和道清回礼,“前辈过谦了,晚辈不敢当。”
    桓伊:“从第一次相见,老夫就没以前辈自居。小友年纪虽轻,但胸怀气度犹胜我辈,令老夫汗颜。你那最后一句‘世事多忧苦,不如山与川’最合老夫心意,令老夫退隐之心又盛几分。”
    慧远大师:“说到诗文,林凡小友确实令贫僧自叹不如!‘苍山披日月,纵歌彩云间’已经豪情万丈,‘智者水,仁者山,全乃天’则是引用儒道两家之经典,全篇亦透露出小友悲天悯人之心,难得难得!格律上,亦不同于现有的所有诗文,令人耳目一新!”
    林凡这是取了后世词牌水调歌头的格律,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孔圣的论述,“全乃天”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论述。道德经云: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明悟大道常理的人是心怀宽广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自然坦然公正、没有私心,如此就臻于天道,与天道一样万古长存。
    “全乃天”,森罗万象、无所不包才是天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龙飞九天,蝼蚁在穴,万物并作。日月运行,阴阳晦朔,沧海桑田,人心幽微,皆是天道。天道不是只有和风细雨、天下太平,天道同样还有风雨如晦、生灵涂炭!
    求道之人要认识天道,不能只看到他光辉美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他阴暗残暴的一面。
    桓伊摸着胡须道:“老朽虽能抚琴,却不能用语言表明心中所感。林凡小友以诗文应和,已远远超出了高山流水之趣,寥寥数十字诗文,有悲天悯人之情,有修身求道的至理,令老朽自叹不如!而且小友的字迹,飘逸洒脱圆转流畅,险绝中有平正,都暗合剑道,亦合天道,今日有幸得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林凡有感而发、乘兴而作,诗文中结合了自己的许多感悟,书法中融入了自己的剑道,“两位前辈谬赞了,晚辈惭愧。”
    慧远道:“不必过谦,贫僧看这数十字,的确字字非凡,今后我东林寺弟子修行,又多了一处绝佳的悟道之地。如果登上香炉峰,瞻仰一番林凡小友的题诗,对修道修心可是有巨大的好处!”
    道清听着两位前辈对林凡赞誉有加,比夸她自己更加开心。
    慧远继续道:“贫僧参禅修佛多年,窃以为佛法无非四个字,觉悟、慈悲。对内对自己而言,在于觉悟,对外对众生而言,在于慈悲。林凡小友一片慈悲之心,乃是佛门正道,如此精进不息,求得正果、往生净土指日可待。”
    “晚辈没有希求西方净土,只愿在修行路上竭尽所能、登上巅峰,并守护好身边的人。”林凡说这话的时候,眼光瞥过身边的道清,令道清不禁心中一暖。
    慧远哈哈大笑,“好!好!如此甚好。”
    桓伊也笑道:“到底是青春年少,如此重情重义。”
    林凡自嘲道:“晚辈说到底还是一个俗人,不能如太上忘情。”林凡坦然自嘲。
    道清:“人在谷中为俗,人在山上为仙。人人皆羡慕仙人,轻看俗人,但没有‘谷’何来的‘山’,没有‘俗’何来的‘仙’?”道清话中含两个字谜,借字谜隐喻仙俗的关系,非常巧妙。道德经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如同万物有两仪,若没有低微,自然不会有崇高,没有低谷,哪里会有高山?
    慧远击掌赞叹:“妙!妙!没有俗何来的仙。正如佛经所言,‘不入烦恼大海,不能得一切智慧宝珠’。只凭两位小友一首诗文、两句解字,就胜过贫僧苦读经书数年,两位小友可谓慧根深厚!贫僧佩服、佩服!”
    桓伊赞道:“这一妙喻似乎可成一联——‘人在谷中为俗,人在山上为仙,无谷即无山,无俗不成仙’。此联绝妙,但老朽一时实在想不出下联。”
    林凡沉思片刻,道:“心上之相为想,心中之奴为怒,无相亦无我,无想亦无怒。”这一世界中,“奴”字有“我”的意思。所以这一联对得也算巧妙,而且暗合佛法,说的意思是:断除心中对色相的执着,断除心中自我的枷锁,断除嗔毒,不让自己的内心成为“色相”和“我执”的奴隶。
    慧远和桓伊同时开怀大笑、连连鼓掌,“绝妙!好对!”
    慧远大师雅兴正浓,道:“说起对联,贫僧看这眼前美景,也想到一联:清风传瑞香。”瑞香是庐山特有的一种奇花,也是一种珍惜草药,这一联中“瑞香”既可以当做实有的瑞香花来理解,也可以当做虚指的“祥瑞的香气”。眼下正值瑞香花开,山野中随风飘来阵阵幽香,几人高坐在香炉峰顶,在明月之下畅谈阔论,是何等的逸兴横飞。
    桓伊垂首略一沉思,脱口而出道:“明月照江白!哈哈,老朽总算是沾了诸位高人的灵气,灵光乍现了一回!”江白是长江中的一种鱼,味道十分鲜美,是江中珍品。桓伊的下联同样既可以当做实有的长江白鱼,也可以指月光下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
    慧远大师击掌赞叹:“妙极!野王兄想必也是个‘尽盘将军’。”桓伊在淝水之战后,因战功晋升称号为右军将军,是朝廷三品大员,慧远戏称他“尽盘将军”是说他爱好美食,想必没少吃长江美味。
    桓伊抚掌大笑道:“远公说的极是。依我看这个‘尽盘将军’,比什么建威将军、右军将军有趣多了!”
    众人一阵开怀大笑,其乐融融。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龙帅江辰唐楚楚 怪猎:猎人的笔记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 末世:从加点开始无限进化 大荒剑帝 修改超神 重生之乘风而起 校花的贴身高手 三国之极品皇帝 美漫地狱之主 天降鬼才 青葫剑仙 一号狂枭 抗战:从八佰开始 大仙武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综漫:我的网恋对象是加藤惠 师娘,请自重 给我cp当崽[原神]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