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且现在世道刚刚安定下来,一些人家手里都没什么余钱,尽管李村长并没有收多少钱,但还是很少有人会送孩子去读书。
没办法,在这个时代,读书实在是太烧钱了,一般的人家都负担不起的。而那些被送去启蒙的孩童,他们的家里大多也都是想着让他们认几个字,以后能去镇上当个账房先生啥的。
真正准备走科举这条路的,几乎没有。
第二天一早,两人起床后先没急着去碧石镇,而是去了李村长家里一趟。
罗氏那个事儿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为了以防他们恶人先告状,他们还是事先就把事情给说清楚吧。
其实昨儿个就该去的,只是两人歇了个午觉后天儿就黑了,就想着还是今日再过去吧。
到了李村长家,发现他们家的门开着,宋小鱼和段惟一直接走了进去。
两人也没朝前走,就站在大门口的位置朝里面喊,“李村长在家吗?”
也不知道人家现在方不方便,还是先在门口站着吧。
李村长家的大门好像换了,之前的门是那种特别老旧、一看就用了很多年的,现在的这扇门看起来很新,而且外面还上了一层红色的漆。
还挺气派的。
段惟一注意到她的眼神,问道,“咱家的门也挺老旧了,要不要也换一扇?”
宋小鱼摇摇头,“还是算了吧,换一扇门估计不便宜,而且我有个打算一直没说过。你看咱家的房子又破又旧,如果想要接着住下去的话,肯定每年都要花银钱去修补。我想着咱们明年攒一攒银子,争取把这房子给推倒重建吧,这土坯房子实在是住的不舒服啊。”
“到时候把粮食一卖,银子也就来了啊!”
“也行。”段惟一点点头,“那就暂时先不换,等以后再说吧。”
屋里很快就有声音传来,“在,进来吧。”
两人不再讨论这件事,收起话头朝堂屋走。
现在天儿还早,李村长家里还没吃早饭呢,李村长的娘子正在灶房里做饭,宋小鱼坐在堂屋里都能闻到一阵阵的饭香。
尽管她刚刚已经吃过早饭了。
她的鼻子有些灵,闻着好像是做的面条,其中还夹杂着鸡汤的味道,应该是做的鸡汤面。
太香了,早知道她就再晚一些来了。
村长家的伙食还挺好的。
李村长给他们上了茶,问他们二人现在过来是有什么事,宋小鱼的思绪回转过来,她细细的把昨儿个发生的事儿说了。
这罗氏实在是太恶心了,她也没给她遮掩,把她做的那些破事全都抖落出来了,当然也没有添油加醋就是了。
她现在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添油加醋了。
李村长听了勃然大怒,“竟然还有这种事!”
“罗氏她家就和我们挨着,我昨儿个好像还听到了哭喊声,当时还觉得有些奇怪。”
他抿了一口茶,面上的表情挺严肃的,“都是一个村里住着,她原不该去跟你们抢生意,不过这种事我作为村长也只能说两句罢了,不好管的。总不能压着他们不去镇上吧。”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只不过拿坏掉的东西出去卖,还差点闹出了人命,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而且还把自己做的事朝别人身上甩。咱们村里竟然还有如此歹毒的人,不把人的命当命,这事我是一定要管的。”
“你们放心吧,我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
段惟一点点头,他朝李村长拱了拱手,“那就多谢村长了。我们也不是说想要什么补偿,只是和这样的人住在一个村子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算计,左思右想心里还是不能安稳下来。”
“我们今儿个过来呢,一是为了以防罗氏他们恶人先告状,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李村长不要再给他们留面子,把这事也说给村里的人听一听,这种心思歹毒的人,今儿个算计了我们,明儿个就可能会坑骗别人,还是让村里的人都警醒一些的好。”
宋小鱼听了男人的话,在心里暗暗叫好,高啊,段惟一真的是太会说话了啊!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坏掉罗氏的名声,但却让男人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不过想想也是,是该给村里的人提个醒,这样的疯婆子,你不知道她啥时候就会扑上来咬你,还是多防备一些的好。
李村长听罢捋了捋胡须,“好,你们放心吧,就是你们不说我也会这样做的。村里边有这样一个恶毒的人,我作为村长一定是要为村民们着想的。”
说完事,两人就起身告辞了,李村长还留他们吃早饭,但不论他是客套还是真的想留两人吃,宋小鱼都拒绝了。
人家吃早饭他们在那凑什么热闹。而且村长家今天做的还是鸡汤面,估计也不是经常吃那么好,人家好不容易做顿好的,他们自然不会没眼色的凑上去。更何况他们还吃过饭了。
从李村长家出来,两人就准备出发去碧石镇了。宋小鱼还挺想知道那件事最后是怎样解决的,她准备待会一定要先去碧水镇看一看。
也不知道曹三他们是怎么整治罗氏的。
怀着期待的心情,两人一路走到了碧水镇,这时候差不多是九、十点钟样子,镇子上的人还挺多的。
宋小鱼朝着两边的小摊扫了两眼,正好看到了那个买粗茶的大婶,她拉着段惟一走过去,“婶子,来摆摊啊。”
“哎,是你们啊!”大婶有些疑惑,“今天一直没看到你们,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
宋小鱼笑了笑,“我们确实不打算再干了,婶子你看这镇上有那么多家肉夹馍摊子,再干下去也挣不了多少钱了!”
那大婶点点头,“其实你们不干也好,今儿个镇上新开了一家肉夹馍店,不是摆的小摊,是在街道两旁租的店铺开的店。现在还在搞活动呢。”
“他们也弄了那个什么免费品尝的活动,现在还没结束呢!”
宋小鱼和段惟一都是一怔,开店?做免费品尝的活动?
其实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的,但凡事都要想开一点,肉夹馍这生意也不是他们的独家,而且他们既然把免费品尝的活动推出来了,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别人去学。
“这样啊,那我们待会也去领一个去。”
“哈哈哈哈。”那大婶笑起来,“这样想就很好,不吃白不吃啊!”
“就是这个理。”顿了顿,宋小鱼又问道,“婶子,我想向你打听个事儿,你有没有听说昨儿个那事是怎么解决的?”这才是他们来碧水镇的目的呢。
那大婶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昨儿个那妇人可是惹了不该惹的人了,你之前是北地的不知道,我可是在这碧水镇生活了好多年了,曹三是做码头生意的,也算是码头那一片的地头蛇吧,平日里连官府的人见到他都不敢冷着脸。”
“我听说啊,那妇人被曹三他们狠狠的打了一顿,最后还是她家姑娘租了个平板车把她给拉回去的。而且还赔了挺多银子的,估计也得有几十两吧,那妇人说拿不出来,曹三就不让她走,最后还是她家里人拿钱把她给赎回去的。”
“不过听说最后银钱还是没付完,曹三说了钱不够就慢慢付,反正他有的是时间等,只要他们不嫌利息高就行。”
该!活该!看着罗氏那么惨的样子,宋小鱼一点也不同情她,这一切都是她自己作来的,最后落得个这个下场也怪不了旁人。
宋小鱼的心情舒爽极了,她对大那婶道了声谢就拉着段惟一走了。
去看看那家新开的铺子去,他们中午的饭正愁不知道怎么吃呢,宋小鱼也想着过去领个肉夹馍。
两人很快就找到了那家新开的铺子,铺子前面围了好多人,而且旁边还有人敲锣打鼓,阵势搞得很大,就差把唢呐给吹起来了。
他们也没急着去碧石镇,宋小鱼冷眼看着,这家店送的肉夹馍还挺多的,以前他们搞免费品尝活动时,都是把肉夹馍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但这家店好像只把肉夹馍切成两半,每来一个人就递上半个,这手笔,有点大啊!
不过这些前期的投入都是值得的,最终都会把银钱挣回来的。
前来领肉夹馍的人很多,队伍排的有些长,都快要排到对面那家铺子门口了。两人等了许久才等到。一人领了半个肉夹馍,宋小鱼和段惟一就准备去碧石镇了。
两人一边吃一边走,大约走了有半个时辰就到了。
这时候正好是大中午了,宋小鱼拿出水葫芦喝了几口茶水,道,“我们分头去看吧,我看前半条街,你看后半条街,这样也比较省时间。”
“行,那我们就在中间汇合吧。”段惟一点了点头。
“好。”
现在这个点应该还没有摊子收摊,如果看上一圈没发现肉夹馍摊子的话,估计就是没有了。
宋小鱼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路两边,有卖青团的、卖糕点的、卖包子的。。。。。。好像没有卖肉夹馍的,她连卖煎饼的都没有看到。
煎饼这东西做起来也不难,而且宋小鱼觉得它的利润也比肉夹馍要高,肯定比卖肉夹馍挣钱。
只是做这个事要投入成本的,你需要买个炉子,还要买炭火,平板车,而且还需要去铁匠铺子做一个大一些的平底锅。
这些都是需要银钱的,不像他们做肉夹馍,只要事先在家里做好饼和菜就行了。
其实做肉夹馍最好也要有一个炉子,这样就能把有些凉的饼子放在锅上煎一煎,热腾腾的会好吃很多呢。
不过因着他们没打算长干,便也不准备往里投那么多的钱了。一个炉子可不便宜呢。
为了以防看漏了,两人来来回回的看了两遍。宋小鱼走过去跟段惟一汇合,“应该没有卖肉夹馍的吧。”
段惟一点点头,“我仔细的看过了,真的没有。我应该不会看漏的。”
“嗯。”宋小鱼把手放在腰间的水葫芦上,道,“刚刚只是看了路两旁的小摊,但是没有看铺子,咱们再看一遍吧,万一有卖肉夹馍的铺子就不好了。”
段惟一赞同道,“行,我刚刚都没有想到这些。但既然咱们碧水镇都有人开铺子了,这碧石镇自然也是有可能的。”
现在正好是正当午,街上的人还是挺多的,宋小鱼一边躲避着行人一边冲段惟一说道,“那我们就再走一遍,我去东边,你去西边。若是真的没有卖肉夹馍的,咱们就去买肉和菜。”
“好。”
因着他们已经做了一个月了,也挣了十几两的银子,所以对于碧石镇这儿的生意也不是太在意了,能不能做都行,能更好,不能的话也没关系。
所以两人便抽出一天时间来专门去踩了个点,不着急的,浪费个一两天时间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
宋小鱼也不知道这生意到底能做多久,不过对他们来说,能挣一天是一天啊,就算只能做一天也没什么的,一天也能挣几百文钱呢。
又沿着街道走了一遍,宋小鱼并没有发现卖肉夹馍的铺子,段惟一也没看到。
“走吧,咱们去采买食材。”
他们这次买的食材不少,趁着碧石镇还没有人来跟他们抢生意,两人便准备多卖一些,这样也能多挣一些银钱。等过段时间有人来抢生意了,估计就卖不了太多了。
买了食材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宋小鱼拿出钥匙刚要开门,便听到了田婶子的声音,“小鱼,小鱼。”
宋小鱼偏过头去,“婶子,啥事啊?”
田婶子手里端着一个小瓷盆正朝她这边走呢,她的脸上带着笑,一边走一边说道,“我刚从碧山镇回来,这是我和我儿媳妇从镇上买来的糕点,家里的纸包不够了,我就用瓷盆给你装来了。”
宋小鱼把钥匙递给段惟一让她开门,自己则转过头来和田婶子说话,“这不过年不过节的,婶子怎么想起来买糕点了。”
她凑过去看了看,是红枣糕。宋小鱼也没跟田婶子客气,直接就接了过来。
她还挺喜欢吃红枣糕的,而且因着她一直都没来月事,多吃些红枣也能补补气血什么的。
田婶子笑,“家里有个小孙孙,就想着给他买点东西甜甜嘴,而且现在也挣了钱了,该花的也得花。”
宋小鱼点点头,是这个理,有了银钱就对自己和家人好一点啊。
段惟一已经把门打开了,推开木门,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婶子咱进去说。”
宋小鱼把田婶子领进了堂屋,招呼她坐下,又给她倒了一碗茶水。
田婶子直接端了碗一口闷了,喝完她笑着道,“刚从镇上回来没多久,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呢,看着你们家有动静了就赶紧把红枣糕给你送来。”
“这是今天刚出炉的,虽然已经不热了,但还是当天吃完口感比较好。”
“是啊,当天吃比较新鲜。”宋小鱼又倒了两黑瓷碗茶水,一碗自己喝,一碗递给了段惟一。
宋小鱼和田婶子说话的时候,段惟一都是不怎么掺和的,他直接端起茶水进了西屋。
“婶子,你们那生意做的怎么样了?”
“之前好,现在不太好了,我们明天就不打算去了,镇上有好几家卖肉夹馍的了,再去也挣不了多少钱了。”田婶子笑,“现在挣的已经不少了呢,卖了差不多有一个月,挣了十三两银子,等我晚上的时候来给你送银子来。”
之前说好了给小鱼二成利呢。
宋小鱼抿了口茶没说话,她总觉得这钱收的有些亏心,这肉夹馍的生意也不是他们独家的,她充其量也只是给田婶子他们出了个主意罢了。
只不过这银钱是一早就说好了呢,田婶子是个实诚人,宋小鱼不收她心里肯定不得劲,还是先收下吧。
“对了,这几天太忙,也没来你家找你说话。你们的生意做的怎么样了啊?”
“我们就干到了昨天,卖肉夹馍的越来越多,而且镇上竟然还开了一家肉夹馍店,这真的竞争不过的。”
宋小鱼掰了一块红枣糕吃进嘴里,口感软糯糯的,吃到嘴里又香又甜,她自来了这,这还是第一次吃红枣糕呢。
唇舌上都是红枣糕的甜香味,宋小鱼忍不住又掰了一小块吃了。太香了,她总是忍不住很快就咽下去,吃之前想的好好的,想着让糕点在口腔中多待一段时间,也能使那香甜的味道慢一点消失。
但每次都撑不过三秒。
宋小鱼掰了一块递给田婶子,田婶子没要,“你还能做什么吗?家里都有,买了不少呢。几块你和你男人分了吃了吧。”
“对了,你们不是就干到昨天吗,怎么见你刚刚从外面回来,这是又出门了?”
“刚刚没说完,我们今儿个去了趟碧石镇,想着再去那里卖一段时间的手抓饼,这不是买了一堆肉、菜嘛!”
宋小鱼边吃边道,“就是碧石镇有些远。”
田婶子脸上带着笑,她拍了拍大腿,“哎,远点怕什么,只要能挣到钱苦点累点没啥的,小鱼你就是脑子活泛,总能找到赚钱的法子。我就不行,转的慢。”
“去是肯定会去的,碧石镇还算好的,我们早出发半个多时辰也就行了。就是除了碧石镇和碧山镇,其他的镇子都离得太远了,要不然婶子你也能多干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挣的银子已经很多了,咱们农家人也没那么多花银子的地方,这些就够很长一段时间的花用了。”
堂屋里的门开着,外面的风吹进来,还挺凉快的。宋小鱼点点头,她刚想伸手去拿红枣糕,就发现瓷盆里已经快空了。
坏了,她好像吃的有点多了,田婶子给他们送了大多有七八个红枣糕,现在被她吃的就剩下两个了。
不行,不能再吃了,段惟一还一个都没尝呢!
等明儿个他们去碧石镇,也买一些回来吧,这糕点虽然不便宜,但偶尔吃一次也没什么的。
“对了婶子,村长不是办了个私塾吗,你有没有想着把你孙子送过去读几年书?”
“念书?”田婶子拍了拍大腿,“小鱼你可真敢想,咱们农家人哪个敢想读书的事啊?”
宋小鱼是真的挺喜欢杜清这孩子的,早慧,又懂事。而且看起来也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就是送过去识几个字,一年也要不了太多银钱,几百文就尽够了。村长收的不贵的。”
“你看你们现在也挣了一些银子了,从中抽出一点来送他去识几个字呗。多认几个字,以后出了村子,在镇上也能找个活儿做,总好过在地里面刨食吧。”
顿了顿,她又接着说道,“婶子你也看到了,咱种地才能挣几个钱?这才做了一个月的生意,就挣了不少的银子,你也不想让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吧。”
“况且杜清这孩子也是个聪慧的,去村里的学堂读上几年书,估计就能在镇上找个体面的活计。这几年也花不了多少银钱的。”
宋小鱼这样说也是无奈之举,想让一个不富裕的普通农家去供一个小村童走上科举之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何况这个孩子还失了父母。
她是真觉得杜清是个好苗子,之前她和段惟一私下里也聊过,段惟一对杜清的评价有四个字,“聪慧,通透。”
根本不像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童。
其实她能做的也不多,只是想着尽可能去帮杜清一把,如果她不提读书的事情,可能杜家人永远都不会想到这一点。
田婶子刚开始还有些不以为意,但面色却渐渐变得郑重起来,谁不想改换门庭呢,谁又想让子子孙孙都在地里头刨食呢,不甘心呢!
她一直都知道清儿这孩子很聪慧,但却也没动过让他念书的想法。
念书这个词,对他们农家人来说实在是太过遥远,也太过沉重了。
“让我再想一想吧。”田婶子闭了闭眼,从唇间溢出一声长叹。
作者有话要说: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