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古代奋斗日常> 34、做生意

34、做生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耳根子还有些红,别看她一口一个“我男人”,但两人也只是表面夫妻罢了,虽然她也挺想变成事实上的!
    宋小鱼恐吓了他们一番,她也不怕被传出泼妇的名声,反正她现在看男人还挺顺眼的,也不准备和他分开了。
    脾气好,会做饭,还会心疼她的男人,宋小鱼可不想错过呢,而且她一直都对段惟一挺有好感的,这男人,她要定了!
    虽然现下还只是名义上的夫妻,但迟早都会变成事实上的!
    从这日起,她再也没听到有关她和段惟一的闲话,虽然不知道到底是谁传出来的,但这不重要,不管是谁,以后估摸着也不敢再惹她了。
    这件事之后,她的耳根子虽然清净了,但还是有一些后遗症的,比如村里边的汉子和妇人见到她都不敢大声说话了,有时候小孩看到她还会哭吗,就连李村长,看她的眼神都有些复杂。
    宋小鱼直抚额,她觉得自己好像被当成了父母恐吓小孩的工具。。。
    段惟一之前不知道这件事,后来还是从李村长口中得知的,自那以后,他看宋小鱼的眼神也有些怪怪的,原来小鱼在外面那么维护他呢。
    他的狗狗眼渐渐眯起来,眼中的侵略性十足。
    这几日宋小鱼一直在忙种菜的事,她在院子的东边开垦出一片地来,准备把菜种子撒上去,选在东边是因着那边离井水近,浇起水来比较方便。
    段惟一也在帮着一起种菜,前几日去医馆把了脉后,老郎中说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也不需要再喝汤药了。
    两人忙活了两日才忙活好,宋小鱼买的草种子有些多,院子里没撒开,她又把屋后的那块空地用上了,反正这快地现在一时半会也用不上,不如先拿来种菜。
    现下撒上去,估计冬日里应该就能吃上了,到时候一个冬天都不愁没菜吃了。
    种好了菜,宋小鱼和段惟一又去了一趟镇上,他们准备去买一些黏土,然后自己去修补,昨儿个宋小鱼爬上屋顶看了,堂屋和西屋的屋顶确实破的还挺严重的,简单的用东西遮盖一下,是根本挡不了雨的。
    因着破的地方实在是多,所以他们准备用黏土把这两间屋的屋顶,都重新涂抹一遍,因为有很多地方都老化了,虽然现下没事,但以后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而且现在都已经快入秋了,天儿渐渐冷起来了,屋子里透着风,真的是很难熬啊,再万一得个风寒啥的,那事情可就更大了!
    东屋的屋顶虽然现下还没破,但有些地方看着也不是很结实,所以他们在买黏土的时候,又多买了一些回去,准备把三间屋的屋顶都加固一下吧,这样也能好好的过一个冬天。
    两人也不知道具体需要买多少,宋小鱼提议多买上一些,买多倒是没什么,就是别买少了,在降温前,一定要把屋子给修缮好了。
    多的黏土还可以补一补墙体的裂缝啥的,若不然她总觉得这破土坯房子,撑不过这个冬天啊,她可不想大冬天的还在屋里受着冻,这个钱不能省。
    买了四担子黏土,共花了二两银子。因着黏土实在太重了,背回家也不现实,如果是两担子也就罢了,四担子根本不行,就算宋小鱼力气大,也没有地方背啊。
    他们又雇了一辆平板车把这些土给运回去了,唉,没有车真是不方便啊,只是按他们现在的经济条件,买车那就是个梦!
    在走到院子门口的时候,正好碰到田婶子拿着一个木桶出门,“呦,这是去做什么?”她提着桶凑过来看了看,“这是黏土吧,修补屋子的?”
    “是的,屋顶都破了,一下雨就漏水。”
    “我家这屋子也漏雨,在哪买的,多少银子啊,等过几天我家那口子也得去镇上一趟,我让他稍两担子回来。”
    自从发生那件扔石头的事后,也就田婶子对她一如往前,既没有疏远也没有特意接近,还和以前一样。
    “就在镇西头的那边,有一家卖黏土的,去了就能看到,位置还是比较好找的。这四担子一共花了二两银子。”
    “那还挺贵的呢。”田婶子咂舌道。
    “那也没法子,马上要入秋了,天那么冷,总不能这样硬熬着吧。”
    田婶子点点头,“也是。”
    宋小鱼突然想到了西屋还没有门呢,她和村里的人接触也不多,就想想问问田婶子,“对了婶子,你知不知道咱们村里有没有木匠,有一间屋还没有门,我想着找个木匠打一扇来。”
    “有,是一家姓王的人家,住在村子的最里头,你到那边四处问问就能找到了。”
    “行,谢谢婶子了。”
    和田婶子分开后,两人就把那四担子黏土搬了进去,这点重量对宋小鱼来说还可以,她很轻松的的就提起一担子放进了院子里,现下还没到晌午,还能干上一会,然后吃了午饭下午再接着干。
    也不知道多长时间能全部修补完。
    宋小鱼一直没空下来想赚钱的事,她想着等把屋子修补完、再把木门装上,自个儿再仔细去想一想。
    院子里有个木梯子,看起来有些老旧了,但还算能用,宋小鱼背上一担子黏土爬上了屋顶,段惟一则在下面帮她扶着梯子,先背一担子上去吧,也不知道按着他们的速度,这一担子今儿个能不能用完,用不完还要给背下来。
    两人一个站在西屋的屋顶,一个站在堂屋的屋顶,开始上手涂抹起黏土来。宋小鱼看着这破破烂烂的房子,都怕自己一个不小心给踩塌了。
    今儿个买来的黏土,里面还掺了秸秆什么的,用这样的土来补屋子,会更结实一些。
    宋小鱼小心翼翼的涂抹着,她也不知道哪里漏雨哪里不漏雨,索性就把整个屋顶都抹了一遍,反正今儿个买的黏土也多,不愁不够用。
    两人抹了一会子泥,就到了晌午了,段惟一先下去做午饭,宋小鱼又在上面涂抹了一会子才下来。
    吃了午饭歇了午觉,等最热的那段时间过去了,两人又开始继续修补屋顶。
    因着家里也没啥抹屋顶的工具,宋小鱼就想了个法子,她在院子里找了两块不大不小的木头片,表面看起来还挺平整的,用这个涂抹起来还挺方便的。
    但光用这个木片也是不行的,有些时候必须得上手,因为黏土里还掺杂了一些秸秆之类的东西,不太好推开。
    把黏土先抹到平整的木片上,然后再细细的涂到屋顶上,他们涂了一遍之后,又把屋子墙面的缝隙修补了一番,最后还剩下一些黏土,两人又把屋顶在抹了抹。
    抹的结实些,也好抵御秋冬的寒冷。
    宋小鱼上辈子就是南方的,所以南方的天气她实在是太懂了,别看地处南边气候温暖,但冬天真的很冷,湿冷湿冷的,寒气直往你骨子里钻的那种。
    修补完屋子,已经是三天后了,因着两人也没什么经验,所以一些都要摸索着来,是以在涂抹黏土的时候,两人的动作都挺慢的,若不然估计两天就可以完工的。
    在他们把屋子修补完之后,宋小鱼注意到,隔壁的田婶子家也开始修屋顶了,也是现在都已经是初秋了,虽然在南方,但又不是在广粤之地,秋天还是挺冷的。
    忙完屋子的事,两人就了西山村的木匠家中,打算找他打一扇木门。其实竹子门也不错,南边这里竹子还挺多的,西山村这里也是,林子里还有山上都有大片大片的竹林,有时候用竹子做一些器具,也是挺不错的。
    但宋小鱼还是准备打一扇木门,木门更结实一些,能用的久一些,而且还更挡风。
    在木匠那里定了一扇木门,花了有200文钱,这个价格也不知道到底算不算贵,不过宋小鱼觉得应该不算贵吧,毕竟做一扇门就要好几天,手工费也是要付的,再加上木料的钱,可能也就挣个辛苦钱?
    不过因着不了解具体物价,这些也都是猜测罢了。
    那木匠说一周后过来拿就行了。
    现下他们家中的事也都归整的差不多了,屋子也收拾干净了、屋顶和裂开的墙面也修补好了,还有木门也去木匠家里定做了,地也都种好了,虽然每天还是要花些时间去拔草啥的,但也不需要每天都长在地里了。
    前段时间忙碌的日子已经过去了,那时候真的是从早上忙到晚上,每天都又累又热的,现在总算是能喘口气了。
    只是看着越来越干瘪的钱袋了,宋小鱼这气喘的也不怎么舒坦,没钱啊,总不能只靠着土地养活自己吧,去掉赋税什么的,估计也就刚刚温饱吧。
    况且想要土地丰收,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她这段时间一直在想着怎么才能挣到银子,只是一直没什么头绪,首先捕捉猎物什么的,需要靠运气而且又太过危险,卖吃食的话,她不会厨艺,段惟一倒是会,而且做饭还挺好吃的,但是总不能去开个小饭馆吧,他们也没那个本钱啊。
    如果在路边摆个小摊什么的,又不只带去卖什么,男人也只是会做普通的饭食,小吃什么的,也是不怎么懂的。
    她倒是挺懂,只是懂在“吃”上了。说起小吃来,她可以连续说个三小时不停嘴,但若是说做法,那宋小鱼就哑口无言了。
    所以摆摊卖小吃这一条就被她给完全排除掉了。
    那做什么好呢?宋小鱼有些拿不定主意了,打猎和卖吃的都不行,她想着要不明儿个去镇上找找灵感。
    一直待在西山村,她的想法可能会被局限住。
    和段惟一说了她的打算后,男人的唇抿的紧紧的,“我会想办法赚银子的,小鱼你不要担心。”
    宋小鱼摆摆手,脱口而出道,“赚银子这件事,当然是我来做啊,你空了就在家里裁裁衣服、做做饭就好了啊。”
    男人之前的身子不太好,这也是刚停药没多久,所以虽然段惟一看起来身量又高,又很健壮的样子,但她总是忍不住想要去照顾他。
    而且她力气也比段惟一大,总不能让男人来养她吧。
    段惟一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薄唇也抿的越来越紧,宋小鱼说完就直接去院子里拾衣裳了,也没怎么去注意。
    反正她想要赚钱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了,现在的生活虽然也能过下去,但她一个从21世纪来的独立女性,总不能就只有温饱的追求吧。
    宋小鱼的想法其实也挺简单的,在不愁吃喝的基础上,至少可以顿顿吃肉吧。
    现下每天吃素的日子,她都要过腻了。鱼倒是能吃上一些,但自从天凉下来以后,她也已经很久没下水了。
    没办法,河水越来越凉了。
    之前在路上赶路的时候,她就连着好几个月没来月事,现下日子好过一些了,但月事还是一直没来,所以宋小鱼最近一直在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不喝生水了,太凉的水也没去碰,想着养一养身子,看看这样月事会不会来。
    虽然来月事后很麻烦,但一直不来的话也不正常啊。
    之前去镇上的医馆把脉时,镇上的老郎中也没说她有什么问题,不知道是不是要去擅长妇科的郎中那里看一看。
    明儿去镇上的时候,顺便去看一看吧。
    第二天一早,宋小鱼就穿好衣裳准备出门了,因着要出门,她便没有去穿麻衣短打,而是换上了那件姜黄色的粗布衣裳。
    这段日子以来,她因着要经常下地,所以肤色还是很黑,身上的皮肤还好一些,脸上的皮肤会更黑一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身上还有衣服能挡一挡,脸就没法子了,而且又没有防晒,就只能这样干晒着了。
    不过现在的太阳比盛夏那会小了很多,已经没有之前晒了。
    段惟一没有跟着一起去,他去地里边拔草了,现下这十几亩地可是他们的宝贝啊,一定要给照顾好了,这样才能有个好收成。
    现在不像农忙那会,每天只要抽出小半天的下地时间也就够了的。他们两个人一起做的话会更快一些,不需要一忙一整天了。
    宋小鱼穿着草鞋去了镇上,她还没有一双布鞋呢,段惟一也只有长靴和草鞋,自从那双长靴被压箱底了后,平日里便只穿草鞋了。
    不知道男人会不会做鞋呢,要不今儿个买几个鞋底回去?
    其实自己纳鞋底的话也可以,只是她不知道男人会不会这些。
    到了镇上,宋小鱼也没急着去医馆,她就这样顺着街道溜达着,一会看看周围的店铺,一会瞅瞅路两旁的小摊子,思索着有什么商机是她没发现的。
    今儿个正好赶上了大集,周围还是挺多小摊子的,有卖糖人的、卖肉包子的、卖糖葫芦的,还有卖粗茶叶的、卖煎饼的……
    等等,有卖煎饼的?宋小鱼还是挺惊讶的,这里可是南方啊!煎饼什么的,一直都是北地人吃的。
    宋小鱼走近看了看,买的人还不少呢,她问了问价钱,普通煎饼是一文钱,加鸡蛋是三文钱,大多数人都会多花两文钱买加蛋的。
    生意真的挺不错的呢。
    其实这也不奇怪,因着北地大旱的原因,整个彭郡都涌入了很多北地人,这个煎饼摊子,肯定是北地人支的。
    这给了宋小鱼一个启发,北地的人吃食,在南边也是很有市场的。
    她一边思考一边朝前走,咦,怎么前面也有一个煎饼摊子,这两个煎饼摊子离得有点近吧……
    不想做生意了吗?
    她走过去看了看标价,怎么加蛋的才两文钱?这是恶性竞争吧。
    但确实是这边的生意比之前那个摊子更好一些。
    如果她能早点想到就好了,有的小吃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段惟一肯定也能做煎饼果子。
    只是现在看来定是做不起来了,光是这一条街,都有两个煎饼摊子了,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了。而且他们还在恶性竞争,她不想掺和进去。
    还有什么既简单又方便的小吃吗,宋小鱼一边走一边想,咦,三明治好像不错,吃起来很是方便,里面还可以夹一些菜或者肉什么的,比煎饼果子还扛饿呢。
    她冷眼观着,这两个煎饼摊子都没有想到往里面夹菜,只能加鸡蛋。
    只是三明治的土司做起来有些麻烦,不过可以不用土司啊,直接换成馍馍不就行了,做成肉夹馍?
    对,肉夹馍本也是北地的特色,只是按着镇上的生活水平,估计换成菜夹馍会更有市场一些。
    但是这东西太容易被学去了,而且可能还有人本就会这些,只是没想到拿出来卖,估计也只能挣个快钱啥的。
    不过这东西本就不是宋小鱼的原创,被学就被学吧,她不可能完全阻止的。
    先把能挣的银子挣到吧,她的厨艺一窍不通的,现下虽然刀工练得还算不错了,但每次试着炒菜、熬粥,火候都掌握的不行。
    所以她也没打算一直做厨艺生意,如果有什么好点子的话,就去试着做一做,但如果想要长期发展的话,估计是不行的。
    而且在吃这一方面,她也就只能提供一些点子了,具体出力的还是段惟一,她也就耍耍嘴皮子、打打下手什么的。
    宋小鱼也不想让男人太辛苦了。
    先试着做一做吧,如果能做起来,就把这段时间的钱挣了,这个生意也不怕别人学去,反正一直做也不现实。
    毕竟他们这些升斗小民,在南边也没啥根基的,只要过来一个有后台的,他们就拼不过了。
    他们现在手中的银子真的不多了,不能一直坐吃山空啊。
    宋小鱼心里有了成算后,心里一直绷着的弦儿也渐渐松开了,发家致富的第一步,算是走起来了。
    等她待会从医馆出来后,就去买些肉、菜什么的,既然准备做了,总要花些本钱的。
    宋小鱼经过一番打听后,去找了一位姓李的郎中,听说他挺擅长妇科的。
    别的古代女子可能会讳疾忌医,但她却不会,是人就会生病,这很正常,月事一直不来,她总要问清楚是什么原因吧,若不然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那位李郎中说她有些宫寒的毛病,好像已经有几年了,如果想要正常来月事的话,就要一直坚持喝药,喝个一年半载的才能好。
    宋小鱼听懂了他的意思,也就是说至少要喝半年的汤药才行。半年的汤药,要花上不少银子呢。
    而他们现在一共也没多少银子了,况且她心里还想着做小生意赚钱,这些都是要本钱的。
    她犹豫了一会,还是没有听李郎中的抓药喝。这个药是有疗程的,要坚持喝才行,还是等以后有银子了再说吧。
    这件事更加坚定了宋小鱼想要挣钱的心,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有银子,连个药都喝不起呢。
    出了医馆,她去铺子里买了几个鞋底,不知道男人会不会纳鞋底,出门时也忘问了,而且就算会的话,纳鞋底也太费劲了,还是买现成的鞋底回去吧。
    男人如果不会做鞋也没关系,她去找隔壁田婶子就是了,她和田婶子的关系一直维持的都挺不错的,到时候送点东西给她就行了。
    买好了鞋底,她也没急着去买菜、肉什么的,而是走进了一家书铺子。
    整个镇子她也逛过好多次了,镇上一共有两家书铺子,她去的这一家,是在镇子东边的,它家的东西比较全,而且价格也不贵。
    而另一家走的就是精品路线,卖的东西还挺贵的,至少在宋小鱼眼里很贵。
    虽然这两家她都消费不起。
    来书铺子,是因着她想看看能不能抄书挣钱什么的,毛笔她是完全不会的,但是她会做鹅毛笔,这可能也是一个商机,只是她还没想好要怎么变现。
    她现在能想到的只有用鹅毛笔抄书赚钱,只是她对于繁体字不怎么熟悉,可能写起来不怎么好看。
    不过可能练一练也就差不多了,毕竟鹅毛笔用起来也没啥技术含量,就像圆珠笔似的,写起字来还挺容易的。
    她走进书铺子问了问抄书的价格,店掌柜是个挺和善的人,也没见她是个女子,就没理会。
    他细细的与她说了各个书册抄写的价格。宋小鱼听了一会也就明白了。
    字一般的,抄写一本《三字经》差不多能得100文左右,字好的有200-300文不等,但再多就不会了。
    当然,每本书给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
    宋小鱼没问他能不能用鹅毛笔抄,她还没把鹅毛笔做出来呢,还是等以后再具体去问吧。
    而且她也怕掌柜的知道鹅毛可以写字后,就开始自己琢磨了,这鹅毛笔制作起来,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问了价格后,她心里也有数了,去路边的小摊子处买了一些当季蔬菜,又去肉摊子称了五斤肉,买了些猪下水,就准备回去了。
    猪下水是留着自己吃的,肉和菜是用来做肉夹馍和菜夹馍的。
    猪下水这东西不值钱,她买了有10文钱的,摊主给了她一堆,感觉把摊子上所有的猪下水都给她了。宋小鱼估计这东西平时也没人买。
    这是因为处理起来实在太麻烦了,不过她最近一直在帮段惟一打下手,这些清洗的活儿都做惯了,之前也买过一两次的猪下水,都是她处理的,所以她收拾起来也是越来越熟练了。
    不过猪下水不贵,这肉可就贵了呢,一斤肉要200文钱呢,这五斤肉也是花了有一两银子,菜的话比肉要便宜好多,不怎么费钱。
    回到家中,都已经晌午了,还没进院子,宋小鱼就闻到了一阵阵菜香味。
    忙了一上午,她早就饿得饥肠辘辘了,在外面也没敢买着吃,太贵了。早上出门的时候,因着想着中午能回来,也没带一些饼子什么的,只带了一葫芦的凉白开。
    现下凉白开也早已喝完了。
    段惟一见她买了不少东西回来,有些惊讶,“怎么买了这么多?”
    现下天儿虽然冷一些了,但买太多的肉和菜也是不太能放的,放坏了可就不好了。
    宋小鱼先没着急回答他,堂屋里放着一个瓷茶壶,她倒了一瓷碗凉白开喝肚去,才把这事细细的与男人说了。
    段惟一也挺意动的,这肉夹馍虽然是北地那边的特色,但却是陕西那边流行的,他家之前是京城的,所以没听过这种吃食。
    不过听着小鱼的描述,做起来应该还不错的样子,这种叫肉夹馍的吃食比较方便吃,很省时间。
    拿到外面去卖,估计也挺有市场的。
    宋小鱼没和男人说太多,就洗了手去灶屋端饭了,她出了堂屋,有些心虚的拍了拍胸口。
    她刚刚说漏嘴了,说肉夹馍是陕西那边的特色,然后男人就问她是不是陕西的,原主不是陕西的,而她之前虽是在北方上的大学,但却是在帝都。
    对于陕西,她是不怎么了解的,只是上辈子去西安玩过几回。知道肉夹馍是出自陕西,也只是因为潼关肉夹馍比较出名罢了。
    她刚刚嗯嗯啊啊的糊弄过去了,没有正面回答,如果她说是,万一以后被戳穿了怎么办,她若是说不是,又怎么解释自己知道肉夹馍的事呢。
    干脆就这样混过去吧,也不知道男人有没有起疑心。
    和他接触的这段时间,她算是发现了,男人真的还挺聪明的,而且心思也挺敏感,有些她没注意的细节,他都会注意到。
    哎算了算了不想了,宋小鱼晃了晃脑袋,那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估计段惟一怎么想也想不到。
    宋小鱼把饭菜端进屋里,两人快速的吃了午饭后,就钻进灶屋开始研究肉夹馍了。
    把肉和菜都搬进了灶屋,段惟一去和面,准备去做肉夹馍中的“馍”,宋小鱼则开始清洗菜和肉,洗完之后又开始切。
    不得不说她的刀工是真的练出来了,切出来的菜、肉是又快又好。
    先把揉搓好的饼子放在锅里烙,烙好后拿出来放凉,段惟一就开始准备炒菜。
    做肉夹馍难也就难在饼子上了,但段惟一一点就透,宋小鱼就描述了一遍,他就把饼子烙出来了,而且烙的还挺不错的。
    他先用肉配着菜炒出了一小锅,然后又单用菜炒了一锅出来。
    因着现下只是试着去做,所以段惟一没敢炒太多,如果尝着味道不错的话,就再多做一些。
    炒的菜也就是平常的普通菜肴,只是因着这是要拿出来卖的,所以在放料的时候多放了些。
    不过段惟一的厨艺本就不错,所以配上烙好的饼子吃起来,还真的挺好的。
    就这样做!
    不过不是现在做,而是等明日早起做,虽然现在的天气搁一夜也不会坏,但还是拿当日做的菜去卖比较好。
    不仅卫生一些,而且味道也比过夜的菜要好。
    这些做出来的菜,都被宋小鱼和段惟一当做晚饭吃了。
    买来的猪下水,宋小鱼清理好之后,就放进橱柜里收起来了,本是想着晚上炒着吃的,但现下也没肚子盛了。
    光吃下午做的菜也就够了。
    晚上两人洗漱后早早的就睡下了。明儿个要早起去卖肉夹馍,因着菜需要现做,可能凌晨两三点钟两人就要起来。
    没办法,从西山村到镇上虽然不远,但也要走一段时间,所以天不亮就要出发。
    毕竟这是去卖东西,又不去买东西的,需要早早的去占个好位置。
    才七点钟左右,宋小鱼就去睡了,大概两点多的时候,两人便起来准备炒菜了。等到一切都弄好,也四五点钟了。两人也没有掺和,直接把做好的菜和饼搬进担子里,挑去了镇上。
    宋小鱼本准备自己来挑的,但段惟一死活不同意,后来只能两人轮换着来挑。这点重量对宋小鱼来说真的不算什么的,但男人知道心疼她,她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一路走到镇上,已经差不多六点钟了,这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周围已经有支起来的小摊了,宋小鱼和段惟一因着没啥经验,也不知道这些摊位是不是固定的,所以也没敢直接把摊子摆起来。
    万一这些摊位都是事先预定好的呢,他们在这里摆了,还不得被别人骂?
    宋小鱼左看看右看看,发现了一处还不错的摊位,位置就在街道的左前方,离街道的入口比较近,行人们扫一眼就能看到。
    而且小摊的旁边是一个卖粗茶的摊子,和他们也不冲突。
    她看那摊主是个四五十岁的妇人,看起来还挺和善的,就想着做过去问一问,总不能这样干站着吧。
    趁着现在还有些摊位空着,赶紧去问清楚,若是再过上一会,估计想摆都没处摆了。
    “婶子,我想问问这摊位是固定的吗?我们是第一次过来,没什么经验。”
    那妇人先没急着回答,而是扫了一眼他们背上的担子,见里面盛的并不是粗茶,才笑着开口道,“不是固定的,都是先来先占,今儿个也不是大集,这些位置都摆不满的,你们不用着急。”
    “还有,若是想摆摊,得去街口交三文钱,若不然官府的人不让摆的。”
    “好嘞,谢谢婶子了。”
    宋小鱼让段惟一留下来占着摊子,自个儿则去街口交钱,三文钱不算贵,但也不算便宜。若是卖不出去挣不到银子,这三文钱可就花的心疼了。
    其实这钱交的也不冤,官府的人就坐在街口,万一摊子上有人闹事啥的,也会有个顾忌。
    等两人齐心协力的把摊子支起来,已经差不多六点半左右了,这时候天儿已经亮堂堂了,路上也开始有行人走动了。
    他们一共带了三个盆,一个盆盛肉菜、一个盆盛素菜、还有一个盆用来盛烙好的饼子。
    把盆摆在显眼的位置,好能让人一眼就注意到。
    听口音,旁边卖粗茶的大娘应该不是北地来的,她好像有些好奇,总是时不时的凑过来瞅上两眼。
    宋小鱼也不好意思就让她这样来回看,她从盆里拿了个饼子出来,又往里边夹了些素菜递给她,“婶子尝尝,这是我们北地那边的饼子,叫菜夹馍。”
    那妇人喜滋滋的接过,她先没吃,而是给了她旁边的小男孩,看年纪,应该是她孙子吧。
    “等会你走时,婶子给你包些茶叶,别看这只是自家炒的粗茶,但味道真的挺不错的,甜丝丝的,泡茶喝最是好了。”
    宋小鱼也没跟她客气,“那就谢谢婶子了。”
    路上的人越来越多,但还是没有人来买,时不时的会有人来到摊子前瞅上一眼,但总是看来一眼就走了。
    宋小鱼心下有些明白,虽然这里涌入了很多北地人来安家落户,但大多数都还是南方人,他们没见过这东西,不敢买也是正常的。
    吆喝吧,既然是来卖东西的,也不需要顾忌脸皮什么的,银子才是最重要的啊!
    “来来来,肉夹馍菜夹馍看一看了,里面有肉还有菜,好吃的不行,走过路过的都来看一看了!”
    “菜和馍绝对新鲜,是今儿个早上新做的,好吃的肉夹馍菜夹馍,千万不要错过了!”
    一旁的段惟一看她喊得那么起劲,也想跟着吆喝,但他张了张嘴,把脸涨的通红还是没发出一个音节。
    宋小鱼看他的样子也没去勉强他,男人脸皮薄,吆喝的事还是她来吧。
    不得不说吆喝还是有用的,她喊了没一会,就有一个妇人上前来了,“这什么馍的多少钱?”
    “加菜的是三文钱,加肉的是五文钱,您放心好了,菜绝对给您加的足足的,而且这饼子也大,您食量若是小些,都吃不了。”
    “三文钱,有些贵啊。那卖煎饼的,加蛋才三文钱的。”那妇人有些犹豫。
    其实真的不贵了,宋小鱼在心里叹了口气,他们这又不像卖煎饼的,煎饼多薄了,根本不费面,他们这个馍多厚了!
    她在心里算了算,卖出一个菜夹馍,去除成本差不多能挣一文钱,卖出一个肉夹馍,去除成本能挣两文。
    真的也就挣个辛苦钱。这个价钱是她昨天就和段惟一商量好的,这主要也是怕有人跟他们打价格战。
    他们这个定价已经算是低的不行了,再低就只能白送了,所以就算有人来和他们抢生意,估计也不会卖的比他们好。
    “婶子你看这馍。里面加了多少面啊,还有这菜,你放心绝对给你加的足足的。你买煎饼根本吃不饱,但你买咱们这个就不一样了,当饭吃是绝对可以的。”
    “婶子你自己算算,我这个价是真的不挣钱,也就挣个辛苦钱。婶子要不要,要的话我给你包一个?”
    那妇人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松了口,“行,你给我来个加菜的吧。”
    “好嘞!”
    宋小鱼手上的动作还是很快的,她加了足足的菜放到饼子里,递给了这大婶,“婶子你拿好。”
    三文钱挣到了!这是他们挣到的第一笔钱呢,虽然刨除成本也就一文钱,连摊费都还没挣回来呢!
    但宋小鱼还是高兴!高兴的不行!
    最难的一步已经走出去了,接下来就容易多了。
    这肉夹馍和菜夹馍不仅量足,它的味道也是不错的,而且价格定的也公道,根本不愁人来买的。
    她怕的是没人来尝试。
    自那妇人买了一个菜夹馍后,陆陆续续的也来了不少人买,只是宋小鱼还是觉得不够多,敢来尝试的人还是少啊。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宋小鱼歪了歪头,想出了一个法子。
    她做了几个菜夹馍出来,然后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摆在摊子最显眼的位置。
    既然没什么人来尝试,那她白送不就行了?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肉夹馍菜夹馍免费品尝喽!免费品尝免费品尝,先尝后买啦!”
    她嚎了一嗓子后,摊子跟前立马挤满了人。
    “真的是先尝后买吗?别是骗人的吧。”
    “待会吃了不会问我们要钱吧?”
    “给我一个,我要尝尝。”
    ......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忙死了,马上要回学校弄毕业的事,嘿嘿~
    这章评论同样有红包哦,红包肯定会发的,等我空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小师妹明明超强却阴的发邪 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军火商奶爸,带娃清扫娱乐圈 穿成大佬恶毒前妻后,被全家团宠 步步生骄 万相之王 天空破碎 全体起立!真龙归来! 计灭六国!你管这叫无用书生? 七姊妹山迷雾 玩家们的NPC大爹 神话之后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综影视之我为女配平遗憾 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 替堂妹下乡?搬空全家祖坟蹦迪 让卷王当炮灰?她逆天改命赢麻了 回到过去做财阀 渡劫丹神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