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382章 献给赵俣的大富贵

第382章 献给赵俣的大富贵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82章献给赵俣的大富贵
    …
    萧乌古论和萧塔不烟在得知内阁几乎是后宫女人唯一能接触到政治的机构,而且在这里表现好还能得到赵俣的宠幸了之后,全都是心中一动。
    辽国已经灭亡了,她们原来显赫的家族,今已没落,想要重新获得以往的荣光,不仅需要全族之人打拼,更需要机缘和贵人扶持。
    赵俣的内阁,能接触到大宋的政治,这意味着她们不再是只能困于后宫丶仰仗帝王恩宠的妃嫔,更能凭藉对辽地的熟悉,在政务上为赵俣分忧,这份价值远比单纯的容貌更能稳固地位。
    与早早就投了大宋的萧乌古论家族相比,选择跟耶律大石一块西征的萧塔不烟家族更加举步维艰,甚至她的不少族人,包括她的父亲萧立,现在可是被赵俣给囚禁起来的状态。
    萧塔不烟心中盘算:若能借内阁之机获得赵俣的信任与宠幸,不仅能救出她的族人,以及为她的族人争取到安稳的生计,或许还能让其家族在大宋拥有一席之地,就是重新成为名门望族都是有可能的。
    关键,萧塔不烟所在的家族原来是想忠于大辽,追随耶律大石西征,可问题是,耶律大石出师未捷身先死,已经被赵俣囚禁起来彻底没了成功的希望。
    关键的关键,萧塔不烟在与耶律大石结婚的当天就被捉了,根本就没能成为耶律大石的女人,而是在进入赵俣后宫的第一天就被赵俣给临幸了,名副其实地成了赵俣的女人,从结果上来看,萧塔不烟也没道理心向耶律大石这个囚徒而不爱自己的男人,尤其是在自己的男人还对她表现出来感性趣的情况下。
    再者来说,萧塔不烟是女中豪杰丶贤妻良母,这种女人最大的好处就是贤内助,嫁给谁,都会努力打好辅助。
    奉赵俣的旨意进入内阁了之后,萧塔不烟发现,她最大的短板就是汉语不够好,这使得她看以汉语写的奏章时速度很慢。
    其实,这也不是什麽大事。
    因为每份奏章都会有至少三位下阁看过,并提炼,以及给出初步的意见。
    作为一个刚进入内阁的下阁,看得慢一点,干得少一点,也没什麽。
    可萧塔不烟很要强,她绝不允许自己因为语言上的障碍,就在这内阁之中落于人后。她深知,在这大宋的后宫,在这内阁之中,每一步的落后都可能意味着与那珍贵的机遇失之交臂,而那机遇,不仅关乎她个人的命运,更关乎她家族的未来。
    于是,在每日处理完内阁的事务之后,当其他妃嫔或是休息,或是相互闲聊之时,萧塔不烟就独自留在那略显冷清的书房之中,捧起一本本汉语典籍,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
    遇到不懂的字词,她便虚心地向她的贴身侍女或是那些汉语较好的妃嫔请教。
    为了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萧塔不烟还特意找来了一些简单的奏章,尝试着自己提炼其中的要点,并给出初步的意见。
    一开始,她的提炼总是抓不住重点,意见也显得有些稚嫩和片面,但她从不气馁,每一次的错误都被她当作是前进的阶梯,她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萧塔不烟的汉语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
    她看奏章的速度越来越快,提炼要点也越来越准确,给出的意见更是时常能得到赵俣的采纳。
    而且,萧塔不烟有一个赵俣的其她妃嫔少有的优势,那就是,她家是世代巡视草原的家族,对漠北丶草原诸部丶乃至西域非常了解。
    赵俣的目标,从来都不只生活在东北的金人,还有生活在草原上的草原诸部,也就是蒙古的前身。
    甚至可以说,在赵俣看来,分散在蒙古草原上的草原诸部,更麻烦,也更危险。
    毕竟,金人最强盛时,版图才多大?
    东起混同江下游的女真故地,西抵陕西陇州一带与西夏为邻,南至淮河丶秦岭一线与南宋划江而治,北达外兴安岭以北的生女真部落区域,算下来总面积不过三百馀万平方公里。
    这般疆域,虽说囊括了中原半壁与北方草原的一部分,可终究被山脉丶河流切割得四分五裂,西部有西夏牵制,南部与南宋常年对峙,北部的草原部落更是时降时叛,根基远称不上稳固。
    可蒙古人强盛时呢?
    东起太平洋沿岸的库页岛,西至多瑙河流域的匈牙利平原,南抵波斯湾与印度河流域,北达西伯利亚的北极圈附近,巅峰时期版图面积超过三千三百万平方公里,是金国鼎盛时期的十倍有馀。
    更可怕的是,这庞大的疆域并非零散的势力范围,而是通过驿站系统紧密连接,形成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
    而且,蒙古人的侵略性,远比金人更甚。
    金人入主中原后,短短数十年便染上了农耕文明的安逸习气,贵族子弟耽于享乐,军队战斗力日渐衰退,到后期甚至要依赖签军才能维持统治。
    可蒙古人却不同,他们自小在马背上长大,以劫掠为生,骨子里就带着扩张的基因。每一次征服都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次侵略的起点,他们的铁骑所到之处,无论是繁华的城池还是偏远的部落,要麽臣服纳贡,要麽被彻底摧毁。
    潜力方面,蒙古人的潜力更是甩了金人几条街。
    金人崛起依赖的是女真部落的勇猛善战,可部落人口有限,一旦核心兵力受损,便很难快速补充。
    而蒙古草原上的部落数量繁多,人口基数远超女真,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通过「千户制」将原本分散的部落整合起来,打破了血缘壁垒,将所有蒙古人都纳入了军事体系,使得蒙古的兵源如同草原上的野草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更让赵俣忧心的是,蒙古人不仅善战,还善于学习。他们从汉人那里学会了制造攻城器械,从波斯人那里掌握了天文历法,甚至将不同民族的工匠编入军队,为其征战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反观金人,除了模仿中原的政治制度,在军事技术与战略布局上几乎毫无创新。
    萧塔不烟深知草原诸部的潜力之大,也清楚赵俣若想实现一统天下的宏图,必须提前布局草原。而她,凭藉家族世代巡视草原的经验,对蒙古诸部的部落渊源丶兵力分布丶内部矛盾了如指掌。所以,每次在给赵俣提意见时,尤其是分析涉及到草原的奏章时,她都会提及草原局势,以及着重分析蒙古诸部的动向和治理方向。
    萧塔不烟的努力没有白费,她很快就被一个关键人物给注意到了。
    这个关键人物就是张纯。
    张纯看到萧塔不烟给赵俣的建议了之后,不禁「咦」了一声:「此人倒是有见识。」
    张纯再看到萧塔不烟的名字了之后,会心一笑:「原来是感天皇后,难怪。」
    于是,张纯将萧塔不烟叫来,问道:「今辽室既灭,金国已处强弩之末,漠北诸部如野草疯长,他日必成大宋心腹之患。以你之见,当用何策钳制?」
    萧塔不烟答:「草原之患,在其散而难聚,亦在其聚则难制。昔年大辽制部,以分而治之治理草原之患,今可承其法而革新。」
    「以我愚见,可遣使持金帛,厚赂诸部小汗,许以互市之利,令其各守疆界,互不攻伐。若有部落擅自兼并,朝廷则出兵助弱抑强,使诸部势均力敌,难以统一。」
    张纯说:「此策治标不治本,非长久之计。若诸部醒悟联合,何以应对?」
    「以教化柔其性。」
    萧塔不烟继续说道:
    「择草原水草丰美之地,设『汉学馆』,召诸部贵族子弟入学,授以儒经丶礼乐。许其学成归部后,可世袭本部之职,且子弟可入大宋太学深造。如此,数代之后,诸部心向中原,虽有悍勇,亦无反志。」
    「草原之人信奉黄教,此教尊佛敬天,以因果轮回丶清静无为为旨,恰与草原部族好勇斗狠之性相制。昔年吐蕃赞普奉此教,竟使骁勇部落化干戈为玉帛,此乃前车之鉴。」
    张纯眼睛一亮,她是真没想到,萧塔不烟不仅能想到以儒家手段驯化草原游牧民族,还能想到清朝治理草原的绝招,她不动声色地说:「分治与教化,皆为良策。只是我有一疑问……」
    萧塔不烟说:「娘娘但说无妨。」
    张纯也不客气,直截了当地问:「黄教若能为我所用,当以何法施为?」
    萧塔不烟答:「可遣能言善辩之高僧,携经卷丶佛像入漠北,择水草富集处修建寺庙,许以香火田亩,免其赋税。部落首领若能扶持黄教,朝廷便赐『弘法顺义』之号,赏金银绸缎。」
    顿了顿,萧塔不烟缓声继续说道:「草原部族逐水草而居,无固定根基,黄教寺庙恰能成其精神锚点。部落子弟入寺为僧,可免徭役兵役,既减其兵源,又安其民心。」
    「更甚者,黄教教义倡导『今生苦修,来世享福』,能消弭部族掠夺之念。若诸部皆奉此教,首领欲兴兵,僧众便可借上天示警劝阻;朝廷若有政令,高僧亦可凭佛旨传谕,其效远胜刀兵。且寺庙可集部族财富,朝廷通过赏赐寺庙,间接掌控部族经济,使其不敢轻易叛离。」
    张纯的笑容越发灿烂,她继续试探:「若黄教坐大,反噬朝廷,又当如何?」
    萧塔不烟轻笑:「可在寺庙设『监寺』,由朝廷选派儒僧兼任,既掌寺庙帐目,又传中原文化。同时扶持多支黄教流派,令其相互制衡,不使一派独大。如此,黄教便如朝廷手中之缰,既能驯草原之马,又不被其挣脱。」
    张纯越发地看好萧塔不烟了,她心想:「好一个感天皇后,好一个女帝!」
    至于嫉妒?
    张纯好歹是一个穿越者,又怎麽会嫉妒萧塔不烟这个土着?
    再说,萧塔不烟所说的这些,张纯早就想到了,只是目前阶段还不适合大动干戈而已,所以她才没有拿出来这些建议。
    关键,张纯有绝对的自信,自己比萧塔不烟知道的更多,也更有能力。
    这麽说吧,能给张纯压力的土着,有且只有赵俣一个,别的,哪怕是完颜阿骨打,张纯都不惧怕他。
    所以,张纯对萧塔不烟只有欣赏,觉得她一个土着,并且还是一个女土着,能有这样的见识,真是很不容易。
    张纯又问了一些,诸如:「草原诸部,素以骑兵为强,若遇天灾,必南下劫掠,何以御之?」
    萧塔不烟对答如流:「以边墙困其蹄,以贸易断其粮。沿漠南筑长城,设烽燧驿站,驻精锐骑兵,严防南下之路。开关互市,只许以皮毛丶马匹易中原茶盐丶布匹,严禁铁器丶铜器流入草原。若有部落叛离,即刻关闭互市,断其生计。茶盐乃草原刚需,无之则部众难安,长久断之,其必自乱阵脚。」
    萧塔不烟的回答虽然不是特别高明,但也算是很有见识了。
    有意将萧塔不烟笼络到麾下的张纯,直截了当地就将萧塔不烟引荐给赵俣,并对赵俣说:「耶律美人于草原,有独到见解,或可一用,官家不如一听?」
    赵俣也知道萧塔不烟厉害,关键,张纯的面子,赵俣肯定要卖的。
    于是,赵俣就让萧塔不烟说一说她对治理草原的见解。
    萧塔不烟立即对赵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又主动说道:「臣妾还有一桩大富贵想要献给官家。」
    『大富贵?!』
    敢跟一个皇帝尤其是赵俣这样的史上最有钱的皇帝说大富贵,这个富贵肯定得是相当惊人才行,要不然,不说是欺君之罪,也肯定会给赵俣一个没见识的印象。
    萧塔不烟会是一个没见识的人吗?
    不太像。
    不说历史上的萧塔不烟有多了不起,就是如今的萧塔不烟至少也是出身于辽国豪门。
    王侯将相世代承袭,千年不死不灭,可称门阀;绵延百年经久不衰,可称豪门;这一姓三代人杰,可称世族。
    这样家庭出身的人,怎麽可能没有见识?
    这麽说来,萧塔不烟要献给赵俣的大富贵,绝对不一般。
    所以,赵俣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问道:「爱妃有何富贵献给朕……」
    ……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京婚成瘾,禁欲系大佬宠我如宝 秦时小说家 从斗破开始登临绝巅 饥荒年:我带娇妻屯粮,你让我争霸天下 和离第五年,新帝求我回到他身边 诸天武侠:从截胡小龙女开始 剑帝 九时墟 离婚后,每日情报让我狂飙致富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难产夜,霍总为白月光殉情了 七零军婚:女特种兵她能一打十 傅总,太太送来了结婚请柬 官场从秘书开始 抗战:李云龙!你管这叫一个团? 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癫狂人生 唐奇谭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