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啧,不愧是皇上亲卫,这待遇,真让人羡慕。”
范广这么一说,陈懋忍不住咂了咂嘴,一脸羡慕。
“以后都会有。”
范广看着排队的人,又看了看围观的郎中和赤脚医生,接着说:“熊医师现在不仅看病,还在教建宁的医者。只要医者多了,以后随军的医生也会越来越多。”
“对呀!”
陈懋突然明白了,马上回头喊道:“快,去把附近会看病的匠人叫过来!快!”
军中的郎中和医匠水平虽然不一定比神武卫的医生强,但整体来说还是比不上太医院出来的医生。
陈懋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之前的状况。
以前只有熊宗立一个人看病,后来变成了郎中或医匠来诊治,熊宗立则负责检查并记录所有情况。
消息传到建宁知府那里,他立刻赶了过来。
张瑛是建宁知府,原本应该在陈懋奉诏回京后,被邓茂七余部林子德再次攻打建宁时,战败被俘身亡。
但现在陈懋还没接到诏命,所以这次林子德再来攻建宁,面对的还是陈懋这个老将。
张瑛知道神武卫的存在,但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
文官和武将之间界限分明,军事方面由陈懋负责,他不能插手。
现在也不是大将军要向一个小官低头的时候。
“陈将军。”
张瑛对陈懋态度恭敬,拱了拱手,微微弯腰,站直后问道:“这么多百姓聚集在一起,是不是不太合适?”
陈懋摆了摆手,指着旁边的人说:“这是范广,范都督,神武卫归他管,不在我职责范围内。”
“是本官失礼了,范都督。”
张瑛又向范广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客气。
“治病救人本来就是好事,张知府有什么担心的?”
范广皱着眉头问。
张瑛叹了口气说:“人太多了。”
他说这话,是因为邓茂七的事情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不是不相信神武卫,而是担心那些刚被收编的山匪中有没有叛乱的余党。
作为知府,有这样的顾虑也是正常的,毕竟现在官和民之间还有些对立。
事情已经开始了,现在再想中途停下也不太合适。范广觉得自己之前考虑得不够周全,便说:“那就今天吧,明天让熊大夫去惠民药局坐诊,怎么样?”
张瑛没想到范广这么好说话,心里想着,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对方态度不错,自己也就没必要为难他了。
“很好,很好。”
他点头答应着,目光在范广身上停留了一会儿,接着又问:“不知范都督还要在这里待几天?”
“这个我倒是忘了,神武卫要在建宁招募民兵,可能还得待上几天。”
陈懋拍了拍脑袋,这才想起没跟知府说起这事。
神武卫表面上的任务是护送贡使,现在马权度已经送走了,按张瑛的想法,神武卫应该回京了。
“有没有皇上的命令?”
张瑛皱起眉头,自己辖区内招兵,这可是大事。
军队有专门的人负责,将领直接招兵,还绕过地方官,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有的。”
范广开口说,接着又补充道:“我的营帐里有皇上的亲笔诏书,可以拿给张知府看看。”
规矩就是规矩,就算是天子的亲兵,只要秩序还没乱,也得守规矩。
张瑛听了,这才点点头,毕竟天下是大明皇帝的,只要有皇命,自然就说得通。
“好。”
张瑛只说了一句,三个人继续看着神武卫的医官给百姓治病。
京城这边,小长假结束了,第一次改元的大朝会开始了。
奉天殿外,群臣互相说着吉利话,等着皇上到来。
进了奉天殿,兴安大声宣布改元,定下年号,众臣跪拜。
随后,于谦站出来说道:“京营整顿完毕,请陛下检阅。”
这是说的春秋大阅。
朱祁钰点头答应,说了一声:“阅。”
奉天殿外,悠长庄重的号角声响起,军乐的鼓声隆隆震动,天子出宫。
大阅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朱祁钰要亲自前往德胜门。
德胜门原本叫健德门,朱元璋攻占元大都后改名,意思是为政以德,以德取胜。
所以,在明朝,一旦京营出动,都是从德胜门出发的。
百官陪着皇帝来到德胜门,接着城墙上又响起号角声,声音划破天空,惊得高空的鹰鸟飞走了。
京城的百姓早就被通知今天有大场面。
但他们不清楚为什么要把这事告诉他们。
以前的大场面都在战场,是给使臣和官员看的,百姓根本看不到。
现在德胜门上挤满了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而京城的街道上,五城兵马司的差役也站在主干道两侧。
从德胜门传来的号角声经过钟鼓楼,一直传到正阳门。
此时,正阳门上,力士用力敲响大鼓,随着鼓声,厚重的城门慢慢打开。
于谦对军队进行了改革,将京师三大营改成了: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其中五军营是主力部队,由骑兵和步兵组成,分为中军、左掖军、左哨军、右掖军、右哨军。
于谦挑选精锐组成团营,淘汰了老弱病残,不再依赖世袭,这才有了如今朝正阳门走来的精锐队伍。
设立的军事主官和神武卫一样,是从原五军营的基层中选的。
在朱祁钰的批准下,那些靠祖上荫庇当官、没打过仗的人被撤掉,回去吃老本。
五营团练,每队五十人,一人管队,两队设一个领队官,一千人设一个把总官,三五千人设一个把总都指挥,各级官员根据才能、胆识和勇猛来安排。
于谦从神武卫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于是立即开始推行。
靠着京城之战的名气,加上圣人的支持,于谦狠狠打击了那些权贵。
步兵方阵的统领走在前面,步伐整齐,也是借鉴了神武卫的做法。
士兵们身穿铠甲,手持刀枪,目不斜视地向前行进。
京城没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正阳门后是棋盘街,正对着端门,队伍向左转进入崇文门大街,再往北走。
沿途有兵马司在规定路线旁站岗,不用担心队伍走错方向。
一路上,百姓纷纷走出家门,站在路边,看着整肃后的京营,光是看气势就让人热血沸腾。
被选中的士兵,个个都显得威风凛凛。
步兵之后,是三千营的骑兵。
这些骑兵大多是蒙古人,原本只有三千人,因此叫三千营。
但现在骑兵数量已经增加,现在经过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战马喷着白气,蹄声不断,仿佛震动大地,连鼓声都盖不住。
归顺的胡人骑着马,昂首挺胸,接受着京城百姓的敬仰。
这一刻,京城百姓和他们自己,都忘了他们是异族,只觉得大明的荣耀在他们身上闪耀。
在骑兵之后,就是神机营。
各种火炮、火铳、火箭等火器,被背着、抬着、拖着,从正阳门外出现。
最后,张三迈步向前,带领神武卫出现在百姓面前。
神武卫是皇帝亲自组建的护卫队伍,属于侍卫上直军,也叫“上十二卫”。
宣德年间,扩充到二十六卫,原本有二十五万兵力,但大部分精锐在土木堡之战中损失殆尽。
除了锦衣卫、武骧卫和神武卫之外,其他各卫已经和京营普通部队没什么区别,虽然名字还在,但已由兵部管理,不再是皇帝直接掌控的禁军。
所以,现在出现在百姓面前的神武卫,意义格外不同。
他们和普通士兵不一样,穿着紧身衣,背着长矛,由班长带领,跟在张三后面。
和以前不同的是,神武卫这次带了重武器出征。
有小型虎蹲炮、包、大将佛郎机炮、子母炮等等,刀光闪闪,各种长刀拔出鞘来,在寒风中看起来锋利得能割破皮肤。
看到这些先进的火器,南城的百姓并不害怕,反而觉得越厉害越安心。
南城百姓没有退缩,反而为将士们鼓掌欢呼。
这让神武卫的新兵和前面的部队都感到一种归属感。
就连后面的俘虏营也感受到这种氛围。
俘虏们穿着棉衣,腰间挂着大刀,背上背着弓箭,听到沿途百姓的欢呼声,这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他们内心的忠诚似乎更加坚定。
接下来是锦衣卫,上身穿麒麟服,下身穿马面裙。
只能说不愧是锦衣卫,仪仗队的首领,场面非常气派。
在众多队伍中,锦衣卫的打扮最为华丽。
最后出现的是都督、坐营、大把总和千总等一众将领队伍。
除了禁军之外,其他部队今天之后会分批前往京畿各地驻守。
分为三班,平时留两班在京,北直隶、保定、河间、天津卫等地轮岗五十天,河南、山东等地轮岗三个月,淮安、扬州、凤阳等地轮岗一百天。
这些部队不属于兵部,而是归五军都督府管,兵部再派人协助招募壮丁补足人数。
目前因为于谦掌握权力还不明显,但这也是必须的。
队伍继续前进,两边的百姓也跟着走。
到了德胜门时,已经是人山人海。
朱祁钰站在城楼上,看着迎风飘扬的军旗。
“三大团营,接受陛下检阅!”
于谦站出来,挺起胸膛,大声喊道。
朱祁钰听后点头,对下面的士兵高声说道:“你们都是大明的儿郎,保家卫国,自强不息,有我必胜!”
“有我必胜!大明万胜!”
下面的士兵齐声高呼,声音震天,连空气都在颤抖。
百姓也被感染,跟着一起喊起来。